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法一一、以诗导入 ,质疑激趣1.教师背诵杜甫的《春夜喜雨》导入新课。2.质疑激趣 :看到题目 ,你想了解哪些问题?二、交待学习任务1.读懂课文 ,解决疑问 ,重点理解雨中的美景和叙述的顺序。2.朗读课文 ,积累(背诵)课文中的好词句。3.学习本文写作方法 ,仿写《雪》。三、复习阅读课的学习方法(课件出示)自读课文 ,标自然段 ;2.读课后提示 ,明确要求 ;3.边读边想 ,理解内容 ;4.小组讨论 ,解决疑问 ;5.朗读课文 ,体会感情。四、初读课文 ,疏通文意 ,理清脉络1.自由读课文 ,标出自然段 ,解决质疑中的简单问题 ,疏通文…  相似文献   

2.
“晨训”时间不长,若利用得好,可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如巧妙地利用这段时间进行读、说、讲的训练。根据自己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学计划,选择相应的小文章或精彩的文段,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去读。可以每次安排3~5人,一次一小结。好的表扬,差的鼓励,辅以适当的指导点拨。在朗读训练的基础上练说,让学生当众谈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内容不做要求,校内校外、国事家事、名人经传、自身体验等等都可以。篇幅长短要适宜,说的时间一般3~5分钟,一律脱稿,要求吐字清楚,中心明确,表述明晰,有节奏感。说后要予以点评…  相似文献   

3.
王玉坤 《考试周刊》2014,(19):27-27
<正>一新课标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是多元的、兼容的。新的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提出新的要求,除了知识、能力目标之外,还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和过程、方法、习惯的目标。首先,要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学生以自己的阅读经历为基础,从阅读中找到关注点,体会作者对于事件和人物的  相似文献   

4.
[片段一] 师:(出示课件)小朋友们,认识这些旗帜吗? 生1:认识,这是国旗. 生2:这是队旗. 生3:这是我们学校的校旗.  相似文献   

5.
阅读教学应导读为本,让课堂充满人文关怀,进入学生生命的领域;以导悟为主,让语文课堂充满情感和智慧的魅力,进入学生的精神世界;以导练为基,让学生的身心作为生命体参与其中,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成为有生命活力的空间,成为学生放飞个性的殿堂。  相似文献   

6.
阅读教学是一个因文而读、以文悟情的过程。在“读文“悟情”的过程中,学生不停地感知着、感悟着,最后与作者产生共鸣。《可爱的草塘》是一篇情景交融、文情并茂的文章,我在教学中设计了指名读、对比读、范读、品读、齐读等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以读显形,突出感染性;以读动情,注重熏陶性;以情促读,加强理解性:以读促写,坚持拓展性。让学生在琅琅的书声中益智、怡情,发展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情感活动的伴生者,是作者情感活动的外观和升华,甚至有人把文章形象地称之为是作者的心电图,如何把作者所体现的情感传达给每一位学生,这就首推读。读是架设在学生情感和作者情感之间的桥梁,有了这座桥梁,  相似文献   

8.
在朗读教学中,有部分教师单纯从声音的“轻与重、缓与急、长与短、抑与扬、顿与连、高与低、轻与浊、刚与柔”等方面,向学生作轻读、重音、停顿、快慢、语气、语调等纯技巧的抽象的传授与灌输,朗读教学变得枯燥单调,其原因在于缺乏对课文语言的充分感受、体会和感悟。要想朗读得声情并  相似文献   

9.
《古井》是一篇借物喻人,寓理于物的散文。全文仅600余字,却意境悠远,饱蘸深情。在教学中,采用导读与品读,让学生入境悟情。 一、以画入境。教师采用“问答式”引读,要求学生边读边想象具体的画面。古井在哪里?(“我的故乡村东头”)“井水”怎样?(“清凉可口”)怎样知道取水的时间  相似文献   

10.
苏教版第十二册第七课《烟台的海》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课文生动描写了烟台的海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和烟台人民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文章写景也写人,景与人交相辉映、相得益彰,而且介绍每一季节的海结构相似、内容相近。所以在教学课文第二段时,我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1.
一、设境、感知、激情在阅读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情境,加上抑扬顿挫的朗读,能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感受文中蕴含的情感。《十里长街送总理》是一篇十分动人的记叙文。但学生对周总理的光辉业绩、高尚的道德情操了解很少,难以体会广大人民群众对周总理无限崇敬的情思。为此,我在课前让每一位同学准备一朵小白花,在第一课时设置情境播放“十里长街送总理”的录像,以低沉悲哀的语调向学生简介周总理的光辉业绩和他逝世前后的情况。在这种情境中,我有感情地朗读,使学生进入无限哀思之中,激起对周总理无限崇敬的真情实感。然后重点指…  相似文献   

12.
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可以收到“不待解说,自知其义”的效果,可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语感,得到语言文字的训练。所以,以“以读为本”进行教学,即让学生自己读,并认真思考。教师尽可能给他们多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在读中自得自悟,主动发展。  相似文献   

13.
贾志敏、贺诚两位专家执教的课,彻底摒弃了繁琐的分析,空洞的说教,代之以多读,让学生在读中了解课文内容,领悟文章的主题;根据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专家们注意采  相似文献   

14.
景协民 《甘肃教育》2014,(13):49-49
正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给予我们很大的启示:只要多阅读,多加思考,许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语文知识的广泛性和内隐性要求我们,只有通过多读来领悟其中的要点和妙处,体会文章中所蕴含的思想与道理,达到心领神会的目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摒弃过去"满堂包讲"的教法,让学生"以读悟语,以读悟情"。一、通读感知我们拿到课文,毫无疑问,总要先通读一遍,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这是最自然不过的。对课文进  相似文献   

15.
倪斌 《成才之路》2013,(35):77-78
语文阅读教学具有浓厚的情感特点,是一个始终贯穿着情感因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情感对学生的阅读状态、阅读效率和阅读结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阅读学习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师 :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三自然段 ,可以默读 ,可以放声读 ,可以同桌对读 ,也可以离开座位找朋友读。学生读课文)师 :想想作者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生 :作者听到了雨点打在窗上“叭叭”直响的声音。生 :作者想到了雨水会流进地里 ,流进果园里 ,流进人们的心窝里。师 :请同学们再读读这一小节 ,想想从“雨水流进人们的心窝里”这句话中 ,你体会到了什么?学生自由读课文)生 :我体会到了这真是一场及时雨 ,人们打心眼里高兴。生 :雨水流进庄稼地里 ,庄稼会越长越好 ;雨水流进果园里 ,果子越长越甜 ,人们是多么高兴啊!生 :我体会到…  相似文献   

17.
18.
《灰雀》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文。记叙了一只灰雀失而复现的情况,但表现的却是人物的品质。  相似文献   

19.
《梅花魂》是一篇阅读课文。作者围绕一幅《墨梅图》记叙了一位老华侨爱梅花、爱祖国的故事,反映了他对祖国深深的眷恋之情。具体的内容缀成了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  相似文献   

20.
读的训练是阅读教学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训练。因为语言的感知、积累、理解靠读;掌握语言的规律靠读;情感的激发、熏陶也靠读。同时,在课堂上让学生细细的读、理解的读、人情地读,有助于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因此,要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加强读的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