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土壤的种类》一课中,“土壤渗水性能对比实验”的成败,直接影响学生对土壤透气性能和保水性能的理解。 教学时,我是这样设计的(装置如图):  相似文献   

2.
孟秀民 《商丘师专学报》2007,23(11):127-128
信息传达是图形设计的目的,在图形信息传达中,浓缩设计信息,提炼成“符号”,同构手法是关键,象征手法是传达信息的桥梁,背景衬托、色彩对比是图形信息传达成败的要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作文是语文考试的“半壁江山”,作文的成败往往决定了整个语文考试的成败。那么怎样让考试作文得高分呢?七大“卖点”必须注意。  相似文献   

4.
采用自编的成败归因量表对重庆市不同职业阶层的民众进行抽样调查并对调查所取得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重庆民众成败归因的因素既有现实因素也有宿命因素,在成败归因上看重“能力”和“努力”等现实因素,但“缘分”等宿命因素也是其归因的重要内容;成败归因在大多数因素上存在职业差异和事件差异,但基本上不存在性别差异;成功归因与失败归因之间存在较高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5.
初中语文第三册邓拓同志的《从三到万》一文中有这样的一个句子:“对于一个人来说,学习过程中有若干重要的关节,如果处理不好,往往会影响学习的成败”。笔者觉得这个句子有点不妥。问题出在“成败”一词上。我们知道,“成败”即成功和失败之意。而就这个句子的假设前提来看,只是说“如果处理不好”,这样,就不可能出现两种完全相反的结果——既“影响学习的成功”,又“影响学习的失败”。  相似文献   

6.
在高考语文试卷中,作文是最大的一道题目,占60分。因此,一个考生在高考中作文的成败几乎决定了他整场语文考试的成败;再则,语文高考分数是各科中“含金量”最高的,因此也可以说,一个考生在高考中作文的成败也左右了他整个高考的成败。现在高考在即,有的考生以为自己平时的作文水平“还可以”,可稳操胜券,已用不着再“临时抱佛脚”了;还有些考生觉得自己作文水平太差,事到如今,再怎么“垂死挣扎”也是徒劳。其实这两种想法  相似文献   

7.
深化细节     
不管是理性的还是感性的,人们总是常常说道:细节决定成败。 我不这样看待“细节”。 在学术上,在学问上,“细节”不大能够决定成败。但是,细节能够显示深度。  相似文献   

8.
学业成败,即学业成绩差异。它不仅是学校教育的结果,更是进行识别、分流、筛选的主要依据。而师生关系是影响学生学业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它通过“教师期望”和“师生互动”两个中介变量对学生的学业成败产生影响。本文从分析这两个变量着手,研究它们对学生学业成败产生影响的具体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饶有兴味地读完《细节决定成败》这则小说,“误解”一词蓦然跳出,小说的作者可谓是匠心独运,构筑出了文中的重重“误解”!首先,从阅读的接受心理来说,“细节决定成败”,是一个认真而严肃的话题,我们平时大多将之奉为圭臬。然而,当我们带着接受教育的心理进入小说情节时,却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周晓抱着“细节决定成败”的宗旨做出了许多反常的举动,闹出了不少笑话,最后甚至被打,被认作精神病人——这是读者始料未及的。此为“误解”之一,而这恰恰带来了小说情节上的波澜起伏,深得“文似看山不喜平”之妙,幽默生动,引人入胜。其次,就小说…  相似文献   

10.
贺清云 《青海教育》2013,(11):89-89
我校“高校课堂”已经深入人心,它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默默地引领着我们教师的发展方向。下面是我的三次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成败小故事,通过成与败的对比,从中也能感受到教育教学理念转变的迫切性,希望与各位同仁共享。  相似文献   

11.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对实验现象的准确描述及对实验结果的精确表达是实验教学成败的关键。然而,由于实验者对实验现象主观感知的差异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实验者对同一实验现象往往会做出不同的描述和判断,甚至得出错误结论。要解决这一问题,除提高实验者本身素质,采用先进的仪器、方法外,在教学中还可以采用“参比实验”,即引入一个对比实验,以便得出更为准确的实验结果。引入的“参比实验”应具备易感知、易统一、易对比的特点。教学中能采用的“参比实验”类型很多,本文就常用的几类“参比实验”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谈…  相似文献   

12.
自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有一句话语一直让我们教育工作者感到任务沉重而艰巨:“课程成败的关键在教师。”而校长又通常被定格为教师的教师。也就是说课程成败关键之关键在校长。虽然校长这一所谓的“职务”其实担当着非行政职务所能“驾驭”的使命。  相似文献   

13.
“文以载道,道因文显”。思想内容决定了作品的成败,而艺术形式则对思想内容的表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周文的小说在艺术表现手法上特立独行,典型生动。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现实的白描手法、极致的对比艺术三个方面,构成其别具一格的艺术表现空间。  相似文献   

14.
吴波 《华章》2012,(28)
细微常常因其“小”而被人忽视,因其“细”而使人感到繁琐,但这些细微之处往往正是事物发展的关键点和突破口,是关系成败的双刃剑.本文就将立于细微决定成败的角度上,简要地谈论一下油画的创作技法.  相似文献   

15.
棋手     
编者推荐:选择竞争激烈的“对弈”来演绎话题,既有特点,又强化了“心态决定成败”的主旨。  相似文献   

16.
《新作文》2007,(2)
在数家知名企业从事过管理的汪中求,写了一本《细节决定成败》的书。他指出,“细节”不“细”,许多事物成败的关键就在于“细节”如何。为此,汪中求将德国人设计的上海地铁一号线和国人设计的二号线作了比较。上海多雨,所以一号线每个室外出口都设计了三级台阶,这三级台阶雨天阻挡了水的倒灌,  相似文献   

17.
在学校的各项管理中,班级管理直接关系到学校管理的成败。坚持“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方法,通过“人本”手段,贯彻“人本”理念,实现“人本”目标。  相似文献   

18.
“促进每一名学生的发展”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核心。“教师的发展”是课改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有人说:细节决定成败。笔者认为,效率也决定成败,有效的学校管理决定学校管理的成功,激励着教师进取、学生进步、学校发展。因此,学校管理也要“有效”。  相似文献   

20.
一、教学重点本文以做学问、求学为话题 ,劝勉后进求学者树立远大的志向 ,克服畏难情绪 ,敢做敢为。二、课文解读本文由“天下事”“为”与“不为” ,做学问“学”与“不学”推导出中心论点 :“学之 ,则难者亦易矣 ,不学 ,则易者亦难矣。”接着用道理和事实围绕对中心论点进行正反对比论证 ,耐人寻味处在于贫富二僧“欲之南海” ,贫者仅凭“一瓶一钵”“自南海还” ,而富者有“买舟而下”的财力都不敢“为” ,最终落得“有惭色”的窘境。这就告诉我们 ,主观因素、进取心态对事业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三、教学过程(一 )内容呈现1 学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