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药防误区     
常常听到不少老年人抱怨:"医生开的药吃了一点儿也不见好。"或者是"XX药我吃了根本就没效……"其实,服药后疗效不佳的原因有很多,剔除误诊、假药等因素,患者服药不当是主要的原因之一。生活中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况:用药瞒医生生病就医时,应该主动告诉医生以前用过什么药?现在正在用什么药?用这些药物治疗时出现过哪些副反应?这些都有助于医生选择药  相似文献   

2.
<正>一个人做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做医生并不难,难的是做一个德才兼备的医生;医生对一个病人认真负责并不难,难的是对每一个病人都认真负责;一个人要学点知识并不难,难的是日积月累,永不停息;做医生要保住自己的"安全"并不难,难的是为了病人安全而抛弃自己的安全。而周联生就是这样一位愿置自己于各种"危难"情况的好人、好医生,在从事近30年的神经内科医生以来,他不畏艰难困苦让无数脑梗塞、脑血栓、中风等病人重燃生命之火,用仁心仁术成就了一代仁医。今天,让我们走近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徐州市第一人  相似文献   

3.
在伦琴发现X射线之前,医生只能从病人体表的迹象来看病。但即使是X射线检查,也只能通过它间接"捕风捉影"。自从上世纪30年代有了内镜检查后,医生能对整个内脏进行完全彻底的检查,让他们从此"眼见为实",一扫过去的检查"死角"。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医患纠纷备受瞩目。在中国古代同样存在医患关系不和谐的现象,因医疗事故引发的医患纠纷在史籍中多有记载。那么,中国古代是如何处理医患纠纷的?古代医生的自我保护生老病死是一种自然规律,因而医患关系古已有之。古代医生同样强调医德的重要性,对待患者讲究一个"仁"。古人认为,"医乃仁术","仁术"要求医生重视每一位病人的生  相似文献   

5.
绩效付费管理是采用符合人道精神的个性治疗研究,鼓励医生与患者达成实验性治疗协议并按照结果导向,将患者的康复结果作为绩效付费支付依据。这种付费方法是在定额预付费制度基础上改良。"按照绩效付费"引导医生将工作重点放在积极创造康复结果上;"定额上不封顶"用直接经济利益奖励有效技术应用。"结构化费用分配"让医生从高效率获得利益奖励。"引入强制性双向保险"增加医患信任减少医患矛盾;"导入第三方评价机制"改变科研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现状,调配国家中医科研主力扶持民间中医药技术实践。  相似文献   

6.
《科学生活》2010,(10):28-29
"当你生病了,《看中医还是看西医》?医生开了方,《是药,是水,还是毒》?你可千万要小心,《别让医生骗了你》啊,所以《求医不如求已》。马悦凌既然教了大家《不生病的智慧》,何不《做自己的医生》?最好《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一位网友对前段时间流行的养生书籍进行调侃。这不仅折射出当下的养生乱象,也反映出医疗与保健的严重脱节:病人到医院看病,只能得到医生的治疗而无法开到与治疗息息相关的保健"处方"。随着一个个所谓的"养生专家"走下神坛,我们不禁要问:"专家"不可信,网络不敢信,我们究竟该到何处咨询我们的营养健康问题呢,到底该怎么吃才最健康呢?怎样才能做到"治"与"疗"相结合?  相似文献   

7.
<正>编者导读关于意大利外科医生要和中国医生团队合作,进行世界首例"换头术"的消息还余温未消,重庆女作家杜虹生前决定把自己大脑冷冻,以便将来进行大脑移植"复活"的新闻又引起了各方关注。那么,对于"换头术",当事方怎么说,别的人又怎么看?科技日报社驻黑龙江记者站记者李丽云等人,曾当面采访当事的意大利外科医生塞尔吉奥·卡纳维洛及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任晓平医生,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换头术"已在动物中试验  相似文献   

8.
《青海科技》2015,(2):62-64
<正>救死扶伤的医生本该受到患者的尊重和爱戴,但近期患者和家属"仇视"医生、伤害医护人员的事件时有发生。相比之下,国外医生则是收入很高、最受尊重的职业,他们在解决医患矛盾上有很多好方法值得借鉴。美国/装备金属探测仪,防止凶器入内在美国,医患纠纷曾经同样是困扰医院和医护人员的社会问题。2001年美国护士学会网上调查发现,此前一年中,17%的护士曾遭受暴力攻击,57%的护士被威吓或辱骂。针对医生的暴力事件虽然罕见,但由于美国枪支管理较为宽松,一旦发生往往就是"真刀真枪"的恶性事件。对此,美国主要采取的办法是,一方面强化制度和立法,另一方面是加强医院管理。  相似文献   

9.
隽武 《科学生活》2010,(10):79-81
今年8月4日,谷歌宣布将停止其即时通信和在线协助工具"谷歌波浪"(GoogleWave)的运营发展。这似乎只是谷歌公司的一个内部业务决定,但却引发了美国医疗信息化行业的激烈讨论,人们纷纷在问:"谷歌医生"会下岗吗?"谷歌医生"是谁?这是怎么一回事?  相似文献   

10.
正近日,长沙的李女士总感觉双耳瘙痒难耐,甚至耳闷、耳朵堵得厉害。去医院耳鼻喉科就诊时,医生发现李女士双耳外耳道壁及鼓膜布满了一层厚厚的白苔,上面附着灰褐色的绒毛状物,被诊断为真菌性外耳道炎。"这个疾病可以理解为,你的耳朵得了脚气。"医生向李女士解释。医生称,李女士经常去足浴中心采耳,这可能是感染脚气的最大诱因。正所谓"掏耳一时爽,后果不堪想"。  相似文献   

11.
童言无忌     
正难得进步一天,老师提出的所有问题王英都回答得很正确。老师对此非常满意:"王英,你最近上补习班了吗?进步很大呀!""没有,只是我家的电视机这几个星期一直在维修。"王英说。换医生一个小男孩被妈妈带到医院看病,医生为了让小男孩不那么紧张,就指着他的耳朵逗他:"小朋友,这是你的鼻子吗?"小男孩看了看医生,转过头很严肃地对妈妈说:"妈妈,我们需要换一个医生。"  相似文献   

12.
正2015年10月3日凌晨,国际医疗救援组织"无国界医生"位于阿富汗北部城市昆都士的创伤中心遭到美军的空袭轰炸,造成了22人死亡,其中有12人为"无国界医生"组织的成员。事件发生后国际社会极为关注,无国界医生更是成为此次事件关注的焦点。长期留守在中东地区的无国界医生本着"生命平等,医者无界"的原则一直致力于救助由于战争所造成的病患,在中东乃至世界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应该有安全的工作环境,其人身安全应该得到保障,但事实并非如此。"昆都士事  相似文献   

13.
基于当下中国医疗现实,由于高强度的职业劳动、巨大的职业压力及媒体的导向造成临床医生的情感素养被严重遮蔽,医患关系日益紧张。叙事医学是临床医生情感素养提升的有效实践探索,对医患关系具有促进作用。基于此,未来医患关系将要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从"健康利益共同体"走向"情感共同体"。  相似文献   

14.
正起初,手术室的医务人员都身着白色制服。直到有一天,一个医生发现将视线从红色的血液转向白色制服时,一下子看不清东西。在手术的大多数时间里,医生的视野里是血红的一片。人体内每个器官红色的程度深浅不一,随着手术的推进,眼睛对红色的分辨能力会减弱,最终造成"过饱和"现象,医生无法识别出各个部位之  相似文献   

15.
<正>患者康复后,对医生的点赞是真挚的、发自内心的。或许在程留芳看来,医生更应该为患者的康复点赞。因为,疾病的驱除,既是患者对医院、对医生的信任与倚重,也见证着其与病魔抗争、争取康复的"光荣之旅"。为患者治好病,程留芳尽到了本分,但于患者而言,却是高尚医德与卓越医术的演绎……  相似文献   

16.
科技短波     
正海外传真一支"笔"就能发现癌组织医生给癌症患者动手术时,把一支外形像笔的装置放在手术部位,就能迅速知道哪些是需要切除的癌组织,哪些是需要保留的正常组织。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校区一个跨学科研究团队在最新一期《科学转化医学》杂志上介绍了他们研制的这种先进设备。医生做手术时用这只"笔"把一滴水注入目标组织,  相似文献   

17.
张祖 《知识窗》2002,(5):16-17
1987年,瑞士一则"男人大脑女人身"的新闻轰动世界:瑞士街头发生车祸,一男一女身受重伤,被送往医院急救.男子是银行职员,他的内脏和四肢已全部损坏,只有大脑器官尚可通过手术移植到别处.女子是一位芭蕾舞演员,她处于大脑死亡状态.鉴于此,医生们经过深思熟虑后,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方案,将男子的大脑移植到女子的头颅中去.医生将细如蛛丝的神经纤维一根一根连接起来,手术的精细,可谓举世无双.医生们将古老的"改头换面"科幻变成了现实.  相似文献   

18.
正在军旅浩大的科学队伍中,医生是个"踏着生死线行进"的特殊方阵,以希波克拉底誓言为宗旨,以活世寿人、救死扶伤为传统,几百年的身体力行和率先垂范,让医生几乎在各国民意中都成为备受尊敬的职业。"舍身喂蚊"的人黄热病曾经是人类历史上最可怕的瘟疫。1793年夏天,美国当时的首都费城迎来一批加勒比难民,此后引发了大规模黄热病蔓延。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 旨在探究问诊类医疗APP用户信任的影响因素,提炼出对运营和管理具有积极意义的意见和建议。[方法/过程] 在整合信任建立模型和声誉二维评估模型的基础上,从过程、制度和特征的多维视角出发,分析影响问诊类移动医疗APP用户信任的因素,提出研究假设并构建研究模型。实证研究部分,采用"日志追踪+调查问卷"的规范性实验方法,选取"春雨医生"移动医疗APP的用户为实验者,收集了280份有效数据并利用SmartPLS2.0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结论] 医生认知声誉和医院认知声誉正向影响患者对医生的信任;APP认知声誉显著促进患者对医疗APP的信任。感知医生认证正向影响医生信任;感知APP监管正向影响患者对医生和APP的信任;患者对医生的信任促进对移动医疗APP的信任。信息质量显著促进患者对APP的信任。  相似文献   

20.
10年后,我们在国内的医院看病时,一个医生很可能同时开出2张甚至更多的药方。一张和现在的没什么差别,是针对病人所患病症开的治疗处方,比如拉肚子就对症下药开一些消炎、止泻或助消化类处方;另一张则是一纸"预言书",医生能"看"到病人今后可能患什么病,然后还能给出预防措施,指导他如何生活、如何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