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何景明(公元1483——1521年),字仲默,号白坡,又号大复山人,别号胎簪子,不常用,河南省信阳市人。 何景明是明代前期著名的文学家,其文学批评,诗赋文章,样样皆精,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他与李梦阳发起并领导了明代前期的文学复古运动,开一代文风,领一代文学风骚,成一代文宗;成为明代“前九子”的领袖人物,与李梦阳并称“何李”或“李何”;也是明代“十子”之一;与李梦阳、徐祯卿、边贡又有明代“弘(治)正(德)四杰”之称,在中国文学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何景明的文艺批评思想,诗赋文章,为历代批评家所注目,自明至今,对其批评的著名学者,不下二百家。  相似文献   

2.
作家并称,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魏晋南北朝作为一个在动乱中"自觉"的时代,作家和士人的独立意识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与此对应的是,出现了一大批具有抒写自我情怀的文学作品。此期作家并称现象开始慢慢增多,已能构成一个具有整体性的研究对象。本文通过宏观地对魏晋南北朝时期作家并称现象的特点和成因的分析,力图把握文学在此期发展的一些面貌、轨迹,更好地窥见文学发展过程中的"自觉"精神。  相似文献   

3.
文学史研究中一直存在着这样的尴尬:"史"的序列性、规定性解释系统反过来会破坏作品原初存在的"活性"成分.为此,我们不得不用"原生态"的理论来回溯作品的历史情境,以期减少必定存在的文学性的散失.<世说新语>之与魏晋文学研究,恰是一个难得的"原生态"视角.这个视角对于考查魏晋文学的重情色彩、玄言诗在东晋的繁荣、山水诗歌的萌动等文学现象都有重要启示.把上述文学现象置入<世说新语>所提供的"原生态"环境中,或能加深对魏晋文学演进的整体理解.  相似文献   

4.
六朝文学的绮丽是在人的觉醒和文的自觉后所必然要出现的一种符合文学发展规律的正常现象,是六朝人审美意识的艺术体现.文学创作主体与接受对象的统一是绮丽文学之所以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六朝文学的绮丽现象是文学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结果,它反映了六朝人的审美意识.按照文学的继承发展关系,若没有六朝文学的绮丽特色,也就绝对不可能有唐诗的繁荣.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中国市场经济出现的消费主义和欲望扩展,文学也开始流行"欲望书写".欲望是内涵宽泛的人类社会现象,其抽象之意就是欲求与希望.精神欲求是欲望的重要构成与强烈动力,欲望有差异,更有共通性.文学描写是一种必然的正常的历史现象,文学书写与市场经济无关,任何时代均存在欲望.文学书写是一种良莠并存的现象,评判欲望书写良莠不可简单化,对欲望道德评判应综合审视.欲望书写应遵循以下原则:创作态度应该严肃;所描述的欲望应该具有经典意味和普遍的思想意义;应该尽可能揭示欲望背后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6.
把东方文学作为一个整体与欧美文学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一个明显的现象,就是东方文学中环境文学的缺席.中国文学作为东方文学的组成部分,至今尚未在真正意义上打通自然与文学的内在联系,没有形成体系与系统,但是存在其未来发展的土壤与基础,亟待寻求建构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黄宗羲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诗文理论方面颇有建树,对后世影响甚远。他提出诗歌应抒发"万古之性情",更多地去表现社会人生,实现个性的共性化,这不仅是明末清初思想家反思历史传统的结果,也是符合文学规律的可贵主张。  相似文献   

8.
古诗词中的"月亮文学"现象,感兴趣者多而深入研究者少.本文认为,阴柔之美与初民崇拜是"月亮文学"生成的条件;月亮的普照与诗人的人民性是"月亮文学"传播的前提;月亮的跨时空特质是"月亮文学"繁荣的土壤.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文论史上,曹丕第一个用哲学概念中的“气“探索文学现象和评价作家作品,阐述了“文气说“.关于“文气说“,历来有争议,为了更好的认识和理解它,现从哲学与文学来源、深刻内涵、艺术渊源和美学意蕴等方面对“文气说“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0.
在著名的文学批评家、文学史家李何林先生仙逝两周年前夕,在李先生执教二十四年的南开大学,于8月16日至18日召开了李何林先生学术思想讨论会。李先生的生前友好、来自四面八方李先生教诲过的莘莘学子共近二百人出席了会议,李先生的夫人年近八十的王振华教授也由北京专程到会。这次会议对李先生正直坦荡、光明磊落的学者品  相似文献   

11.
寓言这种文学体裁通过柳宗元等人的努力在唐代文学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得到了发展和完善.柳宗元的寓言继承并发展了前秦诸子寓言的传统,多用来讽喻的手法来抨击当时社会的丑恶现象.本文从两个角度来分析柳宗元的寓言写作特点:1.政治格局的变迁与“辅时及物”思想的产生;2.仕途受阻与“褒贬讽谕”写作风格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早在20世纪,红色文化资源便在文学、影视、旅游等多方面的应用表达上取得了辉煌的成果.进入21世纪后,当代创作者们对红色文化资源的应用多倾向于影视和旅游方面.作为红色文化在文学表达方面的成果,红色文学在当代的发展相较于影视和旅游等方面则显得较为滞后,而这种现象的产生有时代更迭与受众变化等多方面的原因.针对这些原因,武汉出...  相似文献   

13.
刘强 《现代语文》2008,(5):54-55
年轻的"80后作家"用他们的文学创作热情和独特的创作模式,造就了"80后文学"这一特殊的文学现象.然而,当下年轻的作家们纷纷选择转型,声称要向"80后"告别,成为当下"80后文学"的新的独特现象,如何客观理性看待这一现象,笔者认为有其特定的原因、深刻的内在变化和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郊寒岛瘦"是非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郊与贾岛本非同辈诗人,自苏轼出自个人趣尚首创"郊寒岛瘦"说,始有是非高低之争.然考诸史实,唐人虽曾以"寒"、"瘦"喻郊、岛,却皆是言人,而非论诗.从韩愈等对孟郊的极口推重更可知,孟在当时的诗坛地位实高于贾,贾不能与孟并称.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师范大学已走过120年历史,中文学科始终伴随着北师大的征程。中国现代文学是奠定北师大学术影响的一个重镇。梁启超、马裕藻、黎锦熙等近代学人,鲁迅、钱玄同、刘半农等一众新文学先驱共同奠定了北师大深沉厚重、镕古铸今的人文传统。改革开放之初,李何林再创北师大现代文学学科的新局面,王富仁等对“李何林鲁迅研究”的继承与发展,铸就了新时期北师大现代文学研究的又一个高峰。百多年来,北师大的中国现代文学已经成为传统悠久、极富特色、在全国乃至世界具有重要影响的学科,形成了以文学史研究为中心,多文体研究并行,注重作家作品研究与史料建设,强调文学研究的当下价值等多重特点。北师大现代文学的学术传统,既有得天独厚的文学资源与思想资源,同时蕴含着先贤名师沉稳内敛、开拓进取的师大精神,彰显着中文学科的人文情怀,见证着北师大百年的荣光和艰辛,承载着中华民族百年的思想演进和时代风尚。  相似文献   

16.
苏轼与其弟子黄庭坚等人一起,将宋诗的发展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真正形成了在风格的独特性和做诗技巧方面足以与唐诗相颉颃的宋诗,也引出了后人有关唐宋诗优劣论、苏黄诗优劣论等一系列文学公案.本文对宋以来有关苏、黄齐名并称与苏、黄优劣论的一系列相关言论作了重新考察,确立了苏、黄并称出现的时间,分析了有关苏、黄优劣论的四种类型,认为这一争论多源于对诗歌发展道路的认同差异.  相似文献   

17.
曹禺在"当代"时代语境中的艺术生命历程与命运,不仅仅是他个人的遭遇,而是具有普遍性本质意味的"曹禺现象".本文对解放后曹禺在迷失主体、失落艺术的文学历程上的思想、活动、成果进行具有历史现场感与现象还原感的分析, 揭示构成"曹禺现象"的内涵及原因,阐发其所拥有的反思"当代"文学理论与创作及文学史意义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18.
菲茨杰拉德的作品聚焦美国文化史上的一个关键时期.这位如今被公认为20世纪杰出的文学艺术家的文学声誉和人们对他作品的批评接受历经了从大起到大落,再到大起的一个十分复杂的历史过程."菲茨杰拉德"现象即使在世界文学发展史上也是罕见的.本文通过对菲茨杰拉德的文学生涯与心路历程的剖析和对其主要作品在不同时期的接受情况的综合对比分析,探讨了"菲茨杰拉德现象"留给人们的启示和思索以及"菲茨杰拉德研究热"产生的历史必然.  相似文献   

19.
张说是初盛唐过渡阶段的重要作家之一,与苏颋并称"燕许大手笔",仕途多舛而好尚文学.就其贬谪时期的诗歌创作而言,不同地域、不同阶段的创作心态存在着变化和差异.重点从武后朝贬谪钦州和玄宗朝贬谪相州、岳州、荆州等地时期,可见作者创作心态与心路历程演变之一斑.  相似文献   

20.
模式数字"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与数字现象,几乎无所不在.以"九"为模式的文化源远流长,特别是先秦"九州"的划分,不仅使华夏地城区划化而且也使以"九"为模式的文化深深植根于华夏民族思想意识中,并逐渐形成巨大的辐射力,影响着中国古代文化、文学、政治等各个层面,形成了中国古代以"九"为最的模式数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