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马林 《宁夏教育》2002,(10):21-22
1999年7月,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作出了一项重大发展战略性调整——高校扩招,即由原定130万人增加到160万人。在此基础上,2000年扩招到220.6万人,2001年扩招到250万人以上,年递增率分别为48.1%、38%、l3.3%。与之相适应,我区普通高校1999年招生规模由原定的3200人增加到3700人,2000年增加到6000人,2001年又增加到8550人,  相似文献   

2.
3.
本文从影响我国高校扩招政策的因素、高校扩招造成的社会心理影响、对我国高校扩招政策的建议三方面入手,阐述了作者由近几年的高校扩招政策引发的点滴思考.  相似文献   

4.
用科学发展观正确解决高校的分类定位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缺乏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我国高等教育在目标定位方面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在规模定位上,存在越大越好的倾向,多校区大学、万人大学越来越多;在类型定位上,存在重普高轻高职,重学术型轻应用型;在层次定位上,存在层层攀高,中专要升大专、大专要升本科,刚升为本科就要招研究生;在学科定位上,存在求多求全,不顾自身条件和实际需求,盲目地向多学科、综合性大学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回顾1999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扩招情况和扩招后的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高校扩招中制约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提出了解决高校扩招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以科学的发展观对待高校扩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9年开始的高校扩招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发展,为经济增长增添了新的亮点。伴随扩招所引发的教学质量、学生管理等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关注。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以科学的发展观作指导,增加财政投入,强化质量意识,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转变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7.
高校扩招的政策过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政策作为社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政策的制定、政策的实施、政策的效果,针对效果进行的调整应当形成一种循环.以社会政策过程研究的思路审视高校扩招的政策制定、实施与结果评价,就会发现存在诸多的问题:政策制定的过程过于仓促,政策实施的过程数量先行,结果对经济拉动的目的并没有达到,且对入学机会的平等性、教育质量、就业问题都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因而政策还有诸多方面需要调整与改善.保证政策过程的针对性、合理性和有效性,是必然要考虑的问题.扩招政策在考虑经济效益的同时,要考虑教育自身的规律,还应当充分考虑其社会效益.所有的教育政策都是社会选择.政策的设计、实施、评价及自我调适是一个完整而又循环上升的选择过程.  相似文献   

8.
试论我国高校扩招与大学生就业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通过回顾1999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扩招情况和扩招后的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高校扩招中制约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提出了解决高校扩招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扩招后我国高校办学规模确定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同厂商追求成本最小化策略不同,高校办学者往往存在成本最大化倾向。当达到一定办学规模后,研究型大学更为看重科研,不愿继续扩招,如果继续扩招将导致人才培养质量下降。我们采用多元性线性回归模型,利用教育部直属高校的数据论证了这一结论。从政策上看,目前教育部直属高校不宜继续扩招,扩招的任务应由大量一般院校承担。  相似文献   

10.
就当前全国范围内高校扩大招生人数和提高新生收费标准的现状而言,笔者认为,高校扩招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如在人才培养上、目前的就业压力缓解上,但是,从目前各地已付诸实施的高校扩招方法及其发展趋势来看,高校扩招的负面作用正在日益显现.本文将通过对高校扩招产生的负面影响分析,提出高校扩招应有度可循的观点,以期能有利于高校扩招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高校招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没有良性的高校招生制度,我国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就难以在世界经济发展和竞争中取得优势,也就不可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振兴和繁荣。正是基于学校招生对经济社会发展巨大作用的认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高校招生,不仅具有现实意义,且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2.
高职扩招是国家做出的重大教育决策,要从更宏观的历史背景和空间地域广度来认识,要从服务于我国经济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高度来认识,要从国家“稳就业”的高度来认识,要从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来认识。本文分别从国家战略、高职教育发展、长三角地区高职教育的发展以及高职院校自身的改革发展等视角,探讨了如何从新的高度认识高职扩招对国家发展的意义,扩招背景下高职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长三角教育一体化背景下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高校扩招后如何保证提高人力资源运作效益,是关乎高 校综合竞争实力的重要问题。通过国际与历史比较,我国高校师生比 呈下降趋势,但仍相对较高。要进一步降低师生比又提高人力资源运 作效益,其根本前提就是保证、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4.
伴随市场经济的逐步形成与高等教育办学主体走向多元化,我国原有的统一高考模式已显现诸多缺陷与弊端,高校要求自主招生权的呼声越来越高,探讨统一高考模式下多元化的补充招考模式已非常迫切。从我国自主招考的历史与现状展开分析,阐述试行自主招考模式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具体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5.
2005年,教育部提出普通高校招生要实施“阳光工程”,把切实维护广大考生的合法权益作为招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增强招生工作透明度,接受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逐步建立和完善与我国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更加公开透明的高校招生工作体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和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如何准确把握高校招生“阳光工程”的内涵,如何理解高校招生实施“阳光工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如何有效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我们应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在政策制定方面尚存在着一些问题。政策制定的过程缺乏科学、民主、公开的程序,仍然停留在少数人说了算、长官意志的阶段。因此,我们在讨论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时,比起改革的具体内容、如何改革等来讲,确立科学、民主、公开的制定改革政策的程序、制度,显得更为紧迫、必要。  相似文献   

17.
高校招生的政策效率是指科学选才与行政成本之间的比例,它不但与政策的投入和产出有关,而且还与政策的目标有关。在政策的运行过程中,由于政策本身的价值选择、政策执行主体的差异性和政策背景的关联性,高校招生的政策效率总是受到制约,其实际效率也总是低于理论效率。  相似文献   

18.
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大众化阶段,如何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特征的科学发展观指导和审视我国的高等教育,使高考既作为分配高等教育机会和选拔英才的工具,又成为甄别具有不同兴趣特长的人,并使之接受适合其自身特点的高等教育的手段,高考改革就必须坚持选拔性与适应性两者兼顾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德国的大学招生采取证书制度模式,其招生条件、招生程序等具有明显的特点。随着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德国高等教育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这种改革对学生申请进入大学学习的情况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德国的高等院校的招生制度对我们高等教育招生制度的改革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国高等教育经过几年连续扩招后,开始了世界上最大的发 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随着第一批扩招的大学生不能百分之百 或绝大部分即就业时,社会各界对扩招带来的新形势和数量扩张后的质量 两大问题表示了严重的关注。而国内与国外对此问题的认识和接受态度有 很大差异,其背景和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对高等教育的不同观念或理念则 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