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增加土质学与土力学课程的学时数是更好的完成教学的前提条件;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为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手段,授课效果会有较大的提高;加强实验室的建设,充分利用实习基地的有利条件,将实验教学与实习环节较好的结合,学生就能够更好的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都需要教师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教师通过进一步的探索并汲取其他同类院校的先进经验,使土质学与土力学教学质量得到不断的提高。针对土质学与土力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课程设置的改革、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加强实践环节、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等四个方面的措施来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文章分析了国内外大学实验教学的现状,根据有效教学的理念阐述了有效实验教学的概念,介绍了有效实验教学的模式、有效实验教学策略及其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土质学与土力学"实验教学中的实施,讨论了学生有效学习方式的组织实施和实验教学有效教学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3.
研究型学习效果及学生能力评价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型课程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能力。本文通过“土质学与土力学”课程教学实验,总结了该课程学生学习效果评价的方法,并给出三点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4.
自五十年代初学习苏联在地质院校建立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专业以来,一方面是培养了一大批工程地质科技工作者,推动了我国工程地质工作和工程地质学科的发展;另一方面则是在教学和工作实践中,日益感到苏联的一套地质学与土力学相结合并以土质土力学—工程动力地质学—专门工程地质学为主线的专业课授课体系与我国的实际情况不相适应,要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就必须进行  相似文献   

5.
从地质土质与土力学课程改革的实践出发,对综合化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建设方案及存在问题进行了探索与思考,以促进全面认识课程综合化改革。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地质土质与土力学课程改革的实践出发,对综合化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建设方案及存在问题进行了探索与思考,以促进全面认识课程综合化改革。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地质土质与土力学>课程特点的分析,利用网络的发达与课程资源的丰富,浅谈了网络资源在教学过程中的补充应用及对教学效果提高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基于COM+的多媒体课件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分析了目前多媒体课件的状况,通过对精品课程农业机械学课件的设计与开发,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课件开发思路。重点分析了在设计基于B/S结构的课件时,如何采用对象池技术,降低了课件库服务器的开销,并提高了系统的数据传输速度,从而提高农业机械学课件的运行效率。最后通过课件的有效运行验证了该课件设计思路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
多媒体技术运用计算机把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和声音等多种媒体信息集于一身进行加工处理与控制,通过声、光、色、动画等技术的应用可以使一些在普通条件下无法实现或无法观察到的过程生动、形象地显示出来。土力学课件就创造了一个这样的认知情境。学生在情境中,通过积极主动的思考而成功地构建土力学概念,解决土力学问题。但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倘若不科学地将多媒体技术引入土力学教学,就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如何合理利用课件辅助土力学教学是值得人们深思的一个问题,对此问题展开的全面论述,可以为今后土力学的教学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课件制作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了一套基于虚拟现实系统(VRML)的土力学网络课件制作方案,对于其他课件的制作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The goal of this paper is to study the question of whether a phenomenological view of the Earth could be empirically endorsed. The phenomenological way of thinking considers the Earth as a material entity, but not as an object as viewed in science. In the learning science tradition, tracking the process of the conceptual change of the shape of the Earth, science’s view of the Earth as an object—a celestial body—has been applied. I reanalysed data published in Vosniadou and Brewer’s (Cognit psychol 24:535–585, 1992) seminal paper. According to my reanalysis of their interview material, it is plausible to conclude that the Earth as an infinite surface is the way to experience the Earth. Further, the ‘dual Earth model’ is the first model of the Earth as an object. I conclude that experiences in the lifeworld need to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more seriously in science education research.  相似文献   

12.
社神和地祇是后土崇拜的两大体系,汾阴后土属地祇系统,不是社神,她与女娲氏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末以来,以地球系统为代表的新的地学思维观与认知方法论和以数字地球为代表的地学新技术迅速改变了地球科学的内涵与外延,并对地学人才的知识结构与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此同时,地球科学作为大科学研究的舞台愈加宽阔,地质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成都理工大学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准确把握地球科学的发展与演变,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现了高等地质教育又好又快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Save Earth     
正All of us have an earth.The green part is land.The blue part is sea.The white part is clouds.Our earth is very nice and wonderful.There are rivers,streams,seas and lakes.There are hills and mountains.There are woods,jungles and forests.There are many  相似文献   

15.
16.
行星地球     
《英语辅导》2016,(4):28-30
  相似文献   

17.
地球之歌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稀土元素性质和稀土工业的发展,国内外销售状况,应用和发展趋势。稀土工业的发展一是依赖于稀土应用扩大和分离技术的提高,二是依赖于稀土产品的畅销。为适应我国贯彻稀土应用方针,着重研讨了稀土在冶金、机械、石油、化工、玻璃陶瓷、高技术领域和农医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Āryabhata (born 476 CE) is regarded as a pioneer of mathematical astronomy in ancient India. In this three-part article, I shall discuss one important contribution of Āryabhata in astronomy involving the least technical background —the principle of axial rotation (Part 1) and computations on the sidereal day (Part 2). Portions of 4 verses, pertaining to Earth’s rotation, from his famous treatise Āryabhatīya will be quoted. In Part 3, I shall give a brief historical account on the concept of axial rotation of Earth.  相似文献   

20.
良好的地球科学形象是重要的学科软实力,塑造、传播和开发地学形象不仅可以提升地学本身的地位、影响和竞争力,且有助于提高大众的地球科学文化素养和防灾减灾意识。应充分利用各种媒体、重大地学事件传播地学形象,增强地学在新媒体的话语权。同时还要注重开发地学形象资源,培育地学形象传播人才,但在媒介发达时代要特别注意保护地学形象免受学术造假和恶意炒作的破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