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融危机背景下企业人才培训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金融危机背景下金华市企业人才培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金华市企业人才培训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和企业人才培训重点,以及加快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具体对策及措施:发挥行业、企业在人才培训中的主体作用;强化职业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基础作用;建立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制度;加强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公共实训鉴定基地建设;表彰对金华培训有贡献的社会培训组织等。  相似文献   

2.
当前,金华市企业人力资源素质较差,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不高,面临着培训内容的需求与培训师资自身知识水平欠缺的矛盾。以及企业人才培训投入成本增加与金融危机影响企业效益下降的矛盾。应发挥行业、企业在人才培训中的主体作用,强化职业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基础作用,建立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制度,加强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公共实训鉴定基地建设,表彰对人才培训有贡献的社会培训组织。  相似文献   

3.
产学紧密结合 培养企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等职业教育实行校企合作,走产学研结合之路,是适应市场,盘活资源,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企业办学因其自身的特点,在此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是隶属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全国唯一一所港航特色鲜明的高等职业院校。多年来,学院充分发挥依托港口集团办学的特有优势,努力构建产学研结合的长效机制,不断创新校企合作进行人才培养的模式,努力培养企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一、依托亿吨大港,发挥企业办学的特有优势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高技能人才,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  相似文献   

4.
职业院校是高技能人才的主要培训场所,通过多种形式校企合作的有机结合,将校企合作全面贯彻到职业院校办学的各个方面,完善职业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制度,有效推进职业院校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在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社会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培养所需的高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5.
研究高技能人才的职业能力,需要尊重企业的话语权。文章从企业的利益诉求出发,根据企业生产组织模式的嬗变,剖析了企业水平分工与垂直分工的趋化规律,指出了这一规律对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的诉求——水平和垂直分工的弱化需要职业能力超越岗位定向并应对职业流变,探知了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的发展取决于企业内外的职业迁移,进而设计了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的培养路径:确定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的培养主体是校企共同体;重视职业能力培养层级的纵向高移;明确职业能力培养的横向校企合作化路径,推进校企合作化形态的科研育人和文化育人的路向进程。  相似文献   

6.
高技能人才是疏浚企业推动技术创新和转型发展的重要资源保障和内在动力.如何更好地加大疏浚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力度,更好地发挥高技能人才在疏浚企业中的作用,结合企业实际,分析了疏浚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面临的问题,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措施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7.
基于企业真实环境的数控高技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制造业企业高技能人才需求为背景,分析了高技能人才的内涵,并以台州职业技术学院数控技术专业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为例,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教学课程体系等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特别就高职校企合作建设高水平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构建真实的企业环境,并在其基础上对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实践、建设成效等进行讨论,为同类学校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校企合作是培养高素质数控高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分析了我国数控高技能人才的现状,从企业和学校两方面阐述了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数控高技能人才的可行性,提出了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数控高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高职院校目的在于为企业培养合格的高技能人才,应在校企协同的背景下制定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案。了解相关研究背景,明晰研究思路,抓准研究侧重点,构建校企协同机制,契合区域经济发展。从国内外已有的相关培养方案中提取有价值的经验,结合河北省以及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实际需要,从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健全内部办学机制和培育校外管控系统三个方面对京津冀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理应是职业院校与企业共同的需求,然而,在具体实践中,校企双方都遇到了困境。本文运用访谈方法,在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自己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主流模式,其本质是要加强职业教育与企业和社会需求的紧密结合,不断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实现"校企互动、产学结合"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专业作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微观单元,在整个教学改革和教学建设过程中起着基础性的支撑作用,需要持续引入行业企业元素才能适应产业结构不断发展变化的需要,培养适应企业和社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12.
职业技术学校承担着培养和造就企业适用的高技能人才的重任,伴随着企业技术和设备的快速升级,这一人才培养特点决定了职业学校必须打破封闭的办学模式,实行开门办学,推行校企结合。所谓校企合作模式,是指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吸引企业、教育机构共同参加培养技术工人的项目,充分发挥两者各自的优势,用较少的培训投入,有效地培养技术人才的制度。实践证明校企合作是一种理想的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办学模式。  相似文献   

13.
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在职业教育迅速发展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高技能人才的成长主要有四种路径:学校培养高技能人才、企业培训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以及自学成才。  相似文献   

14.
文章根据老工业基地校企联合培养与评价高技能人才发展状况,尝试使用层次分析法进行了相应的人才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这一评价体系划分为高技能人才学校培养阶段的校企联合评价和高技能人才企业使用阶段的校企联合评价两个部分。分别从两个不同阶段评价的侧重点和评价内容详细确定了评价指标。该评价体系是在充分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校企合作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最后对这一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范围和应用目标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根据原劳动保障部对高联委成员单位的总体部署和江苏省劳动保障厅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的具体要求,我院大力探索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共同评价高技能人才办学模式,对照年初高联委下发的《校企合作的内容与形式对照表》,我们的校企合作形式以延伸型为主,同时积极探索拓展合作形式。  相似文献   

16.
企业适用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国情下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分析了企业适用高技能人才的内涵要求,并对其组织机制进行了理性研究与深入探索.基于示范院校的改革实践,提出了理想的校企合作培养企业适用高技能人才的模式.  相似文献   

17.
校企“双主体”培养模式下对企业积极性的调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学校和企业"双主体"培养体系的建立,有利于实现学校和企业双方面的资源共享.分析目前校企合作中企业动力不足的原因,从企业、学校和国家三个方面探求提高企业积极性的办法,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全面部署,明确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学校的基础作用和企业的主体地位,倡导校企合作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8.
于法鸣 《中国培训》2006,(12):10-11
一、建立全方位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一是发挥企业、行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体作用。在企业建立完善现代职工培训制度,加强职工上岗培训和岗位技能培训。鼓励企业推行企业培训师制度和名师带徒制度,建立技师研修制度,并通过技术交流等活动促进高技能人才成长。鼓励企业依托车间班组,通过岗位练兵、岗位培训、技术比赛等形式,促进职工在岗位实践中成才。二是建立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制度。充分发挥企业和院校各自优势,并广泛开展校企合作,是在实践中行之有效的做法。为此,中国政府采取了以下三种政策措施:首先,成立由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负责…  相似文献   

19.
《中国培训》2007,(5):6-7
常州市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积极引导企业院校走产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之路,探索建立形式多样的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新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地推动了全市高技能人才工作。2004年实施常州市三年三千六百新技师培养计划以来,已累计培养新技师4388人,是前十年培养技师人数的1.5倍,培养造就了以常州首位“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全国产业知识工人的杰出代表邓建军为首的一大批高技能领军人才。  相似文献   

20.
“哪个学校校企合作搞得好,培养高技能人才效果就越明显,学校适应市场的能力和发展后劲就越足;哪个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搞得好,企业高技能人才成长就快,企业素质水平和竞争力就越强;哪个地方指导校企合作有方,高技能人才技能的培养就能形成新格局,产生新的增长点,增加新的动力,工作就能上一个新台阶。”这是劳动保障部张小建副部长在总结了前一段校企合作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