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以精美著称于世的红山文化玉器所用的材料形形色色,不仅有玉石,也有各类宝石及半宝石。根据塑造的主体,正确选择透闪石质玉、蛇纹石质玉、斜长石类玉石、石英质玉石,或宝石中的金刚石、刚玉,以及天河石、水晶、萤石、绿松石等半宝石材料,参照颜色、硬度、尺寸等实际品质因材施艺,从而充分反映出材料质地的自然美感,使玉器别具风采、引人注目。各种材料大量合情合理地利用,促进了玉器琢磨工艺技术迅速提升,体现在钻控工艺上,有螺旋孔道、绞丝孔道、象鼻穿孔等等;体现在造型方面,有简约、写意与写实等形式。如今我们通过分析玉器孔道的这些原始痕迹及因不同材料采取的不同造型,能够解读出各类红山文化玉器所处的不同时期以及所承载的重要历史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2.
正吉林类型的红山文化玉器地域特征比较鲜明,主要分布长春、松原、白城、吉林和四平地区,辽源、通化、白山和延边地区也时有发现,吉林的红山文化类型玉器与辽宁及内蒙红山文化遗址考古发现的玉器比较,制作时间早一些,随意性强一些,别出心裁之处多一些。吉林类型的红山文化玉器在材料使用上,充分体现了匠人的因材施艺与物尽其用的良苦用心。吉林区域地理环境的多样性,使得红山文化类型玉器种类繁多,造型纹饰变化多端,选用材料质地优良,在玉器上体现出生动、拙朴、别致、精美、优雅及另类的特点,客观反映了当  相似文献   

3.
在玉器制作的过程中,良渚先民体现了日益觉醒的主体意识。其玉器在制作中以情感和想象力为动力,在尊重实用规律的基础上形成了特殊的造型特点。良渚玉器以玉琮为代表,追求造型与用途、纹饰和玉质相匹配。造型简洁质朴而意蕴淳朴;外部柔和而有内在张力;形体流畅而富有表现力,并与纹饰和玉质搭配和谐。神人兽面纹为主和鸟纹、蛇纹构成了良渚礼器纹饰系统。表现方法上讲究视角的多元性、构图的整体性,整体构图的疏密有致和均匀分布。  相似文献   

4.
红山玉器文化的博大精深,体现在各种各样的器物上,即使是一个小小的管状器,其造型、纹饰及文化内涵也丰富多彩。一些造型特殊,纹饰别致的管状器,从组成的项链剥离出,独自显示佩戴者与众不同的精神风貌,已经由审美层次扩展到丰富文化内涵的更高境界。  相似文献   

5.
从仿古建筑设计中的数字化技术发展历程入手,探讨了仿古建筑设计中的数字技术,使得仿古建筑设计无论是在观念上,还是在方法上都具有了信息时代新的造型语言和表达方式,也促使了新的设计文化形态的产生。  相似文献   

6.
玉器是红山文化物质遗存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从目前出土的红山玉器质料和造型来看,其文化功能远远超越实用功能。某种程度上,玉器承载了红山先民远古图腾、巫术礼仪等文化功能。本人试图以礼器的角度来诠释红山玉器的文化功能及内涵,从而进一步认知礼乐传统下的中国史前文化。  相似文献   

7.
崧泽玉器作为一个独立的玉文化,主要有饰玉和葬玉,它上承河姆渡、马家浜文化玉器,下接良渚文化玉器,形成了一个层累的系列。崧泽先民在玉料的选择上注重饰玉的典雅色泽和纯洁质地,注重葬玉的神秘表象;在玉器造型的设计中深受现实生活中的朴素原型和冶玉技艺之道的影响,考虑所造玉器的使用功能和佩带部位等因素。在此基础上,崧泽玉器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主要表现为生命意识、柔美风格和整体意识。  相似文献   

8.
战国时期楚地玉器数量庞大,种类繁多。从工法、造型、纹饰等多方面表现出楚地的风格与特色。玉器的制作、使用也表现出丰富的楚文化内涵,融道德、宗教、政治、审美于一体,体现着楚人的社会生活、民族精神和审美观念。  相似文献   

9.
在黄河中游典型仰韶文化发展的2000年间,有18处遗址出土约224件玉器。典型仰韶文化包含着一脉相承的半坡类型、庙底沟类型及西王村类型三个发展阶段。距今约5900~6200年前,何家湾遗址发现中国境内最早的硬玉质生产工具。典型仰韶文化玉器流行三种造型,按照其出现的时间,包括穿孔坠形玉器,工具形有刃类玉器,及环、璜一类弧形玉器。豫北冀南地区从前仰韶时代至仰韶时代没有发现玉器,下王岗类型玉器以坠形器为主,大地湾陇东类型玉器以工具形玉器为主,大河村类型玉器以弧形器为主。  相似文献   

10.
辽代玉器文化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契丹是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本无用玉传统,建国后却大量使用玉器。从造型、文饰、功能上分析辽代玉器,可基本概括出其主要汇蓄有中原汉文化、“西方”外来文化、佛教文化、契丹民族文化等因素。分析辽代玉器的文化因素,对研究辽代物质文化、对外交流、民族传统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宋琬,明末清初著名诗人,国朝六大家之一,诗作代表了清前期诗作的繁荣与风格的转向:前期以明七子为尚,诗作质实典雅;后期因人生遭际与当时诗坛风格变化的影响,诗作凄清激宕,有宋诗风味。  相似文献   

12.
明清小说与民间秘密宗教及帮会之间存在互动关系。民间秘密宗教及帮会对明清小说的创作思想和艺术风格都产生了深刻影响,如明清小说中的女性崇拜观念、三教合一思想、巫术结构方式等。反之,明清通俗小说也同样影响了民间秘密宗教及帮会的社会理想、人际关系、组织形式、军事斗争和宝卷创作等。  相似文献   

13.
清人注释苏诗特别重视辑佚与校勘、训古与考订,诗注与诗评结合,针对性强,表现出了与宋人注苏的不同面貌;而选评苏诗则多直觉式的感悟,侧重于艺术分析,尤喜探讨苏诗的艺术渊源,比较研究是经常运用的方法。清人注释、评点苏诗繁荣的原因在于:首先,清人标举、学习宋诗,风气日渐浓厚;其次,清代考据学风的兴起与整理旧学的兴盛;再次,清代注苏诗的学学问淹博,对苏轼其人其诗推崇有加。  相似文献   

14.
汉学与清学两者同为学术发展史上的重要环节,在学术研究特点上有许多相似之处,然而毕竞事过境迁,又存在许多各自的特点。学者常把它们与宋学相对称。  相似文献   

15.
公案题材的作品在中国历代作品中都有所涉及,但直到宋代公案才作为小说的一个门类被正式命名.就从宋代开始,详述宋元、明、清三代最具代表性的公案小说文体和作品:宋元公案话本及文言公案小说;明代公案小说集及拟话本公案小说;清代侠义公案小说及<聊斋志异>.并与当时的社会背景相结合展现了公案小说在不同时期的不同时代特征,将公案小说...  相似文献   

16.
宋代是我国绘画史上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绘画作品大多是反映现实生活的题材,而这一时期出现的宋人小品画就是社会现实生活的写照。其风格特征有:独特的构图方式;丰富而精微的笔墨形式;写实性的艺术手法;情景交融,充满诗意。  相似文献   

17.
清代常熟诗坛概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清代常熟文学分清初和清中叶(晚清属近代文学)两个阶段.清初,常熟诗坛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遗民诗人如群星璀璨,创作了众多忧国忧民的作品,烙下了时代印痕;二是以钱谦益为核心的虞山诗派,与云间、娄东鼎足而立,给中国诗歌史留下了辉煌的一页.清中叶,"神韵"、"格调"、"性灵"诸说登陆常熟诗坛,造就了许多才华出众,颇具影响的诗人,给虞山文坛增光添彩.  相似文献   

18.
习家池大约于元中前期迁建于阎家冲山谷西端的白马泉源旁的今址,可能因迁建的习家池规模太小,工程质量太差,民族矛盾的影响而失去记载,至明代正德年间始有重修记载,经明代两修、清代三修才形成今天的格局和规模,其格局、内容等方面和汉宋时的习家池有很大的不同,规模更是不可同日而语。  相似文献   

19.
《宋朝事实》是两宋之际承议郎李攸所撰史书,在宋代流传颇广,然至后代逐渐亡佚。至清乾隆时,四库馆臣才从《永乐大典》中将该书辑出,釐定成二十卷本,并刊行于世,遂成后世通行本《宋朝事实》之祖本。因曾亡佚,历来书目对其卷次、作者等著录多有歧异。本文系统钩稽,对其作者、卷次、流传等问题逐一辨析梳理,以并略述其价值。  相似文献   

20.
明代宋诗选本现可考者约有十五家。它们虽是对时人过度轻视宋诗的反驳,但也没有超越崇唐抑宋的时代风气,在选诗标准上多持以唐存宋的态度。明代宋诗选本保留了不少珍贵的宋诗文献,成为清代宋诗选本的文献来源之一,对清代宋诗复兴起过重要作用,但作为文献又有诸多缺陷,给清代选本带来不好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