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隐藏的“树叶”草丛中散落的一片“树叶”定然引不起你多大的兴趣,可是你会想到吗?它竟是一颗地雷。这就是树叶雷,又称布袋雷。它的形状和颜色极像树叶,重量仅为50~70克,内部却装有30~50克高级炸药。树叶雷由雷壳、炸药、摩擦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美国、俄罗斯、英国等国的军工部门开发了一些“怪模怪样”的特种地雷,准备用于未来的战场上。隐藏的“树叶地雷”树丛中散落的一片树叶,一般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可是你却想不到,它竟是一颗地雷。这就是“树叶地雷”。树叶地雷由雷壳、装药和摩擦片三部分组成,它的形状和颜色极像树叶,重量仅75克,内部却装有30-50克高爆炸药。装药部分有50%的黑索金、10%的铝铅粉、10%的氯酸钾和30%的玻璃渣。摩擦片则为多层纸压制而成,能增大摩擦。一旦踏上它,“树叶地雷”内部就会相互摩擦,从而起爆。由于它们外表特殊,通常被撒布杂草、灌木丛中,隐…  相似文献   

3.
随着科学技术大量运用于军事,地雷这种看起来土里土气的武器,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未来高技术战场上,将会出现许许多多稀奇古怪的新型袖珍地雷,令人防不胜防。那时,恐怕一片小小的树叶,就可以致人于死伤。“树叶”雷当一支小侦察分队悄悄地摸向敌方阵地时,他们似乎一点也不在意脚下的那几片小树叶,不料,脚一踩上就爆炸了。原来,这是一种形如树叶、轻如羽毛的树叶雷(又称布袋雷),仅重50~70克,内装30~50克高能炸药,专门散布在杂草、灌木丛里,很难发现。该雷由雷壳、装药、摩擦片三部分组成。雷壳为双层布袋,有方形和扇形两种,分绿、黄、…  相似文献   

4.
随着科学技术大量运用于军事 ,地雷这种看起来土里土气的武器 ,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未来高技术战场上 ,将会出现许许多多稀奇古怪的新型袖珍地雷 ,令人防不胜防。那时 ,恐怕一片小小的树叶 ,就可以致人于死伤。目前研制的微型袖珍地雷主要有以下几种。“树叶”雷 当一支小侦察分队悄悄地摸向敌方阵地时 ,他们似乎一点也不在意脚下的那几片小树叶 ,不料 ,脚一踩上就爆炸了。原来 ,这是一种形如树叶轻如羽毛的树叶雷 (又称布袋雷 ) ,仅重 50— 70克 ,内装 30— 50克高能炸药 ,专门布散在杂草、灌木丛里 ,很难发现。该雷由雷壳、装药、摩…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科技的发展及其在军事上的大量运用,地雷这类看起来土里土气的武器,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微型化,隐蔽性强,杀伤力大是它们共同的特点。 树叶雷 当一支侦察小分队悄悄摸向敌方阵地时,密密麻麻的树叶突然从天而降,队员们似乎毫不在意,不料,这些小树叶一踩上就爆炸了。原来,“小树叶”是一种形似树叶轻如毛的树叶雷,仅重50~70克,内装30~50克  相似文献   

6.
过去,地雷是被动性的武器,它只能死守在那里,敌方的坦克不去压它,它就躺在那里,成为“死雷”,根本发挥不了作用。然而,高科技研制出来的智能地雷却一反常态,变“死”为“活”。智能地雷由雷弹、传感器、火箭发射装置和制导系统组成。雷弹内装有高能炸药,可利用爆炸后生  相似文献   

7.
战争结束后,一些遗留的地雷很难被及时扫除,给百姓尤其是那些喜爱跑动贪玩的儿童带来极大的生命威胁。有资料显示,全球每隔15分钟就会有一人踩到地雷,许多人被炸伤而身残,甚至失去生命。为此各国科学家都在努力开发扫雷仪器,以便消除隐患。德国最近就研制开发了一种电子化学扫雷器———电子猎犬,它能够更准确有效地探寻地雷。“电子猎犬”是利用一种对TNT炸药分辨率很高的电子化学技术来探寻地雷,即使在TNT炸药浓度很低的情况下,也逃不过这种灵敏的电子鼻。埋在地下的地雷中的炸药,90%以上都含有廉价的TNT炸药,其味道…  相似文献   

8.
小朋友们,我国是最早制造地雷的国家,作为“爆炸性”武器,地雷可以说是武器界的“元老”。过去的地是雷被动性武器,总是在那里“守株待兔”,敌人不踩它,车辆不压它,它就没,躺在那儿,成了死雷。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地雷家族也出现了新的成员——智能地  相似文献   

9.
科学与新知     
植物探雷“尖兵”最近丹麦科学家通过改变一种拟南芥菜的基因,使其成为探雷的“尖兵”。如果附近土壤中藏有地雷,这种转基因植物会从绿色变为红色,可以毫无风险地发现地雷。这种拟南芥菜含有一种通常到秋季才会发挥作用,使植物叶片变成红色的基因。科学家对这种植物进行了基因工程处理,使这种变色基因在遇到二氧化氮时就会“开启”。大多数传统炸药都会或多或少地释放出二氧化氮,转基因拟南芥菜能够通过根部感知这种气体的存在。人体延伸车人体延伸车宽0.9米,呈树叶状,竖立时,高度接近1.8米。它可以放低重心,变成跑车姿态,时速可达40千米/小…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学技术大量运用于军事,地雷这种看起来土里土气的武器,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未来高技术战场上,将会出现许许多多稀奇古怪的新型袖珍地雷,令人防不胜防。那时,恐怕一片小小的树叶,就可以致人于死伤。"树叶"雷当一支小侦察分队悄悄地摸向敌方阵地时,他们似乎一点也不在  相似文献   

11.
<正>在汉语词典里,“地雷”是“一种设置在地面或地面下的爆炸性武器”。可偏偏“地雷”这个词,就用在了我身上。没错,学生偷偷给我起了个量身定制的外号——“地雷”!为啥叫“地雷”?用学生的话来讲,“地雷”平日话不多,可一到班上就脱胎换骨,且常给人出乎意料的爆发力,“像极了一颗随时准备炸开的‘地雷’!”随处埋伏,随时炸开!在西南大学临高实验中学“分贝”影响榜上,“地雷”的名字赫然在列。嗬,你还别说,这“地雷”炸起来,无论是“外炸”还是“内炸”,其能量都能让你震三震!  相似文献   

12.
万弹地雷炮     
万弹地雷炮是明代地雷的一种,系陶瓷雷,一种用钢轮发火的地震。其做法力:用一个大窑坛,里面装满炸药,再凿一眼角以装药线,坛口用土填紧,埋在敌人出没的地方,上面用杂乱的鹅卵石堆满,然后装上一个发火的钢轮,药线用竹筒引入坛内。等到轮火一发,地雷即爆炸。它是火攻中最厉害的~种火器。除此之外,明代还有一种叫“伏地冲天雪”,也非常厉害。万弹地雷炮@宜禾  相似文献   

13.
奇特的植物     
聪聪 《良师》2003,(19)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这些奇特的植物可以让你大饱眼福了。催(cuī)眠花:生长在非洲坦桑尼亚野外的一种菊花,它能产生一种具有强烈催眠作用的气味,人和动物只要一闻到就会马上陷(xiàn)入睡眠状态。地雷菌:生长在南美洲一种“马勃菌”植物,形状像地雷,重达十多斤。受触动时就会发出“轰隆”一声巨响,同时会散发出一种使人涕泪并流,眼睛发涩(sè)的气味。神奇“龙榆”:我国河南省西华县山子头村有一株奇特的树。树高6米,弯弓形,从上到下有近百个疙瘩(ɡēdɑ),像传说中的龙。树皮有“鳞”,每年脱落一次。树叶能吃,入口浓香。而且此树每年春秋各…  相似文献   

14.
现代战争中,为对付来自对方军用卫星的进攻,一种新型空中武器已经研制成功,这就是"太空雷"。太空雷主要由自动搜寻系统和高能炸药杀伤系统两部分组成。自动搜寻系统能够预先自动设置指令,调整运行轨道,自动搜寻并跟踪目标,引爆杀伤系统。高能炸药杀伤系统内部装有性能优异的高性能炸药,具有很强的摧毁力。可直接击毁目标。  相似文献   

15.
抗日战争时期,山西吕梁地区临县的广大群众积极行动起来,全民开展地雷战。可哪来那么多地雷呢?土法上马自己造。为了解决造地雷的经费,全县民兵总动员,开荒耕种“军火田”。各村的老百姓扫土硝熬制土炸药,收集破铜烂铁,铸造地雷和手榴弹外壳。还就地取材在石块上打眼,装上炸药造成石雷。[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植物学家研究发现,树叶的颜色发生变化,是由于树木内部存在的几种激素和化学物质的化学作用造成的。在春天和初夏,树木各部分的3种激素加快了新生绿叶的生长速度,此时树叶的颜色呈嫩绿色。到了初秋季节,另一种激  相似文献   

17.
两颗石头     
在长江边上,有两颗石头。一颗晶莹剔透,色泽金黄,我们就叫它“小黄石”吧;另一颗普普通通,颜色黝黑,我们就叫它“小黑石”吧。这两颗石头是一对很好的朋友,经常在水中一起跳舞,一起唱歌。  相似文献   

18.
“卧槽泥马”是什么?一个典故,还是一句成语?其实,它什么都不是,而是网友的一种文化恶搞,是由那句国骂的谐音演绎而来,确切地说,是网友炮制的一颗“网络地雷”。  相似文献   

19.
"卧槽泥马"现象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卧槽泥马”是什么?一个典故,还是一句成语?其实,它什么都不是,而是网友的一种文化恶搞,是由那句国骂的谐音演绎而来,确切地说,是网友炮制的一颗“网络地雷”。  相似文献   

20.
树叶与魔术     
杨光 《南昌教育》2006,(11):42-42
不久前,我上了一节美术课内容是“有趣的拓印”,简录于下—— 师:看,我手中有张纸,两面都是空白的,(出示一片树叶)现在老师要把这片树叶变到纸上去,告诉我,你想要什么颜色的?生1:红色的;生2:树叶变黄了。我想让它还是绿色;生3:我想让树叶上有各种颜色。教室里笑了起来:“哪儿有彩色的树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