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第六届(1886年度)全国新闻摄影作品评选中,增设了“新闻人物现场肖像”一类,以倡导拍好新闻人物照片。可是,在这几年参加评选的这类照片中,有的虽是新闻人物照片,但不是新闻人物现场肖像照片,这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什么是新闻人物现场肖像?为什么要强调新闻人物现场肖像?怎样拍摄新闻人物现场肖像?这里,谈谈我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1990年1月,全国第九届新闻摄影作品评选会在松花江畔的吉林市举行。我有幸参加了评选活动。评委们从全国寄来的4052幅新闻照片中首先评选出300幅入选作品,再从中评选出35幅金、银、铜牌奖作品。美中不足的是,有一项预定的金牌奖——新闻人物现场肖像评不出来,只能宣告空缺。其实,平时发表在各地报纸上真正称得上新闻人物现场肖像的,可以说是廖廖无几,其中特别优秀而又能够打动人心的,更为凤毛麟角。  相似文献   

3.
新闻人物现场肖像摄影的定义 新闻人物现场肖像是指摄影记者在新闻现场对人物和事件进行符合现场真实存在的推断、理解,使用现场光或现有光,一般在不干涉被摄对象的条件下,表现新闻人物的内心精神面貌、气质的新闻摄影样式。新闻人物现场肖像不同于一般题材的新闻摄影,也有别于人像摄影和人物摄影,拍摄难度大。  相似文献   

4.
新闻人物肖像摄影是指摄影记者在新闻现场对人物和事件进行合乎情理的判断、理解,使用现场光或现有光,一般在不干涉被摄对象的条件下,表现新闻人物的内心精神面貌、气质的摄影。新闻人物肖像摄影不同于一般题材的新闻摄影,也有别于肖像摄影和人物摄影,它是新闻摄影记者最难于掌握的一种摄影技巧,拍摄对象既要具有很高的新闻价值,又要具有视觉美感的形象价值。这就要求拍摄者在既定的现场条件下,使用极其有限的造型手段完成高难度的形象造型和对人物内心的深层开掘,并将这种开掘外化在摄影媒材上。我们知道,一幅成功的新闻人物肖像…  相似文献   

5.
黄龙 《青年记者》2017,(30):71-72
在所有摄影报道类型中,新闻人物肖像具有很大的新闻价值和形象价值,对摄影记者要求很高.近年来,我国新闻摄影水平提高很快,优秀摄影作品常在国际影赛中获奖,但在肖像类比赛中很少有所斩获.如著名的“荷赛”肖像类获奖作者中就鲜见中国摄影记者的身影,其拍摄难度可见一斑. 2017年4月10日,第101届普利策奖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揭晓.在摄影类别中,《芝加哥论坛报》摄影记者E.Jason Wambsgans拍摄芝加哥枪击案生还男孩的《芝加哥枪击案后的男孩》作品荣获普利策专题新闻摄影奖(Feature Photography),再一次让全世界观众见证了新闻人物肖像摄影的魅力.如何拍好新闻人物肖像?优秀新闻人物肖像摄影的核心要素是什么?本文通过对2017年普利策专题新闻摄影获奖作品在塑形、达意和传神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以期抓住新闻人物肖像摄影的关键,为提高我国新闻摄影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对我来说,新闻人物摄影最有魅力也最难。它的魅力来自“新闻人物”这个概念,向你敞开了施展丰富想象力和采访实践的广阔领域,促使你情不自禁地投身生活,去发现新闻人物,去琢磨如何拍出多姿多采的人来,把他们“活生生”地呈献给读者。难,是不容置疑的,生活中的人形形色色,且不说他们的性别、职业、相貌、性格、年龄迥异,思维方式和心态也各不相同,因此很难把握他们的形神特点。就是同一个人的神情也是在不断变化的。大概正是拍摄新闻人物有一定的难度,如何拍出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新闻人物照片,才成了新闻摄影界经久不衰的热门话题。难,并非高不可攀。浏览中外新闻人物摄影佳  相似文献   

7.
随着摄影器材功能的自动化和操作方法的简单化,体育竞技摄影似乎变得“越来越容易”了。然而同时,另一个难点却在体育新闻摄影中凸现出来,那就是,如何使老题材出新、把新题材拍深。本仅从体育新闻摄影中“专题报道”、“现场新闻人物”和“失误动作”的拍摄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8.
一拍摄新闻人物,首先要研究新闻人物.这种研究,可从三方面入手:一是要了解新闻人物的过去.我在去年10月进行的《老红军寻访记》系列采访活动中,对要采访的老红军都进行了认真的了解:是那方面军的、长征中的作战以及受伤情况、任职,再从当红军之初到胜利会师都一一了解.等到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大庆时,这些老红军个个都成了新闻人物,如《投身革命不动摇》的老红军张海坚定革命到底的决心,拍摄了他向下一代讲述那段难忘经历的和蔼可亲的神情.《唱支山歌忆当年》老红军战士郑寿才忆起长征时,就神采飞扬地唱起当年送红军的山歌.这与采访之前的了解分不开.二是要了解新闻人物的喜怒哀乐.我去年在《老红军寻访记》的采访中,了解到老将军孔庆德对当今的腐败风深恶痛绝,他向人们讲起当年红军长征的艰辛,就痛击今天的不良风气,并一再强调我们的人民还没有富裕,全国还有上千万的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于是《老将军心系人民》的新闻人物现场肖像产生了,孔将军心系人民的神情真实地显露在读者的面前.三是要了解新闻人物眼前进行的活动内容,打有把握之战.如获1996年全国新闻摄影新闻人物现场肖像铜奖的《吴天祥在防汛第一线》,作者张宁、叶志卫对这位人民公仆,都非常的了解,在防汛现场,他们终于成功抓拍了吴天祥在防  相似文献   

9.
“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纷纭变幻的社会与人生的一面镜子。”新闻人物肖像摄影,摄取的虽然是人物的容貌外观,但却由此把人们领进一个熟悉而陌生、凝固而生动的新奇世界,一个根据人物的面部表情来了解和体验他的内在心理和生存的环境氛围的世界,既引起人的视觉兴奋,又震撼着人的心灵。因此,以新闻人物肖像作品来表现人物、事件、社会和时代,是许多心怀壮志的摄影记者的终生追求。  相似文献   

10.
新闻人物肖像的魅力─—《克林.伊斯伍德》漫笔张敬云一个人就是一部小说,那么他或她的脸则是这部小说的“封面”。人们可以通过文字来熟悉这部小说、认识这页“封面”,但只有摄影是了解这负“封面”最直接的形式。自从1826年尼普斯拍摄的世界上第一张照片起,摄影...  相似文献   

11.
新闻摄影的现场气氛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现场,二是指气氛。新闻摄影的现场指的是新闻事实发生的现场,与新闻人物有直接关联的环境,它包括了新闻人物活动的环境和新闻背景。“气氛”指的是透过这特定的环境所表现的情调与气息。两者的结合,对新闻摄影在新闻报道中充分发挥其自身的特点,使新闻照片也能承载较大的信息量,提高新闻照片的新闻价值和观赏价值是有着积极意义的。   新闻摄影的现场气氛是指新闻事件发生的特定现场环境所带给人们强烈感受的景象、情调和人物的精神状态。这种特定的氛围与新闻事件的性质、新闻人物的精神表现…  相似文献   

12.
现场人物特写是新闻摄影中讴歌英雄模范人物最得力的表现形式。优秀的现场人物特写照片,对人民群众具有强烈的鼓舞、激励作用。今年伊始,《河南日报》在一版开辟了《看今朝》人物专栏,全国新闻摄影学会也开展了《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新闻人物摄影大赛,这将推进全国和我省现场人物特写摄影技艺的提高。现场人物特写的拍摄,要求作者仔细观察现场、研究现场,准确地把握现场环境,恰到  相似文献   

13.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WORLDPRESSPHOTO),简称“W P P”,通称“荷赛”,由总部设在荷兰的世界新闻摄影基金会(WORLDPRESSPHOTOFOUNDATION)主办。该会成立于1955年,自1957年举办第一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以来,迄今已举办了49届。该比赛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有威望的新闻摄影比赛之一,它的宗旨是“促进信息的自由、不受限制的交流,鼓励高水平的专业新闻摄影标准”,对全世界新闻摄影事业的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荷赛奖”分为突发新闻、一般新闻、新闻人物、体育动作、体育专题、当代热点、日常生活、肖像、艺术、自然共10类,基…  相似文献   

14.
听说有位同行在一次新闻摄影展览会上,进行了一项简单的调查:对参观两幅并列悬挂在展厅的人物照片的观众情况作了统计。这两幅照片,一幅是在新闻现场拍摄的新闻人物,一幅是在非新闻现场(书房)拍摄的“名人”肖像。他调查的结果是:一小时内仔细看照片和认真读说明的观众,前者较后者多百分之二十至三十。这个调查作得好,它说明观众的欣赏水平是高的。作为新闻照片,读者所想要,所愿意看到的一定是有现场背景、环境、情节的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的照片。而非现场拍摄的照片就很难说它属新闻摄影范畴,严格地说它不具备新闻价值。照片《…  相似文献   

15.
《出黑板报的张老汉》是一组新闻人物专题摄影报道,这组报道除在《大众日报》1995年5月14日刊登外,还在《中国青年报》、《中国改革报》、《人民日报》等报纸上刊登,并引起较大反响,还受到了中央有关领导同志的表扬。这组新闻人物专题摄影报道,在1996年全国新闻评选中获中国新闻奖三等奖。这组报道之所以获奖,我认  相似文献   

16.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分为突发新闻、一般新闻、新闻人物、体育动作、体育专题、当代热点、日常生活、肖像、艺术、自然共10类,基本覆盖了  相似文献   

17.
齐浩 《新闻采编》2004,(2):45-46
2003年11月19日,随着第六届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圆满结束,第六届全国报纸运用图片优秀版面评选结果也同时揭晓。此次评选全国共有67家报纸的207块头版和134块摄影专版参加了角逐,最终头版类和摄影专版类各评出了一等奖4个、二等奖8个、三等奖12个……  相似文献   

18.
《新婚诀别》是我从事新闻摄影工作17年来印象最为深刻的摄影作品之一。这幅新闻照片以现场抓拍的手法,记录了新婚45天的巡警妻子曹秀仪,同因勇斗歹徒而光荣牺牲的丈夫杨冠生遗体告别时的感人场面。它首先在《广东公安报》上刊登,随后被《羊城晚报》、《人民摄影》报、《陕西日报》这和《岭南新闻探索》等报刊先后刊用。曾获得“万和杯”全国晚报新闻摄影大赛一等奖、1995年度“广东省优秀新闻摄影作品评选”一等奖、1995年度“广东新闻奖”一等奖、第十五届“中国优秀新闻摄影作品评选”金牌奖、以  相似文献   

19.
近日,西安晚报摄影记者张波成了古城的新闻人物,他将自己贷款十几万元买来的富康轿车改装成“新闻招手停”。1999年11月8日亮相西安街头后,引起新闻界同行的关注,受到了广大市民的欢迎。 张波今年47岁,从事新闻摄影已近20年,凭着自己的勤奋好学,从一位基层的宣传干事,成长为省城晚报的知名记者。他的作品《垃圾不只地上有》、《五味之外》、《六·六空难》、《午  相似文献   

20.
张鹏 《军事记者》2004,(6):53-54
新闻摄影是新闻事业的一支独立“兵种”,图片新闻在诸多样式的新闻报道中日益显示出不可替代的作用。1928年,世界新闻摄影的先驱、德国人萨尔蒙,以摄影记身份出现于国际外交场合,创造了“小相机 现有光线 不干涉对象”(抓拍)的摄影方法,并提出新的摄影美学观念——“向受众展示新闻现场的真实情况,表现新闻人物的现场真实形象。比影像清晰而形象呆板更具价值”。从此,抓拍这种摄影方法很快流行于世界各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