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站》是袁鹰的一篇短小精悍的散文,文章紧扣课题中的“小”,把小站描绘得生气盎然,美丽动人。教学中可以从“小”中去窥见它的审美效应。一、“小”中见美的立意文章介绍的是一个铁路线上的小站。它“小”得连站名也值不得一提,只有慢车才停两三分钟,快车一转瞬间疾驰而过;它“小”得只有一间瓦屋,三五个人影;它“小”得连“钟”和“电铃”也没有。可是,它  相似文献   

2.
《小站》是一篇看图学文,描写了一个地处山区、无人注意的小站,赞扬了小站工作人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全文具体描写了小站的“小”和“小站的精心布置”,没有刻意的修饰和抽象的评价,而是让事实说话,以“小”字贯穿全文,着意于以小见大,表达中心。教学时,我们不必逐段分析讲解,可采用整体导读的方法,始终抓住“小”字,从“点”入手,认识“小”站;联“线”理解,明确站“小”;抓“面”领悟,以“小”见大。从“点”入手课文与图画的内容基本相符,先讲小站的“小”,再讲小站的精心布置,最后讲小站给旅客带来了温暖的…  相似文献   

3.
张学飞 《学语文》2010,(2):14-15
自从苏轼的《石钟山记》问世以来,“形说”和“声说”就成了石钟山命名的争论话题。游历过石钟山的人都知道,从外形上看,石钟山并不像“钟”。至于“山中空,形如钟”之说,则更站不住脚。山之有钟形溶洞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相似文献   

4.
《小站》是一篇看图学文 ,描写了一个地处山区、无人注意的小站 ,由于工作人员的精心布置和认真工作 ,给旅客带来温暖的春意 ,赞扬了小站工作人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全文没有刻意修饰 ,抽象评价 ,坚持让事实说话 ,以“小”贯穿全文 ,着意以小见大 ,表达中心。教学时 ,不必逐段分析讲解 ,可采用整体导读的方法 ,始终抓住“小”字。从“点”入手 ,认识小站 ;联“线”理解 ,明确小站 ;抓“面”领悟 ,以小见大。一、“从点”入手 ,认识小站课文内容与图画的内容基本相符 ,先讲小站的“小” ,再讲小站的精心布置 ,最后讲小站给旅客带来了…  相似文献   

5.
脚、_了z丈小姑娘和I衣女子同时轻“映.了一声.目光却分别落在了不同的地方。小姑娘是因为见那娜I没有变化.而姆衣女子却发现被她用“回天,境”翻住的度小汉子.介然悄悄地.入了人群。“嘴”地一声巨响,钟声犹如圈圈涟漪般急速向外扩散,一股浩然巨大的威压扑天盖地急压下来.瞬间笼革了方圆百里范圈。巨钟内央然咬出几团.,.-.一两声将那搜主和干乞布同时扭飞。众人都还没有反应过来.两人已经吐血飞退。鲜血出口究不落地,反而向上双去.离地两米后去势如筋,直宜射到了那口巨钟之上。,,尸一二p,二〔另一边,血罗刹趁众人发愣之际,突然…  相似文献   

6.
高中第二册课文《兰亭集序》中有一个这样的句子:“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这个句子中的“一”字如何解释?有的人认为它是名词“一点儿”的意思,因为课文下面的注解中就将“一觞一咏”翻译成“喝点酒,作点诗”;有人认为它是分指代词“有的人”,“一觞一咏”即“有的人喝酒,有的人作诗”;还有的人依据教师用书中“一边饮酒一边赋诗”的翻译将“……一…….”理解为并列关系的连词“一边……一边……”。  相似文献   

7.
西班牙到处都是斗牛场,有的气势雄伟,有的古朴陈旧。我知道到了西班牙不看斗牛是一种遗憾,便几次随车队去斗牛场,结果都大门紧闭,一片冷清,怎么按电铃也没有反应,只能看场外那些著名斗牛士的雕塑。后来终于在一个场子门口问到一位工作人员,他说斗牛期刚刚过去。  相似文献   

8.
《爱》的感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喜欢用“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来描述爱的那份难以割舍,用“干柴遇烈火”来形容爱的那份炽烈。然而.在张爱玲笔下,被浓缩在这篇不足400字的散《爱》中的却是另一种全然不同的爱,既没有悲壮的抗争。也没有缠绵的厮守,有的只是…种让人记得的一个春天晚上桃树下轻轻的一声问候。就是这声问候,令人无法抵挡,心潮起伏。  相似文献   

9.
高中第二册课文《兰亭集序》中有一个这样的句子“: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这个句子中的“一”字如何解释?有的人认为它是名词“一点儿”的意思,因为课文下面的注解中就将“一觞一咏”翻译成“喝点酒,作点诗”;有人认为它是分指代词“有的人”,“一觞一咏”即“有的人喝酒,有的人作诗”;还有的人依据教师用书中“一边饮酒一边赋诗”的翻译将“一……一……”理解为并列关系的连词“一边……一边……”。笔者认为以上几种解释都不够准确。“一觞一咏”虽然可以意译为“喝点酒,作点诗”“一边饮酒一边赋诗”,但并不能据此将“一”解释成“一点儿”、“一边”,不论是古代汉语词典还是现代汉语词典,“一”都没有作名词或连词的解释;至于将“一”理解成“有的人”,将“一觞一咏”理解成“有的人喝酒,有的人作“诗”,则既找不到佐证,又不符合文中所反映的实情。在聚会中,明明是大家都喝酒都作诗,怎能说成是“有的人喝酒,有的人作诗”呢?《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出版)认为“一”可以作副词,解释成“有时,或者”,如“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在现代汉语中,它也有这种用法:用在相对的动词前面,表示两个方面的行动协调配合或两种动作交替进行,如“一唱一和“”一张一弛”。...  相似文献   

10.
《好同学》2002,(6)
有一个关于四个人的故事,他们的名字是:“每个人”、“有的人”、“没有人”、“任何人”。有那么一件重要的事必须去做,每个人都认为有的人“会去做”。任何人都能去做,可没有人去做。有的人就生气了。因为这是关系每个人的事,可没有人认识到每个人应该去做它。最后,故事结束在没有人去做任何人能做的事,于是每个人大骂有的人! 嘉宾编辑/胡姣粉  相似文献   

11.
如果我问同学们:“文明礼貌究竟是什么?”或许有的同学会说,那是在得到别人帮助时说一声“谢谢”,在打扰别人工作时说一声“对不起”。然而,我认为,文明礼貌决不仅仅是这一声“谢谢”、“对不起”,更应该包括尊重他人的劳动果实,热爱集体,关心社会。  相似文献   

12.
一次公开课上,执教者让学生做课堂作业。约四分钟后,有两个学生完成了作业,他们一会儿看看身边同学的作业,一会儿看看自己的作业,一会儿望望老师,表现出炫耀自己的样子。执教者没有理会,只是继续巡视,督促其他学生认真做作业。又过了两分钟,约有一半学生完成了作业,悄悄讲话的人多了起来。执教者便提醒说:”注意检查,不要说话影响他人。”接着又说:“若不用检查,可以抄写词语。”于是,有的学生开始找本子,有的仍闻声不动。执教者提醒声较大,没有完成作业的学生也大都停下来听。  相似文献   

13.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里对“者”字的解释是:“者,别事词也,从白(?)声。”并且说“(?)”是“古族字”。可见“者”是形声字。有的古文字家认为“者”在甲骨文和金文里没有出现,郭沫若先生认为“(?)”是古“香”字。许慎所说的“词”指的是虚词,“别事”是指区分、区别不同类事物的词。然而对于“者”字的理解,古汉语专家、学者亦不相同,有的认为是“结构助词”,有的认为是“代词”。通过古汉语语言现象的分析,我们认为“者”是特殊的指示代词,同时又是语气词,“者”同其他词组成的结构,称之为“指代结构”  相似文献   

14.
石际 《教育文汇》2004,(2):30-30
新课程改革呼唤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一个理想的课堂,我们应该能听到学生讨论、交流的声音。然而,有的教师认为“鸦雀无声”的课堂教学才是成功的,就连有的专家评课也把这项作为检验组织教学的一条。那么试问:课堂上学生的好奇声、置疑声到哪  相似文献   

15.
资料显示:到目前为止,2002届的高校毕业生仍有一部分在迷茫,没有找到工作。至于另一部分找到工作的毕业生有的认为工作不理想,准备“跳槽”。今年即将走出校门的212万毕业生也冲击着就业市场,使我国就业市场呈现着“人潮鼎沸”的热闹场面。随着社会需要复合型人才的呼唤一声高于一声,如今追求热门已远远不是最好的选择,更多的人在对新兴行业的潜力进行分析,仿佛是在一夜间就又听说了许多新名词,如雨后春笋。那么——  相似文献   

16.
钟表小史     
钟表历史有1200多年了。公元8世纪,在西方教堂顶上、宫殿楼上陆续出现了机械钟。这种机械钟没有“摆”,是用齿轮啮合,形体庞大,有的机械钟,其中一个棘轮直径约1米多,重达几百公斤。  相似文献   

17.
以“小”悟“大”突破难点内蒙古高德敏六年制第十册《小站》是一篇看图学文。图画和课文描写了一个地处山区,无人注意的小站,由于工作人员的精心布置和认真工作,给旅客带来了温暖的春意,赞扬了小站工作人员全心全意为旅客服务的精神。作者是怎样通过小站的描述表达文...  相似文献   

18.
近日听到特级教师钟麒生的一节让人耳目一新的“解决问题”观摩课,其内容是“归一问题”,这是新老教材都有的内容。现将主要环节实录如下,与大家共同分享。  相似文献   

19.
晚自习已上课五分钟了,一个学生才端着一杯水慢腾腾地走来。我在教室门口喊住了他,而他竟振振有词地说:“端水来晚了,去年的班主任从来就没过问过。”我没有生气,没有大发雷霆,也没有向他重述班规班纪。总之,没有实行一般常见的严明纪律的做法,而是朝他微微一笑,说:“是啊,只是换了‘皇帝’了呀!” 本来准备跟我顶牛的这个学生,没料到我会来这一手,竟“扑哧”一声笑了。防备的网被撕开,我趁机让他再给我端一杯水来。这一次,他只用了两分半钟。我接过他端的水后,真诚地对他说:“谢谢,我感到很抱歉,又耽误你两分多钟时间…  相似文献   

20.
彩线穿珍珠以小见全貌《小站》教学建议江苏龚美芬沈爱武卞国华《小站》图文并茂,作者观察仔细,抓住了小站的特点,从不同的角度突出了一个“小”字,给读者以深刻的启示:车站虽小,却紧跟时代的车轮,给旅客带来温暖的春意。文章虽没有直接写人,但小站工作人员热情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