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种艺术批评哲学,首先应该是艺术批评、艺术史和哲理美学之间对照比较的尝试。我们以为,在当前,这项企图是必要的,就跟晚近在哲学与科学之间终于产生效果丰富的对照比较是必要的完全相同。多少世纪以来,哲学与科学二者的联盟本是由亚里士多德、笛卡儿、莱布尼兹诸家所牢固缔结的,却从康德直到柏格森这段期间,令人遗  相似文献   

2.
从美学的角度谈《三国演义》并不自霍雨佳同志的《三国演义美学价值》始。但过去讲《三国演义》美学的文章,一般都局限在艺术美的范畴内,如讲《三国演义》的艺术形象美、抒情写景美、语言文字美等。《三国演义美学价值》一书则跳出了过去讲《三国演义》美学的圈子,对《三国演义》的美学作了全新的开拓。首先,该书一破过去的所谓《三国演义》宣扬的封建道德无美的陈说,认为《三国演义》里有两种道德:封建统治阶级的道德着眼于维持  相似文献   

3.
《人间词话》作为美学经典文本,集结了王国维美学思想的精粹。王氏美学思想的价值在于它的创新。在《人间词话》中,他对“境界”概念的重构,对理想与现实的中和,对优美与壮美的引进,对理性王国的张扬,无不闪烁着现代美学的光辉。难能可贵的是,他还以“境界”为中心整合这些创新成份,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具有近代品格的美学体系。  相似文献   

4.
5.
近日到小学听课,一年轻教师上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诗是好诗,教师上得也不错——朗诵字正腔圆,教学过程缜密周到,最后总结:作品托景言志,艺术地概括了作者所处政治环境的险恶,表现了诗人毫无畏惧、不向黑暗势力屈服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浩如烟海、源远流长的文化宝库中,咏松、竹、梅诗占有很大的比重,是一份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接受这份遗产,吸收其有益的营养,是发展今天社会主义新文化、提高民族自强自信精神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 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对松、竹、梅就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在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描写竹的诗句:“瞻彼淇奥,绿竹猗猗”(《卫风·淇奥》);“(竹擢)(竹擢)竹竿,以钓于淇”(《卫风·竹竿》)。二千五百年以前,孔子就曾说过:“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诗经》中虽没有描写梅花的诗句,却有以梅子的坠落比喻青春消逝的《摽有梅》。汉赋中有赋松的篇章,《乐府》中有《梅花落》的曲调。  相似文献   

7.
提起笔来,不觉十分惶惑。这开场自的标题,起得就有些蹊跷古怪,什么叫“从门缝中瞧进去”?中国有旬谚语“隔着门缝瞧人——把人看扁了。”这句话,自然是贬义的,不是自谴,就是责人。可我起这题目完全没有这种意思。电影对于我们不能算太陌生,但综论电影,就有些不自量了。它虽是新兴的艺术,然而这个宫殿里珍藏着许多宝贝,就象我国故宫博物院的珍宝馆、陕西西安秦陵兵马俑厅、法国卢佛尔美术宫、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德国的德累斯顿绘画陈列馆、奥地利的维也纳画廊……你要进得去,才能瞧得够,艺术  相似文献   

8.
中华古典美学研究的新开拓——评《中华美学发展论略》陈昌恒中国古典美学往往被视为一种流散形态和现象形态的美学,没有实现严整的理论一体化。一些研究者称中国古典美学为一种“准美学”、“亚美学”或“潜美学”。殷杰教授的新著《中华美学发展论略》(华中师大出版社...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张爱玲英文小说《雷峰塔》和《易经》及其它文本的比较阅读,提出以下观察:一、相对于写实/现实主义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主流形式,张爱玲穿越修辞、文类以及语言的界限,以重复书写发展出一种“衍生”(derivation)、“回旋”(involution)的美学。二、透过对自身故事的多重叙述,张爱玲颠覆传统家族历史的大叙事。通过书写,她化记忆为技艺,也重塑过往吉光片羽的存在与形式。三、张爱玲创作中回旋、衍生的倾向也带出了一种独特的(文学)史观。张的史观表明她后四十年的创作其实不只限于她以各种形式重写的自传故事,也同时包括另外两项计划:一是将吴语的《海上花列传》翻译为国语,再翻译成英文;另外则是通过细读文本、文献考证以及传记研究的方式参详《红楼梦》。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难忘的一课》 ,写的是抗日战争胜利后 ,一位海员在台湾高雄市郊外的一所小学里听到一位年轻的教师在教学生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的情景。他们学习的内容 :“我是中国人 ,我爱中国!”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三次 ,既是课文的中心所在 ,又是行文的线索。教学这篇课文时 ,有位教师精心设计了导语和结语 ,成为教学成功的关键因素。导语 :同学们 ,在澳门回归前后 ,我们最经常听到的是这样一首歌(播放音乐电视或教师深情演唱)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 ,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我内心…  相似文献   

11.
<正> 《被开垦的处女地》是肖洛霍夫继《静静的顿河》后又一力作,这部作品以其深刻的历史主义、崇高的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激情及其独特的诗学特点而璀璨夺目,在世界文坛上占有其独特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一堂成功的历史课,既需要有一个好的“导语”开好头、起好步,又需要有一个好的“结语”结好尾、收好步。“导语”和“结语”是历史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效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仅就“导语”和“结语”在历史教学中的设计、运用及应注意的问题,作一尝试性论述。一、“导语”在历史教学中的设计及运用俗话说得好:“万事开头难。”好的开端意味着成功的一半。一篇文章的精彩开头,能象磁石吸铁一样,紧扣读者的心弦。教学也是如此,一段精心设计的“导语”,一上课就能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使…  相似文献   

13.
本是作拟出的《论绘画中的线》一书的“导言”和“结语”。作把绘画艺术中的各种视觉因素称之为“线”,并且以各自主要的表现力归属为“结构线”、“意象线”、“速写线”等八种类型。章关于“线”的理论及其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不无创见和说服力。读可从章所附的《速写线》一节中体会到这一点。  相似文献   

14.
[教材简析]初二思想政治课是一门讲述社会主义法律常识的课程。前言,由三目构成,分别讲了三个问题:一是生活中处处有法律,公民的生活离不开法律;二是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三是青少年要学习法律常识,养成守法习惯。其中,前两目的内容,实际上是对课程标准构筑的“公民与法律”板块和“国家与法律”板块教学体系的概述。第三目是本课的学习重点。因为本目不仅讲述了青少年学习法律常识、养成守法习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且介绍了依法治国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等重要知识。学生理解和把握了这些内容,对于提高他们认真学法、严格守法的自觉性,增强他们为国家的长治久安、为社会的文明进步多作贡献的意识,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季水河先生的新著《新闻美学》建构的新闻美学体系将新闻活动纳入人类审美实践这一总体框架中来探索新闻活动本身所蕴含的美学意义,带来了美学学理的纵深层次的发掘,并从多维研究视角和传统超越上进行研究方法的创新,是实践美学开拓性的尝试。  相似文献   

16.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4个部分,每个部分都蕴涵着丰富的素质教育新理念,散发着浓郁的时代气息,并且每个部分与“前言”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要学好《标准》,首先要学好“前言”。  相似文献   

17.
看电视,可以说已成为当代家庭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晚饭后,谁家不围坐在电视机前?一家老小,围坐在电视机前,边看电视,边说话儿,有一种特别的家庭氛围。这是极富诗意的。看电视时,家庭成员之间的种种表现,又特别适合写儿童诗。 记得创作《看电视》这首儿童诗,是上世纪80  相似文献   

18.
四篇文章中,王开东老师抓住“古”“今”做文章,将《师说》放入当代的背景之中,认为韩愈的“古道热肠”在当时正是创新的表现,正体现了韩愈作为知识分子的“时代良心”。魏智渊老师所说的《师说》的尴尬,其实有三层意思:一是文章所载之“道”的尴尬,今天的师者自然不同于古时的师者;  相似文献   

19.
一篇好文章,要首尾照应,离不开“导语”和“结语”。导语是好课成功的关键,而结语会使好课的成功更加圆满。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探索蒲松龄以道补儒所创造的“返 归真”的美好境界和蒲松龄作为传统知识分子在现实追求失败后的精神升华,以此揭示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崇尚自然、顺乎人性的美学理想以及中国文人对淳朴道德与人类精神家园的执着和投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