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2004年全国高考有11个省区自行命题,其中有四个省区自己命综和理综试题:就全国绝大多数省区来说.综用的还是全国卷,因此我们只对全国卷中的部分试卷进行分析,以便从中获取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作为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的高考,学科核心素养及其表现水平是考查的主要维度。广东省新高考的命题模式虽已成熟,但新版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内容第一次接受高考“检阅”。因此,2023届高三思想政治备考应贯彻新课标,把握过往广东省高考政治试题风格,减少盲目性,提高有效率。  相似文献   

3.
(注:2006年高考文综全国卷Ⅰ适用于河南、河北、山东、湖南、湖北、广西、江西、福建、陕西、安徽、辽宁、新疆等地)第一部分地理[试题特点分析]2006年高考文综全国卷Ⅰ地理部分较去年难度有所下降,题量基本持平,给考生留出了充足的思考时间,便于全面考察考生的学科素养。具体分析,试题有如下特点:一、注重基础,突出对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试题以学科最基本的、核心的、可迁移性强的主干知识构题,不追求知识覆盖面,考查了我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经纬网、国际日期变更线、时区的划分、矿物能源的概念等基础内容。如借日偏食考查了经纬网和区时计算(1-3题,地球运动部分多年来仅去年没有涉及,今又重返试卷,足见其重要地位);气候部分在地理知识联系中处于枢纽地位,共有六道题反复考到这一知识点。试题注重基础的另一表现是以区域知识为依托,注重对地图的考查。空间位置对应区域要素,区域要素综合为区域特征。区域特征是地理规律的体现,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素材,是因地制宜的依据,对地理知识的考查往往落实到一定的空间上。如第1、2题考到我国农作物的分布;第7题考四个人口大国的国情;第9-11题考白令海峡地区;第36题考西北沙尘暴多发地区;第39题考查长江中下游地区;第3-5题考到虚拟的空间区域,是全球各纬度多年的平均状况。以上这些都要回忆和使用地图在其承载的空间上去思考判断。二、“能力立意”得到较好体现对地理能力的考查主要体现在下列两个方面:1.地理图表能力地理图表以其信息呈现的空间形象性、完整性和隐含性成为活跃而独特的思维材料。在形式上,本试卷中有柱状图(图1和图6)、含经纬网地图(图3和图9)、坐标图(图2和图7)和统计表格(表1)。在能力层次上,考查分  相似文献   

4.
<正>2013年浙江省高考文科综合政治试题,是我省新课改以来第五年自主命题。该试卷较好地体现了考试大纲的命题指导思想,既有利于普通高中的教学,也利于深化新课程改革。一、试卷总体分析2013年浙江省高考文综政治试题结构与2012年一致,非选择题的排列和小分值略有变化。具体分析如下。表1学科题型题量及分值统计表  相似文献   

5.
一、稳中求变,变中求新 试卷结构稳中有变。文综试卷政治学科总分仍为100分,三个学科的分值比例基本保持了稳定,经济常识和哲学常识各占36分,政治常识占28分。2008年政治试题12道选择题中经济常识5道、哲学常识4道、政治常识3道,是5:4:3结构;今年是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政治常识各4道,平分秋色,充分发挥了选择题知识覆盖面广的长处,有利于更好地考查学生的综合政治素质。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全面分析2005年高考文综试题(历史)的基础上提出了2006年的备考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2005年高考落下帷幕,2006年紧张的备考又拉开了序幕。掩卷细想,思绪颇多。潜心研究高考文综历史试题的命制特点,准确把握高考命题改革的理念和趋向,将有助于教师有序教学和学生从容应考。一、2005年高考文综历史试题解读与去年相比,今年历史考题在结构、分值以及命题形式上没有太多的变化。试题加大了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两部分比重,其分值占四分之三强,具体为中国近现代史40分(选择题20分、非选择题20分),世界近现代史36分(选择题4分、非选择题32分),中国古代史24分(全是选择题)。从总体上看,2005年高考文综历史试题分值安排比…  相似文献   

8.
随着2005年高考落下帷幕,2006年紧张的备考又拉开了序幕.掩卷细想,思绪颇多.潜心研究高考文综历史试题的命制特点,准确把握高考命题改革的理念和趋向,将有助于教师有序教学和学生从容应考.  相似文献   

9.
王溅波 《广东教育》2010,(7):101-102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2010年广东高考文科综合终于一展芳容了。在这种“拼盘”式的高考模式下,试题难不难?时间够不够?思维乱不乱?这一系列的疑问现在该有个结论了。就文科综合中的历史试题而言我看应该具有指向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一 2005年政治试卷 基础知识的考查,注重考查重大现 实热点问题,而且直面重大问题的 本质。  相似文献   

11.
面对2005年新课程高考,如何准确掌握高考新动向、科学高效地组织地理复习备考工作,是高考成败的关键。下面根据最新的高考考试大纲,结合有关的考试信息和对近几年文科综合试卷的分析,谈一谈地理备考策略。一、深入分析试卷结构,把握高考重点通过对近几年高考试卷的分析,发现新课程高考具有以下特点:1.强调对主干性基础知识的考查,有些知识点的再现率相当高地理考点主要集中在地图与空间定位、地球的运动、天气与气候、工农业生产布局、人口与城市化、环境问题、国土整治与可持续发展等几个方面。所考查的知识点均能反映学科主要面貌和基本的…  相似文献   

12.
我们黄冈2005年高考综备考方案总体说就是:坚持全面复习,以单学科复习为主,突出重点;循序渐进,步步落实,注重实效。整个复习过程分为三个阶段(通常称为三轮复习)。  相似文献   

13.
2003年高考文综试题,依据《2003年文科综合考试说明》,坚持以问题立意、以能力立意的命题指导思想,做到了稳中求进,稳中求改。在考试目标与要求、考试范围、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等方面保持了连续性和稳定性;在试题设计上,做到了难点分散,可减少考生的失误;在跨学科综合上,从试题材料出发,实事  相似文献   

14.
一、政治学科命题的趋势及复习备考建议1.注重基础知识,构建知识网络近几年高考文综的政治试题,都紧扣教材主干知识,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全面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情况。如2006年高考全国文综卷一第28题考查了我国从2006年起彻底取消了农业税,第34题、第35题考查了关于我国修改个人所得税的简要过程,第38题考查了关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等内容。这些试题结合时事考查了教材的基础知识和学生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运用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政治常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2006年是广东省采用人教大纲版的最后一年,2007年广东高考真正全面进入了新课标的时代.因此,2006年广东高考就存载着总结过去、导入未来的重任.2006年广东高考数学试题整体布局合理、难易适中,在传统高考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方法与基本技能的同时,还注重了对知识交汇性及知识创新应用的考查.一、2006年广东高考数学试题的相关统计与分析2006年的高考题对知识点的覆盖情况、知识点考查时所用的题目类型及课时比例与分数比例统计如下表:百分比考题类型课时比例分数比例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集合与简易逻辑144.7B.6 (1)函数301012.7%1、3、720(2)数列12412.7a9三角函数4615.39.3平面向量124?A8不等式227.3??0(3)直线和圆的方程227.3t.7(2)圆锥曲线方程186S.3%8立体几何3612$16Q217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186S.3概率与统计144.78极限124S.3导数186t.7(1)复数41.3S.3%2研究性课题227.39.3%...  相似文献   

16.
2006年是广东省采用人教大纲版的最后一年,2007年广东高考真正全面进入了新课标的时代。因此,2006年广东高考就存载着总结过去、导入未来的重任。2006年广东高考数学试题整体布局合理、难易适中,在传统高考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方法与基本技能的同时,还注重了对知识交汇性及知识创新应用的考查。  相似文献   

17.
2005年高考江西文综政治试题体现了“改中求稳”的特点,没有超出高考政治学科的考核目标、要求和知识范围。试题基本上依据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规定的要求与内容编制,在内容、结构、命题设计、价值取向等方面基本上沿袭了近年来高考政治学科命题的基本方向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比较2013年和2014年全国文综Ⅱ卷政治试题,总体来说,这两年的高考试题充分贯彻了"坚持稳定为主,注重基础考查,突出能力立意,着力内容创新"的命题指导思想,试题内容渗透着新课程理念,彰显着政治学科的学科特点。一、坚持稳定为主。保持高考的稳定性(一)试题分析1.题型结构上:两年完全一致。选择题12道,48分;非选择题两道5问,52分。2.模块分值上:两年基本一致。2013年和2014年在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四个模块的分值上基本保持在30:24:16:30分左右。  相似文献   

19.
2005年全国高考理综卷物理部分试题分析1.题型分布特点2005年三套全国高考理综试卷中,物理均为12道题,共120分,占理综整个卷面分值的40%.选择题8道,有单选题,也有多选题,共48分,占物理试题总分的40%;非选择题4道,共72分,占物理试题总分的60%.实验题由2个小题构成,共17分,约占物  相似文献   

20.
高考具有继承性与发展性,研究2010年高考政治试题的特点,分析其命题规律,把握其命题方向,从而为2011年高考制定科学的备考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