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对藏族高师教育的新要求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民族教师关键靠民族高师教育的培养。藏族人口文化和经济现状对藏族高师教育的新要求是:既要服务于藏族地区实现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工程,面向二十一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实现科技兴省的战略,又要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两个根本转变”。所以,藏族高师教育既要突出师范性、民族性,又要调整专业,拓宽办学路子,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积极主动地适应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我国自50年代初,在综合大学的基础上建立独立的师范院校以来,高等师范教育的办学宗旨就一直面向中等教育,为其培养师资。到80年代末,在“大师范”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无论是培养层次、范围,还是类型、结构都有所扩大,但仍囿于“师范”的范围之内。而今,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冲击并推进着高师教育体制与管理体制的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社会资源按市场需求的重新配置,驱使高师教育发生与之相适应的变化。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需要,依据人才市场的需求和高师教育的实力,在坚持办好师范专业的同时,依托师范专业设置社会急需的非师范专业,业已形成一种趋势。这是高师教育在新形势下探索新的办学途径的重大举措,它给师范教育带来了崭新变化。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关系到我国高师教育向何处发展的问题,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关注与思考。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和多元化办学体制的逐步形成,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日渐增多,但由于缺乏对学生实施系统有效的就业教育,致使所培养的毕业生整体就业竞争力不强。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的就业教育面临新的要求,需要及时更新工作理念,加强理论研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课程体系建设,完善管理和教育机制,切实提高就业教育的实效性,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高师教育改革的深入,无论是师范院校转型还是综合性大学开设师范专业,师范生的培养逐渐进入综合大学环境中。如何保留学生的师范特性成为教师教育专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师范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成为一个良好的途径和保障。试图通过改革师范生实践技能培养的模式,结合温州大学的实践,来探讨师范生培养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高师物理专业学生实验基本功训练的实践与设想吉林师院解成俊为了加强师范性与实践性,进一步深化高师教育改革,根据师范院校的办学方向、任务以及培养规格和目标,必须加强高师学生的教师基本功训练。下面仅就物理专业的实验基本功训练谈几点看法。一、深入调查、及时反...  相似文献   

6.
高师院校发展非师范专业是其综合性办学转型、推动地区产业经济发展和繁荣区域精神文化的必然选择,但是面对非师范专业办学过程中显现出的核心竞争力不强、社会认可度不高等问题,需依托优势、更新理念、制订方案、凝练规格、建立机制、调整面向,有效提升地方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师院校的改革发展方兴未艾。当前,高师院校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就是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更新办学理念,改革内部管理体制,加强学科建设,调整专业设置。为此,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高师院校的改革发展,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规模、资源与效益的关系,师范性与学术性的关系,综合发展与凸现特色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面向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高师地理教育专业课程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需要高师地理教育专业培养出新型的地理专业教师,而现行高师地理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难以适应这种需要。高师地理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基本方向,要体现其师范性、地理性、研究性、技术性和地方性等特色,在三个方面寻求突破。即:调整课程结构,强化素质与能力培养,加强学科教学法、地理学技术和地理应用课程的教学;构建新的地理教育专业学科课程结构,把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作为地理学研究人地关系的核心命题;加强地理实践教学环节,突出专业与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9.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精神和高师培养人才的要求,应如何改革高师的教育实习,更好地培养合格的中等学校的师资?这是当前高师教育改革中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一、目前高师教育实习存在的主要问题自1981年起重新恢复教育实习后,高师教育实习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但是由于高师办学的指导思想没有完全统一,高师的师范特点体现不足,与教育实习相关的各种关系没有理顺,因此,当前教育实习存在问题不少,具体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0.
高师美术教育与美术院校的教育因宗旨不同而有别,艺术家并不等于教师.学校定位与学校的办学特色密切相关,定位不准确就不能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高师美术教育应定位在师范特色上,把重点放在学生的教师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养上,特别是要培养学生处理教育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的基本能力;同时加强对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联系,重视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强化教育学科研究.目前,师范美术教育应走出误区、调整办学思路,促进高师美术教育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1.
社会的发展对幼儿教师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培养幼儿教育一线师资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一方面必须认真思考如何从整体上重新构建培养更高层次幼儿教师的教育体系,充分体现幼儿教育专业的特点及现代教育改革的方向,另一方面,也要积极探索幼儿教师职后拓展与提高的培养模式、规格和要求,有效地促进幼儿教师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专业建设是高校的立身之本,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作为一所地方性师范院校,郧阳师专专业建设应以内涵发展为主,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坚持从社会经济发展和基础教育改革的需求出发,结合学校发展目标与办学实际,认真制定专业规划,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加大专业建设力度,逐步形成师范专业优势明显,兼顾非师范专业发展的专业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13.
当前,在高师教育改革中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新情况、新问题,首先,在教育思想上由过去加强知识教学、能力培养转变为加强素质教育,大学教育也要从专才教育转为素质教育。但所谓的“素质教育”又常简单地被理解成开设一些社会科学课程或开设一些社会科学的讲座。由于过分强调“人文素质教育”,相对地削弱了专业职业素质的培养。其次,在进行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时,为了改变师范生的知识结构和专业面过窄的状况,需要“调整和压缩一些专业”,结果是有的院校大刀阔斧地“调整”和“压缩”了师范类的“看家”课程,例如教育实习、教育学、心理学、教学…  相似文献   

14.
李俊 《文教资料》2008,(18):165-167
教师职业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人格和特有的行为规范.培养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未来教师,关注高师学生师范人格的培养是师范育人教育的重点.本文对高师学生师范人格现状进行了分析,从加强校风建设、学科建设、师德教育、自我教育、社会标定等方面提出了师范人格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15.
高师图书馆应重视为师范生的师范性技能教育服务,这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是高等师范院校办学性质、任务所决定的,也是高师图书馆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高师图书馆应以师范性技能教育需求为导向.调整藏书结构,改善服务方式,强化服务功能,真正成为培养“师能”的重要基地.  相似文献   

16.
对"职技高师"专业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专业建设是提高"职技高师"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一项重要举措,是促进"职技高师"教育的根本途径,也是"职技高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内涵要求.文章阐述了"职技高师"专业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了加强"职技高师"专业建设的具体措施,指出了落实专业建设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7.
地方高师院校非师专业良性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高师院校发展非师范专业是师范教育改革的一种需要,关系到师范院校能否良性发展。但是师范院校在发展非师范专业的过程中存在着学生的专业自我认知度不高,学校办学能力不足,社会的认可度低等不利因素。因此师范院校非师范专业发展的良性运行需要学生、学校和社会等多方主体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8.
随着教师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我国高师院校原有的固定模式,已逐渐凸显不适应性,集中表现在观念及定位不准确,体系体制的独立封闭,学科结构与专业设置的单一狭窄,培养培训的封闭单一,内部管理不协调,课程单一空乏与学习方法手段传统,诸多方面。为此,我国高师院校应当在确立合理的办学目标、构建“大学加师范”的新型教师教育体系、推进职前职后的一体化、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与教学、突出师范特色和推进综合化发展等方面采取相应措施,以顺利地、全面地稳步推进我国教师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19.
教育实习是高等师范院校教学计划中的一门必修课程,是实现高师培养目标,体现师范性特点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是检验高师办学思想、培养规格和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为适应教育体制改革的新形势,近年来,加强实践环节、提高实习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深化实习改革已成为高师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国高师教育实习改革现状的剖析,给完善和深化实习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高师创新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高师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的标志.高师创新教育既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要遵循高师教育的基础性、人文性、师范性、开放性等基本创新教育原则,以实施素质教育为基础,注重师范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此,高师院校必须深化高师教育改革,着重从观念创新、教学创新和模式创新三方面积极进行教育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