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消息这种新闻体裁,按照其写作特点来区分,还可细分为好几种类型,人物消息就是其中的一种.人物消息,顾名思义,就是用消息的形式报道某一个特定人物的有意义的新闻事实.近年来,这类消息在我们的报纸上陆续增多.尤其是那些报道先进人物的优秀的人物消息,“用生活中的生动具体事例和典型来教育群众”.事迹感人,催人向上,颇受读者欢迎。人物消息,既然作为消息体裁  相似文献   

2.
从消息的结构来说,导语之后,即进入了消息的主体部分.在这一部分里,消息的作者将对导语中所提到的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作进一步的阐述,或加以必要的补充,以使读者对新闻事实有个完整、明确的认识.主体部分犹似消息的主干,它  相似文献   

3.
写消息,语言要简洁. 报纸上的消息,篇幅一般比较短,往往只有几百个字。它报道新闻事实,简明扼要,不仅内容要求精粹,而且表现形式也要求精粹。因此,消息本身的这个特点,决定它的语言文字应该是简洁精炼的。  相似文献   

4.
××同志: 你好! 你来信说,你热爱新闻工作,正在业余学习新闻写作,愿为祖国的新闻事业贡献一份力量。你的学习热情令人感动,我衷心地祝你学习成功。你在信中还提出了怎样学习消息写作的问题,这个问题涉及的面比较广,一篇短文恐怕难以说得很全面。今晚夏风习习,比白天凉爽多了,我就展纸试着谈谈自学消息写作需注意的几点,供你参考。  相似文献   

5.
写文章,一般都讲究文章的结构、不同的文体,有着不同的结构形式。消息这种文体,就有其独特的结构形式.在这一讲里,我们着重谈谈消息的开头——导语. 导语是消息中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是消息结构的组成部分,也可说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有人就曾把导语称为“消息的眼睛”. 早期报纸上的消息没有导语.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客观实际的需要,于十九世纪中叶后,报纸的消息中才出现了导语,并被广泛采用.  相似文献   

6.
汤世英同志撰写的“消息写作漫笔”本期发的是第六讲。前五讲是:一、《新闻是报纸的主要文体》(载1984年第一期);二、《真实——新闻的生命》(1984年第三期);三、《以事明理——新闻写作的基本特征》(载1984年第四期);四、《短小精炼》(1984年第五期);五、《迅速传播新的信息》(1984年第六期).  相似文献   

7.
我们社会主义的报纸,不仅要向读者提供多方面的新的信息,而且还肩负着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高人们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觉悟的重要任务。因此,党报历来就十分重视新闻的指导性。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的新闻报道要发挥这一重要职能,引导人们向着党指引的目标前进,一心一意地为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而奋斗,并努力把指导性和可读性结合起来,以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8.
稿纸铺下来后,怎么开头;文章快写完了,又如何收尾,这是许多影评习作者犯愁的事. 中国有句俗话:“万事开头难.”写文章也是如此.因为头开得好坏,关系到整个文章的结构和感染力。现在有些影评文章八股味很浓,大多与没有一个好的开头有关。或摆出一副评论的架势,空泛地讲一通主题的思想意义;或一开始就复述影片  相似文献   

9.
结尾在通讯中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 怎样结好尾?清代沈祥龙在《论词随笔》中写道:“结有数法:或拍合,或宕开,或醒明本旨,或转入别意,或就眼前指点,或于题外借形.”通讯的结尾方法,自然不止上述这些.但是不管那种方法,它都要求结得深刻、有力,都要求“有余不尽”,“余味无穷”.阿·托尔斯泰在谈到结尾时说,应该使读者感到有一种那样的力量,读过之后还想把作品翻过来再读一遍。我想:通讯的结尾,如果能够达到阿·托尔斯泰所说的要求,就算是好的结尾了.  相似文献   

10.
上篇谈,影评的分类及其写作要领,究竟在写作前要有哪些准备呢?对这个问题不是每一个初学写作者都很清楚的。有的同志以为,看完影片后就可动笔,不要什么准备;也有的同志觉得,光看片子没有其他参考资料,无从落笔.这里,我想就影评写作前的准备谈点意见。先说说看好影片的问题。对一般电影观众来说,工余、课余、业余看部影片主要是为了休息和愉乐。而对影评习作者来说,仅此就不够了.因为你要准备写文章评一评影片的长短、得失,不认真看懂、看好影片,是无法写好评论的。要看懂、看好影片,当然需要看片子时思想高度集中,能够记住影片中的故事和情节,更需要注意人物性格的发展、人物的语言、行动和他们的生活细节.比如看《黄山来的姑娘》,你乍一看,会以为安徽来的小保  相似文献   

11.
秦殿杰 《新闻三昧》2006,(10):47-47
通讯员应该掌握多种写作文体,但是,笔者认为首要的需要下大力气主攻“消息写作关”。理由如下:通讯员生活在基层,每天接触到单位、社会以及身边发生的种种新闻事实,特别是那些生动感人的故事。最适合用消息的体裁,以最快的速度、最直接的方式、最简炼的文字,向受众报导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正如陆定一所说:“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从写身边的新闻做起,对通讯员来说也是最容易的事。消息写作,一定要抓住一个“新”字。内容必须注意“新”,“新”就不是历史,而是报道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新闻事实。“抓新”,不是有闻必录,更不是追求千奇…  相似文献   

12.
《记者摇篮》2006,(3):9-9
动态消息写作应把握这样一些要点:一、选择严谨,一事一报。让读者读过报道后,既能感受到每天都有值得关注的新鲜事,又能感觉到时代变化脉搏的跳动。二、客观叙事、落笔于动。在简短的文字中舒展自如地叙述新闻事实,是动态消息最基本的写作要求。三、统观全局,内涵深邃。一则优秀的动态消息,不仅要写出事物外在的形,还要让人领悟到内在的神。四、抓住特点,不必求全。把笔墨集中落到写个性特点上,“以少许胜多许”,是动态消息写作的基本技法。五、一语定意,写好导语。导语总的要求是简短,要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六、善用背景,灵活就位。在新…  相似文献   

13.
文学,即人学.文学作品说到底是写人的.衡量一部文学作品的高底成败,很重要的一点是看人物形象的刻画如何.电影亦然.我们这些四十岁上下的中年人都会有这样的生活体验,还是童年或少年时代看过的影片,尽管影片里的故事已经淡漠了,但人物的音容笑貌仍清晰地留在我们的记忆里.比如《三毛流浪记》里聪敏伶俐而又无处藏身的三毛,《钢铁战士》里智勇双全的排长张志坚,《白  相似文献   

14.
一名新闻工作者涉及体裁最多的是关于消息的写作,而消息又分为会议消息、人物消息、事件消息、经验消息、综合消息等。如何写好消息,显得尤为重要,既要大胆创新,又要符合新闻规律。要跳出会议写消息、抓住内心写人物、选好角度报事件、突出重点写经验、凝练厚重写综合。  相似文献   

15.
一位青年朋友曾和我谈过这样的苦恼:他很爱看电影,看完电影后觉得有好多话要说,可是一提笔又不知怎么写是好,心里空荡荡的。另一位初学写作的青年人对国产片上座率日趋下降有些看法,他写了一篇题为《国产片为什么吸引不了我们》,让我帮助看一看。他在文章中提到,日本电视连续剧《血疑》、《阿信》、《命运》不仅青年人喜欢,连中年人和老年人也很喜欢,而我们的许多国产片却吸引不了我们,有的影片一场只有六、七个观众,  相似文献   

16.
“吴春山是全国劳动模范,拿的是五十年代的金牌;我劳动致富,是县政协委员,要夺八十年代的金牌。借着党的农村好政策这股东风,哪个不赶紧招呼!如今,我们可以(?)着蹦地干。多种菜,种细菜,既让吃菜的人方便,自己也多得收入。”“我今年四十一岁,可我觉得自己正好似二十郎当岁,大包干使我年轻了二十年.一九六一年我初中毕业后,心气儿可冲了,想在农村干一番事业.可那些年,有劲使不出。党的  相似文献   

17.
常常听到这样一种议论:影评文章没看头。文章说好的,偏不去看;文章认为不好的,倒偏要去看一看。这说明我们的电影评论在观众或读者中还不能建立起应有的信任感,更谈不上权威性。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诸如,国产影片的质量不能令人满意,平庸之作占的比例过大,电影的宣传工作做得不够,仅有的宣传工作又往往宣传不到点子上;观众对电影艺术的欣赏水平还参差不齐,有的看完电影便扔到脑后边了……。但影评文章的质量不高,缺乏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恐怕是电影评论吸引不了观众或读者注意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日常处理稿件,常常可以见到这样的消息:新闻事实不过数十字或者上百字便可说清,却洋洋洒洒写上大几百字甚至上千字,大量的篇幅都是与新闻事实并无内在、直接联系的背景材料,“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充满了读者不需要了解也没有兴趣知道的陈年  相似文献   

19.
电影是一门艺术,评论电影的影评文章也应该是一个艺术品。既然是一个艺术品,就应该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在写作方法上切忌平、全、偏. 所谓平,即平平谈谈,如白开水一杯,淡而无味.比如我读到过一篇评《街上流行红裙子》的习作,只讲影片反映了今天青年纺织女工的生活、理想和追求一大堆空空洞洞的话。而怎样反映?在刻画人物和艺术  相似文献   

20.
郝连祥 《记者摇篮》2005,(10):13-13
《三人行漫笔》得以结集出版,受到了新闻界许多朋友关注和帮助,特别是辽宁省新闻工作者协会谢正谦主席欣然作序,此提掖后进精神令我们三位作者感激之情难以言表。尤其是谢主席在序言中提出的“文章写给他人,但首先是写给自己”的观点,将成为我们从事新闻宣传工作的座佑铭。《三人行漫笔》专栏又在今年辽宁省新闻奖评比中被评委们评为专栏一等奖,更使我们受到鞭策。受《记者摇篮》编辑之邀,特将《三人行漫笔》从开栏到结集间的感受絮叨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