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问题缓起我国在80年代中期,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300多美元,排位于世界100位以后,在1984年的23届奥运会上我国却取得了金牌数第4,奖牌数第5的好成绩,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导致体育理论界在讨论体育与经济的关系时产生了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体育在与经济基本同步发展的情况下可以超前发展或局部超前发展。(以下简称“体育超前”)这种提法是否准确,本文拟作下述分析。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法,由体育美学的视角审视阳光体育,从"阳光体育"的身体健康美,"阳光体育"的游戏运动美,"阳光体育"的精神品格美,"阳光体育"的人文和谐美等方面,研究探讨"阳光体育"的体育美学内涵。  相似文献   

3.
“阳光体育”内涵与发展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阳光体育"的内涵进行研究与探讨,从加强"阳光体育"在学校体育和增强我国国民体质的作用人手,对现阶段我国各级学校中开展的"阳光体育"进行研究,旨在深入剖析"阳光体育"的深刻含义、发展中的各种有利和不利因素,对"阳光体育"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从文化学的视角探讨了体育消费文化的内涵、结构和特征。结果表明:体育消费文化不仅是一种体育经济意义上向文化过度的折射,而且有其文化内在的结构性,其特征表现为时代性、差异性、共同性、传承性和审美性。  相似文献   

5.
论“体育人”的哲学内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人”、“电视人”等概念的提出和体育实践为“体育人”的提出提供了条件。历史上的“体育人”具有运动和体育、技术和科学、体力和智力等内在矛盾。“体育人”在当前中国体育分析中是一块理论基石,现代中国“体育人”的特征表现为:社会效益和体育效益、身体素质和精神力量、专业教育与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6.
“体育社会化”是促进整个社会高度文明的重要标志,是通过具有强烈体育意识的人所组成的“体育亚社会”,反作用于其它社会层面,促进社会的协调发展。然而,当前社会中许多人对“体育社会化”认识模糊,如不能及时转变,则直接影响“体育社会化”的氛围形成,进而影响到社会精神文明的实现和协调发展的步伐,本文对“体育社会化”的内涵及若干认识误区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7.
体育科学研究必须以问题为中心,依据问题的需要,内在化选择、转化、创造方法,而不是把方法放在第一位,把问题放在第二位,使问题适合于自己掌握的方法,无视问题的方法的内在决定性,这必然导致体育科学研究走入误区,只有以问题为中心,从问题出发,才能在体育科学研究中,真正知道需要什么方法,如何运用方法,从而真正使我们体会到“方法的每一次跃进”都仿佛使“我们上升了一级阶梯”。  相似文献   

8.
所谓体育科学研究的“方法中心”倾向是指:研究者在体育科学研究的过程中不由自主地把方法放在第一位,而把问题放在第二位,使问题适合于自己掌握的方法,无视问题对方法的内在决定性。他们过于关心方法,而忽视本领域的关键问题,忽视了在对体育问题及其境况深入分析、探讨的过程之中,依据问题的需要,内在化地选择、转化。创造方法。由于对  相似文献   

9.
张宇  罗雯  李艳翎 《体育与科学》2012,33(1):104-106
符号消费正成为体育消费的重要内容,而且基于符号消费的体育消费将不同人群清晰地定格在不同阶层上.本文一方面探讨了体育消费中的符号消费,另一方面探讨了基于符号消费的体育消费所带来的社会分层,最后分析了符号消费及其消费分层对体育消费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竞技体育“举国体制”是发展我国竞技体育事业的一项重要的带有根本性的体育制度。这项行之有效的制度,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创造体育事业的辉煌成就发挥了主要作用,也是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道路的重要内容。新中国建立以来的50多年间,我国运动员在奥运会、世界锦标赛、世界杯赛上共夺得世界冠军1608个,创超世界纪录1087次(截止到2002年底),成为世界竞技体育大国,在国际上享有崇高的地位,为我国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起到了重要作用。 我国实行竞技体育“举国体制”有其历史和现实的必然性。竞技体育是人类挑战自身身体极限的社会活动,它不仅要求从  相似文献   

11.
第四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于1992年10月7日至12日在山东省潍坊市举行,本届大会共入选会议报告论文269篇,书面交流论文269篇。其中学校体育学科报告论文33篇、书面交流论文34篇。本届大会共评选出优秀论文26篇,学校体育学科中潘志琛的"我国新时期学校体育思想变革与发展初探"、张洪潭的"赋值评估体育课评说"、庄弼等的"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效益评估体系的研究"等三篇被评为优秀论文。本刊从这期起陆续摘编有关论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体育教学具有直观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即从感觉开始,建立清晰的运动表象;以心理活动为中继,启发学生进行积极思维;以肌肉的效应活动为终结。让学生经过反复练习,掌握动作技能。所以,要“精讲多练”。但长期来人们教学中过分强调身体练习的数量和时间,比较注意外部运动形式的表现,而忽视体育基本知识对实践的指导,这实际是以运动训练代替体育课的教学。这种单纯多练的教学法,总是和片面地理解“精讲多练”分不开的。它导致学生处于被动的机械记忆和机械模仿  相似文献   

13.
“养生体育”是由““养生”与“体育”两个词构成的,分别代表着两个概念。从两个概念的本质规定上看,“养生体育”显然存在着“同义反复”的错误。因为,“养生”一词是我国古代对人们养护生命、促进健康长寿活动的概括表达,也称作卫生、保生、摄生、道生等。而“体育”一词的使用在我国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事。体育一词在含义的解释上虽然有一个演化过程,但增强体质、使人健康长寿的思想一直是我国体育理论界所公认的体育的根本属性之一。如我国的体育理论教科书中写道:“体育(广义的,亦称体育运动)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为目的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作为广义体育组成部分的竞技运动、狭义体育、身体锻炼和身体娱乐,它们虽在具体目的、内容、形式和手段方面有所差异,但其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即增强体质,促进人们健康水平的提高。所以,在最终目的这一层次上讲,“体育”与“养生”是不存在差异的。将“养生”与“体育”两词连用,显然是同义反复。  相似文献   

14.
试析中国三十年代的“土洋体育之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图通过对发生于中国三十年代“土洋体育之争”的分析,进一步探讨中国近代体育发展特色和规律性,以丰富中国体育史的研究成果,并为今天的体育事业提供某些历史借鉴。本文主要是在查阅有关历史资料和调查访问旧中国体育工作者的基础上进行研究探讨。经过整理资料、分析讨论,得出以下主要结论:“土洋体育之争”是中国近代体育史上不可避免的一场思想论争;争论的结果使中国传统体育与西方体育由抵牾走向融合。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主要以“人才”的概念、内涵、外延和分类为切入点,从而对“体育人才”的概念、内涵、外延和分类进行更深入的探讨。明确提出了“体育人才”的概念、内涵、外延及其分类。旨在为进一步对“体育人才”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我国体育消费的内涵、影响因素及其特点研究   总被引:38,自引:3,他引:38  
从世纪之交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和整体消费水平发展趋势的视角,对我国世纪之交体育消费的内涵、影响因素及其特点作了探索。为我国体育市场的开拓,体育产业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阳光体育”的内涵及时代意义解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阳光体育"的内涵与特征进行阐述,旨在深入剖析"阳光体育"的深刻含义及时代意义,然后对"阳光体育"的开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体育师友》2018,(2):23-24
教育部组织"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以下简称优课),为教师提供自我展示和自主学习的平台,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推进信息技术和数字教育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合理应用、深度融合。通过对体育优课的内涵认知,阐述了体育优课实践中的组织形式与操作策略,以期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体育"一词作为外来词,其外延和内涵一直在不断丰富和发展,但是其仍是学术界争议和研究的热点。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等方法对我国"211工程"重点院校中体育院系的称谓和体育类核心期刊刊名中涉及的"体育"一词进行调查,并与其相应的英文翻译进行对比,进而分析被国内统一翻译为"体育"一词英译背后的不同内涵。调查分析显示,无论是在高校还是期刊中其名称的叫法上显得过于单一,并且大量使用"体育"一词,其对应的英文名称也仅局限于"Sport"和"Physical Education"两个词,且用法不尽相同。从中文名称的单一化表达到英文名称差异中显现的统一,这样的结论值得我们思考,随着"体育"一词外延的无限扩大,它已经承载了过多的重量,我国"体育"应该寻找更为宏大的词语承担起日益广义的"体育"概念。  相似文献   

20.
体育消费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方法.研究认为,随着消费由单一的物质消费向多元的文化、社会心理和身份象征的功能转化,体育消费的符号性特征日益凸显,实用性逐渐退位.体育消费不但是经济意义上的消费者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的过程,也成为了建构个人社会认同与自我认同的媒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