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问1说到上大学,最憧憬的就是图书馆啦!一排排藏书等我幸临,和帅气学长在图书馆浪漫邂逅什么的(划掉)……正经的,学姐能介绍一下图书馆的正确使用方法么?问2我在一所乡镇中学上学,学校所谓的图书馆其实就是拿了间小屋子做做样子。在电视里看到大学里的图书馆都非常高大上啊,不知不早君在这方面有没有可以分享的东西?问3不早您好,第一次向您提问,还望帮忙解答。很多文章都把大学里的图书馆描绘得跟人间天堂似的,有读不完的书,有暗自滋生的恋情。现实是不是真的这般美好啊?原来这世上当真是有一见如故的。作为一名"前·少女",我表示十分理解学妹你这种满是粉红泡泡的幻想。说实话,我当年白日梦做得可比你厉害多啦。我梦想中的大学,第一,必然要有一座高大宏伟的图书馆;第二,必然要有一票高大英俊的学长;第三,图书馆必然要依湖而建,我与其中某—位学长相遇在湖  相似文献   

2.
初雪 《快乐阅读》2014,(10):45-45
<正>大学的课程很少,没课的日子泡图书馆便成了我最享受的一件事。去得多了,渐渐和图书馆的老师们熟悉起来,后来机缘巧合在图书馆做了一名兼职管理员,主要负责整理归还图书,大部分时间我会选一个靠窗的位置,再挑一本好书,一晃一个下午。学校的图书馆隐在一片高大的梧桐树阴影里,去图书馆的路上要穿过一条满是栀子的卵石小径,安静清幽。常有三三两两捧书的姑娘,与早晨的光影依依侬侬。图书馆宁静安逸。夏天暑气难挨时,图书馆无疑成了避暑胜地。我常靠在窗边,慵懒地眯缝着眼,看阳光  相似文献   

3.
人生十句话     
这十句话,是我几十年间学习、积累、感悟出来的。我认为,做到了,就有益健康。第一句话,结交两个朋友:一个是运动场,一个是图书馆。到运动场锻炼身体,强健体魄 ;到图书馆博览群书,不断地充电、蓄电。  相似文献   

4.
本科毕业论文——不可或缺的一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我认为做本科毕业论文的过程带给我的是一笔财富、一次历练。大学四年,我大多数学习时间是在课堂中度过的,接受更多的还是书本上的知识。尽管我也会听从老师的建议,去图书馆畅游书海,但总觉得漫无目的,所获不丰,常常是一本书看完,只记得它的作者、书名。而在准备毕业论文的过程中,由于有了自己的选题,我去图书馆查阅资料时有了明确的方向;由于有了老师的指导,我懂得了读书要有所取舍、要抓住重点。  相似文献   

5.
普纳荷学校的学生图书馆按照学生年龄分为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图书馆、小学和初中部图书馆、高中部图书馆。图书馆的功能除了学生借阅图书以外,还兼有配合外语学习的听读支持系统。除此之外,我在小学和幼儿园图书馆亲历了一堂教学活动,使我对图书馆的功能有了更多的体验和认识。  相似文献   

6.
[1]一年多前,《英语世界》编辑陈羽纶先生要我为“海外来鸿”写点东西。去年五月,我给他去信,问及读者是否有兴趣读关于美国高校图书馆的文章。《英语世界》1983年9月号以“这个题目是否好”为题,摘登了我的信,真是大出我意料之外。我在北京时,承蒙陈先生好意来访,并把许多读者热情反应的信件交给我。,其中一位甚至建议我写美国的整个图书馆系统。要是按此写法,势必涉及国会图书馆、大都会地区研究院的公共图书馆及其分馆、小城镇图书馆、各种规模的高校图书馆以及整个图书馆网。这样一个泛泛的题目,与我原先所想的文章相比,范围自然是太宽了。一下笔,我甚至觉得连高校图书馆这个题目都太宽了,因此,我打算仅将本文局限于我过去  相似文献   

7.
郭蔚臻 《大学生》2021,(4):49-49
我是一名在读文科博士。考上北大后,我发现自己不是那么喜欢所学的专业。但是为了绩点,为了保送研究生,我要非常努力地学习。从本科一年级到四年级,我一直是最早进图书馆占座的那波同学之一。我依然清楚记得,工具书阅览室靠近第一教学楼的那扇窗户,特别明亮;晚10点半图书馆的闭馆曲子响起的时候,我往往是最后一个从阅览室离开的人。在未名湖边晨读,在图书馆南配殿外的石凳上背英语……我的四年本科基本是延续高三的生活节奏。  相似文献   

8.
建构主义思想在教育领域中形成一股强大的思潮,其知识观和学习观对图书馆教育产生深刻影响;现代图书馆实体与虚拟并存,帮助读者有效建构知识是图书馆对于知识和我体整合服务研究不能忽视的指导思想,理论与实际都要求图书馆充分体现"助学服务"这一图书馆教育的重要形式.  相似文献   

9.
武宝生 《当代学生》2013,(18):25-26
我一直记着哈佛大学图书馆馆训:"现在睡觉的话,会做美梦;而现在读书的话,会将美梦变为现实。"我和老伴在美国旅游时,首站就选哈佛大学。而参观哈佛大学中的第一件事,就是到维德勒图书馆欣赏那本不同寻常的弗朗西斯·培根散文集。维德勒图书馆藏书345万册,是哈佛大学100多座图书馆中极为普通的一座。然而,这座普通的图书馆却极不寻常。我和老伴怀着敬仰之情,走向维德勒图书馆。只见由新英格兰红砖砌筑的坚实墙体外,耸立着两块石  相似文献   

10.
吴诗清 《福建教育》2023,(17):58-59
<正>在见过一个个或豪华或简约,或灵动或梦幻,形态和风格各异的图书馆之后,我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让我坚定自己的教育梦想的,是那个居于一幢质朴教学楼五楼的小图书馆。它有个独特的名字——“爱丽丝绘本馆”。与世界上那些富丽堂皇的图书馆相比,“爱丽丝绘本馆”实在显得有些“小气”:面积不大,位置不显眼。但正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一个图书馆所能起的作用、所能带给他人的影响,并不是以其富丽的程度来衡量,  相似文献   

11.
曹加明 《师道》2023,(7):47-48
<正>博尔赫斯说——“天堂,就是图书馆的模样”,教师作为教育者,首先要成为阅读者,方可引领学生成为追光者。而图书馆,无疑是教师成长之路上的加油站。1994年我初中毕业,以全县第一的成绩考入江苏省淮安师范学校。不少熟人谈起来都会替我惋惜,他们觉得以我的成绩,应该去读高中而不是中师。我呢,淡然一笑,心里想着:既来之,则安之吧。于是,位于淮安师范校园东南角,与淮安市古城墙一河之隔,高大挺拔的水杉林掩映之中的新建的高耸的图书馆便成了我的钟爱之地。  相似文献   

12.
<正>人的一生要读两本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而“有字之书”来源于“无字之书”。我们生活的世界,就是一本大大的“无字之书”。很小的时候,爸爸就带着我去很多地方旅行,去图书馆里看书。只要到一个城市,爸爸就会带我去寻找图书馆、图书大厦和书城。让我记忆犹新的有天津图书大厦、石家庄图书大厦和开封书城。我打开一本本的书,就像打开一座座魔幻城堡的大门。  相似文献   

13.
中学生是21世纪的主人,肩负建设21世纪的重要使命,他们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中华民族21世纪的前途和命运。在新世纪到来的关键时期,中学图书馆担负着新世纪人才培养和教育的历史重任。下面从几方面谈谈图书馆读者教育问题: 一、开展图书馆教育的必要性与现实性 通过多年图书馆工作,我发现一些新生图书馆意识不清晰,不了解图书馆,不会利用图书馆。新生入学后,一部分同学到图书馆会问工作人员图书馆的书租不租,多少钱一本;卖不卖。把图书馆与新华书店及路边的租书摊相混淆,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有的学生抽出  相似文献   

14.
根据新时代新阶段图书馆工作的特点,就我馆读者服务工作再做几点思考和认识,提倡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无私奉献精神;全面提高图书馆队伍的素质;搞好文献信息深层次、高质量服务;进一步加强我馆文献资源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5.
编辑同志: 我孩子要去图书馆借书,他不懂怎样借阅,你能告诉我吗? 一位家长××家长: 首先,我们应当了解图书馆的内部结构和分工情况。这好比是搬进新居一样,我们首先要知道哪是客厅,哪是厨房,哪是卧室。一般说来,图书馆里管理书籍的部门,叫外借部门;管理报  相似文献   

16.
1979年知青回城,我被安排在一所重点中学的图书馆。对知识的渴求的我,心里自然非常高兴。校领导把我领到图书馆,语重心长地说:“我校是一所颇有影响的学校,文革前图书馆的藏书量在全市中学排行第三。从今天起图书馆就交给你了……”。还说:“前任图书馆老师工作很负责,希望你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80年代初期,我参加了市图书馆举办的学习“中图法”培训班,入  相似文献   

17.
一、谈话我班的小朋友特别爱看书,他们经常三三两两地坐在一起,津津有味地看着各种有趣的图书。为了鼓励小朋友和书交朋友,从书中受到更多的教育,我们决定以“图书馆”游戏的形式开展阅读活动。事先,我们进行了一次谈话。教师:小朋友,你们去过图书馆吗?幼儿甲:我和爸爸去过图书馆。幼儿乙:我妈妈单位里有图书馆,我和妈妈去借过书。那儿有很多书,都是大人们看的。幼儿丙:我妈妈是图书馆管理员。有人借书时,我妈妈要在借书人的借书卡上写上书号和借书日期。  相似文献   

18.
一天晚上,我爱人说要到图书馆去查找资料,女儿听见了问我:“妈妈,图书馆是干什么的?”我说图书馆里有好多书,是专门借给大家看的。“那我也要到图书馆去。”我想,带她到图书馆去,可以让她了解一下图书馆,看看别人是怎样安安静静地看书的。平时女儿在家,一让她看书,不到两分钟就坐不住了,不是缠着我们给她讲故事,就是让我们带她玩玩具。我说:“行,我带你到图书馆去,你先去收拾你的小书包,带一些你喜欢看的书。”她看爸爸没带书,便好奇地问:“为什么爸爸不带书呢?”我说:“因为你小,图书馆里的书你都看不懂。爸爸要看的书图书馆里有,可以借来看。”女儿背起书包高兴地跟我们来到离家不远的图书馆。到  相似文献   

19.
<正>小时候喜欢读书,小镇偏僻,没有书店。幸运的是有一位爱书的父亲,每年都会从微薄的工资中拿出一点钱去邮局订阅儿童刊物,几个孩子读后,他便用线绳串成一串儿给我们保存起来。那一串串刊物,是我少年时的精神食粮。我更好奇的是:城里的图书馆到底什么样?是书的山,亦或海洋?直到读师范,我才见到真正的图书馆。学校的图书馆不大,但也算有规模。我申请做了志愿者,每天自习课的时候去帮老师整理图书。穿行在书林中,心是笃定的;摩挲着一本本图书,有着全部读完的冲动。上学的三年,很多个假日,我都是在图书馆度过的。那里,是我梦里的桃源。  相似文献   

20.
我园自1998年以来,改变以往图书馆只供本园幼儿教师用的传统做法,敞开幼儿园图书馆的大门,向幼儿开放;同时也敞开家庭图书馆的大门,使图书让更多的幼儿共享。在一年多的实践中,探索出两条较有成效的图书借阅方式:园级图书借阅和班级图书借阅。图书借阅,架起一座家园联系的桥梁,使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更能密切配合、步调一致,培养了幼儿多方面的能力。一、园级图书借阅。全园幼儿和家长在规定的时间从幼儿园的图书馆中借图书,回家阅读。我园的图书馆中约有一万多册儿童读物,分别适合小中大班不同年龄的幼儿阅读,还有三万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