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自汉乐府《江南》伊始,以采莲为主题的诗词从未间断。到了唐宋时代,采莲诗词伴随着唐诗宋词的繁荣,其成就达到了至高点。文章以唐宋采莲诗为范本,浅述江南采莲特有的习俗,以及采莲诗中反映出来的采莲情结和江南采莲女对爱情的追求。  相似文献   

2.
蝶与爱情 迷离蝶树千蝴蝶,衔尾如缨拂翠恬。不到蝶泉谁肯信,幢影幡盖蝶庄严。——沙琛《上关蝴蝶泉》  相似文献   

3.
在璀璨夺目的唐代诗歌佳作中,有两首采莲曲特别耀眼:王昌龄和白居易的《采莲曲》。它们同为“采莲曲“,但在风格上各具特色,各有千秋。这两首诗都描写了一位采莲的少女,她们都热爱劳动,辛勤劳作,美丽动人,但因二人性情的不同,各诗也就写法不同,格调有别。王昌龄诗中的采莲女在性格上表现为美丽、快乐,充满青春活力。盛唐诗人辈出,乐府唱词也主要用绝句。而王昌龄对  相似文献   

4.
荷叶     
欧阳修 《初中生辅导》2010,(26):F0004-F0004
池面风来波潋潋,波间露下叶田田。 谁于水面张青盖,罩却红妆唱采莲。  相似文献   

5.
采莲溪上女,舟小怯摇风。惊起鸳鸯宿,水云撩乱红。——顾况:《溪上》顾况(七二五——八一四),字通翁,晚年又自号悲翁。苏州人,一说海盐(今浙江海盐县)人。唐肃宗至德二年中进士,任著作郎。他在朝“不能慕顺”,“傲毁朝列”,曾作《海鸥咏》讽刺权贵遭贬,为饶州(今江西鄱阳县)司户,后隐居茅山,号“华阳真逸”。《溪上》是一首采莲诗,刻画采莲少女娇美的神形和爱情萌动的心理状态。首句“采莲溪上女”标明采莲的人物和地点。人物是小姑娘,地点是小莲溪,起句就给人以娇小柔美的  相似文献   

6.
《采莲曲》属“清商曲辞”。《乐府诗集》卷五十:“《古今乐录》日:梁天监十一年冬,武帝改西曲,制《江南上云乐》十四曲,《江南弄》七曲。一日《江南弄》,二曰《龙笛曲》,三日《采莲曲》……。”可见《采莲曲》属乐府旧题。《采莲词》正是从这类民歌发展而来的。《采莲曲》大多描绘江南地区的水乡风光,描写采莲女的劳动情景和爱情生活。在浩瀚的唐代诗歌中,不少著名诗人曾从不同方面和不同角度勾画出当时采莲妇女的生活情态。盛唐诗人  相似文献   

7.
陆蠡在《囚绿记》里表达了他对“绿”的极度喜爱之情,简直爱到了“极点”,爱到了“欲罢不能”的地步;而筱敏的《捕蝶者》中的捕蝶者看上去对“蝶”也是爱到了一种令人无法企及的、达到高度专业精神的境界。陆蠡对“绿”与捕蝶者对“蝶”似乎是“最爱”了,这两者的“爱”有类似之处,都反映了作家对“生命”的深度思考认识,本文就其主题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8.
1.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后面题目。采莲曲[唐]刘方平落日清江里,荆歌艳楚腰。采莲从小惯,十五即乘潮。采莲曲[唐]白居易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1)两首诗中采莲女的形象有什么不同之处?(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两首诗在写人手法上的异同。2.阅读下面两首古代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相似文献   

9.
木屋传说     
"佳人不在兹,怅望别离时",这是王勃《采莲曲》中一句以采莲女的口吻吟咏的诗。其实,放大了去看,不在眼前的又何止心里惦念的那个人。人的一生都在别离,别离那些远去的岁月,别离那些远去的人,别离那些远去的事。  相似文献   

10.
2009年8月对安徽黄山风景区的蝶类资源进行了调查,经鉴定其中5种为安徽省新纪录种,分别是湘南荫眼蝶、黄重环蛱蝶、渡带翠蛱蝶、珠履带蛱蝶和曲纹袖弄蝶。  相似文献   

11.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江南是水乡泽国,莲的生长极为普遍。每到夏历7、8月份,莲子成熟了,姑娘们划着小船,穿行在碧荷万倾之间,一边唱歌,一边采莲。这首采莲歌正艺术地再现了姑娘们的劳动场面。头两句描写了姑娘们远望见水面上片片  相似文献   

12.
莲塘情歌     
汉乐府诗里的《江南》,是一首咏江南水乡人民采莲时欢愉情景的民歌。“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这首诗的特色是:见物不见人。一荷叶秀挺,露出水面,生机蓬勃。后来宋词人周邦彦用三句来写荷叶,形象飞动  相似文献   

13.
【片断】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 ,似乎很早就有 ,而六朝时为盛 ;从诗歌里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 ,她们是荡着小船 ,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 ,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 ,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缓女 ,荡舟心许 ;首徐回 ,兼传羽杯 ;棹将移而藻挂 ,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 ,迁延顾步 ;夏始春余 ,叶嫩花初 ,恐沾裳而浅笑 ,畏倾船而敛裾。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 ,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 ,莲花…  相似文献   

14.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七绝圣手”王昌龄所写的这首《采莲曲》,文笔精巧,脍炙人口,构思独特,耐人寻味。全诗将采莲女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使其花人合一,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读后细品,令人叫绝。“荷叶罗裙一色裁”,是说罗裙与荷叶一色;“芙蓉向脸两边开”,是说荷花与笑脸颜色俱红,脸庞与荷花共美。这两句把颜色相同的事物巧妙地组合在一起:采莲女的笑脸掩映于红荷之中,艳丽的荷花又向着少女的红颜开放;采莲女与绿荷红莲浑然一体,人可与花媲美,花亦对人有情,相互映衬,花人合一,浑然难…  相似文献   

15.
<正>春日午后,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照射到地面。有的同学在湖心泛舟,有的同学在池边采莲,有的同学在草地嬉戏,好不热闹。有美景作伴,智智■不自觉吟起诗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相似文献   

16.
采莲曲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诗意采莲姑娘们的罗裙绿得像荷叶一样,美丽的脸庞红得如荷花一般。在一片绿色、红色交映的荷塘里,分不清哪些是人,哪些是花,直到听见清脆的歌声从荷塘里传出来,才发觉她们已经荡着小船出来了。采莲曲@王昌龄!唐  相似文献   

17.
正因为白娘子的故事,很早就知道了杭州。想象中的杭州应该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采莲少女划着小舟在碧波荡漾里轻声吟唱:“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然后在水中“惊起一滩鸥鹭”……高考结束后,我来到了曾魂牵梦绕的地方。第一天因为下雨,我便待在房间里。第二天,我被落地窗里投进来的阳光刺醒,雨终于停了,西湖水面波光粼粼,天是雨后初晴的淡青色,像是新染的青绸布。  相似文献   

18.
高语第一册《荷塘月色》有三处异常醒目:①又如刚出浴的美人。②峭楞楞如鬼一般。③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鹚首徐回,兼传羽杯;棹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  相似文献   

19.
越女词     
耶溪采莲女,见客棹歌回。笑入茶花去,佯羞不出来。解说:耶溪有一群采莲姑娘,遇见生人就掉转船头,唱着歌往回划。她们笑着,  相似文献   

20.
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 ,解答1—3题。采莲曲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1 这首七绝从、的角度 ,生动地反映了采莲女的劳动生活 ,但又不是描写采莲的动作 ,而是从刻划采莲女的形象 ,表现采莲的场面。2 全诗结合 ,生动地表现出,(用8个字概括)的意境。3 开头两句巧妙地将采莲少女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 ,给读者留下一种悠然不尽的遐思 ,这与陶渊明的名句“ ,”有异曲同工之妙。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 ,解答1—3题。江村杜甫清江一曲抱村流 ,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 ,相亲相近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