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对传统文化精华阴阳学说和中医学健身祛病机理的研究表明:只有遵循阴阳平衡,把握阴阳才能祛病健身延年益寿。太极拳之所以能提高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和大脑皮层的生理功能,起到增强体质、祛病延年的作用,正是由于太极拳遵循阴阳规律,把握了阴阳平衡。  相似文献   

2.
太极拳的拳理思想来源于太极文化理论,太极拳由最早的外家拳术结合太极的阴阳学说理论,并采用导引吐纳术气功心法,形成了太极拳术的刚柔、虚实、动机、开合、攻守的阴阳变化,太极拳首先讲究心意导引气息,气息导引力气,注重意气力的结合,这里主要阐述太极拳意的抽象和形象涵义。  相似文献   

3.
《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最杰出的军事著作之一,其主要思想之一就是巧妙处理战争中的阴阳关系,陈王庭根据阴阳学说创立了陈式太极拳,中国传统书法无论笔画、结体还是章法均体现着阴阳关系。因而,孙子兵法、太极拳法和书法在根源上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主要体现在它们具有相同的阴阳辩证关系,即奇正、动静、虚实、先后、快慢、内外、刚柔、方圆、顺逆以及整体和局部十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阴阳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基石,研究传统文化必须从研究阴阳学说开始。基于此,从传统文化的核心即传统的思维方式入手,讨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并从中医和占卜术方面论述阴阳学说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浅析中国古代道家思想对太极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极拳是我国传统体育项目,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化基础,特别是受我国古代道家的影响极其深远,太极拳与道家有着极深的历史渊源,道家阴阳学说对太极拳理有着巨大的影响,太极,无极,阴阳,动静等太极中常用的术语其实也都是道家常用术语,因此研究太极拳也要注意研究它形成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6.
从中国传统哲学范畴探析太极拳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理论分析法、进一步探析中国传统哲学对太极拳基础理论与实践的认识.太极阴阳学对太极拳的产生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是太极拳哲理思维的基础.太极拳是一种自然规律形成于客观社会中的文化现象,太极拳的作用在于全面地促进人的身体、思想、精神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精髓与需要。中国传统哲学与太极拳的关系,有很多东西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创造并发展起来的优秀文化遗产,它不仅是一种文化形态,而且具有较好的健身医疗价值和社会功能,它的内涵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它是一种中华民族的保健思想、养生文化;另一方面是它结合了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吸取了古典唯物哲学的阴阳学说和中医基本理论的经络学说,成为一种内外兼修的拳术,经过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它完全符合科学健身与自然运动的规律,对改善  相似文献   

8.
张永礼 《天中学刊》2001,16(5):121-121
太极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民族体育项目之一 .它在中国古老传统思想薰陶下 ,以太极阴阳学说和祖国传统中医学理论为基础 ,用以编制并指导拳架动作 .太极拳不仅具有武术的攻防技术 ,而且具有较好的医疗保健价值 .1 太极拳的练习1.1 太极拳的运动特点(1)技击 .太极运动时要求贯穿阴阳相调 ,强调用意与贯串 ,形成内外合一、整体圆融精妙的高级技击功夫 ,做到动静相辅 ,松紧相成 ,虚实相克 ,刚柔相济 ,上下相随 ,左右相连 ,内外相合 ,前后相应等 .在太极技击中 ,都有以柔克刚 ,以静制动 ,后发制人 ,曲中求直 ,蓄而后发 ,引进放和出等克敌制胜的…  相似文献   

9.
《道德经》——太极拳的思想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极拳定型较《道德经》成书晚千年 ,且其理论基础争论较多。大多研究者都从阴阳学说、周易理论给出了诸多解释 ,但都不能从根本上给出答案。本文试图从思想理论基础入手 ,将老子的核心思想与太极拳的思想核心进行比较分析 ,为寻求太极拳的理论基础做出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阐述太极拳是古人借喻《周易》阴阳学说的哲理命名和调和阴阳之理,并从生理学角度说明太极拳的作用。在习练该拳术时要做到:静松稳匀缓合连等七字要诀,这对健身和防病治病,延年益寿有一定的功效。  相似文献   

11.
阴阳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基石.探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即中国古代哲学,尤其是以先秦诸子百家为代表的各派哲学体系,无论哪家哪派的哲学体系的基础即世界观和方法论都与中国古代的阴阳学说有着密切的联系.笔者认为研究传统文化必须从研究阴阳学说开始,由于笔者学识之所限,在此仅浅要论述阴阳学说与中国古代儒、墨、法、道四大思想流派的联系以及对中国古代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太极拳所具有的有氧运动、顺应阴阳、以动养生、以外引内的运动特点,使其在改善人体生理机能、促进心理健康、实现人的和谐发展方面具有突出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阴阳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基础,这种学说制约着中国文化的发生、发展,它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精髓。汉字文化的发生、发展也浸透着古代阴阳学说的思想光芒─—阴阳生克的辩证思想,它影响。制约着汉字的构形,汉字的演变、汉字书写等汉字文化学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集宁师专学报》2016,(5):75-78
太极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它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太极文化的影响下,武术家以阴阳哲学的原理创编出太极拳,通过习练太极拳可以疏通经络、缓解压力、增强体质。该文通过文献研究,阐述太极文化内涵思想演变的三个重要阶段,从太极文化的演变阐述太极拳的发展及特点,旨在对太极文化及运动更好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典,其对文字的解释反映了我国古代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哲学思想等。一至十这十个数字以部首的形式出现在不同的篇目中,该书对数字的解释主要从道家学说、阴阳五行、阴阳八卦学说角度进行,集中体现了许慎的哲学思想:以阴阳学说为核心,以道家学说,阴阳五行学说和阴阳八卦学说为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徐海涛 《考试周刊》2010,(5):153-154
陈式太极拳是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瑰宝。习练陈式太极拳可以平和阴阳,疏通经络,调节神经。全面提高人体的各项生理机能,从而起到防病、治病、健身的作用。我们应把陈式太极拳的建身特点与当前青少年群体中出现的健康问题相结合,发挥陈式太极拳的健身作用,增强青少年的身体素质,提高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7.
太极举是中国古老的武术拳种之一,始创明末清初,迄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它是综合性地继承和发展了明代在民间和军队中流传的各家拳法,结合了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吸取了阴阳学说和中医理论的经络学说,是一种内外俱炼的拳种。时至今日,它的爱好者已遍及全求。这众多的爱好者,有的是被它的独特的技击技术所折服,有的是被它所蕴含的中华传统文化和哲学所吸引,而大多数爱好者是被它的健身、健心妙用所倾』乙。太极拳爱好者多有这样体会:经常练拳能保持精神饱满、很少疲劳、工作效率高。下面就太极拳对减缓疲劳的作用阐述如下:1…  相似文献   

18.
《易经》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对中华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的影响,对太极拳运动的形成、发展、完善也同样产生重要而深刻的影响。象思维模型是以"图"和"象"为思维工具,以太极图、阴阳、五行、八卦、六十四卦、河图洛书、天干地支等象思维符号为基本结构来揭示、认知宇宙的普遍运动规律,成为太极拳理论的主要思维方式,是太极拳象思维模型的核心思维。本文从象思维、观物取象、太极阴阳、卦爻、五行模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太极拳是中国民间形式体育中特有的一种健身运动.是武术的一个代表性拳种,它以太极、阴阳学说为理论基础,顺乎人体的自然规律,强调体用结合:以精、气、神的内修为体,追求顺、畅、穗、和的效果和境界;以"以柔克刚"为用,采取"引进落空"、"借力打力"的技术,具有深厚哲理内涵和理念的拳术.太极拳运动还是很好的健身与预防疾病的手段,太极拳除增强体质外,是辅助治疗高血压、溃疡病、心脏病、肺结核等病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20.
太极拳训练内涵之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燕君 《林区教学》2011,(3):108-109
太极拳是在符合阴阳对立统一的基础上,创造出的一套刚柔相济、内外相合、上下相通、快慢相兼、形意结合、顺逆缠丝等阴阳相合的动作套路。在多年太极拳训练过程中经过探索和研究,对太极拳训练中要掌握的具体内涵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