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五育融合”的实质在于基于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人的假设,通过“五育”协同,培养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人。教学获得感是影响教师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发挥的关键因素。促进“五育融合”从理念走向实践,从育人目标转化为育人实效,亟需提升教师的教学获得感。教学获得感不仅能够增强教师的主体性存在感,强化自我效能感,而且还有助于教师将内在积极体验转化为外在的行动力量。一般而言,教师教学获得感由教学事实获得感、教学价值获得感和教学意义获得感构成。提升教师教学获得感既要注重教学事实的给与,教学价值的生成,还要强化教师的主体性反思,在内化体悟中促进意义的升华。  相似文献   

2.
声乐教学是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声乐教学能力需要跟随时代的进步而不断提升。本文主要从提高声乐技能,丰富歌唱方法;提高乐器演奏能力,丰富歌曲伴奏技巧;增强教学组织与管理能力,调动课堂教学气氛;加强声乐相关专业学习,完善课后文娱活动等方面指出新时期中小学音乐教师提升声乐教学能力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如何树立起一个新时期较好的音乐教师形象,合格的音乐教师应具备哪些素质与能力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一、音乐教师必须具有的一般素质音乐教师同其它学科的教师一样,首先是一名教师、而不是一个具有一定音乐能力的艺人。作为教师,尤其是在普通教育中,面向未成年的孩子,为人师表是最重要的。加里宁称教师为“给人以巨大的、有影响、有权威的贤人”。从这个意义来讲,音乐教师具有教师的一般素质比具有一定的专业能力更为重要。首先,教师要有一颗教育的爱心,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有强烈的献身教育事业的使命感与责任感。近几年来…  相似文献   

4.
五育融合是新时代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必然选择。流动工作坊作为五育融合视域下实践教学模式的一种探索创新,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打造融汇式工作坊流动文化,设计生本化的融合式工作坊课程,打造多功能的融通式工作坊平台,创设具身化的适融式工作坊样态。  相似文献   

5.
“五育”融合视域下的中小学体育教学是指以中小学体育教学为主要载体,通过统整与贯通的方式融合德、智、美、劳各育,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体育教育实践活动。“五育”融合视域下中小学体育教学的逻辑框架应当是以跨学科主题为主线、以身体实践为手段、以大融合观为纽带、以核心素养为引领,将德、智、美、劳四育融入体育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体的推进机制是:渗透教育元素,完善体育教学目标;打破学科壁垒,整合体育教学内容;营造良好生态,优化体育教学环境;汇聚多元主体,创新体育教学评价。  相似文献   

6.
毛永强 《天津教育》2023,(13):159-161
<正>五育融合是现阶段以及未来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对教师的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在课程改革背景下,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时期的小学数学教学需求,也无法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基于此,教师应主动推进五育融合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创新教学模式、优化教学内容,从而促进数学教学的改革,为学生在数学学习期间的全面发展提供助力。一、五育融合概述五育融合这一概念最早提出于2018年的全国教育大会,  相似文献   

7.
肖小荣 《教师》2024,(10):108-110
目前,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水平已经成为当前中职院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文章以赛教融合视域下中职教师提升教学能力的策略为研究主题,首先阐述了赛教融合的概念,然后分析了赛教融合对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水平的作用和赛教融合视域下中职教师教学能力水平存在的不足,最后探索出了“加强对赛教融合模式宣传、提升中职教师职业责任感、激发中职教师的进步动力、定期组织教育类培训活动、营造良好的科学研究氛围、构建大赛信息共享平台”等策略,以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学生自治的整体性、情境性、问题性以及自主建构属性与“五育融合”的指向高度契合,但不管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实施对这方面的关注都很匮乏。学生自治中本身含有五育的内容,同时学生自治中的美德培养、思维培养、情感培养、自主培养又为“五育融合”提供了方向、方法、情感和能力支撑。“五育融合”视域下,学生自治存在如下问题:效率主义导致“融合”目标的偏离,浅表化运作导致“融合”深度的缺失,学生生存惯习导致权力思想的萌生。“五育融合”视域下,学生自治的发展建议:大力开展学生自治,为“五育融合”提供实践场域;大力建设学生文化,为“五育融合”提供精神保障。  相似文献   

9.
蔡燕婷 《英语教师》2022,(23):76-80
分析当前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新时代教育教学中开展五育融合的意义,探究五育融合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实施的必要性,提出五育融合在课堂教学中落实的路径,即以德育人、以智启慧、以体健美、以美润心、以劳树德,建构温度课堂、思维课堂、活力课堂、生态课堂、生活课堂,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0.
“双减”政策要求教师重视教学的提质增效减负。“五育融合”视域下初中历史跨学科教学不仅能够推动“双减”政策的落实,还能够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此,本文对“五育融合”视域下初中历史跨学科教学实践价值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多元化的教学实践策略,希望能够为初中历史跨学科教学实践提供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11.
阮斌锋 《新教师》2023,(3):57-58
<正>在“五育融合”的背景下,小学体育作为“五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高度重视。如何教好小学体育,将德、智、美、劳教育融入到体育中,在锻炼学生体魄的基础上,推进学生全面发展,成为当前中小学体育教育中的重大课题之一。一、德育与小学体育的融合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点内容,也是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关乎学生成长成才,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保障。因而,学校要做好德育与体育教学融合工作。  相似文献   

12.
要有效提高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整体素质,就必须不断探索音乐教师继续教育的特点和规律,从我们"九五"期间音乐教师培训实践来看,应该处理好以下关系:  相似文献   

13.
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音乐教育逐步成为中小学教学的主要内容。提高中小学的音乐素质,首先要提高教师的教学素质和教学能力。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的媒介,少儿接受音乐教育时是理解和感受相结合的过程。除了通过实际音响,使学生对音乐有一定的感受外,作为教师还应以生动形象,言简意赅的语言向学生讲解,诱导学  相似文献   

14.
张琦 《教学与管理》2022,(30):62-67
“五育融合”是新时代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趋势。作为教师,其教学能力更是决定了五育融合育人的质量,教师唯有具备体现五育融合特征的教学能力,才能够使五育融合理念在教学中体现其真正的价值。教师的教学能力主要包括认识能力、实践能力与监控能力,在五育融合视域下,教师需具备发现教育价值的认识能力;开发教育价值的实践能力;保障教育价值的监控能力。为此,本文从三个方面提出关于这些能力的实现路径:通过教师学习课程文化来培养其发现教育价值的能力;通过教师开展叙事研究来培养教师挖掘教育价值的能力;通过学校建立教学档案来形成教师保障教育价值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五育并举、融合育人是当前教育发展的目标追求。这一目标为高质量课后服务建构提供了契机,也提出了服务建构的基本要求、目标追求和实践支点。五育融合重在全面和融合,融合视域下的高质量课后服务要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创建以全人为原点的服务文化,建设多育融通的服务课程,打造多功能的融通式服务平台,创设具身化的融适式服务样态。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教育教学体系中,一直将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作为核心目标.但在实际教学中,五育的融合并未完全落到实处,更多的是停留在理论层面,学生综合素养和能力的提升速度相对缓慢.基于此形势,学校要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就必须重新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劳动教育体系,确保学生的德智体美劳教育均能落到实处.从五育融合的角度出发,就如何构...  相似文献   

17.
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中,学科教学不再以传授学生基础知识作为唯一目标。在生物新课程教学中,教师必须以立德树人为基本导向,立足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加强“五育”渗透,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从培养生物学科核心素养角度来看,“五育”融合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应采取“五育”并举策略,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8.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是落实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的关键因素.通过对粤东地区中小学教师的调查发现,教师基本掌握信息化教学知识与技能,但信息技术应用层次较低,融合创新方面尚有不足;信息化教学实现全员培训,但难以满足个性化需求.提出加强学校的信息化发展规划,做好教师促进精准提升培训方案,拓宽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渠道促进融合创新的常态化等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19.
一、熟悉音乐专业基本理论知识音乐基础理论知识是音乐教师能力产生的基础。所谓的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包括音乐基本理论、音乐欣赏理论、音乐史、音乐创作理论等。学科分为乐理、和声、作曲、曲式分析、配器、音乐欣赏、中外音乐史等。这些都是学校开设音乐课的基础。如果没有扎实的基本理论知识做后盾,就不能很好地整合教育资源,就无法做好“示范”。扎实的音乐基本理论知识是素质教育条件下每位中小学音乐教师必备的能力之一;只有在这方面具备了不断学习、不断创新发展的能力,才有希望完成新理念下的音乐教育任务。二、音乐专业基本技能熟练…  相似文献   

20.
张亦军  陆洋 《甘肃教育》2005,(1):123-123
音乐基础理论知识是音乐教师能力产生的基础。所谓的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包括音乐基本理论、音乐欣赏理论、音乐史、音乐创作理论等。学科分为乐理、和声、作曲、曲式分析、配器、音乐欣赏、中外音乐史等。这些都是学校开设音乐课的基础。如果没有扎实的基本理论知识做后盾,就不能很好地整合教育资源,就无法做好“示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