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切实落实“快乐读书吧”的教学任务,构建“童心绘写”整本书阅读课程。基于“快乐读书吧”精选阅读书目,制定课外阅读发展目标,精心打造“导读课”“推进课”“分享课”三种课型,实施科学精准评价,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落实阅读策略,提升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2.
南京市小西湖小学是南京市"书香校园"之一。校本课程《心智阅读》以指导"阅读经典"为切入点,使儿童心灵更加灿烂、美好、幸福为价值,努力将儿童引领至一种喜欢阅读的状态,使爱读书、会读书成为校园生活的风尚。学校通过创建"我的读书成长记录袋"、班级读书博客、"我的读书生活"个人读书博客等形式,进一步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引导儿童及时地倾诉、交流读书的收获,在与他人的交流中享受快  相似文献   

3.
新课标将“整本书阅读”纳入语文教学六大学习任务群之中,语文教学如何落实课标“整本书阅读”要求,整本书阅读如何以教科书“快乐读书吧”为基础内容,需要学校建设阅读校本课程,需要教师准确理解“快乐读书吧”的内容、编排特点并创造性在班级实施。建构以教科书为主体的整本书阅读内容体系,对提高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很有裨益。  相似文献   

4.
今年三月,我们观摩一位实习教师上《我的读书生活》一课。在体验反思这一教学环节,学生们谈论了各自的阅读体会:“我喜欢读书,因为我觉得读书有无穷的乐趣。”“我用一句名言概括我的阅读体会:‘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读书虽然很苦很累,但为了将来的生存和发展,又必  相似文献   

5.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在“课程理念”中指出,“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倡导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注重阅读引导,培养读书兴趣,提高读书品位”。2022年版课标对拓展型学习任务群的“整本书阅读”也有明确要求:“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根据阅读目的和兴趣选择合适的图书,制订阅读计划,综合运用多种方法阅读整本书;借助多种方式分享阅读心得,交流研讨阅读中的问题,积累整本书阅读经验,养成良好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6.
读书,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文化积淀的永恒主题、读书时光,是儿童生活中永远的快乐记忆。儿童阅读的现状不容乐观,值得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在新课程标准的目标框架下,因地制宜,挖掘儿童阅读资源,开发校本阅读课程,结合各年级段的学习习惯培养目标,分层制定读书计划,引导儿童把读书的体验用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出来,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力由“小人书”走进阅读,再由小人书阅读爱上读书,让读书成为儿童成长中的一种时尚,让读书成为儿童生活中永远唱响的主题。  相似文献   

7.
正阅读于人的影响,是无声的感染,是无痕的浸润,是无形的转念。不用说教,读书就好,这是我们一直以来追求的境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培养小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读整本的书”,其目的在于帮助儿童开阔视野,提高表达能力,促进思维、心理品质和精神的成长。只是,目前看来,推进儿童阅读在小学阶段虽已形成共识,但如何正确认识“整本书阅读”的意义并有效地组织实施,与课标的期待尚有较大的距离。  相似文献   

8.
<正>2022年版课标的教学建议提出:“要激发学生读书兴趣,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儿童越早开始阅读活动,阅读活动中思维运用越复杂,越能够发展儿童的智力。而从学生成长的需要出发,“亲子共读绘本”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使亲子关系更为融洽,有利于家长在儿童后续发展过程中深化教育。笔者工作的这所小学,学生家长普遍学历不高,加之家长工作繁忙,大多数学生从未去过书店、书城等城市文化场所,家庭藏书量普遍较少,家庭阅读氛围及学生阅读兴趣皆不理想。  相似文献   

9.
<正>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最早提出“读整本书”,从1923年提出至今,整本书阅读的理念就不断发展。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教学建议”中这样表述:“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2011年版课标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  相似文献   

10.
“不动笔墨不读书”.是我国传统语文阅读的一条宝贵经验,是阅读者进行自主阅读、感受、理解、欣赏、评价和表达的一种好形式,也是提高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的一条很重要的措施。我们认为,在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今天,在实施语文薪课标的当下.在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阅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开展“动笔阅读”的活动,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是十分必要,也是十分紧迫的。  相似文献   

11.
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社会的到来,阅读成为获取知识、休闲娱乐、生存与发展的必备技能。阅读能力的提升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社会的广泛重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发达国家把儿童阅读能力的培养作为儿童发展的工作重心,在欧美一些国家的幼儿园,阅读课程占到总课程量的80%以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发出"走向阅读社会"的呼吁,从1995年开始,把每一年的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我园把4月定为"阅读月"。  相似文献   

12.
一位儿童文学作家曾说:让儿童在阅读中长大是最大的教育道德.在海量的多渠道阅读冲击人们眼球的今天,清原实验小学坚持“以人为本,文化关怀,为学生终身优质发展奠基”的理念,深入探索儿童阅读之“道”,让师生亲近经典,热爱阅读,在阅读中不断成长. 晒晒教师的读书袋:经典作品,有种子的能量!引领学生读书,我们首先要让阅读成为教师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通过校园局域网和教师博客、微信等平台晒读书袋,是全校师生和家长最为关注的内容.摘录一句教育格言,学习一位教育名家,阅读一本教育理论或叙事专著,参与一项课题研究,交流一节读书课的新方法,发表一篇读书感悟……在这些个性鲜明的交流中,教师达成的共识是:“人最大的耻辱是不善于思考,最大的快慰是自己的思想得到别人的认可.”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人们常说,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教师在努力提高课堂阅读教学效率的同时,必须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使课内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师必须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在阅读实践活动中学习、掌握各种读书方法,具备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如何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呢?我校“儿童课内外阅读实践并行发展研究”课题组的教师经过几年的实践与跟踪,针对儿童课外阅读指导着力在以下四个方面做文章。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品德与生活》第四册第十二课。教材简析:二年级的孩子有了一定的识字量和理解能力,对于注音读物完全有能力进行阅读了。但是在兴趣和习惯的培养上还没有成型,所以这时正是培养孩子读书兴趣和读书习惯的重要年龄阶段。怎样激发孩子读书的热情,引导孩子学会选择优秀的图书并有效地进行阅读,对于孩子健康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设计理念:1.创设情境,注重儿童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2.遵循儿童的年龄特点,从儿童的需要出发,以儿童感兴趣的实践活动为载体,注重亲历过程。3.以“选书乐———评书乐…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低年级语文教学突破了把识字当作唯一任务的“单打一”教学框框,向着识字、阅读、作文同步的综合性教学方向发展,并且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然而,当前低年级语文教学仍有不尽人意之处,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以阅读教学为例,多余的内容分析,繁琐的一问一答,讲读课变成了教师单向活动的“讲授课”……诸如此类,其结果是课堂上挤掉了学生大量的读书机会,直接影响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低年级是学习语文的启蒙阶段,如何才能让这些刚跨进学校大门的儿童学好语文这门课程、进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呢?我以为,必须从改革阅读教学入手;低年级阅读教学要认真指导学生读书.  相似文献   

17.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的“课程理念”中明确提出:“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倡导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1]。作为拓展型学习任务群之一,“整本书阅读”承载着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重任。将“学习地图”这一工具应用于整本书阅读,有利于“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根据阅读目的和兴趣选择合适的图书,  相似文献   

18.
《福建教育》2007,(5):6-8
徐冬梅是“亲近母语”小学课外阅读教材实验的负责人。近五年来,她以“读经典的书,做有根的人”为理念,以倡导儿童阅读、推进素质教育、建设书香中国为宗旨,以建设优质保量的儿童阅读课程为目标,以营造书香校园为重点,率先在扬州开设课外阅读指导课,推广“班级读书会”、“教师读书会”、“亲子共读”、“社区读书会”。相信她指导阅读的理论和实践会给您以启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有学者把语文教学的目的概括为“培养会读书的人”。“会读书的人”,指的是有良好读书习惯和修养、能从书籍中汲取丰富营养、不断充实自己的人。在语文教学中,培养“会读书的人”要发挥课前、课堂、课后阅读的整体功能。  相似文献   

20.
陈碧云 《文教资料》2005,(26):127-129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诸多教育论著中不止一次论及到阅读对儿童发展的重要作用:“学生的第一件爱好就应当喜爱读书。”广泛的阅读不仅可以使人丰富知识,开阔视野,而且可以开启智慧,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培养审美品质。《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关注课外阅读,关注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并明确规定了小学阶段的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50万字的任务。可目前的儿童阅读现状很令人担忧,阅读知识面的狭窄、数量的不足、能力的缺失等等。如果教师能引导学生在读书中体验阅读的乐趣,有了情感的参与,阅读劳作的艰辛会化作愉悦,阅读过程就会变得津津有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