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课标界定(对学习内容的定位) (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2.
周丽卿 《河北教育》2005,(14):40-4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佛教传人和道教兴起的主要史实。2.知道《史记》的作者和体例及价值。3.了解秦兵马俑,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和对雕塑艺术的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3.
当今国际交往中文化冲突加剧的背景及原因方立冷战结束后,随着世界各国文比交流的不断扩大与加强,文化交流中的入侵与反入侵也不断加剧,深刻反映了文化因素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与日俱增,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不断提高。造成这种状况的有诸多方面的原因。(一)冷战结束后,...  相似文献   

4.
化学课本中若干化学史实辨误江苏江宁县秦淮中学(211100)龚颖潮与旧教材相比,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教科书(实验本)化学》全一册)(以下简称“实验本”)对化学史实作了一些增写,尤其是对一些有争议的史实的描述,采取了十分科学的态度,然而,课本中仍有若干史...  相似文献   

5.
政治多极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重要趋势,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关系格局方面,我们应该有足够的研究和了解。而西方的国际关系格局的研究方面进行的很早,成果也非常丰,文章就以维也纳格局为例,将西方国际关系格局理论和现实柔和在一起进行阐述,从中总结出一些关于维也纳格局的运行机制和特点,希望对我们研究多级化格局理论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课标界定(对学习内容的定位) (1)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2)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3)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排瑶历史文化》史实商议李默近读练铭志等著《排瑶历史文化》一书,颇受启发,亦发现一些史实方面之疏误。余与房先清同志合编《连南八排瑶族》,十年来从事收集整理人排瑶族古籍文献资料,现按该书顺序,就史实方面提出一些意见,供参政。(一)“清康熙─—道光八排迁...  相似文献   

8.
国际关系中的均势问题之探讨王小平,吴建功一、均势理论的概念问题(一)均势理论的内容“势力均衡”(TheBalanceofPower),简称“均势”,是国际关系文献资料和国际关系理论中常见的一个术语。随着近现代国际关系实践的发展,它已形成为一相对地完整...  相似文献   

9.
张华中 《历史学习》2007,(11):40-47
课标界定(对学习内容的定位) (1)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2)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相似文献   

10.
虞夏商周研究的十个课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提出,在虞、夏、商、周“四代”,迫切需要着手解决的前沿性研究课题,可选择的有十个方面:(一)唐、虞史实的揭示和探索;(二)夏朝史实真实性的探索尤其是山东等地区的扩展研究;(三)商代史窘尤其是甲骨文的系统整理研究;(四)西周王畿内外诸侯国的深入研究;(五)西周年代学研究;(六)西周经济制度的研究;(七)楚国历史和文化研究;(八)春秋战国学术思想史的重新考量;(九)中原地区与边远地区关系研究;(十)中国古代文明与世界其他古代文明的比较研究。[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基于对著名历史学家何兆武先生关于历史学本身就包含有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历史学I)是对史实或史料的知识或认定,第二个层次(历史学Ⅱ)是对第一个层次(历史学I)的理解或诠释”的学习与理解,按照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我们把《新文化运动》一课的课程目标确定为:通过阅读本节所述文化名人的经典论述及其相关学术研究成果的内容,了解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概况及其时代特征,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12.
高中历史必须《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人教版)一课,是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必修课程《历史Ⅰ》所列的“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二点“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编写的。  相似文献   

13.
真真 《历史学习》2005,(9):16-17
“中国传统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必修(Ⅲ)中的第一个专题。该专题的内容标准是:“(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2)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3)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4)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这些知识点在现行统一教材中都有。用新课标的专题进行高考复习,不失为第二轮复习的一个路径。  相似文献   

14.
抗战时期的国际关系(续一)杨云若二、欧战爆发后中国面临的国际关系(1939——1941年)1939年,欧亚两洲形势紧张而复杂。德国在侵占奥地利、捷克之后,又把侵略矛头指向了波兰。英、法深知,如果波兰被德国征服,欧洲均势就会发生有利于德国的变化,德国下...  相似文献   

15.
爱德华·哈莱特·卡尔(Edward Hallett Cart 1892--1982)是一位蜚声世界的英国学者。他一生著作等身。主要从事国际关系、苏联史与历史哲学的研究。尤其是在国际关系理论领域,卡尔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从他开始,国际关系的研究重点从理想主义转向现实主义。也正是由于卡尔揭示了理想主义的重大缺陷,提出了现实主义的国际关系思想,因此美国学者肯尼思·汤普森称卡尔对国际关系研究的主要理论贡献在于为政治现实主义奠定了基础,这个评价应该说是恰如其分的。  相似文献   

16.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兴起的背景和情况,尤其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领域蓬勃发展的史实。  相似文献   

17.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试验)》中有“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规定了三个“学习要点”:(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2)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3)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  相似文献   

18.
政治多极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重要趋势,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关系格局方面,我们应该有足够的研究和了解。而西方在国际关系格局的研究方面进行的很早,成果也非常丰厚。文章就以维也纳格局为例,将西方国际关系格局理论和现实柔和在一起进行阐述,从中总结出一些关于维也纳格局的运行机制和特点,希望对我们研究多极化格局理论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中学文科》2007,(6):32-40
[考点学练] (一)当代国际社会1.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1)国际关系主要是指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它的内容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其基本形式有竞争、合作和冲突。  相似文献   

20.
比较法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同类史实进行鉴别、分析的一种思维方法。比较法包括以空间为准的横向比较和以时间为序的纵向比较。举例说明比较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如:中外史实比较”(横向比较)、“历史朝代比较”(纵向比较)、“历史人物比较”(可横向比较,也可纵向比较)。比较出真知,比较出兴趣,比较出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