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书界之怪状     
《中华读书报》(2002年4月10日17版)刊载了李庆西的文章《二十年目睹书界之怪现状》。具体现状如下:怪状之一,从避免雷同到出书大碰撞。本来并非文化人习气,这些平素文化都产业化普世化了,文化人也得近乎人情物理,所以扎堆成了最显眼的市场行为。怪状之二,没人叫好的书竟风靡20年。这说的是大名鼎鼎的琼瑶,其言情小说自80年代初进入祖国大陆,那时女孩们人挟一册,读得如痴如醉。可是,琼瑶不像金庸迷,迷归迷却没人出来替琼瑶叫好。怪状之三,“看不惯”的书也卖得火。这事情本身也让你看不懂,像钱钟书《管锥编》、…  相似文献   

2.
李健玲 《声屏世界》2007,(11):67-67
随着湖南卫视播出电视连续剧《又见一帘幽梦》,琼瑶热又一次在观众中泛起。琼瑶小说是一个时代的记忆,琼瑶影视作品也是一个时代荧屏的调色板,那种种惊天动地的苦情、悲情、痴情、怨情演绎了人间爱情的极致。只要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看过琼剧的观众,内心都会有一种期待,爱和希望的种子在琼剧那或缠绵悱恻、或轰轰烈烈、或生生死死的爱情故事中滋养生根,繁茂成一座花园,成长为一片原野,给枯燥乏味的生活涂抹上一层鲜亮的光色,给寂寞孤独的人生增加了一份温暖的抚慰。走过青春岁月,重看琼剧,除了仍有几分激情和感动外,更多的却是理性。  相似文献   

3.
台湾桃园文化局桃园馆开架即日至本月底,举办作家琼瑶系列作品展,琼瑶言情小说共有70部,这回展出41部,并开放给公众预约借阅,让大家回味过去的青春浪漫岁月。琼瑶的爱情小说可说是台湾四、五年级生的青春必读书籍,陪伴无数中学生走过青涩年代,为多少青春男女编织了一帘幽梦。琼瑶小说《窗外》、《几度夕阳红》、《在水一方》、《海鸥飞处》、《月满西楼》、《庭院深深》、《碧云天》等,  相似文献   

4.
王鸿宇 《大观周刊》2011,(19):228-228
琼瑶笔下的小说世界是现实生活奇幻的影子,寄托着作者对理想人性的向往和追求,琼瑶以独具女性气质的文学创作为读者谱写出一篇篇哀艳、缠绵、狂热的爱情故事,作品里那些大方美丽,纯情得不食人间烟火的女主人公虽然生活在现代社会,但是很少表现出现代人独立的自审意识,她们的喜怒哀乐好像永远建立在爱情之上,她们的生活圈子好像永远跳不出家庭这个狭隘的范围,同时,也表现出现代女性意识的缺乏。  相似文献   

5.
如今,提到琼瑶,可说没有几个人不知道。琼瑶原名陈拮,乳名凤凰.湖南衡阳人,是名满海内外的台湾女作家.她的小说拥有广泛的影响。至少已有60余部作品被改编拍摄成电影和电视连续剧。1989年5月7日,琼瑶偕同丈夫平鑫涛返回家乡扫墓祭祖.在修整一新的祖父陈墨西墓道前行三跪九叩之大礼.此事轰动远近……  相似文献   

6.
2016年1月15日上午,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就琼瑶诉于正等侵犯著作权纠纷案,向原告琼瑶发放500万元赔偿金。在一审承办法官冯刚代表法院将500万元赔偿金交付给琼瑶的代理人后,琼瑶家人何某代表琼瑶表达了对合议庭法官及三中院的感谢之情,并表示本案的判决结果彰显了内地司法打击抄袭、剽窃行为的坚定立场,为华语原创事业繁荣发...  相似文献   

7.
潘凯雄 《传媒》2002,(3):43
确实有人,甚至是不少的人对琼瑶一路——诸如亦舒、岑凯伦,或许还有梁凤仪等港台女作家的小说卖得如火如荼百思不得其解,尤其是琼瑶,不仅是小说热销,而且由其小说还带动了一个庞大的电视剧群体,由她的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几乎拍一部火一部,其担纲的男女主角也是有一个红一个,直到快没得改编了,还可以一部又一部地重拍。琼瑶二字仿佛就是畅销书的代名词,就是印钞机,就是摇钱树。  相似文献   

8.
高·新·精———文物出版社40华诞见闻录本刊记者文琳文物出版社是我国唯一的一家出版文物考古图书的中央级专业出版社,也是我国优秀出版社之一。她出版的许多精美的图书,如“积金萃玉,琼瑶满室”,十分诱人。在北京,每次全国性的或国际性的书展,记者都要到她的展...  相似文献   

9.
与作者打交道:细节是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著名出版人平鑫涛非常善于用细节构筑与作者的关系,在他那里,编辑工作就像一门与人打交道的艺术。本文撷取他与作者琼瑶交往过程中发生的几件小事,说明皇冠作为一家民营出版企业,能有今天的辉煌,与平鑫涛善于用细节构建与作者的紧密关系分不开。在琼瑶身上,他将自己在细节上的功力发挥到极致,最终,将这些细节都变成了机会,产生了巨大的效益。  相似文献   

10.
2006年6月17日晚上,《寻找紫菱》第七场在湖南卫视播出,为琼瑶新剧女主角甄选活动画上了句号。来自北京的02号选手张嘉倪在万多名选手中脱颖而出成为幸运儿,出演新版《一帘幽梦》的女主角“紫菱”。湖南卫视与琼瑶联手拍摄新版电视连续剧《一帘幽梦》,开拍之前就已与众不同:采用电视海选的形式选拔女主角——“紫菱”。从今年4月开始,寻找紫菱的活动组分别奔赴沈阳、北京、上海、长沙、广州、成都6个城市进行甄选活动。每到一处,报名者踊跃,报名总人数突破万人。各个赛区在由湖南卫视派来的导演组进行初试后,把初步入选的“紫菱”资料带回长沙,然后由六大赛区导演与琼瑶的儿媳、新版《一帘幽梦》制作人之一何绣琼女士共同筛选,决定最终入围  相似文献   

11.
青春言情图书市场,是一个覆盖面非常大的市场,两个简单的词涵盖了从14岁开始初步独立阅读的青少年一直到25岁以上的成熟女性。受张爱玲、琼瑶、  相似文献   

12.
任陇婵 《视听界》2014,(4):18-19
年初以来,从宋丹丹与宋方金的口水仗、琼瑶投诉不成又起诉于正、芦苇与李碧华关于电影剧本《霸王别姬》的版权之争、李亚玲与《北京爱情故事》导演陈思成的剧本著作权纠纷,  相似文献   

13.
声蜚海峡两岸的台湾女作家琼瑶,祖籍湖南省衡阳县鼓峰乡兴隆村兰芝堂,在她的众多的亲人中,对祖父陈墨西这位很威严、很有气派的老人有着非同寻常的感情.  相似文献   

14.
现在中国看古籍的不太多了,原因至少有两条,一是现在通古文法的人少了;二是现在一些读书的人倘从实用上考虑则多读“股票指南”、“求偶秘诀”那类的书,而从消遣上考虑则更 愿意跟着琼瑶去流泪;跟着金庸去打斗;跟着王朔去侃大山。尽管一些人实际上并未真读懂琼瑶、金庸,特别是没真懂王朔,可毕竟在他们的字面上尚可过一把瘾。古籍谁去读呢?即便最易读的“说部”,现在也大多无人问津了,一些对大学生读书取向的统计表明,大学生们对《红楼梦》尚示青睐,然而当我问及我所教的那些言之凿凿地喜欢《红  相似文献   

15.
<正>最近一次和琼瑶谈话,竟也是六年以前的事了。2009年夏天我去台北看病,住在仁爱路的福华饭店,黄昏时分,心想应该到她休息的时候了,找出她的电话,我就拨了过去。"嗨,琼瑶,是我,玲达。""玲达,是你!回来啦。"听得出她的声音有快乐,有笑意。"是呀,你怎么样,最近?"我很兴奋。"啊,我正在想我这个头发要不要去染呢?花花的,白白的了。"她认真地商议。"什么,你的头发也白了?"这个可能吗?那位梳着光溜溜的长发,嫩黄  相似文献   

16.
电视连续剧《还珠格格》的播映,在海内外引起强烈轰动。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在兴高彩烈地谈论《还珠格格》,形成了许许多多的“还珠格格迷”。编剧兼制片的琼瑶也承认,这是她创作的最好的一部电视剧,超过了她巅峰时期的作品。许许多多的人都在研  相似文献   

17.
1999年的中国电视荧屏,似乎被电视连续剧《还珠格格》抢尽了风头,大江南北纷看还珠格格,街头巷尾争说小燕子、紫薇。台湾:两度推出,均列收视榜冠军之位;北京:步步高升,收视率直窜40%;上海:一路上扬,收视率超越45%;郑州:空前高涨,收视率猛攀46%…… 《还珠格格》火爆荧屏,炙手可热,激活了一度沉寂的电视剧市场。有人评价它是中国电视史上的一则传奇;有人称赞琼瑶笔调诙谐、幽默、清新、活泼,令人耳目一新;有人遗憾终未跳出港台闹剧的旧套路;有人戏称还珠格格恍若弱智格格;有人批评琼瑶的作品是一种毒品……虽然褒贬不一,尽管众说纷纷,但天南地北迭创的收视热潮,各电视台不菲的广告效益,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发人深思。  相似文献   

18.
年少时读琼瑶的小说,那些为爱情哭泣的女主角们,一招手,叫一声“TAXI”,上了计程车,在迷离的夜色中绝尘而去。我不知道计程车为何物,那时我的家乡没有红绿灯,能有一辆崭新的大金鹿自行车,那感觉,绝对不亚于今天拥有一辆奥迪  相似文献   

19.
《人民日报》用将近半版的篇幅,报道一家出版社的图书发行工作,令世人瞩目。这篇题为《寄我以信任,报之以琼瑶》(副题:金盾出版社社长谢德元谈精神产品的市场哲学)的报道(以下简称《报道》)的出现,说明图书发行工作的现状引起关注,一家出版社自办  相似文献   

20.
在"英语热"、"武侠热"、"琼瑶热"、"围棋热"后,我们似乎又迎来了"丛书热".随便在王府井新华书店转一圈,就可以看到:新科学丛书、现代心理丛书、生活之路丛书、软科学丛书、现代社会比较研究丛书等几十种社科丛书.这些书有的来自各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