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问题的提出物理实验装置的不断改进和创新,是每个中学物理教师的一种追求。在物理演示、分组实验的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一些有改进和创新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研究,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也是当前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需要。在高一《物理》的学生分组实验中,教材采用如图1所示的“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装置,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时“让小球多次从槽上端相同的位置从静止释放,观察小球运动的轨迹,并分别记录小球平抛轨迹上的各个位置”,可谓“说得易做到难”。由于金属小球运动的速度相当之快,运动的轨迹瞬间即逝,给学生描绘平抛物体的运…  相似文献   

2.
初三《物理》第五章“改变物体热能的方法”一节中的图5—5所示的演示实验往往不易做成,而图5—6所示的演示实验又较费时,且现象不易做得明显。我在教学中摸索了一些操作要领和改进措施,效果比较显著。一、“气体被压缩时热能增加”实验的操作要领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学参考书》对此实验有说明,经反复实践,我弄通了其中的道理,找到了实验成功的经验。 1.课本上写着“浸过乙醚的棉花”,《教学参考书》上写着“乙醚的量不能多,否则演示不易成功”。这就是说,把湿漉漉的乙醚棉球放在筒中实验,不易成功。因为乙醚蒸发致冷效果显著,有液  相似文献   

3.
在初中物理第二册《热膨胀 热传递》一章中,有一个“热辐射”的演示实验。实验表明“黑色表面的物体对热辐射的吸收本领比白色表面的物体强”。若按课本上的图2—19所示去做,需要用太阳光,很不方便。 为了不受太阳光的限制,提高演示实验的可见度,我在教学中对“热辐射”演示实验做了改进,收到了良  相似文献   

4.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物理》第91页中,有一个关于阿基米德原理演示实验,其设计如图1所示。测出物体所受的重力;b把物体浸入液体,测出物体所受的浮力,并且收集物体所排开的液体;C测出被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图1教材中的实验装置 从  相似文献   

5.
1 设计思想长期以来,高、初中物理教学中,演示固体分子之间吸引力的J2252内聚力演示器,一直不易演示成功,《中学物理仪器》一书(北京出版社出版)介绍此仪器也说:“这一实验往往不容易成功”,两铅体吸合  相似文献   

6.
自由落体与平抛物体的运动是高中物理实验的重要内容,做好这两个实验对学生理解物体运动的规律、性质有着重要的作用。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中,其关键点是:验证 a,b 两小球是否同时落地,如图1所示。这个实验由教师演示,学生观察、听音来判断 a,b 两  相似文献   

7.
在“互感和自感”这节课的教学中,我们在做通电自感和断电自感的演示实验时,使用的教学示教板上两套实验器材并排固定于同一示教板的左右两边(如图1所示),左边的一套演示通电自感现象,右边的一套演示断电自感现象.  相似文献   

8.
投影教学二力平衡的条件陈舜熙,黄劲松一、二力平衡条件教学的分析本节教材是用初二《物理》图2—18所示的实验装置演示证明“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在同一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这两个力就平衡”。但用此装置做实验存在几个难以克服的弊端:(1)实...  相似文献   

9.
教具装置图 如图1所示,演示器由电动机驱动的转动盘、磁片和磁性书写板等组成. 特点和用途 特点:利用磁性书写板显现物体做曲线运动的轨迹,实时记录质点在任意时刻速度的方向,提高演示现象的可见度.用途:用于高一物理"曲线运动"一节的演示教学,演示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在任意时刻速度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在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4》“波的衍射”一节中有一演示实验,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1.
发光二极管具有发光效率高、工作电流范围大、易点亮、光色多样和价格便宜的优点。用它来改进物理实验,不但新颖独特,而且便于学生观察。改进一:用发光二极管作凸透镜成像演示实验中的光源。初中《物理》第一册“凸透镜成像”演示实验如图1所示,书中采用一支点燃的蜡烛做光源,因其亮度有限,实验效果不很理想。如果采用多只发光二极管来代替蜡烛做光源,效果就很好。方法是:用9只直径5mm的高亮度发光二极管(颜色统一为红色或绿色),在同一平面上排成如图2的形状;每个发光二极管串联一个82Ω的限流电阻,电源电压取3V,电路如图3。把上述元件安装…  相似文献   

12.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就“电流间的相互作用力的演示”和“地球磁场的电磁感应演示”2个实验在实验器材和实验方法上进行了改进,现具体介绍如下.一、“电流间的相互作用力的演示”实验的改进1.电路图和装置结构图.电路如图1所示,装置结构如图2所示.  相似文献   

13.
1.确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0 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中,获得平抛运动的轨迹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4.
教学手段现代化是我们的努力方向。但是,在当前物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怎样千方百计,因陋就简,采用代用品来进行直观演示(即“代米为炊”)呢?最近,江苏师范学院物理系朱正元教授编著的《物理演示实验与自制仪器》(力学部分)一书已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一本值得向中学物理教师推荐的好书。《物理演示实验与自制仪器》(力学部分)共有五十三个题材。教育部新编的《中学物理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力学部分中,共有教师演示和学生实验八十多个,所有这些演示和实验(除演示挂图外),差不多都可以从本书中找到相应的实验材料,有些实验还可以在  相似文献   

15.
把计算机应用在物理教学中可以有多种形式。我在高一物理“平抛物体的运动”的教学中利用计算机的绘图功能,配合演示实验进行了一次实践,现介绍如下。我们使用的是APPLE—Ⅱ型微机,先将程序贮存在磁盘中,上课时将磁盘插入驱动器内,键入RUNPP后只需几秒钟,依次按动数字键即可配合实验显示各个图  相似文献   

16.
一、选择题 1.如图1所示,图线Ⅰ、Ⅱ分别表示先后从同一地点以相同的速度v竖直上抛的两个物体的v-t图象,则两物体( ). A.在物体Ⅰ抛出后3 s末相遇 B.在物体Ⅱ抛出后4 s末相遇 C.在物体Ⅱ抛出后2 s末相遇 D.相遇时必有一物体速度为零  相似文献   

17.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是初中物理重点实验,在教学过程和考试评价中一直受到高度关注,同时,它也是难点实验,难点在于如何确定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的位置。一、存在的问题该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大多数教师通常采用  相似文献   

18.
在高中物理必修教材第二册“自感”一节中有两个演示实验,如图1所示,其中甲和乙分别用来演示通电时的自感现象。在教学中经常有学生问这样的问题:“甲图中的电路断电时和乙图中电路通电时有无自感现象?”为解决这个问题,我对实验原理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实验线路进行了改进,可在同一电路中分别演示通、断电时的自感现象,而且能演示断电时自感电流的方向,增强了教学演示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1第24页,有一个观察电容器充放电的演示实验,电路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20.
平抛运动是典型的匀变速曲线运动,处理平抛运动问题的一般方法是利用运动的合成和分解,若用它的运动特点解题,就能使部分问题简化,现将常见的几种解题方法介绍如下: 一、利用平抛的水平位移特点解题例1 如图1所示,从高为H的A点平抛一物体,其水平射程为2s,在A点正上方离地高度为2H的B点以同方向平抛出另一物体,其水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