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失败是成功之母,我们总是这样谆谆教导学生。但基于后进生的心理角度,我认为成功才是成功之母,甚至成功更是成功之母。接二连三的失败,会慢慢地挫伤学生的自信心;而一次小小的成功,却能够激发学生潜在的自信和勇气,促使他们信心百倍地迎接挑战。多年来,我一直坚持引导后进生积极争取成功,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2.
人们经常说:成功的孩子越来越成功,失败的孩子越来越失败。这不是"宿命"式的循环,关键是成功让人更加自信,反过来自信又助人成功。自信心是鼓励学生去探索、创新的重要推动力,同时也是学生走向成功的原动力。强烈的自信心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持之以恒。因此,要想让学生阳光自信地成长,让他们体验到成功带来的力量,教师必须通过各种方法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3.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在人的一生中,遭受挫折是难以避免的。关键是帮助学生正确地面对挫折,承受失败。我们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失败,正确认识自我,给他们创造成功体验的机会,增强自信心。采取正面鼓励为主的教育方式,和家长联手,恰当地运用心理教育的方法,耐心地、不失时机地对其进行心理辅导,帮其解开自卑情结,一定能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自信心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首要具备的心理素质。世界知名人士马腾教授指出:“假使我们去研究,分析一些有成就的人的奋斗史,我们就可以看到,他们在起步时,一定是先有一个充分信任自己能力的坚强自信心。”对中小学生来说,学业和修身的暂时后进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的崩溃和自信的丧失。当学生认为自己一无用处时,就会走向自暴自弃,那才是教育的失败。只有学生保持着自信心,就是希望,就有进步的立足点。因此,后天的教育培养对中小学生自信心的形成和稳固至关重要。自信心可以使每个学生蕴藏着的潜能得以萌发。一名好教师必须永远相信自己的学…  相似文献   

5.
“失败是成功之母” ,这是千年古训。但从学生的心理特点这个角度来说 ,我认为“成功”才是成功之母。一次刻骨铭心的失败 ,往往会催毁一个人的自信 ,甚至因此毁了他的一生 ;而一次小小的成功却能够激活一个潜在的巨大的自信 ,使他走向新的成功。所谓成功教育 ,即通过改革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 ,不断帮助学生成功 ,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 ,形成成功心理和积极学习的内部动力机制 ,成为学习的成功者。1 生物学教育中学生学习困难原因分析据有关资料的调查认为 ,学习困难生占学生总数的 6~ 10 %。生物学科同其它众多学科一样 ,也存在着…  相似文献   

6.
在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是枯燥、困难的事,兴趣不浓、信心不足是当前学生数学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此,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享受学习数学的快乐,体验学习数学的成功,是我们数学教育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7.
肖建平  杨文才 《教师》2014,(21):11-11
正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众多的心理品质中,自信心显得尤为重要。自信者容易成功。对于学困生来说,教师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更为重要。为此,笔者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对培养学困生的自信心的策略进行了积极的探讨。一、以人为本,扬长避短,让学生扬起自信的风帆学困生因学习存在困难,成绩不突出,长期受人冷落,渐渐的,他们失去了自信:他们认为自己是低能儿,什么  相似文献   

8.
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职高的学生是屡次考试中成绩上的失败者,心理上的颓废者。失败再不可能是他们的“成功之母”,多次失败的情感体验,使他们对学习缺乏最起码的信心,对考试更是充满着畏惧。如何让学生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在新的学习环境中感受到学习的魅力,体验到成功的乐趣,重新树立起对学习对生活的信心,这是我们每一个职高老师首先应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成功时,我们充满自信;失败时,我们需要自信。理想是生命的脊梁,自信是生命的支柱。一个民族没有自信心,将无法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个集体失去自信,这个集体将失去活力;一个人没有自信,人格将被扭曲。在班级教育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是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职责,是班级教育活动中最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课的核心就是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技巧、欣赏水平及作文能力。那么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 ,就是摆在我们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我在教学中运用“成功教育”思想 ,分三个阶段进行了尝试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第一阶段 :帮助学生获得成功 ,激发他们的作文兴趣 ,使他们想写。常言说 :“失败乃成功之母。”然而 ,成功教育的思想却认为 :“成功更是成功之母。”多年的教育经验及《心理学》告诉我们 :“学生只有学习上怀有成功感 ,才会接连不断地燃起学习的欲望 ,具有了兴趣就会把学习看成是内心的满足 ,而不是当作负担。…  相似文献   

11.
学生提问是学生个体获取知识的心理能动状态的外部表现 ,学生要提问则表明他们正在开动脑筋 ,正在自觉主动地获取知识 ,这也是我们教育教学改革所要达到的目的之一。如果教师能在一堂课结束之前或一篇文章学完之后安排一点时间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以帮助他们弄明白 ,那么对学生能动地获取知识 ,一定能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通过多年来的教学实践 ,我认为多鼓励学生质疑 ,能提高语文教学效益。我是这样做的 :一、客观认识学生提问我认为学生有疑问是客观存在的 ,也符合学生获取知识的规律。有些教师认为 :让学生提问 ,如果有些问题教师难以回…  相似文献   

12.
古人曰:"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其实"圣贤"也是会犯错误的,何况是涉世不深、各方面都不成熟的青少年呢!他们可塑性强,受社会不良影响,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是难免的.教师的责任就在于热情关心他们,引导他们吸取教训,变坏事为好事,痛改前非,奋力前进.教师要教育学生,先得热爱他们,对于犯错误的初中学生尤其要这样.当然,真正要把这样的青少年教育好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事,非要下一番苦功夫不可.所以,对待犯错误的学生特别要讲究教育方法.我认为,以下三种教育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教育主题:找到培养自信的方法,在训练中体验自信、形成自信心理论分析:自信心、责任心、爱心的培养,是一个人成功的必备条件,多数儿童的自信心是在不断尝试的过程中获得的,其中存在的重要问题就是人们有时候不太相信自己,本课的学习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训练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找到自信的方法,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14.
正一个人不管做什么事,他应该充满自信心地去做.如果他没有自信心,那他取得成功的可能性就很小,这个道理中学生似乎明白无误.然而,在现实中我们很多中学生,他们总是抱怨说,他们缺乏学习数学的能力,或者说,他们数学基础不太理想等.对于有些学生来说,这可能是对的.但是对许多其他学生来说,这只能表明他们已经失去学习数学的信心.为什么有些学生即使能够把数学学好,但也常常感到灰心呢?我认为有三  相似文献   

15.
杨皎 《文教资料》2005,(20):110-111
一个人做事情如果有了自信就等于成功了一半.从小培养自信心,对于孩子的学习、成长和将来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赏识"教育可以成功地唤起、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塑造学生的良好个性,从而促进学生不断提高、走向成功.  相似文献   

16.
刘品品 《陕西教育》2005,(12):18-19
前苏联的一位心理学家研究指出,95%以上的人有自我贬低的倾向。而“学习困难生”则是由于在长期失败中产生的。我们常常发现,有时明明是经过自身努力取得了成功,而他们却不能体验成功,把获得成功的原因归结于偶然的、外部的因素,否认自己的努力和能力。因此,我们应该:一、以人为本,转变视角,让学生渴望成功教师的期望来源于正确的教育思想,教师要相信“学习困难生”是有潜能是可以发展的。如果教师总是认为学生笨,教不会,带着这种消极的态度去从事教育,就会有意无意地把“这类学生好不了”的想法强加于学生,使整个教育一开  相似文献   

17.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自信心的方法主要有体验成功,增强自信;体验信任,增强自信;教会调节,增强自信;善用评价,增强自信;面对挫折,增强自信.  相似文献   

18.
一个人不管做什么事,他应该充满自信心地去做.如果他没有自信心,那他取得成功的可能性就很小,这个道理中学生似乎明白无误.然而,在现实中我们很多中学生,他们总是抱怨说,他们缺乏学习数学的能力,或者说,他们数学基础不太理想等.对于有些学生来说,这可能是对的.但是对许多其他学生来说,这只能表明他们已经失去学习数学的信心.  相似文献   

19.
纵观学校、家庭教育中一些失败的例子.其主要原因是教师或家长放不下自己师长的身份。总以命令的口吻与孩子说话或要求他们做其不情愿做的事情.这样便导致了孩子的逆反心理。使两者的关系僵化.教育失败。我认为对孩子的教育应该是以自尊、沟通、理解和合作为基础。平等友善为前提的朋友式的影响和引导。这种方法既能拉近家长、教师和孩子的关系.又能让他们在这种关系的增进中逐步改善心理状态、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20.
我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但是,对于刚开始习作的三年级学生来说,无数的个案告诉我们:品尝失败滋味并不能促使他们走向成功,反而使他们逐渐丧失习作的信心。一次表扬、一次成功的习作,能唤起孩子积极的成就动机,能促进学生走向习作的成功之路,甚至影响学生一生的写作态度。所以,对于三年级起步习作教学来说,我们更主张“成功是成功之母”,应帮助学生尽早品尝成功的愉悦,促进学生乐于表达,树立习作自信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