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青年作家张平创作的《抉择》之所以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的轰动效应,其主要原因不只是小说中所描写的令人魂魄颤栗的事实,更主要的是作家为老百姓立言的艺术追求,是作家所具有的强烈的现实性和人民性的创作思想,是作家对人民的命运、进而对党和国家的命运的深深忧患,以及融化于作品人物身上的作家内心的正义、道德与良知.  相似文献   

2.
有一句话说得好,干一行,爱一行。选择了教师这一行业,就需着眼长远,立足教育,筑牢自己的思想防线,坚守教书育人的理想信念、永恒爱心和道德良知。  相似文献   

3.
西方自然法或自然秩序理论以理性的普遍和内在论述奠定了个体平等和内在惩戒的原则。王阳明将孟子的良知内在说提升到天理的层面构成内在而普遍的道德理性。良知在孟子那里最高的构成法则是成为“天民”,从而确定了个体超越现实世俗价值的更高价值,王阳明既把它提升到“知天”层面又使它回归到个体,达成一切平等的内在可能性。儒家以“德”奠定人的先验平等,以“才”判定人的现实职业分途。个体良知的裁决具有个体性和普遍性的特征,但不是确定的普遍含义,只有公众良知的汇合、外显凝成公共理性才是天道的彰显,它的机制化则是公共理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坚守良知     
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是非之心即为良知,丧失了良知的才智比没有才智更糟。坚守良知,才不辱没自己的才智,才能坚守自己做人的灵魂。  相似文献   

5.
法治与良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健全的良各是真正的法治能够顺利地良性运作的社会心理基础法治的昌明要求社会活动主体形成与法治的精神实质相一致的,基于法律并以地法律的中卢诚为核心的法治良知。法治的推行必须以个人,社会和国家(政府)这些基本的社会活动主体具备起码的良知为前提条件与人格保障。  相似文献   

6.
20多年来,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峥嵘进程和历史成效已经证明。素质教育是世纪之交世界教育最伟大的改革和创造,是基于中国国情和全球视野主动解决教育问题的举国行动。是依靠民族智慧和国家力量来推进的教育思想创新、教育理论创新和教育行为创新。  相似文献   

7.
道德正义和法律正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义最初作为一种普遍的道德价值被追求,后来在分化的社会中获得各种表征,由此思想史中出现了对正义的各种呼唤:政治的、经济的、法律的和综合的正义。在现代社会的正义舞台上,法律正义是前台的主角,道德正义是后台的导演。道德正义与法律正义的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关系可以被总括为道德正义先于、大于和高于法律正义。具体说来,道德正义为法律正义奠定基础,规定范围,和提供标准,而法律正义使道德正义获得部分的保障,得以具体的实施,和立足现实的土壤;道德正义与法律正义在历史的和理论的次序、逻辑外延、理论地位、实现方式等方面皆有差异,并且两者之间存在着实际上的不一致甚至冲突。逐渐弥合道德正义与法律正义之间的裂缝是现代社会的一种理想,法律的道德化和道德的法律化是实现这一理想的两条相辅相成的途径。但是法律的道德化应避免不切实际的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之泛滥,而道德的法律化应防杜不合时宜的禁欲主义和专制主义之泛起  相似文献   

8.
勇敢、善良和富有同情心是心灵的习性,这种心灵的习性界定了一个人的良知,并决定其在面对他人受到伤害时将做出怎样的反应。培养学生具有这样的心灵习性,具有良知,使他们成为“为了所有人的自由和公正”的坚定倡导者。是学校的使命。注重培养学生良知的学校应当竭力帮助学生寻找生活的意义和真谛,同时教给他们为维护民主社会中的大众利益而应当遵守的公民准则和应当具备的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9.
"良知说"是王阳明心学思想体系的核心,它把道德基础从外在的天理内化到人的本心,凸现道德实践过程中的主体性、自觉性和能动性。致良知,从道德实践活动和道德修养的角度,体现着主体性道德精神。  相似文献   

10.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正义行为与非正义行为的内涵;明确实施正义行为,不做非正义的事,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了解公平与正义的区别与联系,正义的制度是公平的支持和保障,正义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明确做有正义感的人的具体目标;理解正义要求每一个人都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能辨别正义和非正义行为,培养具有分辨正义行为与非正义行为的认知能力,自觉维护正义的实际行动能力。  相似文献   

11.
儒家哲学所追求的人生理想是要达到“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道德境界,认为达到这一境界则宇宙太和,社会大同,理想人格得到完美实现。从先秦到宋明,儒家学者于此孜孜以求。王阳明在前辈理论的基础上提出“致良知”的理论,认为良知既是人心的本然状态,又具有道德判断的能力,无所不在,超越时空,因此,充分发展人的良知,使其充塞流行,便可廓然大公,达到同天地的境界,实现理想的人格。  相似文献   

12.
陈华 《初中生》2009,(9):60-61
他是位大师级的作家,著作等身;他在20世纪50年代就主动放弃工资;他还是一位辛勤耕耘了半个多世纪的编辑出版家;他发现和提携过的文学新人不计其数。他只想帮人,不愿害人——这在今天看来不过是人性的底线,但在“运动”频繁发生的年代,在底线之上做人其实也非易事。  相似文献   

13.
唐传奇<李娃传>中,李娃始而引诱郑生上门,继而设计弃逐郑生,其间纯粹是职业行为,决不存在爱情;郑生濒于绝境,李娃毅然伸出援手,是她在良知复苏、人性觉醒下的道德赎罪行为,而不是"爱情的死灰复燃";李娃救助郑生只希望使郑生重返上流社会,以圆满完成道德赎罪,而不是"勇敢追求幸福爱情和美满婚姻".  相似文献   

14.
金岳霖与牟宗三都较为系统地建构了一个"外王"体系,前者以新实在论为基础建立了严密的知识本体论,后者以"良知自我坎陷"打通"执的存有"与"无执的存有"两层界域,转而开出科学与民主.这两种路径相较而言,前者更为适合中国哲学的现代发展.  相似文献   

15.
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制度是其实现的根本保证,但仅仅从制度上保证它的实现是远远不够的。“致良知”说是王阳明学说的核心和基础,“致良知”通过主体品质的修养,把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内化为人的德性,形成一个人内在的自觉。良知是实现公平正义的基础。二者辩证结合,公平正义才能真正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6.
法律、道德与正义这一经典问题,在法学界不断引起人们的关注、讨论。而英国新分析法学派代表人物哈特也把它列入对法学本性思索所必须解决的三个争论点之一,其对此争论点的分析阐述在法学界影响深远,生命力持久。  相似文献   

17.
正义是人类最基本、最崇高的价值追求,是一个人最重要的道德情感素养,是国家政治法律制度的基础。正义最基本的含义是平等、公平和公正。正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正义观念和正义感。结合中国社会现实,加强正义教育和正义感的培养更有其重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8.
良知是王阳明最重要的思想,良知思想源于王阳明独特的精神气质和生活经验。王阳明良知思想的内容是不可模仿的,形式则是可模仿的。本文从良知质量与数量、良知与致良知、良知的现在与历史、良知独知与共知四方面论述良知概念的二重性质,说明良知的限度。  相似文献   

19.
拷问良知     
吴铭 《家教指南》2007,(3):56-58
王绍臣,是安徽省泗县的一位农民,今年57岁。年轻时当过兵,1973年复员回家,结婚生子,相继有3女1子。  相似文献   

20.
谈良知     
一百年前,人们在亚马逊河两岸砍伐树木时,发现一种十分奇怪的现象:在电锯的轰鸣声中,所有的动物都逃离了,唯有一种叫树虎的动物没有走。据记载,树虎是非常怕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