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2年教育部统计我国高等职业学校1280所,在校生744万人。大量的高职院校毕业生涌入社会,为国家的工业化发展建设提供了大力的保障。高职教育的能力培养是重要的环节,德育教育更是不容忽视。试就高职学生德能合一的教育模式进行探索,不仅提高高职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更要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高素质的应用性人才。  相似文献   

2.
杜威的教育目的论及其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姜俊和 《外国教育研究》2005,32(2):26-28,72
杜威主张教育即生长,生长的目的是更多的生长;教育过程以外无目的,教育目的寓于教育过程、教育活动之中。在民主制度下,由于不同的个体拥有各自特定的教育目的,教育才能训练每个人养成有秩序地促进社会变迁的反省习惯。因此,我们对教育目的应从现实与未来两方面进行认识;教育目的的制定必须考虑青少年心理的适应性和社会需求的适应性;教育目的不应仅仅保存与传递现有的社会理想、价值观,或再现过去的社会状态,还必须具有对流行的社会价值观进行评析和批判的职能。  相似文献   

3.
杜威所著《民主主义与教育》全面阐述了实用主义教育理论,是其教育著述的代表作。我国幼儿教育存在诸如教师绝对权威、忽视幼儿意愿,灌输式教学法、脱离实际生活的缺陷。应把杜威的幼儿教育思想与我国幼儿教育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提供幼儿发挥自主性的空间,适应幼儿生活,充分挖掘幼儿潜能,尊重幼儿意愿,构建民主的师幼关系,以进一步推动我国幼儿教育的完善。  相似文献   

4.
张永宁 《教育》2012,(30):23-24
近年来,素质教育日益深入人心,教育改革蓬勃发展。石家庄市第二十三中学践行"德智合一"的教育理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效。端正教育质量观多年前,石家庄市第二十三中学沿袭着德智并举的理念,停留在"素质教育喊得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搞得扎扎实实"的层面,教师辛苦,学生喊累,而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及教学成绩不尽如人意。素质教育之路的突破口和  相似文献   

5.
杜威的教育目的观及其对我国教育目的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杜威有关“教育目的”的理论概述 首先,杜威概括、总结和分析了历史上曾出现的主要教育目的论。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他分析研究了西方历史上八种有代表性的教育理论,并从中概括出三种教育目的论:(1)自然发展论。以卢梭等儿童本位论教育家为代表,其口号是“遵循自然”,要求教育应顺应儿童天性的发展。杜威对这一教育目的论给予了高度评价,肯定以自然发展作为教育的目的,能使人们重视儿童身体及儿童个性的发展。但杜威也批评了自然发展论的不足,他称之为“唯一的缺点”,  相似文献   

6.
国际理解教育概念产生于在20世纪40年代。当今关于国际理解教育的研究中,大多只是从现实层面阐释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但在理论层面上缺少对其思想来源的研究。本文基于杜威的经典著作《民主主义与教育》,探究其民主社会思想与教育哲学观对国际理解教育的指导与启示,为国际理解教育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开展提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7.
丁月 《广西教育》2009,(21):22-22,26
教育源于生活又归于生活,是杜威教育哲学的重要内容。在我国当前的教育中,存在教育与生活相脱离的问题。对此,我国教育应向“回归生活、为生活服务”发展。  相似文献   

8.
陈秋静  成云 《文教资料》2009,(6):119-120
杜威的民主主义教育思想认为教育应该是民主社会的一项关键机制.教育是延续社会生命的重要措施,在促进民主、构建社群和形成公民参与理念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就教育对促进民主思想的形成和促进民主社会的发展所起的巨大作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杜威的"教育无目论"实质是批判传统教育由行政当局依据社会传统制定抽象目的的做法。在杜威看来,教育目的应内嵌于教育的过程之中,考虑儿童的经验,能有效地适应和改造环境,促进儿童不断"生长"。民主主义不是外在于教育过程的一个抽象目的。民主主义的生活方式由于经验的平等共享,从而使教育的外部目的与内部目的实现了统一。  相似文献   

10.
对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著作中的教育观点进行了解读,分析了2000-2018年国内有关杜威的研究论文,发现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探索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杜威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他所著的《民主主义与教育》全面阐述了实用主义教育理论,是其教育著述的代表作。在教育是社会的职能一章中,他论述了学校是一种特殊的环境这一问题。他认为学校环境有三个比较重要的功能:一是简化功能,二是净化功能,三是平衡功能。他所提出的这一观点对我们当今的和谐校园建设具有深刻的启发。  相似文献   

12.
王琰 《教学与管理》2007,(12):12-13
一、在阅读中去领会教育家教育思想丰富的内涵 杜威在其《民主主义与教育》中专门谈到了赫尔巴特的教育观点——教育即塑造,并对这一观点进行了有力的批驳。虽然全文只有五个自然段,但却层次分明,有破有立。  相似文献   

13.
14.
杜威的"教育无目的性"具有相当广泛的影响,他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或改组。挖掘和分析其实用主义教育哲学思想,对我国青少年教育有着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徐乐乐 《教师》2013,(32):9-10
《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包含了杜威的理想,此书被称为教育学领域里程碑式的著作.本文旨在说明在阅读《民主主义与教育》之前应有的观念和这本书的整体框架,以利于读者在整体上把握这本书.  相似文献   

16.
《课程.教材.教法》2016,(10):108-114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作为一部阐述教育理论的经典著作,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该书于20世纪前后传入中国,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即19191949年、19491949年、19491978年和1978年至今。在近100年的传播历程中,《民主主义与教育》对我国教育学的学科基础、教材以及内容都产生了深刻影响,对今天我国教育与教育学的发展仍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我们应合理评价杜威的历史贡献,重新审视传统的意义,对教育综合改革进行考量。  相似文献   

17.
概括地说,职业群体养成的“德性”就称为职业道德。对“德性”可作两个层面的考察。一是意识(心理)层面,它表现为“德知”,即对德的认知“至善”的理念定位;一是行为(操作)层面,它表现为“德行”,即对德的践行及其“至善”的行为指向。从“知”与“行”相统一出发,人们可作这样的判定:“德知”在什么层面展开,“德行”相应地也在该层面展开;从“德行”展现的层面可以观照“德知”所处的层面。群体既然是众个体按职业活动的内容以特有的社会组织方式的聚集,因而“漫染”于群体“德性”中的个体,虽说其“德性”呈现个性,但一…  相似文献   

18.
《柳州师专学报》2019,(4):132-136
《民主主义与教育》是杜威20年间教育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他教育哲学思想不断完善和发展的理论成果。他以实用主义哲学,西方社会改良主义和机能心理学为理论依据,研究、探讨影响教育发展的三大问题,即教育与社会教育与儿童理论与实践,对美国乃至整个世界的教育史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9.
杜威提出了以"儿童"、"经验"、"活动"为中心的课程理论。本文以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为基础,阐述了杜威的课程理论中以发展学生个性和社会性的课程目标,以活动为主并结合学科知识的课程内容,以"从做中学"和教材心理化为主的课程实施方式。杜威的课程理论对当代课程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同时又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0.
张真真  李卫丽 《考试周刊》2011,(10):219-220
杜威强调"教育无目的论",即只存在教育过程内部的目的,不存在外部的目的。本文分析了《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有关教育本质、教育目的的论述,并与我国教育现实相结合,揭示了其教育目的观中蕴含的社会性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