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妙玉与贾宝玉、林黛玉是《红楼梦》以“玉”为名的三个人物之一,他(她)们共同的思想品性是蔑视封建礼教,要求个性解放,反对封建秩序,是封建社会中冥顽不化的顽石,所以都以“玉”名之。但妙玉对反抗封建社会所采取的方式是走向怪癖、遁入空门,这是作者所不同意的,因之她未成为《红楼梦》的主人公之一,而只是贾宝玉、林黛玉的陪衬形象。  相似文献   

2.
在《红楼梦》中,作者很重视妙玉这个人物。自清代至今,很多名家对妙玉这个人物形象进行了评价。文章认为,空门就是"淖泥",妙玉就是"金玉质"。  相似文献   

3.
《林兰香》中的主人公燕梦卿的一生是以梦来贯穿的,通过燕梦卿在不同时候对梦的不同解释,揭示了她潜意识中具有的凌云之志,以及她的理想破灭的过程。本文运用精神分析学说分析燕梦卿的梦以及燕梦卿自己对梦的解释,从而得出燕梦卿生命悲剧的原因:理想追求与所处社会环境对女性的要求相矛盾。  相似文献   

4.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塑造了金陵十二位女子形象,作者饱含着怜惜和痛心之情写出了她们不同的悲剧命运。在这“金陵十二钗”中,有一位独特的女尼形象——妙玉。她与大观园非亲非故,且出场不多,但却排行为正钗之六,成为书中“冠首女子”,“紧要人物”之一。  相似文献   

5.
一个与贾府毫无瓜葛的女子,为何能跻身"金陵十二钗正册",且位居凤姐、李纨诸人之前;一个遁入空门的人,为何不剃去满头青丝,且又尘心时动;一个与《红楼梦》故事的主线发展并无多大关联的角色,为何能让作者如此倾情……本文通过对《红楼梦》文本的反复研读,感觉这位带发修行的妙玉其实是我国历代失意士子的形象写照,并寄托了作者曹雪芹对人生对社会对命运的诸多感慨。  相似文献   

6.
英国作家多丽丝·莱辛在小说《金色笔记》中深刻探讨了爱情悲剧这一主题,以该小说中的两对情侣的情感历程为基础,试以原型理论和施虐一受虐的两性关系模式的视角对当时英国社会人们的情感世界进行精神分析解读。  相似文献   

7.
妙玉是<红楼梦>中着墨较少的一个人物,历来对她的评价也颇为简单封建宗教迷信下的牺牲品,无聊做作的贵族小姐和不洁不空的豪门女尼,然而,这些评价都不足以论证她的品性与人格.在妙玉的生命深处,始终潜藏着一种名为"异端"的元素,她凄寒炯异的一生正是其异端精神与异端人格的最好写照.  相似文献   

8.
托尔斯泰在小说《安娜·卡列尼娜》中,详细描写了女主人公安娜的三次梦境。弗洛伊德认为,梦是人潜意识欲望的满足,从精神分析的角度研究安娜的三次梦境,可以揭示出这三次梦分别是安娜身体欲望、心理情感欲望以及死亡欲望的满足。同时安娜的三次梦境在小说中也有引导情节发展、预示安娜悲剧命运进程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周虹汝 《考试周刊》2008,(11):32-33
精神分析能够帮助人更好地理解个人行为,因此它能够帮助读者理解文学文本.而电影也可看作文本,并且这些文本同样有关人类的行为.文本旨在从精神分析的视觉探讨电影女主人公的心理创伤,通过对心理创伤的根源,对爱情的追求两方面进行分析,最终阐释女主人公的爱无能.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精神分析心理学这一视点入手,对《寒夜》中汪文宣、汪母、曾树生三人的性格及其形成做了深入地剖析,从而在以往对他们的爱情悲剧、家庭悲剧所形成的社会原因的基础上,更深入地认识心理的复杂性对人物性格及其悲剧命运形成的关键作用。为《寒夜》的解读拓展了视界,也为人类关于自身问题的认识与思考开拓了更广更新的空间。  相似文献   

11.
由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疗法是以精神分析学说为理论背景的心理治疗方法,它通过对人的潜意识的发掘和分析,使潜意识的“症结”意识化,从而有效地解决心理问题。精神分析疗法的医疗和研究价值对解决现代人的心理问题也具有借鉴和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2.
精神分析学丰富了新文学的表现领域 ,复杂的人性在它的观照下暴露无遗。现代小说在人性方面的探索有着积极的时代意义 ,与“五四”的反传统精神一致。  相似文献   

13.
神经精神分析学是一个将神经科学与精神分析学的理论和方法相结合以实现精神分析科学化的新学科领域,被认为是21世纪精神分析研究的新范式,问世于20世纪末,以《神经精神分析学》杂志的创办和国际神经精神分析协会的成立为标志。神经精神分析学体现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统一,对当代心理学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它为心理学研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解决思路,为心理学研究的未来提供了一种有发展前途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历史上的关羽并无绝伦超群之处。宋元以来,在统治者的提倡之下,关羽崇拜之风日盛,明清时期到达顶峰。宋元时期关羽形象的演变以及明清时期关羽形象的诠释与关羽崇拜之间具有错综复杂的关系。关羽崇拜及关羽形象的演变作为我们民族的精神文化现象,寄寓了社会不同阶层、不同人群的种种观念、向往和祈愿,承载了传统的道德伦理观念和价值观念,反映了我们民族的历史进程和文化演进的轨迹。  相似文献   

15.
精神分析的有效性如何和独具的主体性导致"精神分析是否是科学"这一问题的产生。从释梦过程可以看出,精神分析的主体性包括:释梦对象——梦的主体性和不确定性;释梦的双重主体性——分析家和分析者及其相互关系;象征的揭示——释梦方法中的主体选择。精神分析强烈而又复杂的主体性质,使之呈现不同于传统科学的特质。但是,正是这种特质,使精神分析成为更为独特的尊重和理解人的主体性的科学。  相似文献   

16.
英国小说家戴维·洛奇在小说《治疗》中把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主要理论基石——神经症、性与潜意识以及三重心理人格——化为文本故事层面和叙事层面的关学构成,成功把一种心理学学说转化为一则文学叙事。  相似文献   

17.
从探索豫剧新歌的概念界定,创新突破和倡导豫剧新歌的现实意义等要点出发,总结其基本特征和创作经验,以为古老传统的豫剧音乐的创新探索出一条新路,也为其他地方剧种新歌的创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上世纪九十年代在滁州学院琅琊校区附近发现明代滁州人于瑾墓。该墓墓志铭流落民间,颇具文物、文献价值。于瑾及其子于鏊墓志在传世明代别集中皆有收录,二人墓志铭反映父子交游等情况,并可据此订正若干史料错误。  相似文献   

19.
精神分析学说与新时期文学语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期中国社会和文化思想上的改革开放性质,使得精神分析学说得以传入并影响了相应文学语境。文学语境的变化,又造成文艺理论和文学创作诸多方面的现代性转换。文学语境还进一步改变了学界对精神分析理论的态度,拓展了理论研究的范围。  相似文献   

20.
李渔所作《怜香伴》传奇,首次将女同性恋题材搬演上戏曲舞台。作者通过对女同性恋者精神兴趣的体察与展现,为这类形象作了一次代言和辩护,并以东方式的圆融通达智慧,在超乎文本的意义上完成了对异性恋观念的解构与弥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