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什么是"数学活动经验"?在实际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把课堂上的"经历"转化成自身的数学活动经验?在深入课标学习和多次教学实践之后,笔者结合所教的《可能性大小》公开课,从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主要特征和落实方法两个方面,分享在磨课过程中对培养学生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认识和感悟。  相似文献   

2.
<正>一堂好的思想政治课,应该是让学生"难忘",在课堂上获得个体生命成长体验、在脑海中留下恒远持久记忆的课。那么,政治课堂究竟如何让学生"难忘"呢?笔者认为,"难忘"政治课,"走新"更要"走心"。对此,试以《经济生活》"新时代的劳动者"一框公开课的教学实践为例,不揣浅陋,谈一些思考。一、课堂回顾  相似文献   

3.
周蔚 《教师》2014,(16):85-85
正教师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师职业生涯中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课型。有公开课(赛课)、微型课、说课等。无论哪一种课型,都有着各自的特点以及它们的共性特征。公开课,提倡的是要用上常规课的心态去面对。关键在于平时教师要用上公开课的精神去对待常规课,那么公开课一定会上得轻松自然。赛课是一种评比形式的公开课,要想在强手如云的选手中脱颖而出,一定要在课堂上展示出与众不同、新颖独到的教学设计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微型课是一种模拟课堂的教学形式,没有学生的实际参与,而由教师假设学生完成课堂活动环节。  相似文献   

4.
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提出"四基":基本数学知识、基本数学技能、基本数学思想、基本数学活动经验.什么是基本数学活动经验?教学中怎样开展数学活动?学生要经历怎样的数学活动过程?在活动过程中学生要积累怎样的数学活动经验?最近,笔者上了一节公开课"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对上述问题做了一些探讨与反思,现与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5.
正杨晓庆老师讲授的《文艺复兴》,不似一般意义的公开课,一讲到底,却调动起了学生的积极性,以合理的逻辑思维,使学生参与到了对文艺复兴的分析当中。从接受公开课任务之初,杨老师就认为作课应该是更加优质的常规课,因此,她没有过多追求形式创新,而是从"立意"着手,引导学生通过完整的问题链形成对"文艺复兴"的初步观感。公开课应该作成什么样子?这个问题不但没有确定的答案,恐怕还会引起一  相似文献   

6.
公开课和常态课好像酒店饭与家常菜,酒店饭要色、香、味俱全。为了上好公开课,教师们课前做了大量工作,反复阅读教材、上网查资料、观摩名师课堂、反复研磨,真是挖空了心思。有的教师因上一节成功的公开课而一战成名,也有的教师因不成功而谈“课”色变。怎样才能备好一节公开课呢?笔者认为要备好知识线、情感线、组织线、语言线。下面以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教材《确定位置》为例子谈谈  相似文献   

7.
<正>笔者在区域联校教学开放日活动中,执教了一节数学公开课,内容是苏科版数学教材九年级第五章《二次函数》的第一课时.这是一节数学概念课,笔者通过课前的教材分析、课堂的教学展开及课后的反思分析,认识到抽象、辨析、应用是数学概念教学的基本思路,而类比抽象、整体连贯、促进生长则是数学概念教学的本质,从而对数学概念课的教学有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公开课是教师进行教学艺术交流的有效方式,是打造听课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然而,今天的不少公开课已缺少了老一辈教育家们那种真实、朴实、扎实的课堂教学风格。那么什么样的公开课才是教师心目中共同期待的课呢?笔者有如下认识。一、少点课前铺垫,多些课堂真实首先让我们来看一节公开课上的片段:一位老师执教《莫高窟》一课,在讲解完第三自然段壁画上的飞天后:  相似文献   

9.
正想阅读、知阅读与会阅读应该是智慧课堂的趣味所在。"想—知—会"如何有效地设计在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中呢?笔者以2013年执教的公开课《敬畏生命》为例,来说明一堂好课的三种智慧情态。一、图片情境,创设"想阅读"的情态执教《敬畏生命》,是在异地借班教学。学生上课前并不知道阅读什么,直到我揭示阅读内容时,他们才看到《敬畏生命》的复印材料。而在设计《敬畏生命》教学方案时,我在思考,这节公开课应解决什么问题呢?是展现好的设计、好的过程、好的方法、好的结果,让听课者可欣赏,可借鉴,可研究?然而,我觉得,最应该解  相似文献   

10.
<正>笔者学校青年教师"一人一课"工作已经连续开展多年,即青年教师每学期每人向全校教师开设一节公开课,此项工作很好地加强教师间的交流,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根据学校规定,开学初,笔者要向全校教师开设一节公开课。本着"常态化,真实化"的思想,笔者按照教学计划上的进度开设一节武术课,笔者没有因为追求课堂"有序、有效",而提前在上课班级"磨课、修课",仅告知学生"下节课,我们班级要开设公开课"。真实地讲,笔者对这节公开课没有太大期望,  相似文献   

11.
如何把复习课上得有声有色,使其焕发生命的活力呢?笔者通过一次在省级观摩活动中所上的《牛津小学英语》6 B Unit 8 Part D Talk and write公开课,有如下几点收获。一、目标确定的准确性《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要能够使学生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复习单元的教学,在教师用书上是这样说明的:其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复习所学内容,完成学习任务。可见复习课的目  相似文献   

12.
《荷叶母亲》区公开课得到了听课老师的赞许,也有许多环节值得我反思和总结。备课时,我设计了多个学生活动,希望通过公开课倡导学生们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由于许多环节都是课堂上即时生成,便多了一些不可控因素,对这节课能否顺利地完成教学目标,我是暗地里捏了一把汗;对学生来说,在全区的初一语文老师面前听课、学习,也是一种挑战。好在,从初中入学以来,学生一直是我课堂生命的主角,他们呈现了良好的学习状态。下面我就这节课的教学设计谈谈我对活动化教学理念的初步理解与实践。一.《荷叶母亲》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散文诗两首"一课,编排了泰戈尔的《金色花》和《荷叶母亲》两篇文质兼美的  相似文献   

13.
"大学语文"大家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十一五"规划指出,要把《大学语文》这门课作为非中文专业大学生的必修课开设一学年。《大学语文》课,从开设到取消,到再次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这中间有什么原因?开设《大学语文》的必要性在哪里?这门课是否应该实行全国统一考试?一套优秀的《大学语文》教材应具有哪些特点?编好一套《大学语文》教材,应该有怎样的一支编写队伍才比较合理?就此问题笔者采访了部分专家、教授(以姓氏拼音为序编排)。  相似文献   

14.
<正>一、课堂的两种价值取向,我们更要谁?据笔者多年的观察,发现不同的教学价值取向,会呈现不同的课型。目前有两种教学价值取向的课堂,值得我们一线老师去理性思考。以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为例,在教学取向上作讨论,同时,也提出自己的实践与思考。以听说读写来读课文——读懂为取向我听过不少节关于《秋天的雨》这篇选文的公开课或示范课。教学中,老师围绕着  相似文献   

15.
1背景近期,在笔者所在学校的市级公开课活动中,高一年级开设了一节《方程的根与函数零点(第二课时)》的公开课,不仅受到了学生的喜欢,也得到了听课的同行专家的高度好评,现把课堂场景片段重现,供同行分享及借鉴.2场景问题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都学习了哪些知识?是否有问题需要老师帮忙解决?(因为在课前先让学生完成了预习作业,一开始场面就显得活跃,同学争先恐后,老师也立马被场景激发了激情.)  相似文献   

16.
王洁 《江西教育》2005,(18):8-9
什么是课例?我们应该怎样来做课例研究呢?这里跟大家讲述一个我所见到的一个课例的“诞生”过程。一、开始:面对—个共同的教学问题为什么要让学生交流?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理解。我们教研组决定围绕“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展开研究。沈老师的一堂公开课成为了我们研究的开始。沈老师授课的内容是“两位数减两位数(100以内不退位和退位)”。课堂交流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重视。但如何提高课堂交流的实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是教师们必须面对的共同的教学问题。以课例的形式将教学中大家共同面对的教学问题呈现出来,是教师做…  相似文献   

17.
纵观"七课一反思"校本教研,整个活动机制以备课、说课、点课、上课、听课、评课、改课、反思为主要内容,始终围绕"课"在做文章。如何让校本教研更好地回归数学课堂?笔者认为应该从备课、上课和听课三方面进行思考。首先,要熟读多想备好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如果教  相似文献   

18.
时下,一些所谓的公开课、优质课、示范课失去了它们的本真,被人们称之为"献课"、"磨课"、"作课".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为什么一些精品课成了"淮北之枳"?笔者认为,归根结底是课堂教学评价的核心价值取向发生了偏移.要让我们的公开课、优质课、示范课除去浮华,挤干水分,回归阳光生态,就要在评价上下功夫.在评课的过程中,我们要更多地从主体发展的角度去评价课堂,逐步校正课堂评价核心价值取向所发生的偏移.具体来讲,就是要做到三个转向.  相似文献   

19.
初三的思品复习课,很多教师都觉得很轻松:上课就是背背、默默,不难发现这样的课堂,效率低下,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没有得到有效的提升。要想改变这样的现状,笔者认为除了要帮助学生树立学习本学科的正确观念之外,我们教师还要在思品复习课的设计方面下一番功夫。接下来,笔者结合自己执教的一节全市公开课复习苏人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12课《面对诱惑学会说"不"》,谈谈追寻高效的思品复习课堂的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20.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把传统教育中的"双基"拓展为"四基".笔者查阅了相关文献发现,对于"四基"在课堂上的应用多研究于第1课时,但笔者认为对于像概念教学第2课时这样的常态课,更应该注重"四基"的渗透.为此,笔者在"四基"引领下,以苏科版七年级下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2)》为例,谈谈对于这样一节常态课的教学设计.一、活动设计1.基础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