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美国著名的战地摄影记者罗伯特·卡帕有句名言,"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够好,是因为你靠得不够近."卡帕以"靠近"的姿态拍摄出了一幅幅震撼世界的影像.参加"走转改"活动以来,对卡帕的这句话有了更深的理解:如果新闻做得不够好,是因为我们离鲜活的生活靠得不够近,"靠近"应当成为我们每一位新闻工作者肩上的责任、心中的情怀和骨子里的精神.  相似文献   

2.
著名美国战地摄影记者罗伯特·卡帕有句名言:“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好,那是因为你离炮火不够近。”这句话被很多摄影记者当作座右铭。他的这句名言忠告摄影记者要离火药味近些,离新闻现场近点。然而,对我们来说,战争不是天天都有,重大的突发性新闻不是随处可遇。如何离“炮火”更近些,拍到“够味”的好照片呢?这是很多摄影记者感到棘手的问题。我根据自己的采访实践认为,必须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身进、心入。  相似文献   

3.
“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离炮火不够近!”著名摄影记者罗伯特·卡帕曾这样说。连日来,广泛深入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让笔暂对这句话行了更深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任悦 《新闻与写作》2007,(2):I0002-I0003
“如果你拍得不够好。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这是罗伯特·卡帕对自己战地摄影工作的经典诠释.如今这句名言已经家喻户晓。尤其是对摄影记者来说,如果他们的照片缺乏现场感,那么必须参照这句话来找一找毛病。  相似文献   

5.
"如果你的照片拍得还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战火还不够近"。这是著名战地摄影记者罗伯特·卡帕的名言。在科技飞速发展、资讯十分发达、媒体竞争激烈的信息时代,军事新闻摄影工作者应当重温这一名言,把追求"零距离"当成摄影工作者的职业信条。在这里,"零距离"并不是单指两者之间的物理距离,而是一种与读者情感上贴近或者亲近的人文距离。军事新闻摄影除了金戈铁马、大气磅礴的阳刚美之外,也应当更多地关注普通官兵的工作生活和情感世界,用镜头叙说他们的喜怒哀乐,用镜头表现军营的五彩缤纷,最终拉近与读者  相似文献   

6.
如果你稍加留意就会发现,如今满大街的人捧的都是数码相机,几乎每台电脑打开皆为精彩照片,这些人数几百倍、甚至上千倍超过摄影记者的"草根"摄手,正以"人海战术"般的阵势,铺天盖地地抢夺媒体上的图片阵地.正可谓,哪里有新闻,哪里就有"草根"摄手的身影.这给端着"铁饭碗"等米下锅的摄影记者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唤起了自我救赎的紧迫感和压力感.  相似文献   

7.
除了拼命去抓住运动员的竞技瞬间,体育摄影还能怎么拍?如果闭上眼睛,将你头脑中的"体育照片"回放,一定是千篇一律的拼抢、争夺、稀奇古怪的姿势。在拍摄球类运动时的"画面中一定要拍到球"的黄金定律,让不少摄影记者在数字时代铤而走险,在自己的照片中移花接木加球。但是,读者真正需要的是这一个球吗?  相似文献   

8.
日本的业余摄影者愈来愈多,对摄影记者的要求也愈来愈高.日本一年一度的例行纪念日特别多,节日里,男女老幼身着漂亮的服装出外蹓跶,大多数人胸前都是挂着照像机,连小孩也不例外,遇到合适的景物,便咔嚓、咔嚓地拍起来.这就给摄影记者增加了难度,千万不要使读者看了报上的照片说这样的话:"呀,这照片不就同我拍的差不离么!"记者要拍出高人一等的照片,就要有更高的业务水平.因此,日本有的报社对摄影记者一般提出六个须具备的条件.首先,摄影记者应当是"物理学家".业余摄影者按按快门相当容易,而对摄影记者来说是件难事,因为他起点高,要求高,他必须懂得各种照相机的性能、结构,懂得如何根据被摄体的情况选择广角镜头、望远镜头.摄影记者出去采访时,耍带好几架照相机,同  相似文献   

9.
路透社摄影记者穆罕默德·阿扎基尔的照片“黎巴嫩贝鲁特汽车炸弹爆炸事件”获突发新闻类单幅一等奖。这张照片拍摄于2005年2月14日《落基山新闻》摄影记者托德·海斯勒拍摄的照片“悼念牺牲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士兵,士兵遗体抵达里诺机场”获新闻人物类组照一等奖《哥伦比亚人报》摄影记者亨利·阿古德洛在哥伦比亚拍摄的照片“麦德林的斗牛”获体育专题类单幅一等奖盖蒂图片社摄影记者尤里尔·西奈拍摄的“以色列犹太人从定居点撤离”的照片获一般新司类组照一等奖。这张照片拍摄于2005年8月12日Carbis图片社摄影记者彼得斯·雨果在尼日利…  相似文献   

10.
野如果你的照片不够好袁那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冶遥摄影记者的座右铭让摄影记者的工作野险象环生冶袁但为了拍摄出好的照片袁谁愿意临阵退缩浴摄影的特性决定了院不直面现场袁画面就没有生命遥得知报社成立非典特别报道小组后袁我第一个报名袁申请参加特别小组袁我想院野只要是报社需要的新闻照片袁我不怕危险袁在第一线决不后退袁保证完成任务冶遥部门同意我的请求并立即向编委会报告备案遥参加非典特别报道小组后袁我对年迈的母亲说自己要出差袁这段时间不能回家遥母亲并不知道我去了非典战场袁但对她的隐瞒却使我有种难以名状的感情遥后来…  相似文献   

11.
任悦 《新闻与写作》2007,(2):0002-I0003
“如果你拍得不够好,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这是罗伯特·卡帕对自己战地摄影工作的经典诠释,如今这句名言已经家喻户晓,尤其是对摄影记者来说,如果他们的照片缺乏现场感,那么必须参照这句话来找一找毛病。卡帕生于匈牙利,原名叫做安德烈·弗列德曼,他是一个不安分的人,1933年当这个20岁的小伙子只身闯巴黎的时候,女朋友帮他杜撰了“罗伯特·卡帕”这个名字,宣称这是一个著名的大牌摄影师,高价兜售大师的独家照片,并且真的在媒体掀起了一个卡帕热。如今,弗列德曼这个真名已经被人忘记。罗伯特·卡帕倒真的成为一个伟大的名字,…  相似文献   

12.
面对网络的冲击,报纸在转身的同时,其新闻稿件、新闻图片的采集,记者编辑的工作模式也发生重组和改变. 新闻图片的生产 一、摄影记者:转换角色、改变工作模式 摄影记者仍是新闻图片的主要生产者,全媒体时代应进行角色转换和工作模式的改变. 1.摄影记者应该由"单一"向"全能"转型.摄影记者运用"照片、视频-体机"工作便可超越"两翼齐飞",成为"图文影并重"的三栖传媒人.  相似文献   

13.
1993年3月26日,美国<纽约时报>发表了南非摄影记者凯文·卡特反映苏丹人民生活贫困的照片<饥饿的女孩>.因为受众指责凯文·卡特没有首先解救那个可能遭到秃鹰伤害的小女孩,1994年7月,也就是凭借这张照片获得普利策新闻奖3个月之后,凯文·卡特自杀身亡.2005年5月10日,福建<东南快报>编发了摄影记者柳涛拍摄的"雨中骑车人摔跤".互联网上攻击柳涛守株待"拍"的帖子铺天盖地.柳涛感受了委屈,摄影记者们感到了困惑.  相似文献   

14.
为什么有的摄影记者拥有新闻线索后能够拍到好照片,而有的摄影记者拥有同样的新闻线索拍出来照片却平平淡淡呢?近日本刊记者与<武汉晚报>摄影记者周国强就这个话题进行了对话. 做好新闻摄影准备  相似文献   

15.
著名战地摄影记者罗伯特·卡帕曾说,如果你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信奉这种职业精神的记者,有的就因为要离前线再近一点,而牺牲了生命。对文字记录者来说,也情同此理:如果你写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知道的不足够多。可是,仅  相似文献   

16.
自从照片"幅大量多"成为报纸编辑工作的一项原则以来,新闻摄影记者的作用日益重要。作为一支特殊的新闻工作队伍,摄影记者们身背相机,深入现场,拍摄第一手新闻供报纸的编辑们选用,像"特种兵"一样,往往担负着独特和重要的采访任务。  相似文献   

17.
刘占坤 《青年记者》2021,(17):33-35
今年东京奥运会报道,"话题+流量"成为媒体考核成绩的标准,摄影记者要在拍好照片和抢发稿之间做平衡和取舍,通过前后方的"无缝链接"实现全媒体报道的成功。如何准确预判,如何展现体育精神凝结的力量与情感,如何收获与众不同的瞬间,对奥运摄影记者是很大的考验。  相似文献   

18.
摄影记者如何"两栖作战"?通俗地讲,就是既得拍好照片又能写好文章,做一名复合型记者。媒体需要"两栖记者"眼下,不少报社对记者的分工仍是  相似文献   

19.
关注人的命运的变化和生存状态是新闻摄影永远的主题。"新闻图片中的人"是摄影记者形象观察的重中之重;"读照片的人"是摄影记者心中的"上帝"。有无这两种"人"的概念,是新闻摄影平庸与有深度报道的分水岭。新闻摄影力求有"真情",人情永远都比烟花更精彩2012年2月6日晚上,一张郑州街头一位流浪汉在烟花下微笑的照片,在网络上迅速蹿红,感动了数万网友,湿了他们的眼眶。这张图片,火了"微笑哥",  相似文献   

20.
“抓”人     
全国两会新闻大战,守在人民大会堂内外的记者们最需要训练的功夫便是"抓"人,文字和电视记者忙着"围追堵截"重点采访对象,而摄影记者则要在人流中敏锐地发现有新闻价值的代表委员并拍下其最富感染力的一幕。对于守在新闻发布会和记者招待会等现场的摄影记者来说,"抓"人的功夫则更多体现在抓取新闻人物的表情神态等方面。这幅照片拍摄于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新闻发布会结束后,摄影记者敏锐地抓到了女发言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