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代墓志文中文字异体俗讹现象十分突出,用典特别是生僻典故的使用以及文字泐蚀等因素都会影响铭文的正确释读。已整理的宋代墓志文献中,文字误读缺脱、误解典故等现象比较严重,不利于文献材料的科学利用和研究。具体校释宋代墓志中“煜赫”、“未入”、“银艾”、“引各”四个俗讹语词,以期为石刻文献整理提供帮助,为汉语汉字史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唐《班繇及妻李氏墓志》的释文用现代简化字隶定并刊在《文博》2013年02期上,但释文有颇多可商之处,本文共列举了13处,主要分为三类:一,文字误释;二,文字漏释;三,标点刊正。  相似文献   

3.
唐《陈晖墓志》释文中有大量文字讹误,实为未通典故、误释异体字、未识字形等原因造成。结合历史文献及墓志拓片,纠正其讹误之处,指出释读错误原因,避免以讹传讹,以便使这通宝贵材料得到科学利用。  相似文献   

4.
《洛阳新获墓志续编》一书为文字、历史、文学、书法等相关专业的研究者提供了重要资料,其后的释文为研究者阅读和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然而,这些释文仍存在标点错误、缺字、误读、以后世通行字代替碑上原字等缺憾。对释文的错误进行校补,不仅可为学习者或研究者提供更为精确的释文,而且可为再版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5.
唐代墓志属于重要的出土文献,准确释读和科学整理是研究的基础。近两年新刊唐代墓志录文存在不少异体字未识或误辨问题,严重影响材料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综合运用文字学、碑刻学等学科知识,结合石刻文字变异规律,深入考辨新刊布三方唐代墓志中的"■"、■""、"■"、"■"、"■"、"■"、"■"等误释异体字和"■"、"■"等缺释异体字,既可为这些墓志材料的有效利用提供帮助,亦可为后续碑刻文献整理提供参考,为石刻异体字及汉字史研究提供实证材料。  相似文献   

6.
《全唐文补遗》汇聚了近年来新发现的唐五代墓志、石幢文等文献资料,其中绝大多数为《全唐文》所未收,行文采用繁体竖排、新式标点,并以按语的形式作了简要的校注,为研究唐五代历史文化等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笔者研读了《全唐文补遗》第八辑(三秦出版社2005年版),并就其文字校勘提出商榷意见,以期对于石刻文献等古籍的整理与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周绍良先生主编的《唐代墓志汇编》,给学界提供了一份研究唐代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宝贵资料。但近来笔者阅读此书,仔细核对相关拓片,发现其释文仍有疏漏之处,主要有文字可识而未释,文字误释等,特予补正。  相似文献   

8.
从训诂学的角度,结合俗文字和墓志文献特点如用典、对仗等知识,对《唐代墓志汇编续集》在文字释读方面存在的一些疏漏和不足提出商榷意见并进行一些补充论证,以期有助于阅读和利用该墓志文献,进一步发挥其对唐代历史文化研究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五代墓志汇考》一书对五代墓志做出穷尽性收集整理,对五代研究特别是历史方面的研究提供重要的资料补充,其价值不言而喻。但疏误之处难免,对其存在的误释、漏释、脱文、标点失当等问题略作考案,刊正其失并略呈数例于下,祈请著者及诸方家指教。  相似文献   

10.
墓志作为一种重要的出土文献,越来越受到学界重视,我们在认真阅读《全唐文补遗》第六辑收录的墓志文献时,发现其在校勘、标点方面存在着一些可商之处,在对照拓片、研读录文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文字学、词汇学等方面的知识,列举其数例,分条校补,敷衍成文,希望对有助-y-~_升《全唐文补遗》的使用价值,并对唐五代墓志整理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无标点文字运用的条件、范围和量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标点文字运用的条件、范围和量度曹德和一80年代以来,我国不少中青年作家在写作中尝试运用无标点文字修辞方式。所谓无标点文字,指的是作品中某些语段本该用点号而不用,并不是象五四以前的书面语通篇不加标点。有人说无标点文字把标点的修辞作用扫荡一空,批评过了...  相似文献   

12.
栾玉皎 《文教资料》2012,(27):27-30
出土墓志作为研究古代语言文字、社会风俗、历史事件等的第一手材料,日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其释文作为研究墓志内容的基础,显得尤为重要。但由于出土墓志数量繁多,释文中文字难免有些讹误,给研究者带来不少麻烦。本文试以《新中国出土墓志.上海卷》收录墓志为研究对象,对其释文提出自己的一些意见,希望在刊误的基础上对墓志的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蒋琼 《现代语文》2006,(10):113-114
标点不同于文字.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而标点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任何文字都是音、形、义的统一体,而标点,只有形体,只能表示停顿、语气和词语的特殊意义,且一般说来是没有声音的.但发展到今天,某些标点在一定的语言环境里,具有一般的词汇意义,兼有了部分文字的功能,有时必须读出声音,才能达其意.  相似文献   

14.
《文物》近几年刊布了部分新出土墓志,为历史和文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材料。其中有些墓志释文存在文字误释、句读错误等疏漏之处。现选择其中6篇墓志,结合拓本和相关文献,对其进行校正,以便大家更加准确地利用。  相似文献   

15.
藏石于千唐志斋的唐天授三年《李文疑墓志》文字错讹、衍脱极多,与墓志严肃凝重的文体特征不合;墓志中郡县关系混乱;志主官阶品级不明;志主名讳、世系和子嗣等重要信息缺失。应为一通伪志石。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出土墓志·陕西卷》释文存在不足,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误释形近字,包括未明典故而误释、未明普通词语而误释、未审语法而误释;二是误释异体字,包括未识构件讹混规律而误释、误套构件讹混规律而误释、未解类化字规律而误释;三是不辨同形字。从表层看,这些问题是文字问题;从深层看,既有文字问题,也有语言、文化、历史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点校本存在未被方家论及的人名、地名标点问题八例:人名未标示例;人名与地名混标例;人名与文中文字混标例;两人名误标为一人名例;一人名误标为两人名例;地名未标示例;地名与文中文字混标例;两地名误标为一地名例。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冉牟墓志与好太王碑的书体、风格及与中原文字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考证,认为冉牟墓志属行楷书体;冉牟墓志与好太王碑相比照,“好碑”在前,“冉志”在后,从好太王碑到冉牟墓志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这一过程也反映了高句丽与中原在文化上存在着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9.
《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点校本存在未被方家论及的人名、地名标点问题八例:人名未标示例;人名与地名混标例;人名与文中文字混标例;两人名误标为一人名例;一人名误标为两人名例;地名未标示例;地名与文中文字混标例;两地名误标为一地名例.  相似文献   

20.
“无标点文字”面面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0.“无标点文字” 0.1 80年代中国文坛在书面形式上出现一种新的品种,新的样式一一“无标点文字”.所谓“无标点文字”大致包括三种情况. 第一种是通篇(只限于短文)不用一个标点符号.这类文字至今尚属罕见.据说台湾有一位作家写了一封情书,长达五百字,不分段,不加标点,他认为“爱,没有标点符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