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流域水权制度建设是黄河水沙关系调节的关键。本文基于中国水权制度建设框架,回顾了黄河流域水权制度的发展过程,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完善黄河流域水权制度的建议。黄河流域是中国现代水权制度建设的典范,通过自发和问题驱动机制,流域制定了水量分配方案、开展了水量调度、探索了水权转换和进行了水权明晰。但流域水权制度建设没有完成,存在用水计划没有灵活性、用户没有选择性、交易没有市场以及调度取代取水许可管理等问题。同时,水权制度还面临40年来流域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剧烈变化,以及水资源量、用水结构和水沙关系的根本性转变。最后,建议黄河流域进一步明晰水权、建立生态和环境水权、构建水权交易机制、转变机构职能和进一步推进水资源监测、计量和管理系统建设。  相似文献   

2.
水资源有独特的地域特征,时空分布不均衡,其存在和运动具有流域性,客观上决定要按照流域统一管理,并实行流域与区域相结合配置水资源,在建立水权制度的基础上同时运用行政机制和市场机制的有机结合实现水资源最优和公平调配,协调区域间利益,使流域水资源得到整体科学的利用与保护.  相似文献   

3.
张丽娜  吴凤平  贾鹏 《资源科学》2014,36(11):2240-2247
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是解决我国日益复杂的水问题与实现水资源有效配置的崭新思路。明晰流域初始水权是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重要途径和技术支撑,流域初始水权配置的理论与实践必须适应这一制度的要求。面向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约束,本文结合国内外初始水权配置相关研究进展的系统梳理,在提出相关概念及剖析其内涵的基础上,以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纳污量控制为基准,构建基于耦合视角的流域初始水权配置方法与理论框架,具体思路如下:1针对省区初始水权配置子系统,基于量质耦合获得流域内不同省区的初始水权量;2针对政府预留水量配给子系统,基于供需双侧耦合确定流域级政府预留水量;3为保障两个子系统协调发展,建立基于耦合协调性判别准则的循环耦合模型,获得流域初始水权配置推荐方案,并详细阐述该研究框架各组成部分的工作原理及其之间的工作关系。  相似文献   

4.
干旱内陆河流域因缺水而引起的流域下游生态退化及社会矛盾引起全社会广泛重视,而现状水资源分配的优先权体系是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本文从制度和产权经济学层面提出以“虚拟的”初始水权概念为媒介,在此基础上建立水权交易的利益补偿机制来解决目前内陆河流域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以石羊河流域为例,通过流域自汉代以来分水规则的变化获得经验启示,初始水权分配应该按照公平性、稳定性要求,并与变化了的社会经济条件相适应。据此提出现状条件下水资源初始产权分配宜以农业人口比例为基础,并发现中游凉州区对下游民勤县地表水资源的侵占始于20世纪70年代后半期。以2005年的情况计算,中游凉州区多占下游民勤县水权份额15.15%,合计水量0.97×10^8m^3。对于初始水权分配与现实水资源分配两种不同分配方案之间的差距,通过建立利益补偿机制来解决,促使水资源分配从理论公平走向现实公平。这种思路的提出,对于调整内陆河流域现有的水资源分配格局、实现水权分配由不公平到公平之间的转换提供了桥梁,对于解决我国其他流域面临的水资源问题提供了可操作性方法。  相似文献   

5.
赵学涛  石敏俊  马国霞 《资源科学》2008,30(8):1147-1154
干旱内陆河流域因缺水而引起的流域下游生态退化及社会矛盾引起全社会广泛重视,而现状水资源分配的优先权体系是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本文从制度和产权经济学层面提出以“虚拟的”初始水权概念为媒介,在此基础上建立水权交易的利益补偿机制来解决目前内陆河流域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以石羊河流域为例,通过流域自汉代以来分水规则的变化获得经验启示,初始水权分配应该按照公平性、稳定性要求,并与变化了的社会经济条件相适应。据此提出现状条件下水资源初始产权分配宜以农业人口比例为基础,并发现中游凉州区对下游民勤县地表水资源的侵占始于20世纪70年代后半期。以2005年的情况计算,中游凉州区多占下游民勤县水权份额15.15%,合计水量0.97×108m3。对于初始水权分配与现实水资源分配两种不同分配方案之间的差距,通过建立利益补偿机制来解决,促使水资源分配从理论公平走向现实公平。这种思路的提出,对于调整内陆河流域现有的水资源分配格局、实现水权分配由不公平到公平之间的转换提供了桥梁,对于解决我国其他流域面临的水资源问题提供了可操作性方法。  相似文献   

6.
水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资源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极需要健全的制度加以保护,其核心问题水权还停在建设的初始阶段,我国的水权制度还不是十分的成熟,刚刚起步,理论相对滞后。水权制度是保护水资源,合理利用水资源,合理配置水资源的一种有效的形式,它的进一步的完善是在质的层面上对水资源的保护起到相当大的作用。1,关于水权的法律特征将水权定义为用益物权,是因为水权具有与传统用益物权相同的法律属性,如同样以对标的物使用、收益为主要内容,同样属于他物权、限制物权和有期物权。但水权与矿业权等此类自然资源的使用或收益权与传统的用益物权不完全相同,属…  相似文献   

7.
水权制度的起源是与水资源紧缺密不可分的,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越来越成为稀缺资源,水资源越来越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有效地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是当今世界各地面临的重大问题。在人类开发利用水资源的早期阶段,水资源的利用是无偿随取即用的,随着人口增长和开发活动,水资源成为一种短缺的自然资源,水权就作为解决特定地区社会系统冲突的制度而产生了。”(石玉波,2001)本文就水权产生的影响、发展趋势以及我国的水权制度创新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水资源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破解这一历史性难题,水权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简要介绍了水权问题提出的历史背景和国外关于水权制度的法律规定以及水权交易的主要做法,阐述了对水权概念和法律特征的理解,对建立和完善水权制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优化水资源配置的关键是水权制度改革,水权制度改革的关键是建立水权交易制度。简要介绍了水权和水权交易的基本内涵,重点回顾了水权交易实践产生和发展的历程,总结了我国水权交易的基本特点,并对当前水权交易制度建设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现代水权制度建立的立法障碍与完善建议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水资源是关系到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水权制度在实现水资源多元价值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解决我国水危机的关键所在。但目前建立我国现代水权制度的问题主要是理论界对水权的认识模糊以及有关水权制度的立法极其滞后。因此,本文着重阐明了水权的涵义,并就我国水权制度立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马培衢 《资源科学》2006,28(6):33-38
本文构建了灌区水资源配置的产权激励效应分析模型,并运用模型论证了农业水资源产权制度安排适当与否决定着灌区农业水资源配置的有效性。水权主体明确、水权明晰并得以良好执行的水权制度安排,将引导灌区在效用最大化原则下自觉优化水资源配置行为,提高用水效率。而不适当的水权安排将导致粗放生产和低效率用水。从而有效解释了中国农业水资源短缺与低效率利用现象并存的根源是农业水资源产权安排对灌区未能产生有效的激励和利益约束。因此,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在于明晰水权、明确产权主体和实行有规制的水权交易。  相似文献   

12.
黄河应急调水经济补偿制度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于水资源日益紧张,实施应急水量调度已成为解决缺水地区水资源危机的常见手段.本文以黄河流域的应急调水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在产生正面效益的同时,应急调水也给上游造成发电、灌溉、生态等方面的损失.应急调水改变了正常的水资源分配秩序,使黄河水权制度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从而影响水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和高效性.需要建立合理的应急调水经济补偿制度来解决各方的矛盾冲突,消除调水的不利影响.本文建立了调水补偿制度的制度框架,对补偿制度的关键问题-补偿量的核算方式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水电站发电损失核算模型和灌区灌溉损失核算模型,进行了实例计算.目的是通过制度创新的方式推动黄河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为我国其他流域以及跨流域的水资源配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姜文来 《华夏星火》2014,(11):11-11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对水资源的刚性需求不断增加,人们将解决水资源短缺的目光向农业用水聚焦。农业用水权对农民和国家粮食安全来说都占有重要地位,但纵观我国农业用水权制度,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四个方面。一是农业用水权法律地位不清。2002年10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是合理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水资源,防治水害,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的法律,该法规定了一系列制度,如水资源规划制度、水资源调查评价和论旺制度、水量分配制度、水资源调度制度、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制度、取水许可制度、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农业灌溉水源、供水水源和灌排工程设施占用补偿制度、水事纠纷处理制度、水政监察制度等,尽管这些制度与农业用水权密切相关,但没有从权属上界定农业用水权,甚至连“水权”的字样都没有提到。  相似文献   

14.
海河流域与墨累-达令流域管理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军  刘晓洁  李浩  马建琴  柳文华 《资源科学》2009,31(9):1454-1460
中国海河流域和墨累-达令流域在水资源状况、用水结构、面临的环境问题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对两国流域管理的不同方面开展比较研究,结果表明:①墨累一达令流域实行联邦政府、州政府、各地水管理局三级管理体制,合理、有效地促进流域管理的有效实施;海河流域实行多部门、多层次的流域管理体制,造成管理部门各自为政、分割管理的局面;②墨累-达令流域立法理念统筹考虑流域内的水、土和其他环境资源要素,使流域管理的各个方面都有法可依;而海河流域缺少流域综合管理的、可操作性的法律法规;③墨累-达令流域在政府有效调控下,通过完善的水权制度、规范的水市场建设.逐步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海河流域水资源分配则主要通过行政手段;④墨累-达令流域管理注重公众参与;海河流域管理中利益相关者参与流域管理的体系不健全.借鉴墨累-达令流域的成功管理经验,提出适合海河流域管理的政策建议:流域管理过程中倡导一体化的管理理念;构建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海河流域管理体系;建立、完善和实施流域管理法规体系;建立和完善符合中国实际的水资源市场运作体制;加强和完善公众参与机制.  相似文献   

15.
孙昭妍 《科技风》2013,(13):277
水权制度是达到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新型制度,对地下水资源的分配也有很好的借鉴作用。本文提出了地下水水权概念,同时对地下水资源市场的构造进行阐述,对地下水资源的分配和交易原则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地下水水权制度的一整套理论。  相似文献   

16.
我国大部分地区水资源治理仍保持计划经济的特征,由政府分配水资源,管理水资源,核算水资源,这使得用水单位节水积极性弱,水核算难以满足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建设节水型社会进入了瓶颈期.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视角,提出构建以水权制度为核心的现代水资源治理体系,通过建立所有权、使用权明晰的水权法律制度,赋予水使用者把节余的用水指标结转...  相似文献   

17.
强化我国水资源权属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我国水资源条件和开发利用形势,以及我国社会转型期水资 源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与新问题,分析和论述了加强水权制度建设、强化水资源 权属管理的重要性及迫切性,并提出今后应重点抓紧做好初始水权分配与转让 试点,以及积极培育水权水市场、加快《取水许可管理办法》修订工作和加强水资 源权属管理立法等10项工作。  相似文献   

18.
吴丹 《软科学》2012,26(8):31-36
结合流域初始水权分配理论与实践,根据我国大凌河流域初始水权分配试点工作的研究成果,基于自然资源产权科层理论,建立流域初始水权分配的科层结构概念模型,研究探讨科层结构下流域初始水权分配制度的构成要素。在此基础上,基于交易成本经济学理论,遵循目标约束下交易成本最小化规则,对我国科层结构下流域初始水权分配制度的选择与变迁路径进行经济解释;并根据流域初始水权分配制度与分配机制的选择与变迁,进一步探讨与之相适应的流域初始水权分配协商博弈机理。  相似文献   

19.
孙媛媛  贾绍凤 《资源科学》2016,38(10):1893-1900
本文首先对国内外现存的水权制度进行分析,探讨了现有的水权赋权依据与水权分类现状。然后对水权赋权的相关概念进行了阐述,包括水权的内涵、水权赋权的含义以及对水资源进行赋权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结合水权赋权的历史事实,本文详细探讨了水权赋权的理论依据,包括赋权的人类伦理依据以及具体的赋权依据。其中,人类伦理依据是水权赋权必须遵守的最根本的依据,要划分出基本的水权类型,还需要将理论依据转化为可操作的、具体的赋权依据。基于确定的水权赋权依据,突破了将水权简单地划分为河岸权、优先权等类型的认识,将水权更为全面地划分为五种基本类型,即河岸权、优先占用权、轮水权、需求权重水权以及生态水权,并分析了不同水权类型各自的特点。通过对水权赋权的依据和水权的基本分类进行深入研究,可以为水权制度的建立和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一种区域水资源初始产权配置模型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前国内外研究仅限于探讨流域初始水权的定义及分配的基本原则,但缺乏可操作的量化模式.本文在分析初始水权优先性的基础上,认为在优先配置生活用水、生态用水前提下,生产用水的配置从国际水法中有关公平利用共享水资源的条款出发,筛选出人口、耕地面积汇水面积、产水量、现状用水量、未来需水量、国内生产总值的倒数等6项指标作为初始产权分配的可能方案,并从多人决策理论出发,构造水资源分配的满意度评价函数,同时考虑水资源系统物理条件约束,通过最优化多人满意度函数来求得水资源初始产权公平分配结果;应用所建模型对官厅水库永定河流域张家口地区水资源初始产权进行了分配,研究区总水资源量为12.5 × 108m3,生态需水为0.82×108m3,生活需水为1.14×108m3,生产需水为10.54×108m3,张家口市、宣化县、崇礼县、万全县、怀安县、怀来县、阳原县、蔚县、逐鹿县所占生产需水的比例分别为3.4%、10.1%、5.1%、5.9%、7.6%、10.1%、3.4%、19.4%、17.7%.分配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公平、可操作性强、符合水文实际的特点,可为初始水权谈判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