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金秋十月,解放军报2000年度(第九次)读报评报座谈会在京召开。  今年是解放军报建立评报组开展读报评报、读者信息反馈工作十周年。解放军报在全军各部队不同层次的读者群中建立的评报组,已经走过了十年的路程。这十年间我们的读者信息反馈网络有了较大的发展,读者信息反馈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对改进军报宣传起了较大的作用。我们可以自豪地说,评报组不愧为“群众办报的积极参与者,编辑部可靠的信息员,报纸质量忠实的监督哨,新闻改革得力的智囊团”。  读报评报座谈会上,评报组的同志们总结交流了开展读报评报、读者信息反馈…  相似文献   

2.
致读者《企业报评读》从今年第二期起,已对河南的《平顶山矿工报》《、四川的《铁道建设报》、江苏的《扬子报》、北京的《北京汽车报》、广东的《蛇口消息报》、北京的《一团火时报》进行了评说。从反馈情况看,编辑部开办这个栏目的构想是对的,同行们是支持的,读者是喜欢的。为此,请各企业报,特别是各位特约编委抽出百忙之暇都来评报,包括对自己的报和兄弟报的互评;各企业报如欲请专家评报的请给编辑部《企业报评读》专栏寄上若干期,并附一信提出评报的要求;寄来的评读稿件,请在信封左下角写上“企业报评读”字样;各位同行时已评过的报纸,有什么意见、建议敬请指出,共同研究,以使《企业报评读》专栏办得更好。编者  相似文献   

3.
况宏 《军事记者》2004,(11):67-67
9月20日至22日,解放军报社召开了2004年度读报评报座谈会。来自全军各军区、军兵种和武警所属部队、院校以及人武部、预备役部队的25个评报组的代表参加了座谈会。座谈会上,各评报组的代表认真交流了2004年度开展读报评报工作的经验,对2004年军报的宣传有针对性地进行了重点评议,并对如何改进军报宣传,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今春伊始,刚刚创刊5周年的北京法制报做出一项决定,报社要在广大读者中公开征聘特约评报员,让读者对该报指手画脚,评头论足。这使我感到新鲜,于是,我就对该报的一期报纸评了个“体无完肤”,整个报纸版面被我用红笔勾成了“大花脸”,其中有些意见简直是属“鸡蛋里挑骨头”之类。但报社“闻批评则喜”,毅然聘请我为特约评报员。在首次评报员座谈会上,我见到了该报总编  相似文献   

5.
今春伊始,刚刚创刊5周年的北京法制报做出一项决定,报社要在广大读者中公开征聘特约评报员,让读者对该报指手画脚,评头论足。这使我感到新鲜,于是,我就对该报的一期报纸评了个“体无完肤”,整个报纸版面被我用红笔勾成了“大花脸”,其中有些意见简直是属“鸡蛋里挑骨头”之类。但报社“闻批评则喜”,毅然聘请我为特约评报员。在首次评报员座谈会上,我见到了该报总编  相似文献   

6.
从新年度的第一期起,本刊将陆续介绍优秀评报月开展读报评报、信息反馈活动的片断,以表彰他们的奉献精神,让更多的读者了解他们的事迹。1995年晚秋,西南边题获自军分区驻地依然景色如春,烂漫的鲜花装点着山山岭岭。在这里召开的“解放军报第五次读报评报座谈会”上,北京军区某部评报组第3次被评为“先进评报组”。此时,曾经两次被评为“优秀评报员”的该部政治部主任刘春友,在众多代表赞许的目光中,倾诉着自己一片真情爱军报的缕缕情思……勤奋好学,钻研评报要领1991年,军报决定在基层设立评报组,点了这个部队的将。当时还是政…  相似文献   

7.
1995年10月25日,在云南蒙自军分区召开的“《解放军报》第五次读报评报座谈会”上,当解放军报社副总编辑刘书忱对第五次被评为先进评报组的石家庄陆军学院四中队评报组提出重点表扬时,与会代表那充满赞叹、羡慕、鼓励的目光不约而同地集中到一名年轻上尉的身上。他,就是《解放军报》优秀评报员、石家庄陆军学院四中队副队长──冯玉平。诚心自荐勇擎评报一杆旗为了及时了解和掌握全军官兵对军报宣传的反映,自1990年开始,《解放军报》陆续在全军部队不同层次的读者群中设立了20个评报点,石家庄陆军学院四小队评报组应运…  相似文献   

8.
2009年4月8日,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军事新闻传播系11队评报组收到了一封来自解放军报社通联部发来的贺信,庆祝他们创办的《我看军报》评报第100期顺利刊出。这个学员队(原为15队)评报组于1997年创办评报专刊《我看军报》,以刊物的形式向解放军报社反馈信息,开启了全军创办评报专刊的先河。  相似文献   

9.
金秋十月,收获的季节。解放军报第八次读报评报座谈会圆满结束。来自全军和武警部队的18个评报组的19位代表聚集一堂,总结1999年度读报评报。读者信息反馈工作,交流读报评报、读者信息反馈经验。1999年度,各评报组的同志们同往年一样,热心为军报尽义务,积极参与评报,及时反馈读者信息,为办好军报作出了新的贡献,读者信息反馈工作又有了新的发展。概括起来,有“三多”、“三强”的特点。先说说“三多”,即先进典型多了,评报形式多了,批评意见多了。1、先进典型多了。到目前,经过几番调整,我们仍然有20个评报组…  相似文献   

10.
前不久,《解放军报》社在成都召开了第7次读报评报总结表彰会,石家庄陆军学院一大队评报组再次榜上有名,从而成为全军唯一的连续七年的先进评报组。这个大队的读报评报工作何以取得如此显著的成绩?副大队长陈平一语道破“天机”:间渠哪得清如许,唯有“人才”活水来。评报组培养了人才,人才又促进了评报组的繁荣,这一良性循环的道理,使与会代表们深受启发。“辽眼”识才常言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军校更是如此。每年,大队都有一批写作骨干毕业走向部队,评报工作很容易出现“青黄不接”的局面。为保持评报工作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业余通讯员,过去我只限于写稿、读报,并不注重评报。现在却引起了我的重视。有一次,我见一家报纸上刊登了一则反映某单位充分利用库容的消息。文中提到这一单位“把商品一直堆放到屋顶。”我看后感到这种做法不符合商业仓储安全规定,危及人身、商品安全,觉得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于是随手写了一则《写稿不能顾此失彼》的评报稿件投给该报。这一稿件很快就在该报《读报与评报》栏上登出。从此引起了我对评报的兴趣。每天收到了报纸,我都是认真阅读,并且对一些问题抓得及时、切中时弊、表现手法新颖的新闻报道,在欣赏之余写点感想;对一些内容浮夸、浅薄、偏颇的稿件,站在读者  相似文献   

12.
评报是众多报社的一项正常业务活动,它对活跃报社的业务气氛,提高办报质量具有重要作用。但在有的报社,开展评报活动后反而失去了一种好的业务氛围。何至于此呢?笔者以为从另一方面来评一评评报工作也许能找到症结。评报要尽量对事不对人,以稿件为中心。评报人员主事要公正,不能有亲疏之分。如若亲我者,平庸之作不提出批评,疏我者,虽有佳作也不褒扬,那至少是于广泛提倡的创优工作不利。某地市报记者曾写一篇人物通讯,讲述一名镇长的业绩,对人物的赞美达到了相当高度。熟悉该镇长的一名老记者知道其存在以权谋私、作风粗暴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2009年到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新闻所读研究生后,笔者开始给华西都市报评报.这基于该报持续多年的一项制度.1999年,华西都市报开始聘请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社会科学院新闻所的研究生为其评报.目前,笔者已经写了上百篇报评,有些得到报社的采用.让新闻专业的研究生写报评,一个突出的优点是避免普通读者评报时的肤浅和偏激,也能矫正内部评报过于温和甚至不够客观的现象.  相似文献   

14.
12月23日至25日,解放军报召开2002年度读报评报座谈会,恳请基层官兵为办好解放军报献计献策。中宣部原新闻局局长、新闻阅评小组负责人刘祖禹参加座谈会并发表讲话,对军报在新时期积极贯彻“全党办报、群众办报”方针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参加这次座谈会的有来自陆、海、空、二炮、武警部队以及军队院校21个评报组的代表和4个特邀单位的代表。会前,代表们普遍采取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征求了所在单位的官兵对军报宣传的意见和建议。代表们普遍认为,解放军报2002年的宣传工作有声有色,成绩显著。一是“三个代表”宣传深入人…  相似文献   

15.
我是《常州日报》的通讯员,又是特约评报员。最近,围绕着怎样搞好市、县报的新闻改革,在家乡农村——漂阳县前马乡西芮村召开了一次农民、教师评论《常州日报》座谈会。现将发言整理如下: 芮平洲(前马乡西芮村会计):我们村上连小学在内,订  相似文献   

16.
在湖南日报墙头评报活动中,新添了一位热心人。他,就是省委常委刘正同志。刘正同志分管宣传工作后,于3月4月就写信给报社总编辑,信中说:报社的每日评报,是一种很好的活动。我想作为一个读者参加。今送上一篇评报小感,如认为可以,请列入评报墙,供参考。刘正同志这篇《要善于扩大战果》为题的评报小感指出:今日湖南日报第四版  相似文献   

17.
走上军报办公楼三楼楼梯口,迎面就可以看到楼道墙壁上的“评报栏”。在编辑部实习两个月来,给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这个“评报栏”了。因为这里看似平静,却时时充满着浓浓的“火药味”。每天,无论是报社领导、编辑记者,还是到报社帮助工作、送稿的通讯员,都会有意无意地在这里停住脚步,细细品味,“评头论足”,这似乎成了大家的一种习惯。评报作为提高办报质量和采编人员业务素质的一个重要环节,每一家报纸都相当重视。以前,我曾去过几家报社,也看过他们的评报栏,然而,真正像军报“评报栏”这样严肃认真,这样规模宏大,这样持之…  相似文献   

18.
言辞恳切议评报献计献策说扩版川报认真吸纳特约评报员意见阳春三月,鸟语花香。一年一届的川报特约评报员会于3月7日在成都召开。从省内各地来的20多位特约评报员,热情洋溢,畅谈四川日报今年扩版后的新气象,同时也为如何办好扩版后的四川日报献计献策。聘请特约评...  相似文献   

19.
由《温州侨乡报》和《温州时报》联合改名的《温州都市报》于7月1日正式和读者见面。 按照温州市委关于报业结构调整的精神,《温州侨乡报》和《温州时报》联合改名为《温  相似文献   

20.
也許用不着我来加添任何解釋,大家就可以从我將引述的一篇倫敦工人日报的报道中得到很深的教益:事实的邏輯是新聞的力量的泉源。下面就是倫敦工人日报关于“塞浦路斯时报”編輯被判罰款五十英鎊的报道的譯文: 【倫敦工人日报1957年1月7日消息】由于“塞浦路斯时报”刊載了一条倫敦“新聞紀事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