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的文化生态环境遭遇现代化的冲击,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文化遗产的生存受到威胁,正渐渐退出民众生活,处于边缘位置,有的濒临灭绝。高校承载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引领及传承文化的重任。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发展需求,也是高校内在发展要求。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学校需要政府、学校、社会共同合作完成。高校体育传承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存在传承内容选择、师资队伍、发展模式及课程制度建设运作机制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8,(17):130-131
中小学体育内容,一般包括体育与健康课,大课间活动,阳光体育活动课,运动队组建与训练,场馆建设、养护,器材购置、自制、保管,教研活动,评估与考核等,即学校体育的"课"、"操"、"动"、"队"、"场"、"器"、"研"、"评"八方面内容。其中"课"、"操"、"动"、"队"涉及课程建设。根据三级课程管理精神,需对"课"、"操"、"动"、"队"进行学校课程即校本化课程建设。经过文献学习、课题研究、广泛实践,总结提炼出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切块化"校本建设的思路和做法。  相似文献   

3.
民间传统体育活动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学校体育教学中进行渗透与继承,能够有效的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而新体育课程标准的实施为继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学校体育教学中继承体育非物质文化进行了研究,以便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新时代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融入学校体育课程既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和传承,又有利于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本文从校本特色课程建设的视角阐述了民族传统体育和学校体育多元融合的必要性,明确了在多元融合中二者的共生性定位,规划了促进二者多元融合的可行性路径,提出"132"体育课程体系,即形成一个具有民族特色的校本化体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5.
中职学校教学改革中,羽毛球教学作为一门重要课程,对培养学生体育技能学习能力具有积极影响和作用。与其他院校的羽毛球课程不同,为了发展中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素养,其羽毛球课程教学目标之一就是终身体育。在培养中职学生终身学习意识、能力的过程中,需要对目前中职学校羽毛球课程教学的问题进行合理分析,结合羽毛球课程教学发展的创新价值,探究终身体育背景下中职学校羽毛球课程教学方法,以此提升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6.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幼儿园活动中,能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乡村幼儿园可充分利用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以非遗生活浸润、非遗探究活动、非遗游戏活动为路径,通过将幼儿园课程建设纳入乡村振兴体系、提升乡村幼儿教师专业能力、完善课程评价体系等支持策略,促进乡村幼儿园课程...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辽西高跷秧歌"为例,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与传承的意义入手,对高校体育课程开设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提出了设想,对适合于在高校体育课程中开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得出高校作为保护、传承与发展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载体,其合理有效的开设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将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8.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娱乐性、教育性、文化性、运动性,将其融入高校体育教学体系的过程中应该做到提高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身生长力,形成教育合力、构建区域内体育课程体系,传承“非遗”文化、创新多元教学方式,缩短“非遗”文化与学生的距离、提供充足的物力保障,确保“非遗”文化教育体系构建,从而实现高校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体系的构想。  相似文献   

9.
对学校体育教育中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类体育”活性传承进行了概述.进而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类体育”纳入学校体育教育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中职院校体育教学的特点,提出了对中职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和建议,旨在为中职院校的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中职学校体育活动类课程的开展情况进行的调查研究,了解到中等专业学校体育活动课程开展的现状,提出了从体育活动课程计划的落实、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教师综合素质提高等方面的对策,全面地分析了体育活动课程计划开展中存在的、面临的问题和弊端,为中职学校教师在开展体育活动课程的方法与理论方面给予参考。  相似文献   

12.
通过观察以及总结体育课程的概念、任务、方法和过程,学校体育领域的实践基础和国家健康发展的需求。本研究从立德育人的角度,探讨学校体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路径。旨在促进学校体育课程思想政治化建设,为学校思政教育融入体育课程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北京2022冬奥会是我国向世界展示中国国家形象的重要端口,是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契机。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对北京冬奥精神融入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进行探究。研究认为,要挖掘北京冬奥精神并将其转化为体育课程思政内容资源,以把握契机、掌握关键、激发内能、促进融合、发挥价值五个角度把握体育课程思政的内容建构,从而达到增强体育课程思政内容要素的学理性价值、完善体育课程思政内容资源交流渠道和推动体育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等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4.
于斌 《江苏教育》2022,(59):57-59
<正>江苏省淮阴中学自2019年被江苏省教育厅批准为“江苏省高中体育课程基地建设学校”以来,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不断发掘、整合、优化课程资源。通过构建体育课程体系、建设体育课程环境、改革体育课堂教学、打造体育优质平台、整合体育社会资源、实施体育评价系统等措施完善体育课程基地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体育课程是以增进中职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随着学分制的全面实施,特别是专业技能训练的加强,体育课程也同其它文化基础学科课程一样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学校虽然重视体育的课外参赛活动,但往往忽视体育课堂教学;体育教师教学观念滞后、教学方法陈旧,不能与时俱进;学生不能正确认识体育运动的价值,把体育课看作是娱乐。因此,中职体育教师必须认真研究体育理论,客观分析中职体育教学的特点,正确认识体育的地位、作用和价值,科学构建体育教学模式,改进体育教学方法,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一、明确中职体育课程的价值取…  相似文献   

16.
五育并举是促进学校教育在德、智、体、美、劳方面协调发展,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五育并举视域下加强大学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构建“三全育人”格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助于提升体育课程的育人质量,从而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文章从大学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意涵、现实困境和实施策略三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和探索,为高校落实五育并举及其融合理念,构建大学体育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非物质文化遗产蕴涵着民族文化的基因,承载着民族的精神追求、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展露着传统文化的真善美,是大学美育宝贵的教育资源;将其融入大学美育课程符合非遗传承保护的时代趋势,也是美育课程建设的需要。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大学美育课程应从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以及校园文化建设三方面着手,具体措施包括:完善课程教学,构建有效的教学体系;增加非遗体验,拓展美育教学实践;以非遗为主题,开展相关学习活动等。  相似文献   

18.
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相对,是学校教育中潜移默化地发挥作用的因素,体育隐性课程是通过间接内隐方式呈现的体育文化要素的总和。由于体育教育主要是一种人文主义教育,这就对体育隐性课程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学校和教师做出相应的调整和转变。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课程建设、学生发展和学校文化发展等几个方面论述了高校体育课程文化的重要性,并对高校体育课程文化的发展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高校体育课程文化建设与发展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20.
我省中等职业学校推行学分制势在必行,体育与健康课程作为中职学校学分制课程设置中必修板块的通用职业素养模块的课程之一,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分配值、学分认定、学分制的实施、学分制的管理进行研究,才能更好地发挥体育与健康课程在推行学分制改革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