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科学活动中心形成的历史地理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科学活动中心中定性与定量研究的困境,定性与定量综合集成法的研究阐明了科学活动主体中心期的转移及转移过程中的多中心性现象。科学活动主体中心期的转移及转移过程中的多中心性现象有其历史地理基础:通过历史地理化过程,科学影响因素的地域集聚产生科学活动的整体效应,同时伴随着科学社会化过程,形成科学中心;地理历史化过程加强了科学活动的整体效应和社会科学化过程,进一步整合了科学资源,使已经存在的小的科学活动中心形成大的科学活动主体中心,使世界科学活动中心发生转移。  相似文献   

2.
从社会系统观和科学社会观来看,科学运动是一种相当复杂的社会现象,必然与广阔的社会背景密切联系.人类社会发展中政治、思想、教育、经济等诸中心的转移总是与科学中心转移相互促进、互为因果的.可以说,社会发展诸中心的转移是科学中心转移的社会根源和主要外因。  相似文献   

3.
世界科学中心从古至今经历了数次的转移,文章通过对历次科学中心的转移与科技传播关系的分析,认为科学中心转移的规律与科技传播力度有关,科技传播力度大的国家必然会成为科学发展的中心。分析当代世界科学发展的方向,现代科学发展使西方机械宇宙论统治地位出现动摇,而中国的整体论、有机论、系统论的科学哲学思想面临全新发展机遇,我国有可能成为下一个科学中心,并从科技传播学角度分析了我国成为新的科学中心面临的实际困难与问题及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4.
姜春林  周磊  唐悦 《科学学研究》2010,28(4):500-507
科学中心转移现象在学术界引起较大的争论。利用利萨.罗斯纳编著的科学年表再一次对科学中心转移现象进行了测度,所得结果没有对科学中心转移这一现象给出强支撑。从系统科学角度,建构了科学系统内部运行的因果关系模型,对科学发展的不平衡现象进行解读,得到如下结论:科学系统的四大要素——科学家人数、图书情报资源、先进的科研设备以及科研经费共同影响科学这一子系统的运行,外部环境通过这些要素起作用。  相似文献   

5.
世界科学中心转移的时空特征及学科层次析因(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引言 20世纪30年代,美国科学社会学家R·默顿运用定量研究方法研究了科学兴趣中心转移的现象.到50年代,英国科学家J·贝尔纳和W·丹皮尔先后研究了科学活动的分期与科学活动中心转移的规律. 不过,他们使用的都是定性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6.
<正>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金字塔顶尖平台,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科技竞争与合作的核心力量。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设,将集原创思想—技术开发—产品中试—市场推广于一体的全链条式创新体系,突破一批重大科学难题和前沿科技瓶颈,进而引发颠覆性技术的突破和带动新兴产业成长,产生区域和城市创新的"连锁效应",有力地推动依托区域的科技与经济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住了科技创新就抓住了牵动我国发展全局的牛鼻子"。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就是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7.
近代科学中心转移是一个长盛不衰的研究话题。从时间上来看,近代世界各主要国家建立专利制度的顺序与之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为考证是否存在世界专利中心转移的现象,探寻世界专利中心转移的经济社会文化背景,揭示世界专利中心转移与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以及工业革命的关联,利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研究方法,搜集整理大量历史数据,发现世界专利中心呈现出英法美德日不断更替又交叉共存的现象,既基本吻合思想解放-社会革命-科学中心-工业革命的波动规律,又体现出各国在促进本国经济社会发展路径上的不同特点。研究结论能够为我国知识产权强国的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提供历史经验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8.
 探析世界新兴高技术领域专利中心转移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对世界数字信息传输技术领域的专利分析表明,在1980-2007年期间,该技术领域的专利中心经历了从欧盟转移到日本,重新转移到欧盟,再转移到美国的过程。影响专利中心转移的因素,包括科学引进、创新制度、创新人力资源、创新型消费者、创新市场和政府支持等许多方面。  相似文献   

9.
正新闻事件:潘浩是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圆通小学的一名科学老师,不仅该学校的学生认识他,在网络上他也被很多人关注。潘浩经常在网络上发布自己原创的科学小实验,至今已经完成了210多个,引起了不少人的好奇和点赞。潘浩发布自己原创的一些孩子喜闻乐见的科学小实验,并在实际教学中运用,这种行为引发关注、产生较强网络影响力的原因有很多。他的科学小实验形式新颖,操作简便,专为上课所需而创造,主要来源于生活,更接地气也更讨孩子的喜欢,  相似文献   

10.
加快农业强国建设需要锚定构建世界农业科学中心的目标。利用定性定量结合的方法探究世界农业科学中心的转移规律,构建“状态-压力-响应”模型识别影响世界农业科学中心形成的因素,并通过聚类分析对世界农业科学中心的发展趋势进行前瞻研判。研究结果表明:(1)世界农业科学中心的形成是以总体科技水平为基础状态,受农业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条件等压力因素驱动,以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为科技响应的过程;(2)世界农业科学中心存在转移现象,且可以同时有多个中心;(3)促使世界农业科学中心形成的驱动力有多种,其中农业经济压力与基础科技状态影响最为显著;(4)亚洲的世界农业科学副中心正在形成,中国的世界农业科学中心特征日渐明显。  相似文献   

11.
试析情报科学研究的若干重点与发展方向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汪冰 《情报科学》1998,16(4):295-304
本文从三个角度探讨了西方国家90年代以来情报科学研究的若干重点和发展方向:1)情报科学中有待加强研究的几个重点领域;2)情报科学研究的范式转变;3)情报科学研究中哲学理论的引入。  相似文献   

12.
1997年以来香港科技政策转向及其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殖民时期港英政府科技政策的简要回顾为出发点,着重考察1997年以来香港科技政策新的发展趋向,并在此基础上分析香港科技政策演变的特征和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依据T型关联度的分析思路设计科技资源投入与产出的T型关联度分析模型,对2001~2008年间安徽省科技资源投入与产出的关联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科技资源投入的八项指标与科技资源产出均有正相关关系,但科技财力资源投入对科技资源产出的贡献要比科技人力资源大。  相似文献   

14.
信息法学的学科价值及学科归属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丽霞  马海群 《情报科学》2004,22(11):1388-1390
本文探讨了信息法学的学科价值及学科归属问题,对已有的关于信息法学的学科属性研究作了分析和论证,最后得出结论,信息法学应归属于信息科学的分支学科。  相似文献   

15.
温新民 《科学学研究》2003,21(Z1):283-288
本文首先指出对创新、区域技术创新体系进行科学学研究的必要性,接着用互动学习理论对区域技术创新体系进行了科学学分析,得出了一系列有关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形成运行的规律,最后探讨了加强互动学习、提高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绩效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 ,以自然—人—社会的演化次序为客观基础 ,将科学分为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三大门类 ,并构建了现代科学体系———以人文科学为主体、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为两翼的立体结构。同时也论证了人文科学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以及科学融为一体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论科学家的科普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三方面讨论了科学家的科普责任:其一,考察科学发展历程,指出科普与科学家结伴而生,共生共长,是历史赋予科学家的任务;其二,分析科学活动两大内容科学创新与科学普及的关系,指出科学家既要坚守科学创新这一立家之本,又不能忘记科学普及这一发家之路;其三,体察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新情况,指出在大科学时代,投身科普事业科学家责无旁贷.  相似文献   

18.
刘则渊  韩震 《科学学研究》2004,22(2):129-136
以赵红州主编的《大科学年表》中1540-1950年的3487件科学事件作为统计样本,得出了近代科学事件和数学事件随时间发展的总体趋势,并讨论了近代三次科学革命和数学革命的特点和联系;进而给出近代数学高潮形成和转移的规律分布,对近代数学高潮、哲学高潮以及科学中心期进行了比较研究。同时结合历史背景,对近代数学的发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科学思想史与现象学科学哲学的资源,区分了两种不同的自然科学范式:对象科学与现象科学,并用现象科学来阐释中国古代科学的统一性。欧洲近代科学属于对象科学,它用"对象"模型来解释自然世界,用奠基于对象存在论的客观概念与客观逻辑来表达事物的客观知识;中国古代科学属于现象科学,它用"现象"模型来解释自然世界,用奠基于现象存在论的现象概念与现象逻辑来表达事物的现象知识。通过对元气论、天人合一观、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给出统一的科学阐释,本文揭示了中国古代科学是一种具有独特理论形态的现象科学。  相似文献   

20.
学科会聚、交叉与科研平台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首先以活动着的知识创造、传递、融合与应用组织系统,这一实践形态的学科含义,区别于知识形态的学科界定,得出实践形态的学科活动最重要的就是学科会聚和交叉的结论,接着阐释了会聚交叉情况下的三种学科发展模式、相应的科研平台,最后对协作组织科研平台、科研群体管理机制平台、实践导向平台建设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