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 毫秒
1.
化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物质的转化问题,宏观物质转化的微观本质是原子之间的重新组合,氧化还原反应是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转化的本质视角,也是指导物质转化研究的原理性内容,属于化学的核心知识。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对于物质制备原理设计、滴定分  相似文献   

2.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将复杂化学体系中物质的组成转化为矩阵乘法形式,基于矩阵秩和独立组分数的关系,给出了化学体系独立反应数和独立反应的求解方法,并利用MATLAB软件方便、快捷地计算出两个应用体系的独立反应数和独立反应.  相似文献   

3.
推断题是中考常见题型,命题方式以图示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主要问题有物质的化学式、名称、用途、物质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及反应的基本类型、反应中的现象。解答推断题的关键是找准题跟,同时熟练掌握物质的性质,根据物质的转化关系顺藤摸瓜解答问题。  相似文献   

4.
化学电源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原电池反应原理是负极的还原剂(较活泼的金属或其它还原性物质)失去电子,通过导线传递给正极区的氧化剂(溶液中氧化性的阳离子或其它氧化性物质),从而在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元素化合价升高;在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降低,总反应式为氧化还原反应。用双线桥表示为:  相似文献   

5.
初中化学教学中,以分类观、变化观等化学核心观念为指导,以建构物质的反应和转化思维导图为载体,引导学生将碎片化的知识结构化,进一步建构物质转化的三角模型、类别转化等认知模型,再应用模型解决物质转化和推断的常见问题,培养学生的模型认知观念和能力。  相似文献   

6.
物质推导(断)题是一类常见的化学习题,它以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为线索,以物质的特征反应及物质的特定颜色为依据来推定相关物质的名称或化学式.其解题方法有很多,在此略举一二.  相似文献   

7.
化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物质的转化问题,宏观物质转化的微观本质是原子之间的重新组合,氧化还原反应是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转化的本质视角,也是指导物质转化研究的  相似文献   

8.
物质之间的反应是学习物质转化与制备新物质的必然途径,考虑物质之间转化的先后顺序是实现物质转化目标得以实现的关键。高中化学学习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考虑物质转化的有序思维,是高中化学教学所需要的教学部分。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酸碱中和反应”为例,创设“斯达舒治疗胃病”的真实情境,进行了教学设计。设计中,以真实情境中的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探究。同时,借助手持技术的数据曲线,直观地认识酸碱中和反应及其本质,更好地促进学生构建物质观、转化观、微粒观等化学观念,最终促进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书写含铝元素物质与酸碱反应的相关化学方程式是同学们学习化学的一个难题。通过数轴法的学习,可以帮助同学们轻易地掌握有关含铝元素物质与酸碱反应的相关化学方程式。  相似文献   

11.
复习要求 (1)了解 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 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化 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2)理解 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及化学方 程式及其配平。 (3)应用 能判断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 变化,并能够对学过的典型反应进行分类。  相似文献   

12.
燃料电池就是把燃烧反应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能量转化装置”.电极为惰性电极不发生任何反应,而是引入两极的适当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众所周知,燃烧反应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是燃料被氧气氧化,而氧气本身被还原的一个过程.在原电池中,负极总是发生氧化反应,而正极总是发生还原反应.因此必然是将发生氧化反应的燃料气导人负极,而将发生还原反应的氧气导入正极.  相似文献   

13.
金岩 《中学教学参考》2014,(35):105-105
<正>化学计算是化学知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化学计算主要是考查学生应用数学思维方法解决化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思维方法在化学中的应用主要有等价转化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三大类。下面笔者通过例题对上述观点进行简要阐述。一、等价转化思想【例1】取a g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将其产物跟足量的过氧化钠固体完全反应,反应后固体的质量恰好也增加了a g。下列物质中不能满足上述结果的是(  相似文献   

14.
正化学是从分子、原子的层次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学科。在学习中熟练掌握化学反应的类型,理解不同反应的特征,既有助于初中化学知识网络的构建,又有利于高中化学学习思路的形成。在初中阶段所学的化学反应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呢?常见的分类方法是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和数目,将化学反应分为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即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1.化合反应:由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  相似文献   

15.
梁军灵  孙萍 《甘肃教育》2021,(6):130-131
文章以“铁的转化”为例,介绍基于价-类-耦合反应的思维方式在元素及其化合物学习中的应用。在元素化学知识学习过程中,建立价-类二维认识模型的转化观,以耦合作用为载体,引导学生利用化学热力学理论理解复杂化学反应中的耦合反应,帮助学生建立分析复杂反应的热力学模型,发展学生的模型认知素养。  相似文献   

16.
用化学方法除杂质,进行物质提纯的习题是近年来初中升学考试的常见题型。这类题具有运用知识点灵活,形式多样,综合性较强等特点。 此类题的一般模式为: 在混和物中适量地加入能与杂质或与被提纯物反应的物质(若与被提纯物发生了反应,在分离后还要用化学方法将其转化为原物质)。解题关键是选择用于反应的物质,使其参加反应后不会增加新的杂质,并注意使杂质与被提纯物分别转化为可溶物或沉淀后,能用过滤、蒸发、洗涤等方法分离。  相似文献   

17.
一、单元思维导图二、方法归纳总结1.质量守恒定律(1)用列表法确定物质的质量比中考中关于质量守恒定律考查的热点题型是:给出几种物质,充分反应后,用表格列出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然后要求判断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或参加反应的质量比或在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或反应类型等等.解答此类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对比初高中阶段的探究物质组成的综合实验题入手,反思初高中化学在化学实验、化学反应以及化学计算等方面的差异,以教学氧化还原反应为例,阐述初高中化学教学有效衔接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高中化学是初中化学知识的延伸和扩展,此时是系统性接触物质化学性质的学习阶段。化学是在原子、分子基础上开展的一系列研究,其中氧化还原反应将分子与物质联系起来,成为化学教学中尤为重要的一部分。本文站在课程标准、教材、教学的高度,对如何推动化学教学的发展做出研究。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氢氧化亚铁制备过程产生的白色沉淀都不是纯白色及其很快转化为淡淡的灰绿色、灰绿色物质的组成以及呈色机理等疑难问题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氢氧化亚铁歧化反应、由氢氧化亚铁歧化反应引起的Schikorr反应以及溶液中溶解的微量氧是影响上述疑难问题的重要因素。本文针对氢氧化亚铁制备过程产生的白色沉淀都不是纯白色及其很快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