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力学定律练自由滑动作用力学定律(生物力学)阐述自由滑动作,将会更有助于理解自由滑动作的基本原则。跳跃在国际滑联规则的跳跃一览表中包括了自由滑的大部分跳跃。这个表并不完全,下面我们将更全面的介绍所有可能的跳跃方法: 1、在规定图形的基础上无转体跳跃: ①直线跳跃②曲线跳跃③变刃跳跃在四种规定图形的基础上的跳跃: ①3字类型跳②括弧类型跳③内勾类型跳④外勾类型跳 2、在园形的基础上刃起跳前外刃(前外) 前内刃(前内) 后外刃(后外)  相似文献   

2.
花样滑冰     
G862.219 9902416试析陆上模仿跳对花样滑冰技术的影响[刊,中,I]/李阿强//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1999.-17(1).-76-77(TY)花样滑冰//跳跃//动作//技术分析//陆上训练//模仿通过对花样滑冰陆上模仿跳与冰上相应跳跃各动作阶段  相似文献   

3.
蹲跳式后空翻,即技巧中的快速低空翻上高低杠,除靠部分小翻技术之外,还靠蹬(跳)杠的反作用力来完成动作,空翻动作较高。小翻式后空翻和蹲跳式后空翻,两个动作的类型基本相同,但由于高低程度不同,结束姿势不同(小翻式后空翻展髋,蹲跳式后空翻屈髋),所以两种空翻所起的作用也不同。小翻式后空翻在高低杠上空翻低、握杠快(翻到3/4就握杠), 接大摆动作为好。蹲跳式后空翻在高低杠上空翻高、握杠迟(一周完了握杠,不握杠也可以接动作),接摆振转体、腾身回环、弧形转体、蹲低杠等动作为好。并且可在空翻完了之后握杠之前,加转体180°、360°、540°等,因此蹲跳式后空翻在高低杠上可出现许多精彩巧妙的连接。  相似文献   

4.
要保持我国跳水项目在世界上的优势,必须发展转体动作的难度。为使更多运动员尤其是青少年能够成功顺利地掌握跳台反身转体5337D(即反身翻腾一周半转体三周半)动作,在梳理以往教学方法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保留弹网保护带及陆上辅助措施,避开陆上跳板,水上一米板,三米板的诱导动作,转换成三米台、七米台的诱导动作等新的构思,使转体动作的学习过程简单化,提高学习转体过程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跳马过程中人-器械动力学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程菲和洪淑贞完成的“踺子转体180°前手翻接直体前空翻转体180°”(简称“R180”)进行建模与仿真,从研究两人与跳马器械动力学关系上,揭示这类跳马在踏跳和推马阶段的运动技术规律.方法:首先对程菲和洪淑贞完成的“R180”进行三维运动学分析,再采用MSC.ADAMS/ LifeMod软件建立19环节的人体模型,通过Python脚本语言编写的接口软件,将人体三维运动坐标赋予人体模型,建立与人体相接触的助跳板、跳跃平台(马)的跳马器械;最后对“R180”进行计算机仿真及动力学分析.结果:程菲踏跳垂直反作用力峰值为2 382 N(5.9 BW),洪淑贞为2 692 N(6.5 BW),程菲在开始踏跳阶段垂直反作用力-时间曲线出现了一个短暂的小平台期,而洪淑贞没有出现;程菲推马双手垂直反作用力合力峰值为556 N(1.4 BW)、洪淑贞为846 N(2.1 BW),程菲此阶段垂直反作用力-时间曲线呈双峰型,洪淑贞呈单峰型.结论:“R180”类跳马动作,踏跳阶段,运动员踏跳同时的一定量转体减少了第一腾空转体难度,可能也减少了踏跳力大小,这对于踏跳技术好坏无明显影响;推马阶段,不要使身体纵轴转体开始过早,这可能导致向上推马动力不足,影响第二腾空高度.提示,完善踏跳和推马技术是练习这类跳马动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贾曙光 《冰雪运动》2012,(3):21-25,65
2012年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我国选手总成绩与第1名相差将近50分,从总体来看与前3名选手的差距较大。我国选手在整套动作中有一定的难度动作,但在滑行中无法达到动作难度的要求,技术水平表现不佳,特别是跳跃技术能力不强,导致阿科谢尔3周跳(3A)、勾手3周跳(3Lz)的执行分较低,最终导致短节目技术分较低;在表演方面我国选手的艺术表现能力差,与世界优秀选手差距较大。提出多进行跳跃动作的训练,加大音乐、表演、舞蹈等艺术方面的训练,动作的编排应与我国选手技术特点相吻合等提高我国男子单人滑运动员完成短节目质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2012年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我国选手总成绩与第1名相差将近50分,从总体来看与前3名选手的差距较大.我国选手在整套动作中有一定的难度动作,但在滑行中无法达到动作难度的要求,技术水平表现不佳,特别是跳跃技术能力不强,导致阿科谢尔3周跳(3A)、勾手3周跳(3Lz)的执行分较低,最终导致短节目技术分较低;在表演方面我国选手的艺术表现能力差,与世界优秀选手差距较大.提出多进行跳跃动作的训练,加大音乐、表演、舞蹈等艺术方面的训练,动作的编排应与我国选手技术特点相吻合等提高我国男子单人滑运动员完成短节目质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在跳跃项目的教学与训练中,学员往往盲目追求跳跃的高度和远度,而忽视合理助跑及助跑与起跳的衔接技术,教师过于追求跳跃动作的外貌形态而对于助跑及助跑与起跳衔接环节重视不够,使学员不能掌握合理跳跃动作,甚至出现屡屡犯规而不适应训练和比赛,影响跳跃成绩,为此,对改进助跑技术教学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高水平运动员的自选南拳旋风脚360°+腾空飞脚接提膝独立的技术环节进行运动生物力学的分析,指出:旋风脚在抡臂、踏跳、转体、里合右腿等环节要协调一致;"动+动连接"、"动+静连接"环节的易犯错误的现象;探讨影响动作质量的主要力学因素及动作衔接的技术要素,为训练中尚待解决的问题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当今,跳跃动作已经是自由滑中最重要的成分。各种跳跃动作在现今自由滑内容中,占有极大的百分比。做为一个参加比赛的运动员,不单有完成单个跳跃动作的能力,而且也应该能联跳和连续跳。跳跃动作是肌肉作功的结果,是由冰面弹起身体、自由地掠过空中及降落在冰上向后滑行的一些位移。简单的跳,没有转体,但较复杂的跳,则可能有一圈到三圈或更多  相似文献   

11.
花样滑冰比赛3字跳这是一种3字型的跳。用前外起跳,在空中转体半周(180°),另一只脚后外刃落冰。它属于最容易的跳跃,但它却具有跳跃动作所需的一切特点。在一般情况下,甚至一些尖端运动员,做所有的跳跃动作时,并不是两面都做。  相似文献   

12.
要保持我国跳水项目在世界上的优势,必须发展转体动作的难度。为使更多运动员尤其是青少年能够成功顺利地掌握跳台反身转体5337D(即反身翻腾一周半转体三周半)动作,在梳理以往教学方法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保留弹网保护带及陆上辅助措施,避开陆上跳板,水上一米板,三米板的诱导动作,转换成三米台、七米台的诱导动作等新的构思,使转体动作的学习过程简单化,提高学习转体过程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花样滑冰陆上模仿跳与冰上相应跳跃各动作阶段技术对比分析,找出在冰上技术训练中,陆上专门性模仿跳跃练习对形成冰上正确跳跃技术的影响,并提出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4.
一九八四年,我国首次完成了大回环转体360°的难新动作。八五年,在欧洲少年体操锦标赛上,外国运动员才正式在成套动作中使用。在以后短短两年多时间里,在我国少年体操训练实践中,大回环转体360°已经成为高杠空翻前的连接动作。先后出现了转体360°接交臂握前空翻,转体360°接特卡切夫,转体360°接京格尔空翻等。为快速、正确地掌握360°转体技术,普及这一难新连接动作,提高我国高低杠技术水平,本文对大回环转体360°的教学与训练进行了初步总结,供我国同行训练工作中参考。  相似文献   

15.
竞技武术C级跳跃难度的运动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朱东  郭志禹 《体育科学》2006,26(9):47-50,71
采用运动生物力学的研究方法,分析和讨论了武术C级跳跃难度的运动学特征及动作特点,发现腾空摆莲720°成功率最低,选择人数最少。旋子转体的成功率高,但完成的人并不多,主要是该动作的结构容易导致运动损伤。建议在跳跃难度的训练中可以通过提高动作旋转速度达到规则要求的旋转角度。研究还发现,部分C级跳跃难度动作的分值设置不科学。  相似文献   

16.
“大跳”,是指艺术体操中的那些具有各种舞姿造型的跳跃动作,如:各种跨跳、鹿跳、结环跳、剪式跳转体180度等等。它要求运动员跳出高度和一定的远度,并且在空间有美的舞姿造型。跳跃技术在艺术体操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本文仅就“大跳”的动作要素及掌握它所需具备的基本能力作一粗浅的分析。“大跳”的技术构成艺术体操中的“大跳”和舞蹈艺术中的“大跳”一样,由起跳——控制(或飞行)——落地三个环节构成。助跑“起跳”就是用脚蹬地的力  相似文献   

17.
当今,花样滑冰的空中转体跳跃动作难度越来越大,不少优秀运动员已能完成三周半跳,甚至四周跳;花样滑雪空中特技的空翻转体动作,更令人眼花缭乱.可见,任何腾空的生物体都能借肢体的相对运动来影响整个身躯的运动规律,这一结论早已被运动员所掌握.但是,不是所有  相似文献   

18.
三级跳远是运动员经过助跑,沿直线进行三次水平跳跃的项目,三跳包括单足跳、跨步跳、跳跃。其技术的实质在于运动员能否充分合理地运用自己的运动素质进行最远水平距离的三次跳跃。在教学训练中,应重视上肢动作的练习。  相似文献   

19.
分腿腾越跳"山羊"是典型的支撑跳跃动作,它是一项技术要求较高、动作难度较大的跳上、跳下的体操教材。它包含了跑、跳、撑(推)、落等技术动作。实践证明:学生跳过并不难,但跳好很不容易。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的技术特点,进行针对性的专项练习、徒手练习、游戏练习和器械练习,就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排除学生对支撑跳跃的恐惧心理,进而  相似文献   

20.
体操中的支撑跳跃,是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中的主要内容;是广大青少年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支撑跳跃,可以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使身体得到全面发展,特别对增强下肢肌群和韧带的功能起着良好的作用。跳马的技术分为七个阶段:助跑、上板、踏跳、第一腾空、推手、第二腾空、落地。为了具备完成和提高形成各种跳跃动作所必需的技能和素质,首先要进行基础训练。训练基本技术时,是以掌握稳定落地动作开始,然后再学习助跑、上板、踏跳等技术,本文结合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