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革"结束后,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与政治转型的逐步展开,中国社会处在"后革命氛围"当中.在这一政治文化背景下,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革命历史叙事更加鲜明地呈现出多样的景观,在不同精神层面上展开了对经典革命历史叙事的重写,即革命历史再叙事.革命历史再叙事纠结在政治、市场、大众、知识分子等多重关系中.本文归纳、阐述了它们所表现出来的几种文化取向和书写方式--续写:文化怀旧中的英雄归来与神话再造;补写:历史疑惑中的思想偏转与话语突围;改写:批判视域中的理想解构与神圣祛魅;戏写:娱乐消费中的狂欢谐谑与传奇重构.当然这几种书写也常常相互纠结.  相似文献   

2.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早在近代已经产生。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一般被认为缘起于"五四"时期以胡适为代表的"全盘西化"论,但文章以为历史虚无主义的起源应该从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与《孔子改制考》算起。当下中共党史研究中存在一股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企图否定党革命、建设的历史。历史虚无主义的"问题意识"的异化会使历史研究走入碎片化、片面化的泥潭,是应该着力批判的。  相似文献   

3.
制定正确的对待民族资本的政策是一个关系着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兴衰的重要问题。毛泽东对民族资本的政策经历了一个从利用民族资本为革命和建设服务,到限制民族资本保证革命转变,再到消灭民族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变化过程。研究这一政策的变化轨迹具有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学术界对于革命历史叙事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十七年"革命历史叙事的多元性、革命历史叙事的比较、"后革命"视域中革命历史叙事特点以及文学接受与革命历史叙事关系等方面。流变的历程、作家思想和叙事的深层联系、经验教训以及发展可能,均是深化革命历史叙事研究新的空间。  相似文献   

5.
陈独秀承续晚清梁启超"三界革命"主张,以思想革命为旨归,促进了文学启蒙现代性的发生。其文学现代性启蒙思想来源于法国启蒙思潮,启蒙范式是从语言工具的变革继而至文学思想的革命,文学样式则站在"人"的立场,重新去发现并认识人的价值,继而实现其启蒙主张。陈独秀的文学追求虽然审美考量不足,但是对启蒙现代性的追求符合历史规定性。  相似文献   

6.
从毛泽东到邓小平、再到江泽民,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对教育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由于他们所处的历史时期不同,故三者既具有一致性,又具有差异性。  相似文献   

7.
小说与历史的关系历来难分难解,远者不提,单是1949年以来就有革命历史小说、新历史小说、新革命历史小说一波接一波的浪潮滚滚而来,又滚滚而去。历史的神圣面目从铸就到拆解再到否定之否定的重塑,不一而足,在这"正复为邪,善复为妖"的辩证发展中,昔日被宏大叙事组织起来的历史材料和意义结构如风化岩石的碎片,一块块剥落、坍塌下来,其总体面貌和意义早已变得模糊不清,作家要么直截了当地承认:"历史是什么?历史怎样成为历史?我不知道。"(蔡测海《楚傩巴猜  相似文献   

8.
《历史教学》杂志近期相继刊登了两篇高中《中外历史纲要(下)》"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一课的教学设计.北京王老师的设计以学术之争"革命说"与"非革命说"为主线贯穿全课.江苏严老师的设计立足教材,紧扣课文.在笔者看来,严老师的教学设计具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9.
"主权民主"反映了俄罗斯对当今政治发展道路的探索."主权民主"既是防止"颜色革命"、对西方民主攻击的回应,同时也强调了俄罗斯民主道路的"独特性".虽然,"主权民主"体现的是权威主义的实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它是一种符合俄罗斯历史、国情和民意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0.
这里刊登的《记忆之花采不尽》,是女作家曾克同志撰写的一篇回忆她的母校——"北仓"女中的散文."北仓"女中原是河南开封的一所私立学校(现为河南大学附中).自1926年起,在该校任教的就有党的地下工作者,各个革命高潮中,该校均有革命的教师领导学生从事革命活动,为革命队伍培养、输送了一批批英勇的战士.本文已收入专门反映"北仓"女中革命斗争历史的文艺回忆录《春华秋实》一书(将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邓颖超同志为该书题写书名并题词,民盟中央副主席楚图南先生也题了词,林默涵同志写了序言.  相似文献   

11.
梧州是广西最早的通商口岸,是广西工商业的发源地,最早接受粤港澳的文化经济辐射,接受西方文明与民主思想的影响。同时,梧州也是广西最早响应辛亥革命、通电宣布独立的城市。该文主要论述清末民初梧州工商业形成的历史,"桂商"在梧州形成、发源的历史,梧州的工商业文化氛围对民主革命活动在梧州活跃开展的影响与联系;"百年商埠"的经济、文化、政治环境,对于辛亥革命活动在梧州开展的促进作用;论述梧州辛亥革命活动的经济文化条件,分析梧州成为两广"首义之城"的历史文化原因。以期挖掘梧州的商业文化积淀,为振兴百年商埠提供启迪与信心。  相似文献   

12.
革命历史小说和新历史小说都是关于民国历史的虚构叙事,由于创作年代不同、叙事目的各异,两者所虚构的民国历史大相径庭.革命历史小说将民国历史革命化,其虚构因受革命历史的制约而着眼于党史中某些重大革命历史事件和重要革命历史人物的演绎;而新历史小说则摒弃了这种从革命角度虚构民国历史的唯一性,虚构游离于革命历史之外的"新历史".虽然其能指被冠以民国历史之名,但其所指只是个人化的叙述话语.虚构的民国历史从革命历史到"新历史",折射出当代历史小说处理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的关系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3.
现代意义的"革命"涉及那种旨在实现政治和社会变革的群众运动,它与之前朝代更替中的宫廷革命和军事政变有本质上的区别。晚清很多思想家如章太炎、梁启超、梁漱溟等都曾从自己关心的角度谈论过近代"革命"。而章太炎对"革命"的认识主要集中在对革命主体的思考,认为革命者应该知耻、重厚、耿介、必信。  相似文献   

14.
无论是在中国的历史上还是在中国的文学史上,鲁迅都是以一个积极的具有领导力量的革命者的姿态出现在我们的面前。这样一位决绝的革命闯将并不提倡以生命的流血牺牲来进行革命。相反,鲁迅作为革命者体现出强烈的生命意识,以生命作为一切之根本,以生命的持续不绝来发展革命,来取得革命的胜利,来拒绝用任何形式的牺牲去祭奠革命。他的生命意识体现在,用牺牲来延续生命,用发展和改革来解救生命,用揭穿"瞒"与"骗"来守护生命,用现实和清醒来保全生命。  相似文献   

15.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唯物史观在党建领域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为解读中共历史提供了新视角,有助于全面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必然性,有助于加深对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领导核心地位的认识,有助于正确把握中国共产党先领导和进行民主革命、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道理所在,有助于深刻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从中国共产党历史本质中抽引出来的科学理论、是正确判断和制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应该坚持的根本标准.  相似文献   

16.
商丘是商人、商业、商文化和商朝的发祥地。商国的强大应是从王亥所进行的商业贸易这场经济革命开始的,不久在汤时取代夏朝,建立起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商王朝。商丘历史源远流长,古商文化几度辉煌,如商代、春秋战国时期、汉代、唐代、宋代以及明清时期,商丘在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在新的历史时期,在这块具有丰富历史文化遗产土地上生活的每一位商丘人,都有责任和义务秉承创新传统,承担起打造"华商之都"、建设和谐商丘的伟大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7.
沂蒙精神与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是当今中国的四大革命精神。这四大革命精神虽然在内涵、承载主体、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等方面不同,但却同样都蕴含着坚定的理想信念、群众路线、艰苦奋斗等内容。沂蒙精神与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脉相承,统一于中国革命的总过程。其中,井冈山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总源头,延安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集大成和成熟形态,西柏坡精神是"历史转折之魂",沂蒙精神则是中国革命精神的崭新发展阶段,是介于延安精神与西柏坡精神之间的桥梁。  相似文献   

18.
新民主主义的"新"的基本内涵表现在新的革命时代、新的革命领导和新的革命前途,其历史意义在于它形成了解决中国革命发展的新方略和指导中国革命的新体系,其现实意义在于它体现了以唯物辩证对待马克思主义、对待历史的新态度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发展创新马克思主义的新精神.  相似文献   

19.
笔尖之魂     
云南省昆明市第三中学始建于1907年。学校环境优美,教学设施先进齐备,教师队伍实力雄厚,是云南省首批评定的一级一等完全中学,曾获得多项嘉奖。学校以"育人为本、教学为主、贯彻方针、面向全体、打好基础、发展个性、培养特长"为办学思想,坚持德育工作以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为主线,以教会学生做人为目的,深入开展"一文明、三爱护"养成教育活动,教育教学水平始终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前列。论色彩,它无疑是单调的,没有五光十色,没有色彩斑斓,只有黑与白。但论历史,从四千多年前的甲骨上的刻痕,到饱满丰腴的隶书,再到行云流水的行书,哪种字体不是文字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再论文化,五千年的文明,哪段历史不承认文字是它们的见证人?而让这些文字富有美感的,就是书法。  相似文献   

20.
张翼 《考试周刊》2014,(64):17-17
《青春之歌》是女作家杨沫的代表作。这是一部全面反映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学生运动的长篇小说,展现了从"九一八"到"一二·九"这个历史时期,北京的一批青年大学生为了反对封建统治,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拯救危难中的祖国而进行顽强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真实、生动地揭示了一代知识分子走向革命的必由之路。这部作品以林道静为主要人物,她是由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成长为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典型。她的成长表明那个时代广大知识分子走过的一段曲折艰难的道路,作为一个具有崇高的无产阶级信念和旺盛的革命热情的青年革命者,经过了一个艰苦的磨炼和改造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