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创造性地设  相似文献   

2.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创造性地设计课堂提问是设计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认识课堂提问的功能,讲究课堂提问的技巧,在数学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林军 《考试周刊》2010,(23):67-68
数学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随着新课程的改革与发展,数学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而且要揭示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知识“发生过程”的教学。教师的角色必须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向“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相似文献   

4.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标准解读》从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活动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之间互动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三个方面对数学教学的“活动”本质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心理学研究认为,一个人的智能体现于他的活动之中,  相似文献   

5.
刘武 《小学生》2013,(6):35-35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可见,数学活动在数学知识的教学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我们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就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进行数学活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之上."因此,教师要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将课堂教学寓于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学习活动中,彻底摆脱"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束缚,构建"活动化"的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7.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环境,让  相似文献   

8.
课堂学习是教师、学生、教材和环境四因素之间持续相互作用的过程。《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进一步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活动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关键在于怎样有效把握和发挥教师引导者的作用。在教学设计与准备、教学活动的策划与组织过程中,教师要考虑这样几个因素:整体把握教材结构,优化整合教学内容;全面研究学生的学习起点;设计有意义可参与的各种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9.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评价学生时要正确地认识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由此可以看出,评价的目的是在于促进发展,既要促进教师的发展、更要促进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刁新玉 《考试周刊》2011,(88):85-85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课堂学习是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转变以往的教学观念,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与发展的过程。在数学教学中,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同时,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  相似文献   

12.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高效高中数学课堂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性,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促进他们数学思维的发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放到学习的主体地位上,了解他们的兴趣和知识结构,用创新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在教师和学生互动过程中完成高效的课堂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13.
正《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开展数学活动。我认为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有以下几种:一、师生合作探究性教学模式探究性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对当前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深入  相似文献   

14.
浅谈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是学生活中的数学。《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教学也是师生互动、平等对话的过程;数学教学更是师生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的过程;感受数学的乐趣;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活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过程。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参与活动的经验少,因此需要教师对数学活动的有效性进行深入的研究,并使学生在教师组织的课堂教学活动中积极参与,高效率地获得新的知识、技能,增长能力,获得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数学活动的过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它强调了数学教学是一种活动,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活动。数学学习不再是单纯的知识接受.而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数学活动。为学生架起亲历“做数学”的桥梁。“做数学”即让学生亲历观察、猜想、实验、推理、交流、应用等多种形式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和思考问题。本文以《圆锥的体积》一课教学为例.谈谈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如何让学生亲历观察、亲历猜想、亲历实验、亲历推理和交流、亲历应用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做数学”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教学活动方式决定着教与学的质量和学校的面貌。在教学中,教师要坚持以生为本,发挥学生主动性,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提高数学能力。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课堂上,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引导、点拨。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知识。所以说,课堂上的主角不是教师,而是学生。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不可能是高质量和高效率的。同时,“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和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  相似文献   

19.
课堂学习是教师、学生、教材和环境四因素之间持续相互作用的过程。《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进一步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活动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关键在于怎样有效把握和发...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教师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