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集体记忆中的知识分子媒介形象是道义的化身,转型时期知识分子的道德失范行为引发了其媒介形象的道德危机。唯有通过整个社会的集体反思,重建道德体系、重申人文法则,才能推动社会道德与信仰的良性回归,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集体记忆中的知识分子媒介形象是道义的化身,转型时期知识分子的道德失范行为引发了其媒介形象的道德危机。唯有通过整个社会的集体反思,重建道德体系、重申人文法则,才能推动社会道德与信仰的良性回归,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下沉的声望”——社会转型时期知识分子媒介形象危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社会转型时期,知识分子声望的下沉所造成的媒介形象危机引人关注。本文以社会学的视角分析了造成知识分子媒介形象危机的社会因素:“断裂”的两极社会的形成、精英联盟的巩固、知识精英与民众的紧张关系等。而在知识分子内部,学术浮躁之风是造成知识分子声望下沉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近期《安徽日报》新闻图片中"底层影像"的梳理,指出该报对底层人物媒介形象的建构已经从"关注底层"转向"致敬底层"。通过对近期底层人物作为"主角"的影像故事的分析,指出这一叙事方法的转向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同时,本文认为在媒体融合背景下,"底层影像"可以更有效的"突围"。  相似文献   

5.
“公共知识分子”与媒介知识分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建国 《新闻界》2007,(1):45-46,28
一、“公共知识分子”1987年,美国哲学家雅各比在《最后的知识分子》一书中最早提出“公共知识分子”概念,认为真正的知识分子应当立足专业,放眼天下,用自己的言行和创作参与社会运转,并呼吁富有社会责任感,勇于充当引路人的公共知识分子出现。  相似文献   

6.
知识分子声望下沉所造成的媒介形象危机引人关注。从知识分子理论角度看待这一问题有别于社会学视角的分析。放眼天下、勇于承担公共事务批判的公共知识分子在现阶段渐行渐远,甚至于消逝;而放弃或让渡学术自主性、乐于与媒介合作的媒介知识分子则在技术与信息时代大行其道;知识分子内部的分化与构成的改变是知识分子声望下沉不可忽视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人们对于海外华文媒体的认识多限于报纸,但实际上电台、电视和网络媒体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其中,华语广播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东南亚,二次大战之后继续发展。20世纪60  相似文献   

8.
张鹏 《新闻世界》2011,(12):181-182
通过运用再现理论对《人民日报》、《新民晚报》、《羊城晚报》的历时研究发现,媒体建构的农民工群体正在蜕去早期的形象,经历着从都市“边缘人”到成长中的“新市民”的时代嬗变。这对于正确认识真实的农民工群体,正确认识城市化过程中的表象及背后的社会心理变迁,揭示大众传媒助推农民工融入城市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注意力经济时代,媒体纷纷进行媒介形象建设。东方卫视从一个处境尴尬的省级卫视脱胎换骨成为中国最新锐的电视品牌,媒介形象建设对其发展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文章通过分析东方卫视媒介形象建设的特点,来思考现今中国媒介形象建设应该从中吸取哪些经验、规避哪些风险,从而在媒介形象建设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相似文献   

10.
高音子 《新闻世界》2012,(5):232-233
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让更多的女性走进社会参与竞争,因此一些职业领域的成功女性受到了媒体广泛的关注。比如女总裁、女记者、女警察等等。但是媒体对她们的事迹进行报道时,过分强调其女性的性别身份,而非其职业能力。记者玛丽‘科尔文逝世后,媒体对她的报道则典型地表现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1.
黎皛 《今传媒》2012,(3):26-28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在电视蓬勃发展的中国,任何形象的建构离不开媒介传播。而在关于"艾滋病"的宣传报道中,大众媒体运用日常的传播将现实的事物转换成媒介形象的过程中是否存在媒体暴力是应当关注与探讨的。  相似文献   

12.
农民工媒介形象建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的媒介形象再现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媒介不仅参与了农民工形象的建构,而且其所持有的简单化看法在一定程度上为人们提供了解、认知农民工的模式的同时,也影响着农民工群体的自我定义,并可能成为其行为举止的参考规范.因此,从建构论视角研究媒介对农民工群体形象的再现,分析再现的深层动因,解决媒介对农民工形象扭曲再现的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3.
5G时代,各种新兴媒体涌现,媒介融合是常态,融合的方式也更加多样化.央视坚持以平视视角与受众进行对话,力求实现年轻化转型.央视推出了记者王冰冰,让其走进新媒体平台,在短时间内就引发了平台用户的热议.王冰冰的走红是发挥自身优势、主流媒体和网络平台支持、受众主动传播三者合力的结果,是央视探索年轻化表达的成果.在此过程中,央视结合传统媒体特有的优势,充分挖掘年轻受众媒介使用习惯,这为其他主流媒体在内容传播的创新上提供了可参考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拆迁过程中出现的"最牛钉子户"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本文选取了四份权威报纸——《人民日报》、《法制日报》、《第一财经日报》以及《南方周末》,采用量化研究和内容分析法,从报道切入视角、报道再现主题、报道关键词、报道倾向性等四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进而对拆迁"钉子户"的媒介形象进行了总体分析,最后给出了建设性意见,对于还原"钉子户"的真实形象,更好地解决拆迁问题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龚蕊 《新闻世界》2011,(2):138-139
"80后"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从出生到成长都得到广大媒体的高度关注,各种有关"80后"的报道也是络绎不绝,经常是你方唱罢我登场,这些报道不仅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本文通过对媒体关于"80后"一些报道进行分析,从而探索媒体对"80后"的形象是怎样进行建构的。  相似文献   

16.
田楠 《新闻世界》2011,(1):171-172
上世纪90年代末,"80后"这样的词汇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但常常被贴上负面的标签,而在2008年我国发生了一系列大事件之后,对"80后"加以褒奖的报道越来越多。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得出,"80后"的媒介形象呈现出由叛逆逆转为坚韧不拔,即由批评逆转为赞扬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公共知识分子与媒介的互动关系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重要课题,特别是进入大众媒介时代以来,公共知识分子和媒介的关系出现了重大的结构性变化。公共知识分子越来越服从于大众媒介主导的大众文化和商业逻辑,日益成为大众媒介的附庸。新媒介时代既蕴含着公共知识分子的新契机,也埋藏着诸多陷阱,对此,公共知识分子在新的传播环境中须积极尝试,更须...  相似文献   

18.
新媒体时代,公众往往通过媒介感知外部世界。本文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搜狐新闻、新浪新闻、网易新闻的客户端官方微博中发布的有关"山西"的新闻报道进行整理分析。研究发现,媒介对有关山西的新闻报道主题单一化—不够全面客观,使得山西的媒介形象负面化。  相似文献   

19.
石明 《新闻知识》2012,(6):43-44
在人类开发与利用媒介越发充分的时代,知识分子与媒介的融合也越发深入,从士阶层与媒介的接触多是在为统治者作传声筒、卫道士,到近代知识分子"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再到现当代知识分子与媒介的亲密接触,知识分子悄无声息地步入了媒介化征程。  相似文献   

20.
以媒介公关塑造媒介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琳 《青年记者》2008,(17):102
媒介作为对社会发展起举足轻重作用的不可获缺的一分子,逐渐意识到公共关系的重要性,媒体通过一些较成功的媒介公关活动取得了较理想的媒介形象塑造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