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孔子的敬畏思想集中体现在其“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的“君子三畏”思想之中。孔子在前人敬畏思想总结的前提下重构而成,深刻地唤醒了人们内心对于“天命”神圣性的体悟,对于“诚”的理解和深化,以及对敬畏思想的内化。  相似文献   

2.
“畏”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它由礼仪文化的心理积淀,经由孔子理性地观照而提升为一种道德上的自觉——“四畏”说;丰富了孔子的仁学内涵,使之由“爱人”之学变成了“爱人”与“畏人”相结合的学说。  相似文献   

3.
笔者认为,应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及孔子生态伦理思想,听从孔子教诲,常怀知天畏命之心,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培育“乐山乐水”的关爱情怀,善待万物生灵,强化节制性的生态保护意识,回归自然,与自然构成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4.
所谓“敬畏大自然”,从字面意思上看,就是敬仰和害怕自然,要害在于“畏”,也就是怕。这种心态和原始人的泛灵论、中国古人的“天人感应”说一脉相承。都是把大自然当成有意识、有人格的神灵。担心冒犯了它就会遭到报复。汪永晨虽然说“并不想承认大自然会报复”。但又说“大自然不会心胸那么狭窄,它容忍了很多我们人类因无知而犯的错误”。仍然还是把大自然当成神灵一样的存在,而作者本人,俨然大自然的代言人。  相似文献   

5.
韩非子的敬畏伦理思想主要是对法律的敬畏之情,是通过制定法律过程和实施法律过程的严格来体现对法的敬畏之情。韩非子把法作为判断是非功过,推行赏罚的唯一标准。韩非子敬畏法律的思想为依法治国奠定了理论基础,赏罚分明的思想为现代管理制度的完善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王玉 《学周刊C版》2014,(3):229-230
韩非子的敬畏伦理思想主要是对法律的敬畏之情,是通过制定法律过程和实施法律过程的严格来体现对法的敬畏之情。韩非子把法作为判断是非功过,推行赏罚的唯一标准。韩非子敬畏法律的思想为依法治国奠定了理论基础,赏罚分明的思想为现代管理制度的完善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君子三畏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孔子所说的"畏",不是"惧"(惧怕),而是敬畏;所敬畏的不是大人、圣人本身,甚至也不是圣人之言,而是圣人之言所传达的"天命",即仁爱之道的无声之音。"圣"就是倾听良知的呼唤并宣讲这种本真的情感。君子意味着拥有政治权力,因此,古代社会君子少,现代社会君子多;唯有真正的现代社会,才有可能人人都是君子甚至圣人。但没有敬畏感,就不是君子。  相似文献   

8.
君子有三畏     
<正>孔子早就说过:"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这里的"天命",不妨理解为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大人"或"圣人"也可以理解为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生活中每一个人,都需要有一点"敬畏"的常识。这种敬畏,不是畏首畏尾,而是对自己、对世界的清醒认识,始终保持一种谦虚求实的态度。阿Q常说的一句话是:  相似文献   

9.
海德格尔将此在的生存描述为非本真的与本真的两种样式:前者称为沉沦,沉溺于世;后者则是从沉沦中超脱出来,回归本身,回归最本己的能在。沉沦的现身情态是"怕",后者的现身情态即是"畏"。畏乃是此在实现其两种存在样式转换的"别具一格"的展开状态。海氏详细论述了畏与怕的种种存在关联,畏于"无"中启示出"有"(此在之本真能在)的复杂情形。鲁迅小说《狂人日记》以文学的或诗的书写映证了海德格尔关于怕与畏的思考,小说始于狂人就近生存的莫名的怕,就怕而展开生存之思,思及世人的"吃人"心思,思及一部民族仁义道德遮蔽下的"吃人"历史,思及这部历史残忍的吃人方式。这样就使狂人深陷于"无"的存在境域中了,亦使狂人于无中看到了"有",看到了本己能在的"真的人",从而发出他朝向现代的"呐喊"来。这正是海德格尔所说的畏的展开状态。  相似文献   

10.
说敬畏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这反映了古人对自然、地位高贵之人和圣贤之言的敬畏。从古至今,绝大多数人都会有所敬畏,有人敬畏祖先、神灵,有人敬畏自然、科学,有人敬畏法律、正义。人常道,人要有敬畏之心。  相似文献   

11.
五位学者从伦理之维对2020年全球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爆发原因与应对方法进行了思考。何怀宏重申了他所提出的“新三纲”中“生为物纲”与“民为政纲”的重要性,呼吁人以一种“道德代理人”的身份,让自然万物各得其所,政治秩序要以保障人民的安全与福祉作为根本价值和规范。付长珍倡导以仁爱为核心理念的天人共同体的儒家伦理,主张伦理回归身体生命的这一根本。郭淑新认为,灾疫发生的原因之一是人类敬畏之心的淡漠,希望人们用“敬畏伦理”约束自己,防范大自然对人类的训诫和惩罚。戴兆国认为,人类需要改变“主道”伦理的思维模式,而采用“客道”伦理的新思维方法,以客人自居,来检视自己的行为。刘乐恒把疫情的爆发归结为“卫生”和“公共”两方面问题的交合,主张推进传统伦理与日常理性和公共理性的协调与兼融。  相似文献   

12.
信仰是孔子仁爱伦理思想的基石,夏、商、周三代的信仰逐渐功利化。孔子在反思周人信仰的基础上,秉承上古三代的信仰精神,创造性地形成了自己的天道信仰,认为只有信仰"天",才能把天赋予人的仁德转化为人道,人们才能在现实生活中真正行出仁爱,从而实现建立和谐社会的理想。  相似文献   

13.
先秦除了道家倡导无为之外,儒家等思想派别也有无为思想,但孔子的无为思想有别于老子的无为思想。孔子的"无为"具有条件性,这种条件性表现为三个方面,即这种"无为"因袭前朝"有为"而来、只有圣人能够实行和实现这种"无为"、"无为"依赖"无为"主体的"有为"和臣子的有为。故而,其无为可谓内蕴有为,非通常意义上的无为,有别于道家的无为。从本质上来说,孔子的"无为"不是方法,而是一种理想的政治形态。  相似文献   

14.
孔子伦理思想不是作为自然本体附属的伦理学、社会伦理学或政治伦理学,更不是伦理文化的产物,而是以基本的经验世界为本源的生存世界,而伦理生存则是首要的、根本的存在方式,把善的理想价值与人的本真存在有机地统一起来。孔子参悟本源与完善理想人格的方法是多元的。如果将孔子的伦理思想与海德格尔"原始伦理学"相比较,不难发现孔子的基本的经验世界超越了海德格尔的"自然本体","走"到了后现代。这一视野,对于拓宽孔子伦理思想研究的思路,促进当代伦理学的学科建设都是有积极价值的。  相似文献   

15.
黄意 《培训与研究》2010,27(4):90-92
孔子的经济分配思想主要涉及到两方面的分配关系:一是国家与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对此孔子主张民富则国富的原则;二是社会成员之间经济收入分配的关系,对此他主张按照等级分配,统治者应以礼仁来规范并通过道德关系来协调社会利益分配关系。这是我国最早的分配思想,对如何理顺当代中国社会的经济分配关系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论语》集中体现了孔子的自然观。在孔子的观念中自然界有着丰富的文化意义和精神意义。《论语》中的自然观有许多理性因素和人格化的特点,通过孔子对待自然事物的方式和他对自然事物的感悟,人们可以从自然观的角度解读"仁""礼""德""理"这些概念的内涵。《论语》中体现的自然观是多元的,这是早期儒家对天地自然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7.
网络新闻营销实践中,以违背伦理的方式谋取私利,严重损害民众及社会的利益。其伦理建设,既是市场秩序的要求,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基于孔子义利观思想的义利协调原则,对网络新闻行业构建遵守伦理道德、达诚申信、以人为本、责有攸归、明德至善的理念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这也是一种增强相关企业长远发展所需独特竞争力的道德营销。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理解是肯定人在改造世界的能动生产实践中,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自然界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强调人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都必须遵循自然界的规律。强调人类对于未知的自然界及其规律的尊重,启迪后人善待自然,保持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相似文献   

19.
"仁、义、礼、智、信"是孔子思想体系中的基本范畴。梳理孔子思想的主体内容,发现其可以称得上中国伦理思想史上第一位具有相对完整思想体系的伦理学家。要研究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内涵,就必须首先着眼于孔子的"仁学"思想,因为其本身就蕴含了强烈的人本意味。"仁学"思想是孔子在继承以"周礼"为核心的旧传统的基础上,将道德规范进行整合后,进而创立的以"仁"为核心的"仁"、"礼"结合的思想结构。孔子的"仁学"思想强调"仁"是朴素的内在情感,"礼"是人文的外在表征。着眼于当下,"仁"、"礼"两者的关系在新的形势下虽已有了新的定位,但两者辩证统一的关系,对开创一个有序和谐的社会伦理模式,是有巨大的规范和协调作用的。  相似文献   

20.
回回理学的道德思想是明清之际我国一些回回伊斯兰学者(所谓"回儒")在外来伊斯兰伦理思想的基础上,糅合相关宋明理学内容而形成的一种道德思想体系。它具有明显的伊儒合璧之特征,显示了其对民族社会道德生活与人的道德养成的极大关注。本文比较系统地阐述了这一道德思想的天道人道、天理人欲、成己成物与君子小人诸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