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凭借在绿色荧光蛋白质研究领域取得的重要成就,3名科学家最终问鼎了200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绿色荧光蛋白质可以帮助科学家了解细胞如何工作。利用转基因技术,所有细胞和动物都可以产生  相似文献   

2.
荧光蛋白发出的生物光,照亮了生命体的活细胞,使科学家获得21世纪的"神眼"。三位美国科学家下村修、马丁.沙尔菲和钱永健发现并发展了绿色荧光蛋白而获得了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下村修1928年出生于日本东京都府,1960年获得名古屋大学有  相似文献   

3.
金小娜 《金秋科苑》2009,(11):36-37
克隆红色荧光猫 据国外媒体报道,在自然界中,身体自然发光现象非常奇特,只有极个别的几种动物可以实现身体自然发光,通常它们在荧光照射下,会呈现梦幻股的荧光色彩。近年来,科学家对于动物的荧光特性产生了兴趣,进而基于绿色荧光蛋白原理,将该蛋白植入许多实验动植物体内,不仅使这些实验动物和植物的外形增添一份神秘感,而且有助于科学家揭示一些医学病理机制。  相似文献   

4.
金小娜 《今日科苑》2009,(11):36-37
克隆红色荧光猫 据国外媒体报道,在自然界中,身体自然发光现象非常奇特,只有极个别的几种动物可以实现身体自然发光,通常它们在荧光照射下,会呈现梦幻股的荧光色彩。近年来,科学家对于动物的荧光特性产生了兴趣,进而基于绿色荧光蛋白原理,将该蛋白植入许多实验动植物体内,不仅使这些实验动物和植物的外形增添一份神秘感,而且有助于科学家揭示一些医学病理机制。  相似文献   

5.
RNA的威力     
<正>自从DNA双螺旋结构被发现以来的相当长时间里,科学家认为是DNA中的碱基排列顺序构成了遗传密码,并由它来决定蛋白质的类型,蛋白质决定了生物体的大小、外形和其他许多性状。含有基因的DNA在细胞核内,而蛋白质的合成地点在细胞  相似文献   

6.
细胞中蛋白质所实现的许多功能需要特定的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bimolecular fluorescence complementation,BiFC)是有效检测活细胞中的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的重要工具。该技术依据荧光蛋白的重新构建验证PPI。对PPI及该荧光互补技术进行概述,介绍其起源及理论依据、应用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7.
组成生物体的蛋白质大多数是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合成的,各种蛋白质合成之后要分别运送到细胞中的不同部位,以保证细胞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有的蛋白质要通过内质网膜进入内质网腔内,成为分泌蛋白;有的蛋白质则需穿过各种细胞器的膜,进入细胞器内,构成细胞器蛋白。探索这些跨膜蛋白质如何克服能量上的障碍穿过疏水的脂双层膜是近20年来细胞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德裔美国科学家君特·布洛贝尔就因在70年代中期首先提出蛋白  相似文献   

8.
科技快递     
除了酸、甜、苦、咸这四种味道,我们还能感受到鲜味,科学家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人类能够享受鲜美味道的原因。科学家发现,在人的味觉细胞表面存在着TIRI和TIR3两种蛋白质。作为氨基酸的受体,这两种蛋白质共同作用可以使人感受到20种L氨基酸的味道,特别是谷氨酸的味道。这正是鲜味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设计获得5段hIL-18异构体,定向插入pEGFP-C1质粒形成融合基因,转染胰腺癌Bx-PC-3细胞并表达,为进一步研究改建的hIL-18蛋白功能奠定实验基础.方法:设计引物从pGEM-T-hIL-18质粒中PCR扩增得到5段不同的hIL-18片段,分别连接入pEGFP-C1载体构建不同的突变子(Mu0、Mu1、Mu2、Mu3和Mu4),转染原位胰腺癌BxPC-3细胞,以荧光显微镜观察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RT-PCR法检测转染细胞中hIL-18表达水平.结果:(1)五种重组质粒经酶切与测序证实构建成功;(2)BxPC-3细胞转染重组质粒后可观察到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结论:(1)成功构建了hIL-18五种异构体的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载体;(2)改建的hIL-18蛋白可与绿色荧光蛋白在BxPC-3细胞融合表达.  相似文献   

10.
正流言:红色能激怒公牛,这种观念来自斗牛场,且早已深入人心。事实真是如此吗?真相:科学家发现,牛的视网膜上有两种视锥细胞,一种视锥细胞接收的光的波长介于红色光和绿色光之间,与人的红色感光色素极其接近,只是敏感的波长稍短;另一种视锥细胞可以感受蓝色光,比人的视锥细胞感受蓝色光的波长要长。由于先天缺乏感受绿光的视锥细胞,牛的视觉和患有绿色光敏色素突变导致的红绿色盲患者类似,即可以区分长波的红光和短波的蓝光,但对长波区内部的光却缺乏分辨能力,因此红色、橙色、黄色以及绿色对牛来说只是不同深浅的一种颜色。  相似文献   

11.
10月8日,钱学森堂侄、美籍华裔科学家钱永健作为3位获奖者之一夺得200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帮助他们获奖的便是能发出鲜艳绿光的绿色荧光蛋白。  相似文献   

12.
2004年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以色列科学家阿龙·切哈诺沃、阿夫拉姆·赫什科和美国科学家欧文·罗斯,以表彰他们在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发现了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和细胞如何透过微妙的化学反应,分解正确的蛋白质,来进行细胞分裂或者修补DNA.  相似文献   

13.
美国加州科学家克隆出一种对抗细菌和病毒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被称为Trif。在这种蛋白质中加入发现人类细胞表面病毒或细菌的各种受体后,可帮助把这些发现转化免疫系统对付侵入者的反应。这是第一次科  相似文献   

14.
<正>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在细胞中,蛋白质发挥着多种功能:它可以作为酶来催化各种生物化学反应,也可以作为通道或转运蛋白帮助细胞进行物质交换,还可以作为细胞骨架为细胞结构提供支撑。可见,蛋白质在细胞内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5.
据英国《独立报》报道,在过去的一年,科学家在干细胞、太空等领域的研究又取得显著进步。不过,科学家从事的一些看上去很怪的实验也吸引了媒体的关注,从发着荧光的猫咪到放“绿色屁”的袋鼠无所不包。问题是,科学家为何对这些怪实验情有独钟?  相似文献   

16.
《金秋科苑》2008,(15):37-39
据英国《独立报》报道,在过去的一年,科学家在干细胞、太空等领域的研究又取得显著进步。不过,科学家从事的一些看上去很怪的实验也吸引了媒体的关注,从发着荧光的猫咪到放“绿色屁”的袋鼠无所不包。问题是,科学家为何对这些怪实验情有独钟?  相似文献   

17.
杨冬 《百科知识》2023,(11):4-8
<正>生命是什么?可以通过研究生命的每一个组成部分来理解它吗?如果科学家完全掌握了细胞里的酶如何催化化学反应,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如何记录并传递遗传信息,细胞的结构蛋白如何构建细胞的结构等关于细胞的科学原理,我们就可以预测细胞的行为或者人工合成一个细胞吗?如果这个假设成真,就意味着科学家可以通过各种复杂的物理、化学手段,用无生命的分子制造出生命体。在生命科学高度发展的时代,人类是否已经拥有了这种力量呢?  相似文献   

18.
<正>人造粘合剂虽不错,但目前科学家发现一种名叫沙塔蠕虫的生物自产的胶水更不一般。沙塔蠕虫头部专门器官产生的胶水以蛋白质为基础,这些蛋白质中包含了磷酸盐、胺类和含粘合促进剂的分子。它们可以在水中使用,即使经过几百万年浸泡,粘合  相似文献   

19.
《发明与革新》2011,(11):24-24
日本科学家近期研制成功一种特殊的试剂,可以让脑组织变成透明。这种神奇的试剂被命名为“Scale”,它能将身体组织变成彻底透明,研究人员借助这种试剂甚至可以直接对器官组织内部事先采用荧光标记的细胞和其他三维内部结构进行观察。研究人员们表示这项技术的出现将有可能颠覆现有的医学成像技术。  相似文献   

20.
节日里,人们经常把彩灯挂在街道两旁的树木上,照亮了黑夜。未来,我们也许不需要彩灯了,甚至路灯都可以省了,因为树木可以自己发光。台湾的科学家成功地把一种金色的纳米颗粒植入了植物的叶子中,这种纳米颗粒能够刺激叶绿素,把植物体内的能量转化为光,从而让植物发出绿色的荧光。使用这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