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理性的异化是指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结构的失衡。理性的异化使人类道德意识弱化。道德弱化的表现:一是道德标准的模糊,二是道德选择的困难。防止道德弱化要进行人的革命,也要对理性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2.
基因技术作为一个复杂的技术系统,在为人类创造生存机遇和物质财富的过程中,其异化作用亦日益凸显,已经不同程度地危及到生态安全、人类身心健康和社会伦理秩序。考察基因技术的异化现象,从价值论角度探究其产生的根源,有利于积极地把握基因技术的发展契机,有效地弱化其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3.
4.
技术异化是指人类在利用技术改造和控制自然的过程中,技术反倒成为一种控制和奴役人的力量以及它所引发的人类生存危机.从深层次的原因来看,技术异化缘于理性的异化,人性的异化以及制度的异化.消解技术异化的关键途径在于技术回归人文.  相似文献   

5.
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教育的革新,但在此过程中,由于人们对技术的了解与应用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教育实践中出现异化现象在所难免。人们对技术的错误观念更是加剧了技术的异化程度:惰性团体对人自身创造性的桎梏、单向度意识与功利主义的交叉作用、人的主体性需求与工具主义的冲突成为教育技术异化的三大根源,而要想实现技术异化的消解必须:重构教育与技术的关系、调整师资培训的重点、完善教育技术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6.
论新时代的教育异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科学化的时代背景下,教育异化呈现出新的本质特征,生活价值的功利追求与技术知识对学校教育的统治,使受教育者在获得教育权力的同时,却丧失了生命的自由。学校教育只有在功利关怀与生命关怀之间寻求恰当的张力才能使教育在对异化的克服中,成为一种解放人的力量。  相似文献   

7.
网络技术日益给人类带来福祉的同时,其技术与人性的双重异化也日益凸现,本文分析了网络时代信息技术异 化和人的技术异化的实质和表现,并提出了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8.
从技术的异化谈教育技术的异化和消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技术异化的视角出发,提出教育技术异化的内涵及表现,分析了教育技术异化的成因,指出教育技术异化存在的必然性和可控性,进而从教育者层面探讨了教育技术异化的消解对策:正确认识教育技术的作用与价值、客观看待教育技术异化现象、科学规划和正确引导、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  相似文献   

9.
论教育异化     
教育异化并不等同于教育“出了问题”.本文从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入手,通过比较工人劳动的异化和学生在应试环境中学习活动的异化,认为可以将由分数控制的应试现象以及由此导致的学生片面发展理解为教育的“异化”,但不宜将教育当中存在的所有问题都归结为异化问题.造成教育异化的原因在于高考的压力,但异化的教育并非一无是处,依然具有片面但也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孙娜 《考试周刊》2007,(18):81-82
“执行难”长期困扰着人民法院,为社会所关注,近年来的执行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执行工作的进步,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执行难”。我们必须走出执行改革的误区,认识到“执行难”只是执行工作的表象,其内因是民事执行权的弱化,是民事执行权弱化导致了“执行难”。本文试从民事执行权弱化入手,分析民事执行权的本质,进而探讨如何矫治民事执行权的弱化,通过执行立法建立民事执行威慑机制,建立分权制约、相对独立的执行管理体制,从而强化执行权力,最终实现民事执行工作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1.
提升中小学教师职业荣誉感是提高中小学教师职业吸引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现阶段,中国中小学教师职业荣誉感日渐式微,表现为社会尊重感低落、职业认同感失衡、职业成就感明显不足。这一现实境遇与经济资本、社会支持不足及重大教育事件等外部因素所带来的教师的相对剥夺感、声望困境、职业共情、职业高原反应等有关,更与教师的心理资本、教育情怀、师德修养等关系密切。基于此,教师职业荣誉感的涵育路径应多维并举:尊师重教,激发教育情怀;优化制度,聆听教师诉求;充实载体,精神物质并重;德术双修,重塑教师形象。  相似文献   

12.
农民工培训的现实困境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城务工农民工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虽然在年龄、体力、吃苦耐劳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普遍存在文化程度低、职业技能单一、岗位转换能力差的缺陷.建议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建立城乡统筹的农民工培训运行机制;弥合城乡教育差异,实现城乡培训的有效衔接;科学统筹规划城乡职业教育服务资源,强化职业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创新农民工培训成本负担体系,构建城乡统一的多元培训投入机制.  相似文献   

13.
教育技术领域需要实验研究,而实验研究最重要的就是研究课题的选择和实验设计。因此,结合实验课题介绍单因素实验和多因素实验,推动教育技术领域实验研究的开展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4.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clarify the philosophical and methodological variations of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ir role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technology (ECT). Phenomenology is a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ology concerned with investigating phenomena as they manifest through lived-experiences. The unit of analysis resides in the intentional meanings of phenomena. Analysis of those intentionalities, however, has evolved over the past century; phenomenologists have viewed intentionality as something that is: described (transcendental phenomenology), interpreted (hermeneutic phenomenology), or resists centering and embraces contexts, situations, and the partial (post-intentional phenomenology) (Vagle 2014, 2018). To conduct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then, one must be able to articulate the specific philosophical underpinnings associated with each approach and the suitability of each approach. To support researchers and practitioners in the field, this paper explicates philosophical and methodological variations of more prominent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approaches as well as related issues and affordances. In doing so, this paper offers scholars in the field various perspectives in which to ground future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的过程中,以示范高中和优质高中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超大规模学校在扩大高中教育规模并使更多的学生享受到优质高中教育资源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引发了一系列内部管理问题及社会问题.本文通过对比国内外高中学校的规模,认为通过组织变革和管理创新可以解决这些学校存在的内部管理问题,而对普通高中适度规模的研究和重新规划,有助于超大规模学校乃至整个高中阶段教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就业的现实困境及疏导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现实问题,就业难现象日渐突出.主要表现在:结构性矛盾,供求错位;大学生职业生涯模糊,准备不足;大学生就业理念滞后;用人单位选人用人缺少标准;大学生就业市场发育不完善.当前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对策应包括:改变办学理念,深化教育改革;加强对大学生择业观的教育;完善大学生就业市场.  相似文献   

17.
教育管理学的困境与方法转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教育管理学存在着学科性质定位不明、理论研究与实践之间未能形成良性的互动机制、以及研究视野较少触及公正、伦理、价值等困境。导致困境的方法论根源在于研究方法单一,过于注重思辨。导入人类学中广为采用的实地研究方式,探讨该方式的具体操作,能够解决教育管理学方法层面上的缺失,能够搭建起“理论与实践”有效联系之桥,能够形成关注“真问题”的研究旨趣,最终推动教育管理学的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对乡村教育发展提出了新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加深对乡村文化及乡村教育的认识,并逐渐实现在宏观层面上的把握。通过对乡村教育发展现状进行梳理,了解乡村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困境,从理性定位乡村教育的发展、文化危机的解决、学校标准化建设、师资资源配备等多维度,探寻实现乡村教育可持续发展路径,期望对乡村教育未来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不是以显性"实体"方式存在的行政组织,其隐性存在的"虚体"决定了它是以教学专业知识为研究对象的学术组织,是教师群体所组成的教学学术共同体。知识社会价值的提升,社会文化中的自由竞争、社会问责理念,教学专业的特殊性和教师教学发展的内在需求以及大学自身发展逻辑共同促成了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生成。在现实中,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将面临行政化大学组织的钳制、科研化教师评价制度的阻抗、缄默化教学专业知识的制约、基层教研室式微的掣肘等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