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秀丽 《甘肃教育》2023,(21):35-39
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元化的,高中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主要阶段与场所,在改革路上必然也要从多样化的角度出发。文章通过探讨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的必要性,分析当前高中学校在多样化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现实问题,进而从办学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培养方向和评价维度等五个角度提出多样化发展的策略和推动学校多样化发展的举措,从而为高中阶段学校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方向,助力高中阶段学校更好地培养符合社会发展所需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2.
蒋洪兴 《江苏教育》2012,(32):41-43
高中教育多样化、特色化的发展取向与社会、时代对多元化人才的现实需求密切相关,也是对高中教育现状审慎剖析、理性求解并希图涅槃式突围的积极回应。目前,无论是国家政策设计层面,还是地区、学校操作实施层面,多样化、特色化都已经成为高中教育发展的必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的快速发展、高中普及水平的迅速提高,高中教育已经由规模发展转向内涵发展、质量提升上。然而,除了少部分有特色的高中之外,普通高中普遍存在“千校一面”、缺乏特色的现象,这不仅影响到学校的内涵发展、质量提升,也影响到学生多样化的发展要求和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本文以福建省高中办学模式多样化改革为例,探索如何借助内因外力,助推高中特色发展。  相似文献   

4.
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目标,成为新时期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针对现阶段我国高中阶段学校发展面临的困境,要树立多样化发展思维,打破职普分离的简单分类传统,从职普协调发展入手,探究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的路径:完善分类招生考试制度,畅通高中阶段学校毕业生升学通道;推动高中阶段学校课程一体化建设,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加强外部支持系统建设,优化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生态。  相似文献   

5.
审视和思考特色高中建设对推动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非常必要。特色高中正在成为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的一种趋势。特色高中这一概念是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下的特定概念,可以从“特”在质量、学生、学段、课程、类型等方面来理解其内涵。特色高中是指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从本校实际出发,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基于课程专业分化和人才分类培养的需要,在人文、数理、科技、艺体等方面具有稳定、独特、整体的办学风格和教育质量的普通高中学校。从生态学视角探寻特色高中建设的新思路:一是分析学校在教育系统中的生态位,二是测算特色高中建设的生态空间,三是确定特色高中建设目标与途径,四是协同特色高中建设的各方力量。  相似文献   

6.
多样化发展是国家对高中教育政策的重大调整,是普及化阶段高中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也是尊重学生个性差异、顺应社会多样化人才需求的必然选择。高中教育具有复杂性,推进高中多样化发展,需要从高中教育的基本职能、学校发展方式、学校类型、招考方式、培养模式等多个维度系统理解与构建多样化发展观念。同时,高中多样化发展是一个集政策、理论、实践为一体的复杂命题,需要协调一致,合力推进。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变革与发展,是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的现实背景;适应高等教育内部大众教育与精英两种不同的价值体系和实践体系并存的新的特征和要求,推动普通高中进一步相对分流和多样化发展,是高中教育在整体上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内在需要;每一所高中学校都应该基于学校自身办学的实际,对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多元教育需求,探索适合本校办学实际和学生实际的教育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走特色发展之路。罗田县三里畈高中"回归教育模式",是实施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战略的探索实践。  相似文献   

8.
<正>普通高中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2019年,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提出“提升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鼓励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成为新时期高中教育的重要战略任务。高中多样化发展的出发点是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社会多样化的教育需求,直接体现是高中课程建设的多样性。建立基于高中学校多样化特色发展的课程建设的思维逻辑,围绕“时代新人”培养要求细化课程育人目标,形成根植于学校文化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9.
美国"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高中形成于20世纪初,它的兴起缘于工业社会对有技能劳动力的巨大需求和二战后美国教育的新构想,它的发展响应了20世纪后期美国教育的改革,强化了美国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战略。STEM高中在学校招生、课程设置、学生社团活动等方面具有突出的特点,对我国拔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以及高中阶段教育多样化发展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在“双减”时代将会受到哪些影响,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是当前我国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进入新发展阶段的战略性问题。“双减”将在促进学生全面而个性发展,推动高中培养模式多样化;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增强高中学校特色发展动力;提升教育治理水平和效能,形成多样化特色发展格局等方面为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带来机遇。同时,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将面临高中学校课程与教学改革任务更加艰巨复杂,考试招生与教育评价改革的压力和预期越来越高,高中办学自主权与办学活力亟须扩大和激发等九大挑战。  相似文献   

11.
随着普及高中教育进程的推进,普通高中同质化带来的弊端逐渐凸显。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普通高中难以满足个人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和社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成为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焦点。人本主义教育价值观和个人多样化教育需求形成了普通高中多样化的内部驱动力。整合不同阶层的教育利益、适应市场需求、增强文化理解成为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的外部动因。  相似文献   

12.
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是提高高中办学质量、拓宽学生成才选 择、缓解社会教育焦虑的重要措施。文章分析了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的必要性以及存在的现 实问题,指出要坚持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需要破除学校办学的等级化、功利化,建立多元评价体系,通过多样化发展实现高中多元教育,给受教育者多元选择。  相似文献   

13.
闻待 《中学教育》2011,(6):51-58
高中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面临着由数量扩张向内涵提升的发展转型,多样化成为高中教育发展的基本策略。论文在阐述高中教育多样化内涵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高中教育在学校类型、学校特色、教育服务和课程结构等四个方面的结构性调整方案。  相似文献   

14.
综合高中作为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缓解教育焦虑、服务个体多样化成才意义重大。新时期积极发展综合高中,一是在发展理念上,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有机结合;二是在办学模式上,探索举办综合高中班与综合高中学校试点;三是在课程建设上,综合高中课程体系兼顾综合性与灵活性;四是在评价改革上,完善涵盖普通高考与职教高考的多样化考试制度。  相似文献   

15.
正高中阶段是学生个性和才能显露与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新人才具有特殊的意义。因此,学校在高中阶段加强人文教育越来越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多样化人才,并为各种人才的成长开辟不同的道路。学校人文教育主要是构建人文教育的课程体系,我认为应做好以下五个方面。一、人文校本课程人文校本课程要以学科整合为基础,以校本教研为依托,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发系列化的学校人文校本课程,培养学生儒雅、高尚、  相似文献   

16.
在高中阶段教育多样化发展方向上,要坚持多维度思考,不要囿于普职分殊的简单分类传统。倡导高中阶段教育机构多样化,鼓励改革要以学生发展需求为改革实质目的,要赋予学生更多选择权,赋予学校更多自主权。要解决改革的动力机制问题。高中阶段教育改革要学习借鉴外国的相关经验。  相似文献   

17.
随着课程改革和上海、浙江等地高考改革试点的开展,为努力构建学校特色鲜明、课程优质多样、资源开放共享、体制充满活力的普通高中教育体系,满足学生多样化教育需求,努力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高中人生规划教育已越来越受到各地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高中多样化教育是一个战略性命题,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社会需要多层次多类型人才,人的多样化也对教育提出了多样化的需求,迫切需要改变普通高中"千校一面"、高度同质化的局面。同时,今天的教育也从单纯关注规模发展转向注重內涵发展的阶段。高中不再只为了连接义务教育与高等教育而设,更不是大学的预备班,高中阶段是学生从未成年人向成年人过渡的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有着独特的育人价值。16~18岁正是一个人形成完善的、健全的、统一的人格的  相似文献   

19.
随着普及高中教育进程的推进,普通高中“同质化”带来的弊端逐渐凸显。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普通高中难以满足个人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和社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成为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焦点。人本主义教育价值观和个人多样化教育需求形成了普通高中多样化的内  相似文献   

20.
<正>专版要目●高中教育多样化探析●高中教育多样化特色化形态●高中课改的方向:寻求共同性与多样性的平衡●高中特色化发展有利于大学人才选拔培养●公办高中特色班:慎勿忘了"本分"●呼和浩特市启动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