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强化群众观点,身入更要心入基层是新闻的源头活水,群众是新闻的第一主角.要增强稿件的可读性,必须强化群众路线、群众观点,学会用群众视角反映时代主题,带着感情接地气.身入是心入的前提,心入是新闻工作的根本.一些媒体的编辑记者走基层只满足于身入,没有心入,仅仅把"走转改"当作一项运动、一项任务,走马观花、浮光掠影,没有真正了解社情民意,没有加深与百姓的感情,没有认真总结鲜活的经验,没有深入思考解难题的法子,稿件仅仅把群众语言、一线场景当作报道的"靴"和"帽",给人的最大感觉就是假.这样的身入就失去了意义,等于空走一遭.  相似文献   

2.
在当今的社会背景下,越来越需要人们对如何在走基层的报道中进行深度信息挖掘的方法进行认真的思考。本文通过分析走入基层的基本方法,提出了"心"入群众、从多角度去分析"走基层"所报道事件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河北新闻网“我为群众办实事·民声直通车”新闻专栏发挥网络问政优势,推进主题报道走深走实;新闻报道贴近百姓,增强主题报道的感染力;构建多元传播场景,让主题报道入脑更入心。  相似文献   

4.
进入大数据时代,人们对数量的重视远远超过质量。为了"博眼球",有的信息做了"标题党",有的不惜牺牲新闻传播价值,甚至罔顾事实。三明电视台微信公众号从推出的第一天起,就致力于"走心",从题材选择,到标题设计,再到文本制作,无不与用户换位思考,通过"走心"实现"吸睛",这也为传统媒体在与新媒体融合过程中如何转型突破,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5.
如今,时代发展了,科技进步了,记者们的采编设备也跟着鸟枪换炮了,电话、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网络QQ都成了记者手中的"生产工具"。一些记者习惯于"秀才不出门,报道天下事";也有的虽然"身"入基层,但"心"未入基层,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心猿意  相似文献   

6.
《记者摇篮》2014,(7):3
以"读到的魅力"而深入广大读者之心的《新商报》,是大连报业集团麾下一张商经特色鲜明的都市报。为了提升新闻产品本身的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报纸的传播率和影响力,《新商报》自觉坚持"三贴近",深化"走转改",报道力戒"虚、长、空",切实追求"短、实、新",努力把经常"走"走出感情、坚持"转"转出真情、彻底"改"改出激情,并使之制度化常态化主体化,有力地推动了采编队伍的建设和新闻改革的创新。特别是2013年5  相似文献   

7.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今年的两会报道紧扣"走转改"活动,深入基层民众、关注民意民愿、突出反映基层民众和基层代表的声音,综合运用各种报道形式,打通各种媒介平台,凸显出非常强烈的"走基层"特色。仅从栏目名称看",走基层"成为今年两会报道栏目设置的重要抓手,在栏目名称中涵盖  相似文献   

8.
《西海固能够如期脱贫吗?》用翔实的调查记叙和采访语录,串联出一组"西海固脱贫答案",既有理性思考的严谨,又有感性表述的动人,具有"入情、入理、入脑、入心"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9.
钱卫星  许斐 《新闻实践》2011,(10):24-25
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中,诸暨日报关于“病坚强”柴水萍的报道,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烈反响,并受到浙报集团领导、诸暨市委书记的好评和批示肯定。在这次采访中,我们身入、心入,全方位深下去,全方位多角度采访,与报道对象心贴心,挖到了新闻“富矿”,做了一个成功的报道。  相似文献   

10.
记者的基础工作之一就是采访.采访既是记者深入实际的过程,又是对被采访对象认识思考的过程.换句话说,记者进行新闻采访活动,既需要"身入",身临其境,耳闻目睹;更需要"心入",对观察到的情况进行反复的、多角度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正>“新春走基层”活动是春节期间全国新闻媒体的统一规定动作。河南信阳日报在2024年“新春走基层”活动中,形式上,策划前置,做细选题;内容上,身入心入,做优采访;报道上,捕捉热点,融媒传播。一篇篇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报道,呈现出大别山革命老区人民群众欢乐祥和迎新春的喜人景象,彰显了媒体专业素养和责任感。  相似文献   

12.
朱芊 《国家图书馆学刊》2001,10(3):67-69,78
1.依据四版类目设置,确定"计算机犯罪"应分入"刑法分则"有关类目 研究计算机犯罪的著作不再靠入"D917犯罪学"以及"TP309(计算机)安全保密",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新刑法分入刑法分则有关类目.如<计算机犯罪的定罪与量刑>的类号是"D924.36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相似文献   

13.
基层是新闻报道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在全国新闻战线开展半年多来,各地媒体认真贯彻动员会议精神,组织采、编、播人员以各种形式开展"走转改"活动。寻找"活水"不难,难的是抓住"活鱼",写出鲜活报道,提升舆论引导能力。假若"走基层"仅仅是一句"口号",是一场"走秀",那么"走转改"活  相似文献   

14.
记者充其量是一个"无冕之王",要获得别人或社会的尊重,靠端架子是不行的,光靠牌子也不行.只有靠真本事,靠下苦功,写出让人看了说"行"的报道来,人家自然会给你正衣加冕,对你抱有应有的尊重.  相似文献   

15.
用心"走转改""走"出好新闻心系群众走基层。新闻报道首先要选题,"走基层"指明了记者的选题方向,也就是说基层在哪里,新闻的报道对象就在哪里。群众在哪里,基层就在哪里;走进群众就是走进基层。基于这样的认识,江西电视台新闻中心"走转改"新闻报道的选题集中在过去很少走、不愿走、走不了的"第一线",集中在党和政府希望、人民群众盼望记者  相似文献   

16.
《辽宁青年》践行"走、转、改"以来,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无论是采编人员的专业素质、职业形象、社会责任感的提升,还是期刊策划报道的特色、"辨识度",都赢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而更令人喜悦的是,我们在抓"走、转、改"的报道中,又探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深化这项工作的有效方法,从而让我们的策划报道"泥土常香",做出了深度、宽度和厚度,实现媒体与报道对象一同进步,共同成长、发展。下面就这个主题,删繁就简地介绍一下我们的做法、认识、触变和经验。  相似文献   

17.
自"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在新闻战线启动以来,新闻工作者脚下接地气,心中有底气,笔下添灵气,报道显生气,一时间"走转改"成为当下社会各阶层关注的热点话题。基层是新闻的富矿沃土,"走基层",单纯下去不是目的,而是要从基层获取鲜活的新闻素材,写出有影响力、有震撼力的报道。新闻工作者在"走转改"时,怎样才能  相似文献   

18.
深度报道是一种系统反映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深入挖掘和阐明事件的因果关系以揭示其实质和意义,追踪和探索其发展趋向的报道方式。深度报道因其报道内容的重要性及报道的深刻性而备受读者关注,产生的社会效果也较为明显。本人多年从事报纸新闻的采写,对如何采写深度报道有些点滴体会。搞好深度报道,要有踏实深入的采访作风,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习惯。在采访中,记者既要"身"入也要"心"入,要在具体的生活实际中进行深刻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沈剑定 《视听纵横》2007,(2):114-114
新农村建设的宣传报道要做到入耳入脑入心,必须跳出传统的报道模式,登高望远,关注宏观重大的、深层次和全局性的问题,准确地把握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实情,不拔高,不掩盖,从"三农"实际和发展趋势中准确定位新农村报道。必须寻求报道手法与观念的突破与创新,使新农村建设的舆论引导充满  相似文献   

20.
同寅协恭,和衷哉!——《尚书皋陶谟》六艺中的"书",是指文字、学识的修养,追求的是文武兼备。金庸《书剑恩仇录》所谓"携书弹剑走黄沙,瀚海天山处处家",无论媒体还是个人,事业的发展壮大靠的是文韬武略,需要"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