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陈禾塬 《武当》2006,(7):43-45
我曾经到过武当山不同的宫观请教道士们的内丹修炼方法,均答之曰“丹道”。因此,为了区别于道家普遍的、不同门派的内丹修炼方式,我们将武当山的内丹修炼名之曰“武当丹道修炼”。武当丹道修炼,虽然也包含了“内丹”与“外丹”两方面的修炼,但与道家历史上的内丹和外丹修炼已有  相似文献   

2.
胡孚琛 《武当》2009,(10):45-46
历代内丹家多为文化层次较高的知识分子,他们在内丹修炼中创造了丰富的理论。在此,我们概要地阐释内丹学的理论,并予以必要的发展和深化。  相似文献   

3.
赵德贵 《武当》2009,(9):45-47
吕洞宾(755-?),生于唐末,中年于长安道中遇钟离权,受钟离权“点化”,得授内丹秘诀,终成一代宗师。 吕洞宾的内丹理法,独成体系,其精微透彻之处,达到了无上的境界,从而为宋元时期内丹学派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随着道教的发展,内丹学说后分为南宗北派。南宗张紫阳,北派邱长春,都得到了吕洞宾的亲传,皆崇奉吕祖为祖师。  相似文献   

4.
谭大江 《武当》2007,(7):23-24
一、太极拳原本是高级的气功我们知道,太极拳最早诞生于中国道家的内丹养生术,是内丹养生动功形式的一种特殊表现。  相似文献   

5.
王春华 《武当》2008,(1):44-45
从某种意义上说,探讨武当山的内丹理论,既是深入了解道教武当山内家拳奥秘的基础,也是认识与发掘道教养生文化遗产的一项不可忽略的工作。鉴于此,笔者拟就张三丰的内丹修炼理论作以粗浅分析。  相似文献   

6.
谢怀宇  谢怀召 《武当》2006,(12):39-40
金丹大道有两家三元之分。两家者,内丹与外丹;三元者,天元、地元、人元。所谓内丹者,结丹于人身之内的丹田玄窍之中,无质生质,成就阳神。外丹者,结丹于人身之外的金鼎神室之内,无质生质,成就神丹。内丹者,在人身之“中”的神室内结丹。外丹者,在身外之神器内成丹。二者理法相同  相似文献   

7.
陈禾塬 《武当》2005,(2):64-64
大量史籍证明,陈抟隐居武当山九室岩,内丹修练二十余年,著有《九室指玄篇》、《入室还丹诗》等内丹名著,后又隐居华山少室山,并仙逝于此。然而,九室岩究竟在何处?至今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8.
运和道人 《武当》2014,(11):55-56
性命丹道修炼,分内丹外丹两种。采药物与矿石之类在炉鼎中烧炼,以求“长生不死”之药,叫炼制外丹,由此形成的一系列理论和方法称之为外丹学。陈撄宁所指仙学,实指丹道学,包括内丹学和外丹学。地元神丹和天元神丹归属于外丹学,为体外之物质化学;人元大丹之学归属于内丹学,为体内之神气化学。凡讲人体内部精气神的炼丹修持法门均为内丹学。白玉蟾说:“神即性也,炁即命也。”  相似文献   

9.
刘华成 《武当》2007,(4):46-48
“周天”一词是古天文学术语,古人依人体应天体,即天人合一原理,将其引入气功修炼中来,认为天体是大宇宙,人体是小宇宙。天圆地方,头圆脚方,天有日月,人有两眼;天有金木水火土五星,人有肺胝肾心脾五脏;天分四季,人有四肢;天有十二月,人有十二经;天有360日,人有360骨节等。丹经之王《周易参同契》中的“子南午北,互为纲纪”和“一九之数,终而复始。肝青为父,肺白为母,肾黑为子,心赤为女,脾黄为祖,子午行始。三物一家,都归戊己”。就是讲的子午流注周天火候。古人把按照人体子午线后(督)升前(任)降的行气路线,并运用周天火候的练功方法,称为周天功法。自古以来的各类内丹功法,均属周天功的范畴。周天功按北子南午,东卯西酉,又分为子午周天(小周天)和卯酉周天(大周天)。  相似文献   

10.
孔德 《武当》2010,(9):47-49
东派 内丹学东派开派于明嘉靖、隆庆年间,创始人为陆西星。  相似文献   

11.
李国兴 《武当》2006,(6):41-44
张三丰,元明之际著名道士。他不仅精通内丹术,又擅长拳术。太极拳即其所创。张三丰的内丹功法及其理论,具有极其显著的时代特征。这对我们了解内丹学术的历史演变过程,有着特殊的研究价值。张三丰丹法的内炼思想,主要体现在《大道论》、《玄要篇》、《道言浅近说》和《无根树》等著述中。其阐述简明扼要,直接了当,颇具特色。现将其内丹功法的实际操修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筑基为道家内丹修炼的初步功夫,功能是修复、补益身体机能,达到精足、气满、神旺的三全境界,为下一步的修炼打好基础。与道家内丹修炼一脉相承的张祖意合太极拳,即是讲究以先天筑基为法,以筑基内炼为始,由内而外调和气血。以心静为根,  相似文献   

13.
胡孚琛 《武当》2010,(6):45-47
内丹学源于先民的氏族原始宗教巫史文化,是神仙家将自古流传的王子乔、赤松子的行气术,彭祖、容成公、玄女、素女的房中术,羡门高、安期生的服食术相互融汇升华而成的。《楚辞·远游篇》可以看作早期的内丹学文献,其中透漏了王乔功法可以激发人体先天真气的信息。  相似文献   

14.
李志斌  张涛 《武当》2008,(7):46-48
内丹修炼是道教中后期修道方法的主流,它有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和技术程序,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内丹学体系:这个体系也是当今气功学最霞要的组成部分,同样又是武术内功学重要的理论来源之一。在历史上,武术对道家众多的流派及学说都有不同程度的采纳或融合,但与武术关联最密切的就数“伍柳”这一派。  相似文献   

15.
辟谷客 《武当》2010,(4):46-47
修内丹的过程虽然我写得比较简单,但是修内丹的过程却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如果你练得比较勤快,最多两个月就能通三关,如果你练得乱七八糟,一年也通不了。至于在练习中会出现的问题,因人而异,只能根据每个人的情况不同而用不同的方法来化解,十根手指也不一样长,每个人的情况肯定也不一样。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对比分析法,对武当武术动作要领、特点与道教内丹养生术以及三丰丹法功法进行分析。认为:武当武术中"沉肩垂肘,虚心实腹""细长深勻,气沉丹田""心息相依,任其自然""以静制动、以柔克刚"等要领、特点分别是道教内丹养生术筑基阶段炼形、炼气、炼心的整套功法的要诀。  相似文献   

17.
孙亦平 《武当》2009,(7):44-44
有关张三丰其人其事,在史料中有不同的记载与说法,颇多传奇色彩,但他的句字是与明代武当山道教的兴盛联系在一起的。相传,张三丰在武当山修道多年,开创了内丹之新理路,对推动道教思想与实践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以清代李西月编《张三丰先生全集》为例,来展示张三丰内丹道之特点。  相似文献   

18.
武术内家拳与道教同为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内家拳拳理的核心思想即道教的"道"的核心文化。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习练或研究内家拳,最重要的目的是修身养性,领悟经典传承。道教内丹之学,源远流长,其养生观是一个注重有机整体的体系,是科学的养生观;内家拳的拳理体现出许多道教内丹养生思想的生命观和修持观,其精髓值得我们继承和弘扬。  相似文献   

19.
胎息全解     
郭清海 《武当》2006,(12):12-12
气从有胎息,如儿息胎中。气伏“圣胎”结,实乃内丹功。  相似文献   

20.
张昌来  杨华山  李峻 《武当》2010,(7):41-42
道教气功三古图 武当山炼性修真全图。该图为武当道门历代秘藏的内丹功法图,非德高道深之当家道人不得窥见,并仅在该门秘传。该图为木版刻印,绘有人体周身器官、经络脉穴,配以太极四象八卦、阴阳五行、月象、节令等图标,以中医和内丹综合理论附文,旨在教人以后天返先天的抱元守一之法、周天运行之术,以便祛病延年,尽享天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