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教版语文教材(2008年第5版)必修一《师说》一文,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中“师道”的释义为:“【师道】从师求学的道理。”《辞海》对此“师道”的解释与教材同。《辞源》于【师道】下有一义项为“求师从师之道。”所举之例是“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但没有对“求师从师之道”的“道”做进一步解释。笔者认为教材及《辞海》的解...  相似文献   

2.
《晋书·陶潜传》中提到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因“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所以解印弃官,归隐田园。此举历来为人所称道。那么陶渊明放弃的“五斗米”是多少呢?《辞海》、《辞源》和《汉语大词典》都解释为“微薄的官俸”。历来文人骚客也都把“不能为五斗米折腰”理解为“不能为这区区一点俸禄而向上级官员叩头礼拜”。清朝的唐  相似文献   

3.
4.
<正>李密的《陈情表》中有"夙遭闵凶"一句,人教社新课标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是这样注释的:"小时候就遭到不幸。指自己幼年父死母嫁。夙,早时。闵,通‘悯’,指可忧患的事(多指疾病死丧)。凶,不幸。"苏教版的高中《语文》(必修五)是这样注释的:"年幼遭遇不幸。夙,早。这里指年幼的时候。闵,同‘悯’,忧伤。凶,不幸。指丧父。"两个版本的课本对"闵凶"的注释正误混搭,模糊不清。  相似文献   

5.
"不禄"一词,《礼记》汉郑玄注:"不终其禄",各种辞书及古代汉语教材均依此说。本文拟因声求义,论述"不禄"可能是单音词"仆"慢读形成的"分音联绵词";"不禄"表示死亡义,源于"仆"的引申义。  相似文献   

6.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是《(论语)十则》,其中第10则是:  相似文献   

7.
杜牧《阿房宫赋》一文中有这样两句:“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新教材解释为: “人们在台上唱歌,歌乐声响起来,好像充满着暖意,如同春光那样融和。人们在殿中舞蹈,舞袖飘拂,好像带来寒气,如同风雨交加那样凄冷。”笔者认为,这样解释有点牵强,因为它脱离了原文的句法结构而串讲大意,认为“响”是动词,当“响起来”讲。  相似文献   

8.
“时甲子味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王左杖黄钺,右秉白族以麾,曰:“逖矣!西土之人.”王曰:“我友邦冢君御事:司徒司马司空亚旅师氏千夫长百夫长及庸蜀羌髳微卢彭濮人,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尚书·牧誓》《尚书·牧誓》记叙的是周武王起兵灭商,在牧野前线决战前的誓辞.作为研究西周初年历史的重要文献,此篇成为各大专院校文科系学生文选课上的必修篇目.因此正确理解其中的每一句话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诸葛亮的《出师表》是中学语文教材的传统课文,人教版长期以来将此文编入初中课本,当前其他很多版本也将此文编入初中教材.可是,各种版本的语文教材在解释和翻译第六段的时候,对"卑鄙"一词的解释存在着很大的分歧. 人教版教材"初级中学教科书"的注解是"身份低微,出身鄙野",人教版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注解是"身份低微,见识短浅",同一种版本对"卑鄙"一词的注解前后差距很大.  相似文献   

10.
“对牛弹琴”这个成语,本意是讥讽说话不看对象.因为不看对象,对方不明其意,即使道理再好,也无济于事,故事出在南朝僧枯《弘明集·理惑论》.相传我国古代有位音乐家名叫公明仪,不仅精通音乐理论,而且善于弹琴.有一次,他外出游玩,看到一头牛在低头吃草,便对着牛弹起琴来.“昔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  相似文献   

11.
《史记·项羽本纪》写项羽被围困于垓下时,有以下数语:“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辟易”一词,《中文大辞典》释为“惊退也。退缩也。”新版《辞源》、《辞海》均释为“惊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文献中有关"义学"的记载,特别是清代大量正史及典章制度类资料的梳理,将义学置于民族教育史的研究视角下,置于国家统一与加强边疆与内地一体化进程中的大背景下,结合制度性的探讨和地域的考察,对清代"义学"的含义进行全新的诠释。义学在边疆民族地区的设立,是清朝推进多民族国家的一体化、促进边疆少数民族文化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从性质看,清代的"义学"体制类似今天我国正在推行的基础义务教育制度,具有官办免费初等教育的特点,这是清朝独创于边疆民族地区的官办初等教育学校。  相似文献   

13.
正教育学生,课堂无疑是最重要的载体。经常看到一些学生课上不怎么听,课后却四处补习,看起来忙忙碌碌,实则失了根本,效果可想而知。走进学校,我们经常听到向课堂要效益课堂是主阵地的说法,这已成大家的共识。不过,在这主阵地之外,还有很多同样不可丢的重要阵地,比如课外阅读、社会实践等,当然,也包括本期我们关注的演讲。  相似文献   

14.
1.原子团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原子所组成的原子集团。在许多化学反应中常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好像一个原子一样。如反应Fe+HZSO二FeSO+H2中,SO4部分为原子团。应记住常见原子团:2.原子团毕竟不是一个原子,在有些化学反应中也会发生变化,它不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微粒。例如,在中,原子团“氯酸根”发生了变化。3.某些原子团形式上看完全相同,但它们的名称不同,是不同的原子团。例如,在KMnfy与门见认中,前者为高锰酸根,后者为锰酸根。4原子团不是化合物,不能把原子团符号看成化学式,它只是化合物的一部分。例如,“…  相似文献   

15.
“劳”指的是候鸟伯劳,“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即“牵牛”)织女时相见。谁家女儿对门居,开颜发艳照里间。南窗北牖挂明光,罗帷绮帐脂粉香。女儿年几十五六,窈窕无双颜如玉。三春已暮花从风,空留可怜谁与同。”这首诗出自萧衍(464~549南朝梁武帝)《玉台新咏》中的《东飞伯劳歌》。成语“劳燕分飞”便典出于此。  相似文献   

16.
三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塔克拉玛干,是中国新疆的一个重要地理区域。它是《大唐西域记》所言于阗以东的睹货罗故国,隋唐时又译作图伦碛,马可波罗称之为大荒原。1895年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则从民间传说中听到“塔克拉玛干”这个名字。王国维考定“今谓之塔哈尔马干,皆睹货逻之讹变”,黄文弼亦重申“塔克拉”即“吐火罗”的音变。论文通过对藏语成分的勘同,认为“塔克拉玛干”当即“吐火罗人故地”之义。  相似文献   

17.
“学而优则仕”是《论语》中的名句,一般引述为孔子的言论,理解为“学习优秀的才可以做官”。其实这话不是孔子说的,释义也不是《论语》的本义,而是后人演绎而成的劝学格言。“学而”语见《论语低十“子张第十九”。朱熹集注本题往日。“此篇皆记弟子之言,而于夏为多—…·盖孔门自颜子以下,颖悟莫若子贡,自曾子以下笃实无若子夏,故特记之详焉。”原文为:“子夏回: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朱熹注文说:“优,有余力也;付与学理同而事异。故当其事者,必先有以尽其事,而后可及其余。然仕而学.则所以资其仕者益深;学而仕,则…  相似文献   

18.
“廉政”一词,在我党的重要文献中始见于十三届五中全会公报,继之于十三届六中全会《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从此,“廉政”一词广泛传播开来。什么是“廉政”?或者说“廉政”的涵义是什么?打开中国古代典籍和古、今汉语辞书,只有“廉洁”、“清廉”、“廉吏”等相类的词语,几乎没有“廉政”一词。唯有新编纂的《汉语大字典》收录了“廉政”一词,但释义不明。它注为:同“廉正”、选引《晏子春秋·问下四》篇中的一句为例:“景公问晏子:廉政而长久,其行何也?”那么“廉政”为什么同“廉正”?大概是源于孔子之语。  相似文献   

19.
夏军 《现代语文》2009,(10):58-59
清代戏曲家蒋士铨的《冬青树》传奇,将人间凡尘与鬼神世界二元结构并行叙述,从而组织人物推进情节,层次清晰而生动。通过表现两个世界价值观的差异,对比世人所受到待遇的不同,在褒贬鲜明的立场上传达出强烈的伦理教化倾向。  相似文献   

20.
高岩 《语文知识》2006,(7):37-37
《赤壁之战》中有“操当以肃还付乡党”之句,课本将“乡党”注释为“乡里”.语意不确。《周礼·地官·司徒》:“令五家为比,使之相保;五比为闾,使之相受;四间为族,使之相葬;五族为党,使之相救;五党为州,使之相购;五州为乡,使之相宾。”并设置有:乡老,二乡则公一人;乡大夫,每乡卿一人:州长,每州中大夫一人:党正,每党下大夫一人;族师,每族上士一人;闾胥,每闾中士一人;比长,五家下士一人。据此,“乡党”应为“乡土地方政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