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对传统课堂模式教条化、模式化、单一化、静态化等弊端的批判,有人提出“课堂重构”的理念,作为职业院校的教师深感改革的迫在眉睫,那么怎样改?什么样的课堂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笔者认为应参照新课程的要求,从思想上将以往的“知识课堂”向“生命课堂”转变——从“知识至上”转向“生命发展”的需求上来。所谓“生命课堂”即在课堂教学中,传授知识仅仅是手段,发展生命才是目的。学习过程要为学生的生命的发展服务。课堂不单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更应是学生表演的舞台,教师可充当“主持人”的角色,学生才是表演的主要演员。在这样气…  相似文献   

2.
“生命课堂”是在批判传统的“知识课堂”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它的价值诉求与“知识课堂”有所不同。因此,有必要对“生命课堂”价值取向进行研究,使课堂真正成为充满人性魅力、蕴涵生命关怀、富于生命价值的场所。  相似文献   

3.
“生命课堂”是在批判传统的“知识课堂”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它的价值诉求与“知识课堂”有所不同。因此,有必要对“生命课堂”价值取向进行研究,使课堂真正成为充满人性魅力、蕴涵生命关怀、富于生命价值的场所。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课堂生活不利于教师、学生的发展,“生命课堂”不仅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关注教师、学生在课堂生活中的“生命”活力。从增强课堂的人文性,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关注过程性评价三个方面来建构“生命课堂”。“生命课堂”力图建构一种关注学生生命的课堂模式,是对传统课堂模式的批判。  相似文献   

5.
周智 《教学月刊》2010,(8):47-48
“生命课堂”是相对于传统的“知识课堂”而言的。“生命课堂”以其关怀人和发展人为出发点和归宿的特征,显著区别于传统“知识课堂”仅仅满足学生认知培养、以“知识为本”的教学。因此,教师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要让学生的潜能、情感得到发展,人格得到尊重,并与学生在充满民主和谐的交流对话中实现教学内容和智慧的动态生成,引发教学的思考、探究和实践,从而让“生命课堂”大放异彩。  相似文献   

6.
由“知识课堂”向“生命课堂”转型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生命的课堂”应是学生心灵舒展、个性张扬、情感释放的自由场所,应是学生建构、生产新知的肥田沃土,应成为师生“诗意的栖息地”。[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课堂重构:从“知识课堂”到“生命课堂”   总被引:52,自引:0,他引:52  
从课堂的模式来看,传统的课堂模式是一种“知识课堂”,它是知识为本或知识至上的课堂;新课程倡导的课堂模式是一种“生命课堂”,它是以人的发展为本的课堂。新课程的实施最终要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因此,对于广大中小学教师而言,认识和分析两种课堂的特点,完成从“知识课堂”向“生命课堂”的转变,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课堂模式是一种“知识课堂”,以知识为中心,关注的是教学的结果;新课程倡导的课堂模式则是一种“生命课堂”,更为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凸显了“体验性学习”的重要地位,其中至少有三次提到体验,即:“高中数学课程应力求使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数学与日常  相似文献   

9.
从课堂模式来看,传统的课堂模式是一种“知识课堂”,它是知识为本或者知识至上的课堂;新课程倡导的课堂模式是一种“生命课堂”,它是以人的发展为本的课堂。新课程的实施最终要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因此,对于广大中小学教师而言,认识和分析两种课堂的特点,完成从“知识课堂”的转变,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1.课堂模式以及特点。培养人是离不开知识的传授,但传授知识并不能完全解决人才培养的问题。这样就形成了以“实然”为根据的“知识课堂”和以“应然”为根据的“生命课堂”两种课堂模式。知识课堂的特点:课程的设置以“知识”为中心;…  相似文献   

10.
几年前,我从网上搜索“生命教育”的时候,找到的多是台湾关于“生死教育”的文章,后来读到了叶澜教授《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她强调“课堂教学应被看做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肖川教授也说:“生命教育的宗旨就在于:捍卫生命的尊严,激发生命的潜能,提升生命的品质,实现生命的价值”。但具体到学科教学,如何“把失落的人找回来”,明确“人是什么”、“怎样做才算是人”却并非易事。于是,生物教学过程就成为我探索生命教育的过程,生物课堂成为探索生命的课堂。数年的实践,我总结出生命的课堂应该包含着三个层面:知识是有生命的;教学过程是生命的浸润过程;关注个体生命的成长。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的课堂应该是从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回归的课堂。这就要求教材要走进学生的心灵,与学生的心灵产生碰撞。只有这样,才能使教材成为与学生发生相互作用的有生命意义的载体,才能使德育知识成为学生生命成长所需要的维生素。一、先做后学经历生活我们知道,成人在生活中或教学活动上,主要是“以知御行”,重视学了知识、方法后的运用、训练,其认识规律是“知行律”;儿童是先行后知的“知行律”,他们对知识的认识是通过自己的活动去获得。因此,在思品课教学活动中,不应灌输,不必说破,应领着儿童去做,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使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  相似文献   

12.
尤匡青 《陕西教育》2009,(5):34-34,36
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发展需要互动,互动必须合作,真情的合作将会产生智慧的火花。叶澜教授指出:“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课堂中,学生调动原有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与同学和老师合作交流,因个体之间存在差异,课堂必然出现一个个“小插曲”。  相似文献   

13.
几年前,我从网上搜索“生命教育”的时候,找到的多是台湾关于“生死教育”的章,后来读到了叶澜教授《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她强调“课堂教学应被看做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肖川教授也说:“生命教育的宗旨就在于:捍卫生命的尊严,激发生命的潜能,提升生命的品质,实现生命的价值”。但具体到学科教学,如何“把失落的人找回来”,明确“人是什么”、“怎样做才算是人”却并非易事。于是,生物教学过程就成为我探索生命教育的过程,生物课堂成为探索生命的课堂。数年的实践,我总结出生命的课堂应该包含着三个层面:知识是有生命的;教学过程是生命的浸润过程;关注个体生命的成长。[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缪云芳 《四川教育》2004,(12):31-31
新一轮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教育从以“知识为中心”回归到了“以人为本”的本原上来。“人的发展”是教育的宗旨和意义所在.教育应该关注鲜活的、整体的“人”本身。学生在学校学习的过程是他们生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是他们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学生能否在课堂生活中获得全面的发展就取决于我们的课堂是否具有完整、和谐、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一个具有生命力的课堂总是在动态中生成。如何在多姿多彩的课堂教学情境中及时捕捉并把握好,处理好生成性的教学资源,使之它成为教学的良机,成就生命的课呢?一、精心预设,奠定生成的基石“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传统的备课,只是对课本知识的准备以及教课方法的预演,它强调教师的主动性,即备好“如何教”。生成性教学正是针对传统预设式教学而提出的,但是提倡生成并不意味着否定预设,而且它十分强调师生之间的互动,即备好“如何学”。笔者认为,精心的预设应包括:  相似文献   

16.
“课堂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氛围,会使学生的学习在知识的探索、发现与创造上达到最佳状态,使课堂教学获得最佳效益。  相似文献   

17.
从传统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看.课堂是一种“知识课堂”.是以知识为本的课堂。传统语文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着接受式、被动式、封闭式的弊端。而高中新课程倡导的语文课堂是一种“生命”课堂.它是以人的自主发展为本的课堂.强调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所以在新一轮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中,  相似文献   

18.
绿色生态课堂是指在自然、和谐、民主的环境中,让学生富有个性地、自主地实现课程、师生、知识、社会多元多向多层次的互动,使学生不断开发潜能、开启智慧、创造自我,取得语文素养和生命质量的整体提升。正如叶澜教授在《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中说的:“课堂教学应被看作师生人生中的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中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法学教育除了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外,还要在教育理念上重视对知识的传授。因此,法学的课堂教学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课堂教学上要注重以下问题。一、注重与学生的精神交往,建立“生命”型课堂1.“生命”型课堂的优点“生命”型课堂是相对于“知识”型课堂而言的,与“知识  相似文献   

20.
生命课堂是生命教育在课堂中的实践,它要求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求掌握知识,更要促进人的发展。人本主义心理学“以人为核心”,着重研究人的价值和人格发展。从人本主义心理学出发,构建生命课堂,是对传统课堂的一种审思,是对人主体生命的弘扬,是人生命意义的升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