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融道德品质教育与社会基础教育于一体,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性基础课程。教材中蕴含了丰富的民族精神教育因素,笔者依据《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面对真实的生活,丰富人生经历,获得感悟体验,从而树立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相似文献   

2.
在《中学历史学科贯彻"两纲"教学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中学历史课程以其丰富的人文内涵,为开展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提供了大量和优质的素材.务实有效地开展具有学科特色的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把广大学生培养成具有世界眼光、开放意识,能够传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富有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义精神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中学历史学科实施"两纲"教育的指导思想.因此,在平时的历史课堂教学实践中,我时刻注意利用教材中的各种素材,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  相似文献   

3.
近来,各学校根据<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加大了民族精神教育的力度,配合学校民族精神教育,作为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上海市普陀区鲁汇基地的活动也随之丰富了民族精神的内涵,如探索开展相关的民族节气介绍、民族技艺传授、民族节庆模拟等活动,构建了具有丰富内涵的传承优秀农耕文化的活动体系,为民族精神教育架构起一个卓有成效的平台,并探索了为不同年龄段学生接受的民俗技艺特点及指导方法,探索出能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精神风貌的节庆活动方案等.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具有为学校、为学生服务的特殊功能,本文重点探讨社会实践基地的定位和价值取向,并介绍基地的活动方案.  相似文献   

4.
生命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的实施,是基础教育的一项非常重要和及时的举措,是将上海市"二期课改"引向深入的重要契机.同时,两个<纲要>的丰富内涵,与我校正在实施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实验与改革有着深刻的一致性,是我们铸造"精品教育"的重要机遇.不妨通过教育案例来回顾和反思我们进行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5.
近来,各学校根据《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加大了民族精神教育的力度, 配合学校民族精神教育,作为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上海市普陀区鲁汇基地的活动也随之丰富了民族精神的内涵,如探索开展相关的民族节气介绍、民族技艺传授、民族节庆模拟等活动,构建了具有丰富内涵的传承优秀农耕文化的活动体系,为民族精神教育架构起一个卓有成效的平台,并探索了为不同年龄段学生接受的民俗技艺特点及指导方法,探索出能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精神风貌的节庆活动方案等。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具有为学校、为学生服务的特殊功能,本文重点探讨社会实践基地的定位和价值取向,并介绍基地的活动方案。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具体的中考试题的分析,研究其中蕴涵的丰富的"数学文化"价值,引导教师、学生索身感受"数学文化"的熏陶,促进数学史与数学教育相互融合,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主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7.
黄强 《现代教学》2015,(Z1):26-27
为认真贯彻落实《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2005年,崇明县教育局组织中小学开展了"走近中华经典"民族精神教育实践活动,旨在让广大学生在活动中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厚人文底蕴,感受民族精神情怀,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传承民族精神。2009年9月,"区域整体推进‘走近中华经典’民族精神教育的实践研究"课题被立项为上海市教育委员会课题。经过这些年的实践和探索,在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的感知、良好品德的形成、民族精神的传承等方面起到了良好的推进作用。一、行动与策略1.区域调查:了解民族精神教育现状为有效把握区域民族精神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相似文献   

8.
严长根 《贵州教育》2008,(15):44-45
人教版初中新课程<历史与社会>,除传统的历史学习内容外,还增加不少面向学生、面向生活、面向社会的学习内容,这些内容中蕴藏着丰富的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道德品质、民族精神、民族气质、民族礼义的总汇,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文化之根.让这些优良传统美德在今天得到更广泛的继承和发扬,是教育工作者一项义不容辞的教育责任.笔者认为,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深入挖掘教材中美德事例,寓美德教育于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之中,促进学生形成良好和健全的人品.……  相似文献   

9.
刘倩萍 《现代教学》2013,(7):128-128
小学品德与社会是一。门融道德品质教育与社会基础教育于一体,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性基础课程。我依据《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要求,引导学生勇敢面对真实的牛活,丰富人生经历,获得感悟体验,从而树立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相似文献   

10.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与高校国防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晓  李有祥 《教育探索》2009,(5):102-103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高校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的重要内容,但目前高校国防教育中却存在着教育内容过于简单和缺乏国防教育的良好氛围等问题.在高校加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教育,应大力拓展和丰富国防教育的内容,营造有利于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国防教育的氛围,并使之与相关学科的教育教学相结合.  相似文献   

11.
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春江 《教育与职业》2007,(24):182-183
在信息快速发展的时代,网络文化正在逐渐浸透到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其丰富的信息资源既为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提供了有利条件,也带来了严峻挑战.在网络文化这把"双刃剑"的双重效应下,我们应优化网络环境,加强网络宣传,强化主渠道教育,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学生,以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学生,创造优秀的文化产品,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以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充实学生.  相似文献   

12.
我校将民族精神教育与优秀民族艺术的熏陶巧妙结合,把"弘扬民族文化,激发爱国情感"作为校园重点活动的目标,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让每个孩子认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内容,体验中华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在接受传统文化熏陶的同时,学习中华民族艺术,用民族艺术滋养每个孩子的心灵,用民族团结凝聚每个孩子、激励每个孩子,使他们逐步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在潜移默化中使爱国主义教育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一、以民族器乐为龙头,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相似文献   

13.
思想政治课从学生身边的文化现象出发,通过了解文化的作用,进一步认识和理解文化创新的途径,使学生感受民族精神对中华民族形成的重要作用,从而进一步认识和把握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担负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神圣职责。一、思想政治课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教育素材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生命和灵魂,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心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的总和,是民族文化中固有的并且绵延不断的一  相似文献   

14.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共同精神支撑,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我们党和国家历来非常重视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作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应承担起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神圣使命.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和渗透各门课程中蕴涵的丰富的民族精神教育资源,坚持弘扬与培育、理论性与实践性、历史性与时代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统一的原则,使教育更加理论化、系统化,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为实现共同理想与目标的精神支柱,学校教育在对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过程中承担着重要使命.体育作为教育学科之一,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质教育基本的途径之一,它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具有重要作用.在体育教学中应渗透对学生的民族精神教育.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在5000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激励和支撑中国社会不断发展、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的强大精神动力,是我们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因此,必须高度重视中学生民族精神教育,并把它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根基。一、通过课前时政演讲,寻找时事与民族精神教育的最佳结合点思想品德课教学任务之一是让学生"感受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社会行  相似文献   

17.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全球化的挑战下,民族精神有消解的危险.在当前学校教育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具有必要性与紧迫性.从大局讲,当前民族精神教育需要防范的最主要的误区是民族精神教育滑向非理性的问题.若以"有效理性的爱国主义"为中道,我们可以列出两个极端民族虚无主义与狭隘民族主义.民族精神教育要真正收到效果,就要避免踏入这两个陷阱.  相似文献   

18.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高职院校学生的民族精神缺失十分严重。在以党建为引领、半军事化管理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三合一"学生工作模式中加强对高职学生的民族精神教育,推动二者的融合,是一个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一、重视挖掘各学科的革命传统教育资源 <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充分挖掘各学科的民族精神内涵,探索符合学生特色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民族精神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为了进一步深化民族精神教育,学校重视把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融入学科教学之中,设计出"行、习、赏、唱、礼"五大板块活动,使其"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并纳入学生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20.
<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中指出,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要"以培养爱国主义情感为核心,着眼于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历史、文化、生活方式的归宿感,培养学生对伟大祖国悠久历史和优秀传统的认同感,在弘扬中培育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面对世界范围的多种文化相互激荡,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当前学校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