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课型:欣赏课年级:高中一年级课时:一课时教学内容:1.了解梅兰芳的生平、贡献及京剧的相关知识。2.学唱《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唱段,学打锣鼓经。设计思路:京剧作为国粹,以它独特的魅力享誉海内外。本节课以认识京剧大师梅兰芳、学唱梅派经典唱腔以及练习打锣鼓经为教学内容,以旦角为主线,让学生在聆听、观看视频、学唱、模仿表演中亲身感受体验京剧  相似文献   

2.
胡宏莉 《儿童音乐》2008,(12):72-73
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歌曲《唱脸谱》使学生理解中国戏曲音乐的特点,培养学生热爱中国民族音乐。2.结合《唱脸谱》的演唱,使学生了解京剧的相关知识。3.能有戏曲韵味地演唱《唱脸谱》。4.通过让学生画脸谱、戴脸谱表演的活动让学生感受音乐与绘画的结合美并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国标版五年级第九册音乐第一课《爱的礼赞》第一课时,学习并表演《甜甜的秘密》、欣赏《飞来的花瓣》。 教学重点:学唱《甜甜的秘密》,用优美动听的歌声表达对老师的尊敬和爱戴之情。唱准旋律中的大跳音程和后半拍起。  相似文献   

4.
内容:1.京剧《红灯记》选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2.京剧《智取威虎山》选段《我们是工农子弟兵》目的:1.对学生进行祖国民族文化艺术教育。2.初步了解京剧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欣赏京剧的兴趣。教具:录音机、磁带,幻灯机、灯片、脸谱挂图,打击乐器。年级:五年级二期课时:一课时。  相似文献   

5.
年级:一年级教材:人音版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材第二册课题:第九课《巧巧手》课型:综合课课时:一课时教学内容:1.演唱、表演《粉刷匠》2.创编与活动3.学会折纸帽教学目标:在歌曲《粉刷匠》的学唱、“折纸帽”的动手活动中及集体舞《我有小手》动作创编中,体验劳动的快乐,明白“劳动最光荣”的道理。在共舞、共唱中交流情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并能够按照图形谱,准确地朗读歌词;能够听音模唱旋律,并了解其组成音。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黑板、背景图、画笔各一、唱名卡片若干;学生自备音乐书、报纸一张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6.
教材:人音版高中音乐欣赏课本年级:高一年级课时:一课时教学目的:1.通过欣赏教学,使学生从音乐性的角度了解京剧方面的基础知识。2.提高学生对京剧艺术的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热爱我国优秀戏曲文化的感情。3.通过欣赏、学唱使学生熟悉几段著名的,有代表性的京剧选段。  相似文献   

7.
走近京剧     
向艳 《儿童音乐》2008,(6):72-75
授课课题:《走近京剧》(选自人教版课标教材八年级下册《梨园撷英》单元)授课年级:初二年级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内容:通过老师讲述、学生模仿演唱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京剧的"四种基本表演形式"。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听、看、答、  相似文献   

8.
课例【教学目的】1.通过唱歌、欣赏、表演等音乐实践活动,使学生对京剧的相关知识有所了解,感受京剧艺术的浓厚文化底蕴。2.了解京剧的伴奏乐器,根据提供的曲谱模拟演奏,体验京剧艺术中的节奏,培养学生对京剧的兴趣,激发他们热爱祖国传统艺术的情感。【教学重点】简介京剧的一些常识,了解京剧的四种表演形式。【教学难点】如何用“打“”念“”做“”唱”来表演《甘洒热血写春秋》选段。【教学方法】听、唱比较法、引导讨论法、参与体验法。【教具准备】录音机、录音带、VCD音像资料、部分打击乐器(大锣、小锣、板鼓、铙钹)、节奏谱、卡片…  相似文献   

9.
年级:八年级上学期 课时:2课时(本课为第一课时) 教材整合:使用人民音乐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15册中的第三单元《梨园金曲》,对其中内容进行了删减与整合,保留了学生喜欢的戏歌《唱脸谱》以及京剧相关知识点,删掉了《我不挂帅谁挂帅》、《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两个欣赏片断,  相似文献   

10.
年级:一年级课时:一课时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生日》2.乐理知识“上行”、“下行”、“同音进行”教学目的:1.通过学唱《生日》这首歌,让学生会用甜美的声音表达朋友们在一起庆祝生日的快乐心情。2.了解“上行”、“下行”、“同音进行”。3.掌握歌曲的弱起演唱方法。教学重难点:1.乐理知识“上行”、“下行”、“同音进行”。2.弱起小节的正确演唱。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洋娃娃和小熊头饰教学过程:一、听音乐进教室《钻山洞》音乐及表演二、师生音乐问好三、新课教学1.媒体播放“小朋友过生日”的录像,请同学们说出录像内容并谈自己过…  相似文献   

11.
课型:以歌唱为主的综合课年级:六年级教学内容:学唱京歌《校园小戏迷》。教材分析:《校园小戏迷》是人音版十一册第四课的内容。这是一首戏味浓郁的京歌。短小精练的歌词里包含了京剧的行当、唱腔与韵味。通俗简洁,含义深刻,朗朗上口。2/4节拍(一板一眼),中速。本课原来是单声部旋律,教师参考戏曲中的锣鼓经,改编成二声部的合唱作品。  相似文献   

12.
为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教育部于2008年决定将京剧纳入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之中。在一年多的实践过程中,我从教唱京歌开始摸索,从学生对京歌的不喜欢到慢慢接  相似文献   

13.
韩洪霞 《黑河教育》2014,(12):11-11
正教学目标:1.创设浓郁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喜欢并有兴趣地参与表演。2.在聆听体验中学习京剧的表演形式唱念做打。3.通过欣赏结合唱段了解京剧的四大行当生旦净丑。教学难点:在体验中表演。教学重点:理解四大功夫和四大行当,表演《唱脸谱》。预设教学流程:一、课前互动各位同学大家好!很高兴和大家一起来上这节音乐课!我们先来放松一下,会唱《两  相似文献   

14.
学琴的日子     
我小时候爱唱歌,爱唱京戏。五岁的时候,我就能表演京剧《红灯记》,清唱豫剧《朝阳沟》。奶奶为了开发我的智力,为了提高我的品位,在艺校给我报了电子琴班,并花了两千多元钱给我买了一架电子琴。  相似文献   

15.
年级:小学一年级课题:《数蛤蟆》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律动、情境,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表现能2.启发学生用活泼、风趣的情绪来演唱和表演这首歌曲通过看图片自己编唱。有机地将音乐学习与数学、语文结合来,培养学生动脑的习惯。教学重点:学唱《数蛤蟆》和根据歌词内容做体态律动。教学难点:跟琴唱准附点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教具准备:录音机、磁带、青蛙图片、《小蝌蚪找妈妈》的图画  相似文献   

16.
一、教学目标(1)教育性目标: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艺术。(2)情意性目标:通过欣赏与学唱,让青少年学生爱上我们的国粹——京剧。(3)知识性目标:让学生了解戏曲中京剧之概况,即历史、场面、声腔、行当、代表人物。(4)技能性目标:唱会《海岛冰轮初转腾》。二、教学难点学唱京剧,演唱与伴奏的衔接。  相似文献   

17.
教学年级:初中二年级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脸谱,使学生了解脸谱是中国京剧中的一种脸部化妆形式。2、通过学唱《唱脸谱》,让学生了解中国国粹与流行歌曲的巧妙融合,从而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艺术的兴趣、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3、通过画脸谱,引导学生体验音乐、美术这两种诉诸  相似文献   

18.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京剧艺术的基础知识,提高京剧鉴赏能力. 2.欣赏并学唱现代京剧唱段<甘洒热血写春秋>. 3.通过<唱脸谱>等戏歌.让学生通过京剧与流行歌曲的巧妙融合,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民族文化艺术的情感及民族自豪感.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我和提琴》并进行歌表演(教材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音乐教材第八册第二单元《跳起来》)课时安排:1课时教材分析:《我和提琴》这是一首挪威儿童歌曲。D大调,3/8拍,一段体结构,全曲由五个乐句组成。每一乐句都是弱起,第一乐句与第二乐句在旋律上完全重复,曲调轻盈跳跃。第三、四两乐旬旋律变化重复,其中出现了含有附点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的节奏,使得  相似文献   

20.
课题:我的小书包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运用语言、绘画、表演等形式,认识书包的作用,了解“书包”和“我”的关系,引导学生爱惜书包和文具。体验绘画和表演的艺术要素。 切入点:第一课时:戏剧、音乐 第二课时:美术 知识点:1.从识书包的作用以及书包的使用方法; 2.学习和创编有节奏的儿歌,并能运用儿歌进行形象生动的表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